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如今,诗歌公众号已经成为不少人晚间精神生活的一个私密角落。“为你读诗”与“读首诗再睡觉”可谓其中的佼佼者。前者的简介是:“为你读诗,给灵魂片刻自由。每晚10点,从这里开始我们的诗意生活。”后者是:“订阅我不一定能除皱,但一定可以防衰老。每晩10点,为你读首诗。

②这些诗歌公众号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两大要素:功能的有效性与私人时间的约定。于是既保证了“意义”这一功利主义的必然追求,又承诺了异化劳动之外的个人自由时间。此二者显然构成悖论,但是在诗歌公众号中得到了统一。

③在追寻、阐释、实践这种高级意义的过程中,诗歌公众号推崇的“诗意”美学风格逐渐成形。理想、自我、情感成为诗歌公众号挚爱的主题。它们选择的诗歌,倾向于凸显浪漫主义风格,将诗意和自然意象密切联系,草木、花朵、星光……这些词汇频繁闪现,编织出一个消费主义时代的田园之梦。在公众号主播优美的朗诵声线中,虚拟性的诗意空间被建立起来。诗歌公众号决心要“反抗焦虑”,试图给出一种温柔平滑的夜之抚慰。人们借助对诗歌商品的消费,将美与生活建立了切实联系,达到自我愉悦。

④有批评者认为诗歌公众号对诗歌发展的多元生态是不利的。但欲使大树开枝散叶,首先需使其成活;同理,想让诗歌有一个多元发展的生态,首先需打破诗歌圈固化的僵局。诗歌公众号的流行,也可以视为诗歌不死的一个标志,看上去日益小众化、圈子化的现代诗歌,在新媒体全面介入后,成为了流行之物,被广大受众消遣。在诗歌公众号培养一批诗歌爱好者之后他们必将分流分享,成为专业读者甚至创作者,促进多元诗歌生态的形成。

⑤流行之物总带有一定的导向性,诗歌公众号在选择诗歌时,既要保持诗歌的审美品位,又要兼顾大众的阅读期待,同时还要将诗歌包装为文化产品。这种打造方式是否会拉低大众的审美?不可忽视的是,充分包装在降低读诗难度的同时,确实也限制了对诗歌更为自主的理解。为了迎合大众审美,诗歌作品大同小异,变成了浅显的“金句”。但幸好大众审美并不是被动的,它是一个会自省、会生长的有机体。如果心灵鸡汤风格的抒情诗过分泛滥,消费者也会审美疲劳弃之而去。

⑥诗歌公众号会不会割裂诗歌和现实之间的关系?以近期引发热议的“新疆棉花事件”为例。一些国外服装品牌发表了不再使用新疆棉花的声明,“为你读诗”微信公众号发布以“新疆:一场邂逅,就足够美丽”为题的特别推送,呈现诗人和作家笔下的大美新疆。这些推送以文艺的方式有效回应了现实。

(摘编自何瑛《晚上10点的微信读诗,为什么吸引人?》)

材料二:

①诗歌在社交媒体的火热发展固然可圈可点,但火热的背后理应给予冷静的思考。

②首先,在消费主义的驱动下,诗歌的商业化现象不可避免,主要表现为资本进驻与广告投放。“诗意生活”只不过是一种数字幻境,除去第一条推送,诗歌公众号剩下的内容均是以“诗意”为名的商品营销。正如阿多诺所言:“文化工业为了追逐利润和文化的同质性,不惜剥夺‘本真’文化所具有的批判功能和协商方式,使其丧失了‘说不的勇气’。商业化的过程导致了‘本真’文化的贬值,通过将它变成待售商品的方式降低了准入的门槛。

③其次,诗歌变得娱乐化。在社交媒体中,长久压抑的诗歌在自由、自我的媒介语境中得到释放,无论是精英还是大众,都有一种“快感”重拾的体会,这种“快感”的失而复得驱使受众对诗歌进行过度消费,诗歌被娱乐化为一种日常的消遣。特别是诗歌与明星的结合,加重了诗歌的娱乐性质,使诗歌被当成日常生活的娱乐符号被受众消费,忽略诗歌内容、深层意义,而去消费读诗的明星,或者仅是对读诗人的声音进行消费。

④诗歌依托社交媒体得到推广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让诗歌重新回归生活的中心却也使诗歌陷入“庸俗化”的陷阱。作品不再按照年代、流派等标准划分,而是被拉到了同水平,成为均质、庸俗的内容物。它们能否出场,取决于是否与当下生活状况乃至舆论热点相匹配。诗歌创作与传播的“把关人”缺失,导致诗歌作品主题分布不平衡、质量良莠不齐。除了付费阅读的诗歌专辑外,诗歌公众号中每天一篇诗歌主题的选择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寻,无论是读诗的人还是诗本身的质量都得依据不同受众的喜好具体分析。这实质是一种将诗歌庸俗化传播的表现,是一种对受众心理的顺从。换言之,诗歌公众号并没有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或者通过对某一类诗歌的传播达到一个效果,其只是做诗歌的搬运工,这样就很难保证传播的质量。

(摘编自柳家旺《社交媒体中的诗歌传播研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公众号在功能上统一了构成悖论的功利主义追求和异化劳动之外的个人自由时间。
B.诗歌公众号为人们编织出一个田园梦想,这与其只选择浪漫主义诗歌作为内容有关。
C.阿多诺认为“本真”文化商业化,虽让文化门槛变低,却不利于“本真”文化的提升。
D.依托社交媒体的诗歌作品质量良莠不齐,这与诗歌创作与传播的“把关人”缺失有关。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公众号推崇的美学风格、主题,选择的诗歌类型,都是其试图“反抗焦虑”、给予现代人温柔抚慰的尝试。
B.从眼前看,诗歌公众号是用流行的方式培养诗歌爱好者;从长远看,它们也是在培养隐藏的专业读者和创作者。
C.诗歌公众号的受众常常会忽略诗歌的内容,而去消费读诗的明星,若将诗歌与明星分离,就能够避免诗歌娱乐化。
D.除付费诗歌专辑外,诗歌公众号推送的诗歌主题依受众喜好而定,这显示了它们并没有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3.下列各项中,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诗歌传播商业化”观点的一项是(       
A.某诗歌公众号推送了《在这里,诗意地享受美食》一文,用优美的语言推广介绍了北京的四家餐厅。
B.苏东坡是一位“快乐的天才”,某诗歌公众号以他为主角,策划了一期“半在尘世半为仙”的内容。
C.余秀华走红后,某诗歌公众号推出了12期的诗歌系列《遇见》,将余秀华、梅婷、春妮集合到一起。
D.某诗歌公众号将往期内容制作成有声作品集,把它们放在公众号底部的“诗意生活”栏目,进行展示。
4.材料一中的第④段和第⑥段分别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有何作用?请简要说明。
5.概括材料一针对材料二说法的正面观点。
材料一材料二
诗歌商业化现象不可避免
诗歌变得娱乐化
诗歌陷入庸俗化陷阱
2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倡导全民阅读不必排斥网络阅读

现代社会,很多人面对诱惑,渐渐变得浮躁起来;孩子们因沉重的学业负担,往往无暇在课外阅读经典名著;网络文化盛行,使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疏远了经典阅读,而处于“浅阅读”状态中——有人因此惊叹:传统阅读的逻辑性遭到了破坏。

国家《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阅读名著,既可以拓宽视野,增加文化积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终身的阅读和写作奠定良好基础。这一切应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急功近利的。现在的学校里,许多学生似乎只在读教科书,许多老师也似乎只在读辅导书。以这样的功利性的阅读状态,能读出快乐来吗?因此,要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有很多工作要做。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互联网阅读率为 36.5%,比 2005年的 27.8%提高了 8.7 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 34.7%,比 2005 年的 48.7%降低了 14 个百分点。网络阅读首次超过了图书阅读。其实,网络可以是人们吸取知识、交流思想的一种工具,工具本身无所谓好坏,就看怎么使用。引导青少年读书,不能排斥网络,关键要看网络阅读在读什么。网络阅读如果作为一种学习方式,与经典阅读并非水火不相容。

网络的特点与优势,就是方便、快捷、海量、高效,容易激发阅读者探究与参与的兴趣。而懂得教育的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原动力。孩子只有对阅读感兴趣了,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求,才会把阅读当成一种享受,也才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所以,名著本身,也可以有多种读法,包括网络阅读。我们应该利用网络优势,积极组织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资源上网,鼓励大家多读优秀的东西方文化经典书籍,也就是多读名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全民的思想和文化素质。

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们的阅读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网络时代尤其如此。读书是追求人生的完善,如果把读书功利化,就失去了阅读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之所以喜欢网络阅读,很大一个因素,是因为网络阅读大多是在自由、无拘束、无负担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

英国散文家理查·斯蒂尔爵士说过:“阅读之于心灵,犹如运动之于身体一样重要。”阅读的重要性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不管是书本阅读,还是网络阅读,名著阅读可以形式多样,但本质上来说,阅读没有捷径可走。一本书好不好,值不值得阅读,如何阅读,诸如粗读还是细读,深读还是浅读,只有亲自“下水”读了,才能作出判断,才能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提倡全民阅读,首先需要培养的,是善于阅读的心灵。

1.下列不属于“提倡全民阅读不必排斥网络阅读”理由的一项是(     
A.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网络阅读率明显提高,图书阅读率明显降低。
B.网络快捷、方便、海量、高效的优势容易激发阅读者探究、参与的兴趣。
C.网络阅读处于自由、无拘束、无负担的心理状态,因而为青少年所喜爱。
D.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们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少年疏远经典阅读亲近网络阅读,学业负担过于沉重是其中重要原因。
B.目前师生阅读状况堪忧,阅读过于功利化,失去了阅读本身应有的价值。
C.多读中外文化名著对提升全民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D.网络阅读和图书阅读只是阅读形式不同,培养善于阅读的心灵才是根本。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VR真的能成为新一代的“移情机器”吗?

VR真的能成为新一代的“移情机器”吗?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VR的教化作用在未来的前景。在反对者看来,虽然VR的体验形式多样,但最终都只能制造出“同情的幻觉”。

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VR只邀请参与者沉浸在感官体验之中,但参与者不需要面临这个虚拟空间中的任何结果。参与VR体验的人不会真的被流浪汉抢夺走财物;也不会因为做错选择,在战场上受伤或失去生命。就如同所有的模拟游戏一样,VR再如何拟真,也不能复刻结果的真实性。

无论是古典的戏剧表演,还是现代的电影呈现,观众很容易抓住情感的特写。但在VR的沉浸式体验中,体验者常常会专注于自己的存在感而忽略了重要的细节。观看全景影片的观众容易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分心”,模拟情境中的体验者可能会沉迷于自己扮演的角色。

美国哲学教授Erick Ramirez认为,VR可以帮助我们培养同情心,但是不能让人产生真正的同理心。同情心更多是一种关怀与爱护的情感,而同理心侧重于认知和理解的能力。当一位好朋友失去亲人时,你想要走上前安慰。这样做很可能是出于同情。你的主要感受出于对好友的关心。好友痛苦的表情让你难过,安慰别人的同时会让自己舒服。与此同时,你不需要理解失去亲人是怎样的感觉就可以产生同情。同理心则不一样,电影中的人物失去双亲而痛哭流涕,让你联想起自己失去亲人的感受。你完完全全理解这个人如此痛苦的原因,你甚至能感受到痛苦的程度。“我不知道说什么能帮助你,但我完全知道你的感受。”很多时候,移情的对象可能是一个你漠不关心的陌生人,或者是纯粹的虚构人物。VR可以让大学生同情患有痴呆症的老人,但无法让大学生体会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真实痛楚。无家可归的窘迫处境激发了VR体验人士的爱心,但他们仍然不能以一个流浪汉的视角看待社会问题。一方面,制造同情相对容易,有时廉价的情感诱导还会造成同情的滥用;另一方面,真正的移情是很国难的,有些情况下是完全不可能的。

咸为一只蝙蝠可能是什么样子?在哲学家内格尔看来,即使一个人昼伏夜出,甚至长期倒挂在晦暗的山洞里,也不可能知晓蝙蝠的生活感受。蝙蝠的内在认知方式与人类迥异,即使面对相同的颜色、气味、痛感等外部信息,实际的感受也会截然不同。即使我们用最大的努力以蝙蝠的身份生活,我们也无法以蝙蝠的视角看待世界。VR模拟的场景也是如此。即使每天用四只脚走路,体验者也不可能知道一头奶牛面对屠宰场的真实情感。体验者只是从人的视角想象奶牛的无助。

不仅人与动物的认知模式不同,每个人的认知模式也是千差万别的。个人的生活经验、自我反思、情感与期望等等塑造了世界在我们眼中的呈现方式。在感知外部信息的同时,我们也把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融入其中。VR可以尽力还原边缘人群的周遭环境,逼真的环境可以激发我们的同情心,但要和不熟悉的群体产生共鸣是极其困难的。

——节选自(《新京报》)

1.不属于VR体验“只能制造出同情的幻觉”原因的一项是
A.VR可以拟真而不需要参与者承担虚拟空间的任何结果。
B.VR体验者容易专注自我存在感而忽略关键性情感细节。
C.VR体验可以帮助培养同情心而不能产生真正的同理心。
D.VR体验容易诱导并制造廉价的同情感造成同情的滥用。
2.对“同理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够对别人的遭遇产生共鸣并表达关心、爱护或者抚慰。
B.能够体会了解对方情感产生的根源以及情感的强烈程度。
C.能够以遭遇者的视角理解认知这种遭遇背后的社会问题。
D.不掺杂体验者自身的认知模式去感知对方所感受的世界。
3.结合文本,请你谈谈VR应用的利与弊。
2019-10-1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金华十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社交网络让我们更近了吗?

渴望交流是人的本能,交流的形式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过去的交流是鱼腹鸿雁,千里传信;现代的交流是书信电话,片语真心;网络时代的交流是面对电脑一遍遍地刷屏,等待对方的回复。

网络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形态,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交流和沟通的渴望。社交网络的出现让网络的功能有了更大的扩展。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社交群,在动辄以万计数的好友和粉丝中,我们以为可以最大程度地对抗孤单、抱团取暖。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注册用户数接近9亿;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交网站人人网今年注册用户将超过2亿;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的微博用户有2.5亿。一个庞大的社交网络正在慢慢张开,越来越多的人被粘到这张大网中。

按照六度空间理论,我们最多通过6个人,便可以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在社交网络里,你可以找到你多年不见的老友,可能被一个你喜欢的明星关注;只要你愿意,你甚至可以和一国总统成为好友。社交网络这种联络的作用让很多人觉得异常温暖,人类沟通的愿望也让社交网站承担了更多情感的使命。然而,看似熟络的社交网络,却经常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寒冷。一个网名叫走饭的女孩在发表一条微博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几天后,人们知道她的名字叫马洁,是一个90后的南京高校学生。翻看她的微博,你会发现她一直在网上求救,只是没有人听到。我们不能把一个年轻生命的终结归罪于网络,但不得不怀疑,网络到底有没有让我们的关系变得亲密,我们对网络的情感期待是不是太高?

在网络上,我们有很多好友,却没有几个见过面的;加入了很多圈子,却没有几个真正有兴趣的。社交网络给了我们联系,却未必给我们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未必增加我们的亲密;激发了我们社交的天性,却可能磨平了我们沟通的能力。

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有一个有趣的邓巴数理论,即人的大脑新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无论你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好友和粉丝,你最多能频繁交流的也就150人左右。

幸福感来自社交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来自沟通的深度而不是频率。技术让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扁平和肤浅。我们简化了社交的流程,不再需要各种繁文缛节。但这种简化的结果是,我们只希望让人们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最幸福的瞬间,人们在网络上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快乐天使,变成一个隐藏自己真实情感的虚拟人。

提高人类的幸福感是技术最大的责任和价值,我们应该正确对待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在使用社交网络沟通时也关注真实世界的交流,正确驾驭技术带来的变革,而不是让技术编织的网络掌控生活。网络连接不等于人际交往,沟通便利不代表关系的亲密,技术发展不意味着思想的进步。纸张比键盘更有热度,现实生活比虚拟社区更加阳光,真实的交流比数字的流动更温暖人心。技术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人与人之间真诚和真实的交流有更重要的意义。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

1.下列关于“社交网络”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交网络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交流形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交流和沟通的渴望。
B.马洁的死虽然不能归罪于网络,但看似熟络的社交网络,却经常让人感受到刺骨的寒冷,让人对网络的情感期待产生怀疑。
C.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Facebook注册用户接近9个亿;我国当前最大的社交网站人人网的注册用户也将超过2亿。
D.根据六度空间理论,承担着沟通使命及情感期待的社交网络得以出现和推广,因为技术最大的责任和价值在于提高人类的幸福感。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根据邓巴数理论可知,无论你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好友和粉丝,你最多能跟150人左右频繁的交流。
B.人们在网络上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快乐天使,变成一个隐藏自己真实情感的虚拟人,是害怕别人诋毁自己,所以只希望让人看到自己最好的一面、最幸福的瞬间。
C.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社交群,结识数以万计的好友和粉丝,最大的限度地对抗孤单、抱团取暖。
D.在社交网络里,我们必定找得到多年不见的老友,也会被自己喜欢的某个明星关注;只要愿意,我们甚至可以和国家领导人成为好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交网络给了我们联系,却未必能给我们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未必能增加我们的亲密;激发了我们社交的天性,却可能磨平了我们沟通的能力。
B.网络连接不等于人际交往,技术发展不意味着思想进步,人们的幸福感并不来自社交的数量,也不来自沟通的频率。
C.虽然人们特别喜欢封闭自己,但还是形成了一定的社交形式,不同时代有不同特征的交流形式,现代的交流是书信和电话,网络时代则是电脑刷屏。
D.网络技术的发展固然可以给我们的沟通与交流带来便利,但我们不能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因为真实生活的交流更加温暖人心。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共享概念盛行的年代,再稀奇的共享模式,恐都难以让人感到意外。[甲]正如有人所调侃的:还有什么东西是不能共享的,在此背景下,共享书店的诞生,似乎就有某种众望所归下的必然性了。

只能现场翻阅或购买,不能借阅带走,这是书店与图书馆的一个重要区别。[乙]在某种程度上,合肥三孝口书店的共享规则,则是打通了书店与图书馆的区隔:只要下载APP,交______元押金,即可把书带回家阅读,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还回就行。从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的角度,这种规则,倒确实是契合了“共享理念”的实质。[丙]同时,看完即还,无需为囤书而烦恼,也满足了时下不少人的“断舍离”态度。

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盛行B.诞生C.众望所归D.确实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A.甲B.乙C.丙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前不久,一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调查显示,当前文化消费有以下特点:

文化消费水平偏低。理论上的研究数据与实际的消费水平有差距,多年来所预测的“当人均生产总值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会出现文化消费的倍增态势”的现实图景并没有出现,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群众对文化消费的热情。

实用性文化消费与休闲娱乐消费更受青睐。在促使城市居民参加文化活动和购买文化产品的诸多因素中,以“健身”“技能培训”“教育子女”的选项比例为高;再就是偏重休闲娱乐和学习辅导类阅读。居民文化消费主要目的是放松自我、休闲娱乐,娱乐性、享受性、消遣性的精神文化消费占的比例偏大,相对严肃、高雅的文化消费则表现不足,说明目前居民文化消费尚处于适当改善生活环境、休闲减压的初级阶段,结构单一,层次偏低。

文化消费品价格与家庭经济收入严重影响文化消费。在所有影响当前文化消费的诸多因素中,价格占据重要位置。文化消费费用高成为制约文化消费的重要因素。

正因为如此,需要提高文化消费的自觉意识,转变文化消费观念,提高文化消费能力。

要培养文化消费主体,提高文化消费的自觉性。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多种手段,对文化消费加以引导与培养,转变文化消费可有可无的观念,营造良好的文化消费环境,形成良好的文化消费氛围。还要通过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培养等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引导积极健康的消费理念,形成文化消费的习惯。

要研究大众文化趣味,提供适销对路的娱乐性强的文化产品。针对当前偏重娱乐文化的消费倾向,文化产品要放下架子轻装上阵,在不媚俗、不庸俗、不低俗的前提下,娱乐大众并提升大众的文化趣味。在大力发展趣味性、消遣性、休闲性、参与性强的大众文化、休闲旅游、网络服务、城市会展类项目的同时,加大创意力度,创造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符合当代时尚审美要求的原创产品,形成创意文化新品牌。

要降低文化产品的价格,并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扩大文化消费空间。政府要补贴文化消费,降低文化产品价格,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消费的愿望,维护群众文化权益。

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版权保护意识,形成健康有序的文化消费市场。对消费者来说,要树立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知识产权文化,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摘自 “人民网”,有删改)

1.下列对“文化消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是人们使用文化产品、享受文化服务以满足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
B.是人们用于健身、技能培训、教育子女、学习辅导类阅读等活动的消费。
C.是人们休闲娱乐消费与因购买文化产品而形成的实用性文化消费的总和。
D.是人们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消费和相对严肃、高雅的文化消费的总和。
2.下列现象,不符合“当前文化消费”特点的一项是(       )
A.城镇居民青睐休闲娱乐一类的精神文化消费,相对严肃、高雅的文化消费则表现不足。
B.健身、技能培训、教育子女,是城镇居民参加文化活动和购买文化产品的重要内容。
C.文化消费费用高,城镇居民家庭经济收入相对较低,严重制约了文化消费。
D.城镇居民中购买盗版文化产品者所占比例高,知识产权的意识比较淡薄。
3.概括文章对“提高大众文化消费”提出了哪些具体设想?
2017-06-1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东阳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用快的打车、滴滴打车预订出租车,如果连续取消很多订单或出现违约记录,未来可能被计入个人征信记录中。”蚂蚁金服信用业务相关负责人说,“基于购物信息、支付习惯、黑名单信息等大数据,如果哪一天支付宝钱包给你的信用打了一个分数,请不要觉得奇怪。”
而对于腾讯公司而言,如果用户在朋友圈卖假货、利用微信诈骗等,这些信息未来也可能被计入个人征信记录中,尤其是盗取QQ号或微信号进行诈骗,或者微信公众号被举报等,都可能会影响个人的信用分。
毫无疑问,互联网征信离我们越来越近。
伴随现代生活日益互联网化,单纯的信用卡使用情况、电信缴费情况,已不足以反映一个人的信用程度。尤其是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各种应用场景的产生都可能和个人的信用挂上钩,也可能因此催生更多的应用场景。
很多大学生是不能办信用卡的,但这些人可能很早就在网上购物了,进入大学时甚至已经成为资深支付宝用户了。尽管在银行端没有他们的信用记录,但他们在互联网上留下的足迹和行为数据,已经可以为其信用打分。
互联网时代,信用即财富。在当前的互联网服务中,有许多场景基于信用服务,比如免押金的租车服务和酒店服务,先试后买的后付款服务,签证的各种证明等服务。
“征信行业是很传统的行业,有几百年历史。这个行业最初就是委托调查的模式,到了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跟征信结合,产生了互联网征信。”韩家平说道。对大数据的分析和信息自动化的采集,是互联网征信企业的最大特点。
在2015中国信用小康指数的调查里,有高达84.9%的受访者认为互联网征信能真实体现一个人的信用水平。很多人,比如部分自由职业者、蓝领、个体工商户、学生等,没有信用记录,金融机构担心风险,不敢授信。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个人征信体系的建设变得更加迫切。                                                                             
(节选自于靖国《互联网征信时代来了》)
1.下面不属于“互联网征信”的一项是
A.用手机APP预定出租车而又多次取消或违约,将被列入个人征信记录。
B.信用卡恶意透支、故意拖欠电话费等,一直以来都被列为个人信用记录。
C.开微店的在朋友圈卖假货或盗取别人QQ号行骗,也会被计入个人征信记录。
D.在淘宝购物,利用支付宝付款,先试后买都可能变成个人信用记录数据。
2.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个人在互联网上的足迹和行为数据,都可能成为给个人信用打分的依据。
B.互联网征信是传统征信行业和互联网结合而产生的新一代征信系统。
C.84.9%的人认为互联网征信比传统信用记录更能真实地体现一个人的信用水平。
D.目前,互联网征信由IT企业来完成,具有大数据分析和采集自动化的特点,
3.3.联系全文,说说为什么要进行互联网征信。
2016-11-1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金华等三市部分学校高二下学期联考11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8 .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2015年,一篇女儿举报父亲违反交规的高考作文题,再度将举报与告密这对面貌相近的汉语词汇,拉进了人们的视线。人们不由疑问,究竟何为举报,何为告密?举报与告密这两个词汇的所指,究竟不同在哪里?
在我看来,举报与告密的基本区别如下:1.领域的不同。举报一般涉及的是公共领域,如北外教授乔木对娱乐明星何炅吃空饷事件就属正当的举报。告密则恰恰相反。告密是公权力的探照灯无处不在的扫视进公民的私人领域,如央视主持人毕福剑在饭桌上离奇遭遇的视频门。2.关系的远近。举报者一般为捍卫自身的相关权益,与被举报者为普通的人际关系。告密者则往往为获得掌权者的青睐,成为公权力的帮凶,对同事、朋友、老师甚至亲人,进行公开或秘密监控。3.行为的相异。一般来说,被举报者的行为已经严重违法,被告密者往往没有违反任何法规,却因思想言论入罪。综上所述,举报者行使的是公民对公共领域或公权力的监督,告密者则依赖见不着光的黑暗势力,强酸一般侵蚀着公民的神圣私域,且侵蚀的最为严重的是公民的独立思考权与言论自由权。
由此可见,2015年高考作文题,是一篇游离在举报与告密的走廊间的作文题。女儿与父亲的血缘关系,将所有参与高考的孩子置于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的两难之地。这起发生在互联网上的真实案例,不具备任何普遍性,亦不该成为全国大考的出题首选。鼓励血亲间互相检举,稍不留意,便会由举报沦为告密,引发全社会道德伦理的大崩溃。但出题人似乎深为先进价值观所熏陶,意在鼓励一种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崇高暴力:人民大众不顾亲情,大义灭亲,亲亲相举。然而,两千年多前的孔子早就说过“亲亲相隐”,2011年修订刑法时亦将“近亲可拒绝作证”加入最新刑法条例。
回顾人类历史,我们便会发觉,举报与告密一直如影随形。举报一旦突破伦理道德的界碑,便会迅速的沦陷为告密者的狂欢节。“文革”期间,大多中国人活在人间地狱,人与人(亲朋、好友、家人)之间,各怀戒心,彼此警惕。因对伟大领袖纯之又纯的崇高爱恋,激发出无数例夫妻、亲人、朋友彼此反目、互相揭发的壮观盛举。“文革”时期告密文化的盛行,不但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还一举挖断了几千年来儒家文化深植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人伦根系。
(选自2015.6.12《洞见》第163期马小盐《举报与告密只有一线之隔》,有删节)
1.下列对于“举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报是正常地行使监督权,举报者行使的是公民对公共领域或公权力的监督。
B.举报者一般为捍卫自身的相关权益,与被举报者为普通的人际关系。
C.举报一般涉及的是公共领域,如作为公共人物的央视主持人毕福剑的“视频门”事件。
D.被举报者的行为一般早已违法,如不久前被挖出的娱乐明何炅吃空饷事件。
2.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考作文题中,因女儿与父亲的血缘关系,检举父亲违反交规的行为就属于告密行为。
B.因孔子主张“亲亲相隐”,所以“近亲可拒绝作证”加入了2011年最新刑法条例。
C.举报与告密一直如影随形,举报与告密都是公民对公共领域或公权力的监督。
D.“文革”时期,亲朋、好友、家人之间盛行告密之风,严重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
2016-11-1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金华等三市部分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