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类钟情于交往超过任何其他活动,这或许是本能赋予我们的。友谊各种各样,通常由欲望、利益、公众或私人的需要建立和维系。因此,越是掺杂着其他的动机、目的和利益的友谊,就越难有其美好和真诚的东西,也就越无友谊可言了。父子之间没有友谊,因为孩子对于父亲,多半是尊敬。友谊需要交流,父子之间差距最巨大,难以有这种交流,也许还可能伤及父子间天然的义务。父亲不应向儿子袒露所有内心的秘密,以致父子间产生不适宜的关系;同时儿子也不能责备和指出父亲的错误,这是友谊最重要的职责。

男女的爱情也不属于友谊之列。尽管爱情的火焰更活跃、更炽热、更勇猛,但它让我们处于紧张之中,有时是一种想急切去追求得不到的东西的狂妄。然而友谊却是一种普通的温热,它平稳宁静、持久不变;它温柔平和,不会让人感到伤痛和难受。

爱情倘若进入友谊阶段,也就是说,进入彼此赏识阶段,它便会慢慢消退,进而消逝。友谊在得到之后便会进一步滋长、健壮、发展,因为它是精神上的,心灵也会由此而得以升华。友谊除了自身之外,不涉及其他任何的交易存在。

友谊实际上是由心灵相通的机遇相联结的频繁交往和亲密无间。

罗马执政官在处死提比略•格拉库斯之后,继续迫害与他相识的一些人,他最要好的朋友凯厄斯•布洛修斯便是其中之一。莱利马斯当着罗马执政官的面,问布洛修斯愿意为朋友做些什么,布洛修斯的回答是一切事情。莱利马斯又说:“什么?一切?如果他要你烧掉我们的神庙呢?”布洛修斯反驳说:“他绝不会做这样的事情。”“但他坚持这样要求呢?”莱利马斯接着问。布洛修斯答道:“那我会照办。”

谴责他言辞的人,并不懂其中的秘密,也不知道布洛修斯所持的看法。实际上他们俩相交甚深,由于深交,他们互相信任,互相钦佩。让道德和理性来引导这样的信赖,你就会发现布洛修斯应该这样回答:“假如我们的行动和思想不一致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再是朋友。”

千万不要把普通的友谊和这里的友谊相提并论。对于一般的友谊,人们像提着智慧的绳索小心翼翼地前行,绳索须小心地呵护才不至于出现可能的断裂。“爱他时,就要想到有一天你会恨他;恨他时,又要想到你可能会再次爱他。”奇隆这样说道。这一规则对崇高的友谊而言是极其令人厌恶的,可对于普通的友谊来说,却是非常必要且有益的。对于后者我们必须用上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哦,我的朋友们,世上并没有一个是朋友。”

恩惠和利益孕育这普通的友谊,然而在至高无上的友谊中,却找不到它的踪迹,因为我们的意志已完全交融。在必要时,我们会得到朋友的救助,我们也不会因为自己尽了什么职责而感到庆幸。朋友这样的结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朋友间没有了义务的感觉,他们所讨厌的引起分歧和争端的字眼,如利益、义务、感激、祈求等等都从他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其实,他们间所有的一切,都是共同拥有的。他们行动一致,依据亚里士多德的定义,他们是一个灵魂占据两个躯体,所以他们之间不能给予或得到任何东西,这就是为什么立法者们为使婚姻与这神圣的友谊有某种想象上的相似,而禁止夫妻双方相互馈赠。

普通的友谊是可以分享的。你可以欣赏这个人的美貌,那个人的风流和智慧;你也可以喜欢这个人慈父般的胸怀,那个人兄弟般的情谊,如此等等。然而至高无上的友谊却统领和控制着我们的灵魂,是不可以和别人分享的。假如两个朋友同时求你帮忙,你会帮谁?假如有两个人要求你做的事性质相反,你将听谁的?独一无二的高尚的友谊会解除所有的职责,免除所有的义务。

古人米南德认为,只需遇见朋友的影子便算是幸福的了。

(选自《蒙田随笔集》中的《论友谊》,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友谊源自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并建立在各种外在需求之上,这或许是本能赋予我们的。
B.在父子交流的过程中,父亲不能向孩子诉说内心的秘密,以避免产生不适宜的关系。
C.勇猛、炽热的爱情区别于温柔、平和的友谊,它一旦进入友谊阶段,便会慢慢消逝。
D.立法者希望婚姻与至高无上的友谊相仿,没有恩惠和利益,因而禁止夫妻间的馈赠。
2.根据文意,下列判断合理的一项是(     
A.爱情不属于友谊之列,相爱的双方有时会互相伤害,这是人们追求友谊的缘故。
B.作者用布洛修斯愿为朋友火烧神庙的事例来证明友谊是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
C.那些真正得到至高无上友谊的人,能够共同拥有彼此之间的思想、观点和荣誉。
D.假如两个朋友同时求你帮忙,你帮了其中的一个,说明你们之间存在崇高友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恩惠和利益孕育着普通的友谊,普通的友谊是可以分享的。
B.心灵相通、亲密无间的友谊不同于普通的友谊,需要人们有智慧地、小心翼翼地呵护。
C.至高无上的友谊是心灵相通的,它统领和控制着我们的灵魂,是不可以和别人分享的。
D.至高无上的友谊,他们的交往不存在恩惠和利益,他们的思想完全交融。
2022-07-1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后来被孔子描述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礼义以为纪……是谓小康。在孔子看来,大同小康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倡导天下为公,而后者则表现为天下为家大同因何而?因天下为公小康因何而?因天下为家小康因何而?因礼义以为纪即确立伦理道德规范而。在中国话语中,既是指身体上无病,又是指生活上无忧,所谓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因此,小康既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又是通向更高文明形态的道路。从天下为家小康出发,可以渐次通向天下为公大同之境。可见,全面把握传统小康概念,需要抓住三个关键词:一是。家是小康的社会基础和逻辑起点,小康社会因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显其文化境界之。二是。小康社会秉持礼义以为纪,因确立伦理道德规范而实现。三是大同。小康社会以小家为发展动力,又以礼义而超越其、实现其,是由通往天下大同的康庄大道。

作为现代话语的小康与作为传统话语的小康具有一脉相承的延续性。虽然在现代语境中,小康不以所谓天下为家为标志,但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起点的改革开放到当下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确实是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充分释放以为单位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现代语境中的小康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提出的发展目标,在所有制基础和价值取向上都凸显了一个字,这与传统语境中的小康将通向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具有相通性。

然而需要明确,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语境中,与小康对应的概念是现代化现代化小康的前景,当代中国发展的目标是由小康走向现代化。正是在现代化的语境中,现代的小康概念超越了传统的小康概念。进一步来看,现代意义上的小康,其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其终极目标是共产主义,这与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时代的传统小康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小康概念的升级版,全面小康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制度建构、文明形态等诸多层面对传统小康概念进行了科学扬弃。

(节选自《发掘阐扬全面小康的伦理学意蕴》,《人民日报》2017321日)

材料二:

当代意义的小康与传统意义的小康存在着重大区别。这种区别集中展示了中国社会发展在当代实现的历史性跨越,充分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强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蕴藏的卓越智慧和巨大潜力。

首先,传统小康社会是个小康梦想,现代小康是即将变为现实的小康社会。在孔孟那里,小康确实是作为社会理想提出的,但对传统社会普通百姓来说,小康实际上只是一个梦想,很少有人能将其变为现实;即使将其实现也难以持久,即所谓富不过三代。因此,传统小康整体上看只是一种梦想,在传统社会的任何时代从未真正实现过。到20世纪80年代,小康是国家主要领导人作为国家建设目标提出来的,并被确定为党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经过中国人民上下同心的艰苦奋斗,它即将变为社会现实,而且这种走向是任何力量也不能改变的。梦想和现实是两种小康社会最直接的区别。

其次,传统小康主要是指经济小康,当代小康是全面小康。传统小康是广大处于极其贫困状态的穷苦百姓所希冀的吃饱穿暖之梦,是温饱之家的梦想,通常不包括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其他方面,更没有考虑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与传统不同,当代小康是全面小康,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全面进步,全体人民从这种进步中充分获得权益,其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普遍提升。当代小康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致力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落脚于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再次,仅就经济而言,两者在生活质量、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上存在着天壤之别。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明,基本上是一种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与这种自然经济相适应,形成了安土重迁”“重本抑末观念,这些观念导致人们重视、崇尚农业,轻视甚至贬抑其他产业特别是商业,即所谓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务农重谷(《三国志·魏书·司马芝传》)。生活在这种自然经济下的百姓,靠天吃饭,生活贫苦,一旦遇到自然灾害就有可能颗粒无收,饥寒交迫,甚至流离失所。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推进工业化,走上了建设现代化的道路,国家的经济实力日益强大,物质文明日益繁荣。因此,当代小康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的吃饱穿暖,而是现代意义的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社会追求的是人民共同富裕。

(节选自江畅《小康社会理想及其实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发展目标的现代语境中的“小康”与通向“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传统语境中的“小康”具有相通性,从而形成内涵上的延续性。
B.从结果上来看,传统小康与现代小康有明显不同,传统小康社会是难以实现的,现代小康社会能够变为现实,这是它们之间最直接的区别。
C.传统意义上的小康社会是通向大同社会的康庄大道,而现代意义上的小康社会则是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终极目标的,二者价值取向是相同的。
D.传统意义上的小康关注的是个人与家庭的小康,不追求社会整体小康;现代意义的小康更关注的是社会全体的小康:二者的境界高低不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同”与“小康”,前者倡导“天下为公”,而后者则表现为“天下为家”,要实现“天下大同”,首先要实现家之“小康”。
B.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从传统意义上的小康到现代意义上的小康,其内涵和目标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
C.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即使实现个体“小康”,也无法实现全面持久“小康”。
D.“现代化”的科技力量是现代小康超越传统小康的根本原因,现代意义上的小康,其最终落脚点是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自由地发展。
3.2021年7月1日,习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作为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的亲历者、见证者,你将怎样向身边的外国友人介绍这一历史成就?请你结合材料,写出要点。
2022-07-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3 . 《拿来主义》一文中,文章在论证“拿来主义”时,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下列各项比喻论证中喻体和本体对应不准确的一项是(     
A.“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包括外国文化)。
B.“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C.“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D.“烟枪和烟灯”比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2022-07-12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认为,抗疫成果折射出的国家治理成功之道令中国年轻人更具有民族自豪感、更加自信。《环球时报》环球舆情调查中心近日围绕中国年轻人开展了民调。

调查显示,中国年轻人在回答相对于5年前,今天提到西方国家,您心里是什么感觉这一问题时,选择仰视西方国家者仅占8.1%;选择平视者有48.3%;回答俯视者则上升至41.7%。在过去数年里,西方国家在经济、科技、疫情防控、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失败,使中国民众整体进入了一个对西方再审视的时代。而中国青年成长在祖国飞速崛起的时代,在与西方的交往中,他们有更强的自信和更足的底气。

新冠肺炎疫情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制度弊端,这是中国年轻人对西方态度发生转变的主要因素。针对哪些是中国‘平视’西方国家的标志性事件,选择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中国防控成效全球瞩目的受访者最多(53.8%),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国与众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40.5%);选择世界经济遭重创,中国成唯一正增长主要经济体中国脱贫攻坚战收官的受访者分别有37.6%和30.3%。

在有关对西方国家好感度的问题上,逾四成受访者青年回答变差,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包括西方打压中国科技企业,恶意炒作新疆、香港、台湾等问题,以及西方国家种族歧视、种族骚乱不断等。

(摘编自《中国青年西方观因疫情改变》,中国青年网2021420日)

材料二

(摘编自《环球时报》环球舆情调查中心,2021年4月20日)

材料三

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主流是自由主义,在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西方社会公民不服从防疫措施的现象表现得非常突出。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分化难以使全社会具有统一的正义观,不同阶层对正义的不同看法演变成激烈的社会冲突和对抗。

西方一些国家政府的错误引导和民众的价值观混乱对疫情防控措施的效果产生了较为负面的影响。有限政府理论弱化了政府的力量,使政府不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不能高效率地解决紧迫性问题。而中国社会能够普遍遵守疫情防控措施,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是分不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和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摘编自陈树鹏《新冠疫情背景下中西方价值观比较和启示》)

材料四

坚持正确义利观是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价值导向。正确义利观恪守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原则,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是中国国际主义精神的体现。中国希望全世界共同做大发展蛋糕,特别是希望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共享开放发展的机遇和成果。重视和照顾其他国家的利益需求,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继续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各国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不足和短板,各国应团结合作,共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国将同世界卫生组织合作,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和疾病防控能力。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

1.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国家打压中国科技企业、西方国家种族歧视等多种原因,导致有超四成受访者青年对西方国家好感度的问题上,回答“变差”。
B.中国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科技”和“国民素质”两个领域的占比分别是最高和最低,前者是后者的2倍多,翻了一番多。
C.“中国脱贫攻坚战收官”和“社会治安”被近三成的中国青年看作平视西方国家的标志性事件和西方可借鉴的中国经验。
D.中国青年“西方观”因疫情发生改变,有着复杂的成因,由材料二可知西方国家在医疗卫生领域做得不够好是其中一个原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国家的消极应对疫情充分暴露了西方社会体制的弊端,是中国青年对西方态度发生转变的主要因素。
B.中国的迅速崛起和文化自信,使中国民众进入对西方“再审视的时代”,也使中国青年在与西方的交往中更有自信。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感召力;阶级分化严重的西方发达国家则难以使全社会具有统一的正义观。
D.与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能表明中国希望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共享开放发展的机遇。
3.新时代的中国要如何加强国家发展合作?请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概括和分析。
2022-07-01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②诗人艾青有句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也可说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对于当代青年来说,只有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③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铭刻于骨、融化于血。家国情怀既体现为一种民族大义,也是庚续传承的文化传统。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戚继光抗倭保家卫……回溯既往,从神话故事到历史典故,浓浓的家国情怀之中,都体现着民族大义。《礼记大学》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家国情怀世代相传,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基因。事实证明,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难言个人的尊严。因此,无论何时,我们都应将家国情怀牢记在心。

④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堪称一种精神坐标。邓小平同志曾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真挚的话语,饱含着爱与真情,这正是浓厚家国情怀的写照。“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体现在行动之中。西藏玉麦乡牧民卓嘎、央宗姐妹的事迹为什么感动了亿万人?就在于她们以行动诠释爱国情感,为祖国守护神圣土地。对于个体而言,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更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可以说,家国情怀需要我们爱国、奉献、担当、作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不断升华爱国奋斗精神。

⑤今天,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奋进在新时代,亟待我们激荡新气象、成就新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力量。青年强则中国强,只有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我们未来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激扬青春、崇尚奋斗,当代青年才能不负使命担当,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⑥“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什么东西都可以低估,但唯独不能低估青春的能量;青年时期的积累与沉淀,往往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为青年提供了干事创业、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厚积薄发、久久为功,当代青年必将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摘自周德睿《青年当永葆家国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何时,我们都应牢记家国情怀,因为,没有伟大的国家和民族,就很难说有个人的尊严。
B.青年只要常怀感恩之心、砥砺家国情怀,就能自觉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C.“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国情怀突出体现为爱国奉献的精神,这可以称为一种精神坐标。
D.现如今,家国情怀更体现为一种时代责任。只有青年担起时代重任,未来之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举大禹治水、戚继光抗倭的例子说明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
B.文章引用艾青的诗句引出了家国情怀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种质朴的情感。
C.第五段作者论述今天的年轻人应该承担时代责任,在爱国奉献中实现个人价值。
D.文章整体由古代到今天,由民族传统到当代实践,逐层深入,呈现总分总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家国情怀深植于我们的灵魂,内化于行、外化于心,既体现为民族大义,又是赓续传承的文化传统。
B.对于个体而言,不是要关注国家为我们做了些什么,而是要多问问自己为国家能做什么,做了些什么。
C.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不是用来虚度的。当代青年应激荡家国情怀,在奋斗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D.对于每个人来说,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也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更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
2022-06-2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6 . 我的父亲梁实秋(节选)

梁文蔷

父亲翻译莎士比亚剧本始于抗战前,那时我只有四五岁。后来因抗战,颠沛流离,只译了10本,便停顿下来,因为翻译莎士比亚是没有钱的,为了我们一家,父亲必须谋生:教书,写文章。生活相对安定下来后,他又开始有计划地翻译。父亲给自己规定,每天要译两千字。台湾的天气很热,那时也没有冷气,父亲这个北方人对气候颇不适应,他又很胖,非常怕热,经常挥汗如雨。父亲非常有毅力,如果因为有事未能完成预计的工作,加班也要把拖下的工作补上。

翻译莎士比亚,是胡适先生的建议,最初是父亲与另外两个人一起翻译,但那两位后来中途退出,只剩下父亲一人坚持。翻译莎士比亚是件苦事,因为莎士比亚全部用古英文写作,我曾向父亲抱怨说,我根本看不下去莎士比亚的原文,父亲笑着说:你若能看懂的话,那他就不是莎士比亚了。

父亲每译完一剧,就将手稿交给母亲装订。母亲用古老的纳鞋底的锥子在稿纸边上打洞,然后用线缝成线装书的样子。没有母亲的支持,父亲是无法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

我在台湾与父母一起生活了10年,因为哥哥姐姐的失散,成了独生女。父亲与母亲的感情很好,他们后来跟着我到西雅图生活了一段时间,我时常在汽车的后视镜里很嫉妒地发现,他们还经常手拉手坐在一起。1974430日上午,父亲与母亲照样手拉手到附近市场购物,市场门口的一个梯子突然倒下,正好击中了母亲。母亲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因伤势很重,需要动大手术。临进手术室前,母亲以一贯的自我克制力控制自己,既不抱怨,也不呻吟。进手术室前,她似乎已有所预感,对父亲说:你不要着急,治华(注:梁实秋的学名为梁治华),你要好好照料自己。几个小时后,护士出来通知,母亲已不治。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刻,父亲坐在医院长椅上开始啜泣,浑身发抖,像个孤苦无依的孩子……

就在母亲去世后一个月,父亲终于辗转知道了哥哥姐姐仍然在世的消息。他特地跑到西雅图母亲的墓地前,告慰母亲。

1981年夏,我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回到了儿时居住的庭院,却已是物是人非。临行前,大姐文茜折了一小枝枣树叶,上面还有一个小青枣,让我带回台湾,送给父亲。这棵枣树是我们在北京时老枣树的后代,老树早已被砍去。我小心翼翼地把枣叶包好,回到台湾后,把在大陆的见闻一五一十地向父亲汇报,其中包括姐姐文茜、哥哥文骐33年的经历,讲到激动处,与父亲相对而泣。那个枣和树叶后来都枯萎了,父亲把叶子留下来,放在书里,珍存着。

1986年,我最后一次赴台探望父亲。临走时与父亲在客厅中道别,父亲穿一件蓝布棉外衣,略弯着腰,全身发抖。他用沙哑的声音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怎么叫出租车,怎么办出境手续等,那一刻,他又把我当作他的没出门的小女儿。那一次,我充满了不祥之感。

1987113日,父亲因突发心脏病住院。当时,小量地输氧已经不够。父亲窒息,最后扯开小氧气罩,大叫:我要死了!”“我就这样死了!此时,医生终于同意给予大量输氧,却发现床头墙上大量输氧的气源不能用,于是索性拔下小量输氧的管子换床。就在这完全中断输氧的5分钟里,父亲死了。父亲强烈的求生欲望一直支持他到心脏停止,他留下的最后五句绝笔之一是:我还需更多的氧。没想到父亲留在人间最后的字迹,竟然是这样的求生呼号。每想到此,我便有肝肠寸断之感。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写父亲在医院长椅上哭泣,像个孤苦无依的孩子,表现了母亲的去世给父亲的打击之大,从正面直接表现了父母之间的恩爱。
B.文中有多处细节描写,其中父亲把我从故乡带来的枣树叶子珍存在书中的描写,表现了父亲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
C.父亲年老了,略弯着腰,全身发抖,表明他身体不再健康,这让我离家时有一种不祥之感。
D.父亲对“我”不厌其烦地叮嘱,表明他已经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对小女儿格外留恋。
2.从这篇文章中,你可以看出梁实秋先生具有哪些性格特点?
3.文中作者说“那一次,我充满了不祥之感”,结合有关内容,简要分析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2022-06-2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市永宁县回民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被称为儿童人生中第一本书的绘本,是装满童年的月光宝盒。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教育消费在家庭开支中的比重逐年增长,从阅读启蒙到知识拓展,从审美养成到身心塑造,绘本的身影无处不在。绘本阅读热潮的兴起,让许多优质的海外绘本进入大众视野,同时也刺激了本土原创的萌发。无论是传统水墨、民间绘画艺术,还是融汇传统与现代的表现手法,中国画风在本土原创绘本中渐成气候,于笔墨间绘就满满童真。

神话传说是人类早期文明发展的自觉,是人类在懵懂时期对宇宙生命、自然万象原始的探索与想象。何种美术风格能与中国神话传说相契合呢?毋庸置疑,作为中国画风的典型代表——水墨画,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传统的水墨与充满传奇色彩的神话传说故事结合,成就了书本中幻化古今的千年吟唱。以熊亮为代表的水墨风格,成为中国绘本屹立于世界的一张名片。水墨随性又自在的视觉张力,加之作者充满童趣的漫画夸张手法,一张一弛,亦古亦今,让传统中国画融入现代审美,用笔墨唤醒了传颂千年的故事。

走近市井民俗是感受不同地域文化最接地气的一种方式。独一无二的民间文化特色,体现了当地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也造就了传统民间绘画这一独特的艺术风格。中国原创绘本中,不乏此类题材的优秀作品,例如《团圆》《荷花镇的早市》《龙的高跷》等。巧合的是,这三本绘本都不约而同地选用了质地厚重却不粘腻的水粉颜料来进行创作,人物造型设计考究,画面设色精美,博集民间艺术之彩,将民间绘画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三部作品将传统的民间绘画艺术与现代影视分镜构图艺术结合,保留了民间艺术好施重彩的画面风格,对比强烈的颜色交相辉映,乱中有序,却不拖泥带水。每一笔色彩都让原汁原味的中国风跃然纸上,星星点点的斑斓色彩映照出中国人的审美品格。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无论是日常相聚,还是节日习礼,中国人对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怀。美食绘本,听起来便让人垂涎。在以一粒米的生命旅程为创作主题的绘本《盘中餐》中,作者以清透的水彩,精心雕琢出一方真实的梦想田园。作者用写实的绘画风格,将云南元阳梯田的层次之美呈现于纸上。水彩润染的画面效果与南方湿润的天气交相呼应,配合各个节气,展现出中国人对食物的敬畏之情。区别于《盘中餐》的纪实视角,在传统节日美食绘本套系《饺子和汤圆》《小粽子,小粽子》以及即将上市的《从前有个月饼村》中,食物不再是一个没有生命的客观存在。作者以儿童的视角,为每一个节日美食注入生命,用这些可口的美食为孩子们讲述一个个传统节日的故事。

(摘编自王婧《原创绘本,绘出中国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日渐兴起的本土原创绘本中,以传统水墨、民间绘画艺术为代表的中国画风逐渐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B.《团圆》等三部中国原创绘本中的优秀作品,将民间绘画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用斑斓色彩映照出中国人的审美品格。
C.传统水墨随性又自在的视觉张力,加之作者充满童趣的漫画夸张手法,成就了书本中幻化古今的千年吟唱。
D.在美食绘本中,作者以儿童的纪实视角,为每一个节日美食注入生命,为孩子们讲述一个个传统节日的故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用绘本对儿童启蒙的重要作用和现实中人们对绘本的重视,引出本文的主要论点。
B.文章第三段用例证法,列举本土绘本中的成功案例,论证其体现出浓厚的民间文化特色。
C.文章第四段将绘本中的纪实和主观视角做了对比,以突出后者在现实中的优势。
D.文章的论述脉络清晰,采用并列关系,以中国本土原创绘本的三种不同来源展开论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原创绘本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绘本最大的优势就是传统文化为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B.作者认为用水墨画的方式来表现中国古代神话,不仅展现了中国风,还能帮助中国绘本走向世界。
C.在美食绘本中,无论是客观写实还是主观视角都体现了中国人对美食独特的美好情怀。
D.优质的海外绘本进入大众视野,刺激了本土原创的萌发,促进中国画风在绘本中的运用。
2022-06-1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吴忠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工具的进化与反思

李喆

人工智能,在迄今为止的工具进化史中,它出现得很晚。越晚出现的工具,力量通常会越强,人们对它的迷恋和恐惧也会越大。2016年,人工智能的进度虽然还没有如科幻小说和电影中设想的那样对人类造成威胁,但在围棋上完成了壮举。

从衣食住行到人际交往,现代人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工具。人工智能,或许是人类创造的工具中最独特的一种。它近似拥有了人类的一些能力,甚至在很多方面可以比人类做得更好。随着深度学习引发的一波热潮,人工智能在医疗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已可预见。如之前的很多工具发明一样,这些人工智能的应用会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将人们从一些烦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与传统工具不同的是,人工智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也使一些人产生了担忧。

科幻小说和电影,常常描绘人工智能反制人类的情境。一旦计算机有了情感好恶,能够自主选择行为,那么它不断强大的力量既可以保护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当然,这种情境的发生需要一个预设条件:计算机能够产生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在实现这个条件之前,人工智能不是主体,只是工具。

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关于它的来源,人类自身也知之甚少。有一种还原论的倾向,认为自我意识与自由意志都可以分解为低级的元素,最终被数学和物理解决,但显然目前这只是一种猜想或主张。我们不知道如何能够赋予他物以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人工智能》里,科学家给一个机器人输入了情感,使他走向了寻找自我和人性的道路。这个输入究竟是否可能实现?以我们目前的知识体系来看,是值得怀疑的——单是数据的叠加和算法的改进,不足以使工具成为主体。

但是,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仍然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这是阿西莫夫著名的机器人第一定律。这一定律的可靠性受到他自己小说的攻击,其中典型的案例是:“机器人认为将人类软禁起来才能够防止他们互相伤害。”人工智能对命令的多元理解可能会导致行为失控,这是比人工智能产生意识更值得担忧的事情。

另一个更大的危险则在于,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恶性使用。作为工具的计算机本身并无善恶,但人心却有善恶。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为人类社会带来很多效益,但也增加了人类自我毁灭的能力和概率。此外,随着计算机能力的增强和广泛应用,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伦理建设将会成为非常重要并且相当困难的课题。但是,现阶段的人工智能,仍然只是工具。

(选自《读书》,有删改)

1.下列关于“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在工具进化史中出现很晚,因此它力量强大,人们对它既迷恋又恐惧。
B.当计算机产生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能够自主选择行为时,人工智能将不再是工具。
C.人工智能反制人类的情境常出现在科幻电影中,但目前还没理由相信它已成现实。
D.人工智能应用能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为人类社会比如医疗领域带来可预见的效益。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都可以分解为低级的元素,最终被数学和物理解决。
B.如果只是数据的叠加和算法的改进,并不能让工具成为有自我意识的主体。
C.“小说的攻击”并不能否认“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的机器人第一定律的可靠性。
D.如果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对人类产生威胁,那它很有可能来自人类本身。
3.概括人工智能在哪几种情况下会对人类产生威胁。
2022-06-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世界文化本一体,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既然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那么,人类文化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共同的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把一定数量的人民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这些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因此,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

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首先,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因为地域的辽阔、山海的阻碍等因素,各个民族各自独立地生存,文化上差异的产生也不可避免。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例如,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就分别产生了农业部族、畜牧业部族及少数以工商为主的部族。

其次,不同文化发展成果对人类自身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异的最高表现。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文化发展的成果又不断地反作用于人本身。各民族在创造不同风格的音乐、美术的同时,也发展了不同的审美趣味。各民族不同的审美偏好,正是文化成果长期作用于人本身的结果。审美趣味如此,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也莫不如此。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不仅表现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而且创造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这种文化成果与人自身的身心变化的相互作用,是民族差异的放大器、加速器和稳定器。

其三,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是人们从事文化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文化创造的限制,而自由创造只是在这一定范围内的发挥。因而,文化的发展既非绝对必然的,也非完全自由的,而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

(摘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

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作为异端,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绝灭之而后快。当年白种人占领南、北美洲,对当地土著文化就是持这种态度。

第二种是承认其价值,但只是作为珍稀的收藏、猎奇的点缀或某种可供研究的历史遗迹,实际上是排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抽空其生命,崇拜其空壳。如果我们混同了已成遗迹的、定型了的传统文化和今天仍然活着的并主宰着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受过现代文化洗礼的文化传统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复旧充新生,抵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那么,中国文化的发展将陷入困境。

第三种态度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这是将事物放到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内去进行观照的一种方式。它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这种态度当然远比前两种态度来得宽容合理,但再进一步追问:千差万别的文化有没有普遍认同的东西呢?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这些都是文化相对主义所面临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无论如何,文化差异总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事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我们固然不必保留辫子或者三寸金莲以供猎奇者玩赏,但中国文化自有其无法欧化的特殊的魅力,中国文化的更新也自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所谓的文化相互同化、融合而导致的世界文化一体化,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事实上,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才有可能相互吸取、借鉴,并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将异国作为帮助自己发现自己的他者,从另一种文化的陌生角度来观察自己,看到许多从内部无法看到的东西。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认知和解释。文化之间的误读难以避免,无论是主体文化从客体文化中发现新义还是反观自己,都很难不包含误读的成分。而从历史来看,这种误读又常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的契机,因为恒守同一的解读,其结果必然是僵化和封闭。

(摘编自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社会在一定历史阶段以民族形式存在,决定人类文化也只能是民族的、具体的,不存在一般的人类文化。
B.地理环境影响民族文化的形成,还阻碍了文化之间的同化、融合;地理条件不同,产生的部族也一定不同。
C.不同的文化发展成果长期作用于人,可造就不同的民族心理;不同的民族心理又反过来催生不同的文化成果。
D.文化相对主义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承认一切文化的合理性,应成为我们文化交流时需要坚守的原则。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差异造就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它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它的存在有必要性与普遍性。
B.如果在自由创造上不同,即使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要素相同,发展出来的文化也仍然有可能不一样。
C.对待传统文化,应发挥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以保持其生命力,而不应把它珍藏起来或当作历史研究的对象。
D.在文化交流中,既要保持本国文化的特殊性以避免被同化,又要分清主客,利用客体文化来反观自我、发展自我。
3.下列文字提到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与中国《木兰辞》存在差异,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种差异?请结合文中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木兰辞》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讲述木兰替父从军、最后荣归故里的故事,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忠孝两全的价值观。美国动画版《花木兰》则对《木兰辞》进行重新诠释,木兰为了证明男女平等、实现自身价值而主动从军,体现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的民族性格。《花木兰》在中国上映后,获得不错的票房。不少观众表示故事有新意,能带来启发。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种子主权包含种子保育和普惠使用的权利。几千年来,农民一直是种子选育推广的主力,而近百年的农业现代化,使市场力量成为主导力量。但如果没有农民的参与,种子主权就将失去社会基础。另外,种子是农业与食物体系构建与发展的基础,与空气、阳光、水等农业必须的要素一样,种子不是任何人或任何国家的创造物,而是源于自然的馈赠。因此,人类需要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基础,而非基于商业经济,来实现对种子主权的普惠分配。

种子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密切联系,对跨国粮商和资本集团更普遍直接投资于种子研发并从中获利的模式构成了天然障碍,第一个障碍是自然环境和生态过程的不确定性。气候、土地等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物的生长节奏,但不易控制。第二个障碍是劳动时间和生产时间存在差异,这违背了资本为了逐利而快速流通的本质。为此,资本主导的商业化食物体系以改造种子为切入口,通过加快甚至规避农业生产的自然过程,减少自然不可控因素对资本获益所产生的破坏。资本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必然遵循产量、产值最大化的逻辑,强调单一种检与强制推广。通过专业化育种和常规育种相结合,包括转基因育种等,商业化食物体系的确能实现对种子主权的改造。跨国粮商也将原本属于农民和主权国家的权益转移到自己手中,攫取了巨大专利垄断利润。

笔者曾在2018年对巴西的多家农场进行实地调研,发现在跨国粮商经营、规模扩大、种子技术垄断的合力作用下,哪怕是当地的大农场合作社,若不使用转基因大豆和玉米种子,不追随这种模式,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就连巴西政府在跨国集团面前也缺少话语权,他们不得不通过改变国内税制,甚至让渡国家在某些关键资源或基础设施的发展权益,来迎合跨国粮商的垄断经营。

可见,种子主权的抗争对象,是一整套资本控制的过度商业化的育种体系。种子研发不能排斥,甚至应当鼓励传统育种和农民自留种,且应当避免这一权利被转基因、杂交育种等专利权剥夺和侵蚀。

(摘编自周立《新粮食安全观下种子主权发展路径探析》)

材料二:

清明一过,73岁的山西翼城老农刘怀智从墙上取下一袋珍珠玉米老种子,又要开始播种了。产量不高,格外娇气,这把不起眼的小粒玉米;整个翼城只有他家还在种,却让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的科研人员如获至宝。

这是一个珍贵的地方品种,至少有100年历史。经过鉴定,爆米花率达到99%以上,粒粒都能爆开,品相优于当前主流品种,极具开发价值,能够保留下来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

如今,这把濒临消失的种子有了安全的家。20219月,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新库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作为全球单体量最大、保存能力最强的国家级种质库这里可以收藏各类珍贵的农作物种子等品种资源150万份,贮藏寿命最长可达50年,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资源,堪称种子的 诺亚方舟

小小种子,为什么要精心保护?1954年,孢囊线虫病使美国大豆产业遭遇毁灭性打击,该国科学家从种质资源库中 翻箱倒柜,找到了20世纪初从中国收集到的独特品种-北京小黑豆,正是利用其中特有的抗病基因,最终培育出的大豆新品种才令产业得以复苏。

高产、抗病、抗旱、耐盐碱……多种多样的农作物种子蕴含着巨量的遗传基因,成为培育农作物新种的坚实素材库。然而,许多像珍珠玉米这样的品种正在加速消失,种质资源库应运而生。目前,我国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已保存种质资源总量突破52万份,位居世界第二。而其中约28万份资源已经在野外、农业生产上消失或绝种,库中所藏,已是绝版

在钱前看来,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国重器,是作物种质资源的人才库,也是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弹药库。依靠这些珍贵的种质资源,科学家们正通过杂交、分子设计等手段,将优异的农作物基因结合在一起,最终育出突破性的新品种,让中国人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

(摘编自杨舒《种子方舟: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

材料三: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生物技术的应用使生物育种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当前,国外种业已进入育种4.0时代,正迎来以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等技术融合发展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而我国尚处于以杂交选育为主的育种2.0时代向以转基因育种为主的育种3.0时代过渡的阶段。不过,在被称为农业领域5G技术的基因编辑育种方面,我国已取得一系列成果,成功构建了水稻、玉米、小麦等基因编辑系统,培育出了高油酸大豆、香味玉米、低镉水稻、抗病小麦等新品种,特别是Casl2i、Casl2j这两项中国自己的新型编辑工具取得了创新突破,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摘编自黄耀辉、孙眉、林敏等人的文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种子是农业与食物体系构建与发展的基础,是基本的自然资源,所有人都应该享有种子普惠使用的权利。
B.跨国粮商运用各类育种技术改造种子,并强调单一种植与强制推广,从而提高资本逐利效率,攫取利润。
C.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既能保护种质资源,也为培育农作物新种提供素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大国重器。
D.我国在基因编辑育种的相关技术上取得创新突破,培育了一系列农作物新种,已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巴西政府和农民丧失了种子主权,意味着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已经失去了保障。
B.我国应当鼓励传统育种和农民自留种,以免种业走上以市场为主导的商业化道路。
C.农作物种子蕴含着巨量的遗传基因,要让中国人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需要依靠种子方舟中的珍贵种质资源。
D.大力研发转基因育种技术是我国快速提升种业竞争力,实现弯道超车的首选路径。
3.有人认为,在国家高度重视粮食自主供给的背景下,我们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分子育种技术上。请结合材料,谈谈如何理性看待这种观点。
2022-05-3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三中高三四模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