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是我国乡土文化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过去这些年热度不断升高的村晚,在文旅部等相关部门的推动下,今年以新的形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村超”“BA”村晚而起,火爆异常,并逐渐升级为全国性比赛,为文旅融合的大潮加入了体育元素,进一步盘活了基层文化资源,使当代中国乡土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

适配农村新场景的文化新创造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的现状鲜明体现在文化领域。说起农村,人们总会联想到匮乏的文化设施、单调枯燥的文化生活。追溯村晚”“村超”“BA”等的历史,会发现它们并非横空出世,而是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有了数十年的积淀。如今,它们之所以获得现象级关注、迎来爆发式成长,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则在于新时代中国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新场景。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过去农村的文娱方式和乏味生活,已变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仅靠文化下乡的单向输送,既无法真正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无法有效激发乡土社会蕴藏的巨大文化能量。同时,因为农业生产技术提高而增加的农闲也需要健康的文化活动来填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要求并推动着乡土文化沿着农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轨道发生内在而自觉的变革。

于是,从村晚村超再到BA”,各种以农民为主体的乡村文化活动应运而生,成为适配农村新场景的文化新创造。早在1919年,李大钊就说过,要建设光明的农村,农民就一定要有文化。100多年后的今天,植根于神州大地的村字号文化活动,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为平台,创意满满,活力四射,既充满乡土文化特有的泥土气息,让人感到亲切而随和,又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精气神,叫人由衷地感动和振奋。新时代的中国农民正以充沛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行着属于自己又惠泽全体的文化创造,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答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乡土文化和互联网的双向奔赴

纵观村晚的异军突起村超”“BA”的破圈传播,有一股重要力量在支撑着这些来自乡野田间的文化盛宴。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文化传播力、资源集聚力和产业拉动力。

如前所述,村晚”“村超”“BA”都是乡土社会长期孕育积淀的产物。而这些民间文化活动及其参与者在更大范围内被看见,大都由于和互联网的邂逅。正因为搭载了网络这一最时尚的媒介平台,这些最乡土的文化活动才得以突破地域、交通等条件限制,从现实中的乡村一隅走向网络里的社会全域,在空前广阔的平台上展现魅力,吸引关注,吸引了方方面面的资源,进而促成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孕育、形成和壮大。

这场乡土文化活动和互联网的双向奔赴启示我们:新技术新媒介是当下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要素。发挥互联网作为文化传播平台和创造手段的双重作用,让优质内容和优质平台相得益彰,是当代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诉求。推动村字号文化活动继续广泛深入开展,必须在继续保持乡土味儿的同时认真打好网络牌

科学把握村字号的溢出效应

文化自觉在本质上是对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的调动。乡土文化自觉一旦被唤醒,就会生发出无穷的力量,指引和推动人们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村字号文化活动既有歌舞演出、体育赛事等具体内容,又从整体上推动了当地文化建设。乡村文化活动还推动了经济繁荣。数据显示,今年三天两夜的BA”总决赛期间,台江县共接待游客18.1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516万元。

村字号文化活动在人民群众中的美誉度,及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溢出效应充分说明,文化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社会发展的伟力蕴藏在群众之中。当基层群众的文化热情和创造力被释放,就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而村字号文化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对村民主体性的尊重,正是鼓励村民勇于站到舞台中央、大胆奔跑在赛场上,才打开了这些活动成功的大门。

村晚”“村超”“BA”的带动示范下,村字号的队伍正在不断壮大。面对热火朝天的土味儿文化活动,在赞赏和鼓励的同时,我们还应多一些冷静思考。比如,如何深化对新时代乡村振兴和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科学总结和有效推广村字号文化活动的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和深度宣传,促进各地乡村文化活动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防止过度营销、简单移植、跟风照搬……解决好这些问题,方能为乡土文化建设提供更持久的动力。

这是一个文化自觉的时代,这是一片文化自信的土地,这里生活着充满文化创造力的人民,扎根于脚下的这片土地,就一定能创造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

(摘编自胡一峰《土味儿文化活动唤醒乡土文化自觉》)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村晚”在相关部门的推动下,以加入体育元素的形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丰富了当代中国乡土文化的内涵。
B.“村晚”“村超”等乡村文化活动能够获得现象级关注和爆发式成长,其原因在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C.以农民为主体、以乡村为平台的文化活动既充满乡土文化特有的泥土气息,又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气神。
D.唤醒村民的乡土文化自觉、尊重村民的主体性并鼓励村民发挥主体性,有利于“村字号”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乡土文化的发展需求及科技的进步都推动了乡村文化活动的发展。
B.“村字号”文化活动能持续、广泛、深入地开展,既离不开自身的“乡土味儿”,也离不开互联网的大力支撑。
C.“村字号”文化活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呈现出强大的“溢出效应”,这证明文化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D.解决“土味儿”文化活动发展中的诸多弊端能为乡土文化建设提供更持久的动力,这是当前文化发展的重点。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乡土文化能推动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观点的一项是(     
A.榕江县搭建多种形式的“乡村舞台”,挖掘传统节庆文化,推动传统节日活动走进人民生活,丰富滋养了人民生活。
B.莒县强调要保持乡村文化活动的新鲜感,维护粉丝“自来水”般的流量和纯度,以避免掉入经济“昙花一现”的陷阱
C.西安市把创新作为新时代城市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强化文化与科技创新的有机结合,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
D.2021年,我国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接续推进,这使得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更加坚实、舞台也更加宽阔。
4.请简要说明文本中“乡土文化和互联网的双向奔赴”的内涵和具体表现。
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村晚”“村超”等乡土文化活动是“适配农村新场景的文化新创造”?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的实践、创造、生产与再实践、再创造、再生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原基础与根本路径。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看,文明是人的创造,是人的文明,没有人就不可能产生文明,因而人是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根本前提和基本条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基于人的生存发展需要而产生、传承、发展而来的,因而人或人的需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生、传承、发展、利用的本质原因和根本动力;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活动的主体,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缺乏人这个实践创造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只能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鱼;非物质文化遗产创生、传承、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与精神需要,在于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的创造产物,重要特征是成为人类具有公共性、民族性、共有性、共享性的公共产品与文明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着人类的需求需要、创造智慧、情感认同、伦理道德、生产生活,是人类杰出的文明成就、独特的身份象征、珍贵的精神家园和重要的创新源泉。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特别“承认各社区,尤其是原住民、各群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做出贡献”。其开宗明义地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和重要性,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满足人类需要、凸显人类意志、蕴涵人类智慧、体现人类创造、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特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创生发展、结构内涵、功能价值、作用贡献等方面考察,可见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相信人、尊重人、为了人、依靠人、解放人、服务人、发展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生发展、传承保护根本和终极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遗产。”遵循人本属性,需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更好地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确立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坚持以人为根本要求在一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中的实现,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地位切实发挥好拥有者、管理者、传承者、经营者、享有者、研究者等所有“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切实解决好作为主体的人的一切问题,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摘编自安学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论纲》)

材料二:

2022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入新时代,我国坚持在系统性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非遗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促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实现现代经济价值的转化,这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经济发展的包容性理念高度契合。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破圈”,让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生活接轨,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飞入寻常百姓家”,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方式。在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与规律的基础上,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当代审美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通过合理有序开发,让更多的人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发展成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现状出发,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创新举措,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创造活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非遗+”既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也激发出无限的可能。“非遗+文创”“非遗+旅游”“非遗+产业”“非遗+互联网”“非遗+教育”“非遗+直播”等模式的日趋成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

(摘编自黄永林《让非遗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创造了非遗,人的需要是非遗创生、传承、发展的本质原因和根本动力,非遗能帮助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B.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享有的珍贵文明财富,“以人为本”是非遗传承、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之一。
C.进入新时代,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前提。
D.非遗已成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合理有序地开发其当代价值,让非遗与现代社会生活接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的重点都是非遗保护要服务于人,材料二则进一步阐述要创新保护非遗,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B.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以人为主体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人的参与,要始终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C.国家鼓励和支持将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发成文化产品,利用其提供文化服务,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符合社会需求。
D.践行“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传承理念,让非遗“飞入寻常百姓家”,就能够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一段强调了在非遗创生、传承、发展、利用中人的主体性和重要性。
B.材料二第二段以“非遗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为总领句,论述挖掘、开发非遗当代价值的意义。
C.材料一运用了比喻手法,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杰出的文明成就、独特的身份象征、珍贵的精神家园和重要的创新源泉。
D.材料二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了“非遗+”的模式让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的观点。
4.两则材料都提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但二者论述的侧重点不同。请简要分析。
5.故宫文创惊艳了世人,扎染融入现代服饰绽放出新光彩,“围炉煮茶”成为年轻人休闲社交的新时尚……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些现象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一次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 一个外国同行问道:在很多中国舞蹈节目中,为什么表现年轻人恋爱经常用同一个动作套路——一见钟情,女孩子害羞地跑到舞台一边,一只手放在身后,男孩子再三试探后上前一把拉住 ……

外国同行的问题,让笔者十分尴尬,也十分感慨。长期以来,抄袭模仿,千篇一律一直是文艺创作中的痼疾,这在舞蹈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经常看舞蹈的朋友会发现,很多舞蹈作品总是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破解舞蹈创作中的同质化问题需要系统化思维。

首先,舞蹈编导要勇于放飞想象的翅膀,不断从鲜活的社会生活和广泛的阅读中寻找素材和灵感。历史传奇、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帝王将相、贩夫走卒……这些都可以用舞蹈作品来展现,所以舞蹈编导在题材选择上,不要随大流。不要扎堆,这样才能够有效避免同质化问题。即便是一些经常出现在舞蹈作品中的题材,也可以通过这独具匠心的设计构思让作品产生新意,其中的关键是编导要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独特感悟,让作品反映出编导的思想观念和个人情怀。而要做到这些,舞蹈编导就要在创作中戒除功利心态,摆脱物质的袭扰,沉下心、俯下身,将心思专注于作品的打磨上。

其次,要完善舞蹈教育体系。切实改变重技术轻思想的教育思路。要挖掘并保护学生的艺术创造力,鼓励学生在练好基本功的同时,大胆用舞蹈语汇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舞蹈教育不能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不能只注重对学生舞蹈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应着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舞蹈的创造力,不仅要摒弃门户之见,还要鼓励学生打开眼界,多向传统经典学习、多向当代优秀作品学习,多向音乐、文学等其他文艺门类学习。舞蹈是一个实践出真知的行业,除了教授理论知识,还应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实践机会,因为舞蹈编导的独创性思维都得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获得,如果舞蹈教学只停留在观看、讲解、赏析作品上,学生们很难提高自己的艺术创造力,也就很难摆脱对前人作品的模仿。

再次,加强包括舞蹈艺术评论在内的文艺评论工作,提高文艺评论的质量,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影响力,营造健康的评论生态,推动创作与评论有效互动。加强舞蹈评论人才建设是当务之急。舞蹈评论家既要懂舞蹈,又要会评论,还要有比较好的文字功底。可目前这样的通才太少,很多舞蹈评论评不到点子上,导致一线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不服气”“不买账。对于一线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而言,要摆正心态,秉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敢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此外,舞蹈评论与舞蹈创作要加强互动,彼此借力,相互砥砺。评论不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说自话,创作也不能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自娱自乐。唯有如此,大量优秀的舞蹈作品才能不断涌现。

(摘编自陈伟科《如何破解舞蹈创作中的同质化难题》)

材料二: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舞蹈始终承载着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以独特的身体姿态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旨归,呼应国家、时代和民族的文化需要而不断更迭。中国舞蹈始终以挺拔昂扬的身体姿态,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也向着更深沉的文化自信舞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国文化交织激荡的背景下,自国外而来的多种舞蹈形式也逐渐进入中国视野,为中国舞蹈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比如,舞剧是西方外来的舞蹈形式,对其进行中国本土视域下的实践探索,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不断秉持的践行宗旨。当我们不断探讨像《宝莲灯》《小刀会》这样的民族舞剧创作,如何奠定了中国当代舞剧的创作形态的时候,民族身体语言的运用与融合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亦是不容忽视。虽然我们当时还未完成自身的系统建构以供舞剧创作使用,但是民族身体语言的存在本身,足以彰显它在当时更多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身份的符号性彰显的重要作用,而不是一进入舞剧创作就直接进入一种以西方芭蕾为基准的身体语言运用与体现中。所以,也是秉持着这样一种内在创作理念的延续与体现,我们才会在今天看到像《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等优秀舞剧的创作层出不穷。其创作的背后皆内含着中国舞蹈创造的最核心动力,就是以更自觉的心态,以更具文化自信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对我们国家作为具有内在深层文化底蕴的主体形塑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回望历史,中国舞蹈艺术在新时代蓬勃发展的社会语境中,不断与时代浪潮、世界文化进行着深度互动,并在文化自信与自省的体认下,充分彰显中国舞蹈主体的自我成长与本体意识的确立,以舞蹈身体文化自信的呈现树立起国家形象的高度自信。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重要的文化策略与文化实践方式,中国舞蹈艺术 必当坚定文化自信,怀一份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与传统相连;放眼全球艺术潮流的风起云涌,与世界相通;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舞蹈作品回应时代呼唤和人民期盼,与现实融汇,以昂扬的身姿舞进“新时代

(摘编自苏娅《以昂扬的身姿舞进新时代——文化自信视域下的身体文化自信建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质化”在文中是指舞蹈领域内很多舞蹈作品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给人似曾相识之感。
B.“门户之见”在文中是指舞蹈教育局限于本领域、只注重学生舞蹈专业技能的培养。
C.“小圈子”和“小天地”在文中均指的是舞蹈艺术创作、舞蹈艺术评论的专业领域。
D.“挺拔昂扬”在文中是指中国舞蹈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与价值旨归的独特身体姿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舞蹈编导唯有在创作中戒除功利心态,摆脱物质的袭扰,沉下心、俯下身,将心思专注于作品的打磨上,才能使自己的舞蹈作品产生新意来。
B.一线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不服气”“不买账”,是因为舞蹈评论家不能既懂舞蹈又会评论,还缺乏较好的文字功底,导致评不到“点子”上。
C.以更自觉的心态,以更具文化自信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对我们国家作为具有内在深层文化底蕴的主体形塑中去,这是中国舞蹈创造的最核心动力。
D.中国舞蹈艺术作为重要的文化策略与文化实践方式,必当坚定文化自信,与传统相连,与世界相通,与现实融汇,以“昂扬”的身姿舞进“新时代”。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近几年产出的舞剧中,往往有着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即使在表达家国情怀的主旋律舞剧中,也难以避免地使用爱情故事中悲欢离合的情感表达桥段。
B.在第十二届全国舞蹈展演中,据北京青年报记者粗略统计,群舞“1038”队形编排超过了50%,观众每看两个舞蹈就会看到这样的模式化编排,十分扎眼。
C.北京舞蹈学院原院长吕艺生高度评价山东艺术学院的群舞《喜鹊衔梅》:“这是一个很有创新意识的作品……托物言志,这个舞蹈小作品意义很深远。”
D.无论什么角色,不管什么剧情,只要是男女主人公的双飞舞,都会出现男演员将女演员抡起来扛上肩,女演员再接着做“倒叉”像杂技一样的高难度动作。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请结合材料,就河南卫视舞蹈取得成就的原因,谈谈你的看法。

2021年春晚舞蹈《唐宫夜宴》起,河南卫视频频将传统文化与创新综艺形式结合,网剧串联歌舞,融合绘画诗歌,不仅推出中国节日系列“奇妙游”,还屡屡制造出刷屏的爆款节目,备受年轻观众喜爱,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更盛赞河南卫视是舞蹈界的福音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的重要功能是文以化人,其最深层的积淀和影响是对人格的培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或者说集体人格,就是被历代中华儿女广泛接受并尊崇的君子人格。

“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流行,主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到了春秋末期,孔子在构思和传布自己的儒家学说时,对“君子”概念的内涵进行改造,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如果说,孔子在构思和传扬儒家学说时,思考的轴心问题是探求如何立身处世,即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苦苦追寻的结果,或者说最终给出的答案,就是做人要做君子。

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伴随《论语》的流传而走入人们的心灵,可谓登高一呼,山鸣谷应。儒家学派的后继者如孟子、荀子等,对君子人格张扬申说,自不待言。“君子”一词,在《孟子》中出现82次、在《荀子》中出现了304次,其推波助澜,可谓不遗余力。与儒家学派颇多论争的墨家学派和法家学派,对君子人格也欣赏有加,如墨子说“君子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墨子·尚贤》);韩非子说“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韩非子·内储说上》)等等,都是对君子人格的高度肯定。影响深远的道家学派,虽然诸多思想观念与儒家学派判然有别,但在如何看待君子人格这一点上,两者却颇为一致。老子说:“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道德经·三十一章》);庄子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凡此种种,无不表明道家学派对君子人格的认同和称许。至于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更是对君子人格赞不绝口,推崇备至。其中广为人知的名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张岱年等哲学家认为,这是对君子形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最佳概括。

由孔子孕育培养、诸子百家呵护成长的君子人格,在此后中华文化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受到上至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普通百姓的广泛认同和景从。

从先秦至清末,有关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不仅在汪洋浩瀚的历代典籍中星罗棋布,数不胜数,而且在传统戏剧、民间说唱、民俗礼仪及家教家训中,俯拾即是。君子文化及君子形象还渗透和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及器物之中,如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玉的传统,实缘于“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礼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诗经》)的观念。

君子概念历久而弥新,至今仍保存着旺盛的生命力。当今社会尽管发展迅速,观念多变、文化多样,但只要是中国人,不论居庙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哪怕是目不识丁的山村老农,也乐于被人看作君子,而决不愿意被人视为小人。君子人格在不同阶层人群,包括社会底层老百姓中都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君子风范今天仍为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为做人的圭臬。做人做君子,这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祖训,像血液一样涌动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内心。“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成人之美”“君子不夺人所好”“君子动口不动手”等等,这些至今活在人们口头的君子格言,已不同程度地成为中华儿女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条。

君子作为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是凸显中华文化“精气神”的典范人格模式,彰显着中华民族深沉精神追求和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聚焦之点和闪光之源,是烛照中华儿女历经坎坷而跋涉向前的人格力量和心理支撑。

(摘编自钱念孙《君子: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

材料二:

如果说圣徒、绅士、骑士、牛仔是西方文化人格的表征,那么中华文化人格则体现为“君子”。君子文化,无疑是联系中国人的血脉之根,渗透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子权力式微。君子不再纯粹作为政治上的统治者,而以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被儒家所推崇,并赋予新的人文内涵,一举成为济世的高标。由此,君子集智慧与美德于一身,“新君子群体”产生。新君子群体通过推广“六经”,强调仁爱精神,播下了人文思想的种子。君子形象成为文学家们最为迷恋的书写对象。从《诗经》起,中国文学塑造了一系列卓尔不群的君子形象。有岳飞、关羽等忠烈君子,有赵云等勇毅君子,等等。

当然,君子毕竟是楷模、典范和高标,做个君子自然不可能没有门槛。因此,君子文化对于君子的外在和内在都有质的规定。就外在而言,君子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有标配。如“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当然,对于君子的内在要求更为恢弘、深远。修身养性是低配,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终极目标。欲实现这样的高标,主要依凭才学。不仅需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且还得富有文人雅趣。当君子内外兼修,自然就剔除了权势阶层的倨傲,增加了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从而成为一种美好的文化精神流淌在中华大地上。哪里有君子的身影,哪里就播撒了君子文化的种子。

君子文化是中华文化最具有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基因。一些人因为与世俗生活完全同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过是“半人”。完成了君子人格塑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审美内涵的“人”。或者说,不少人不过是一次性活着,只有具有君子人格的人才可能让精神传承,才可能不朽。做个君子,不但预示了人生的方向,而且确立了最具终极意义的人生价值追求。既是中华文化的普世价值,又是中华文化人格的品牌标识。

弘扬君子人格的正能量,是传播中华优秀君子文化的必由之路。培养新一代有操守、有担当、有襟怀、有胆识、有雅趣的新君子,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悲悯情怀、生命意识和人文素养。传承君子文化的优良基因,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同时,应该正视君子文化的瑕疵,君子一度被矮化为“文弱书生”。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显然是对君子的误解。君子不等于文弱,君子文化不等于腐儒文化,不等于失去了血性和勇武。当下,君子文化的式微,源于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大行其道,以及现代性焦虑和人文精神信仰的断裂。事实上,当下是推行君子文化最好的时代,因为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

(摘编自张国龙、凌丽君《中华民族的精魂: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改造了“君子”概念的内涵,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他一生苦苦追寻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
B.“君子”概念的内涵经孔子的改造不断丰富,其他学派虽然与孔子的主张不同,但对君子人格都表示认同赞许。
C.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使“君子”从政治上的统治者变为被儒家推崇的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而成为济世的高标。
D.有人认为,君子是百无一用的文弱书生,是腐儒书生的代表,缺乏血性和勇武,这是对“君子文化”的误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古往今来,君子人格对人们影响深远,它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认同和尊崇,形成了生生不息的君子文化。
B.君子一词历久弥新,生命力旺盛,做人做君子已成为我们的祖训,至今人们都把君子人格奉为自己做人行事的信条。
C.君子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剔除权势阶层的倨傲,增加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成为中华文化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基因。
D.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大行其道才使得当下的君子文化日趋衰落,所以传播中华优秀君子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3.下列说法中属于“君子文化对于君子的内在有质的规定”的一项是(       
A.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B.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C.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D.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上的异同。
5.荀子在《劝学》中说“学不可以已”,材料二作者认为“当下是推行君子文化最好的时代”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我们当代青年追求“君子文化”且“不可以已”的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所谓“东数西算”,通俗地讲,就是把东部的数据传输到西部进行计算和处理。“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字面上包含了“数”和“算”,实际上“算”的内涵更加丰富,这狭义上是指计算,广义上则包含了算力、网络等内容。与水、电、气等资源的单向调用不同,算力的调用对网络的要求是双向的,也就是说网络不仅要实现数据从东向西的传输还要实现运算结果从西向东的反馈。

所以“东数西算”的体系更加复杂,其实施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就是构建一体化的算力调度体系,而体系的实现最关键的环节则在于网络。目前我国网络情况各不相同。内蒙古枢纽到京津枢纽的网络时延基本维持在20m/s左右,还有些区域间的网络质量相对更差一些。这就使得提高网络吞吐,保障数据传输质量、降低时延成为优化全国算力供需关系的关键。因此,为支撑“东数西算”工程的开展,网络需要面向不同数据中心的互联场景和终端用户的数据中心服务场景,在区域间及区域内进行优化。不断提升网络可用性。通过优化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连点布局,积极推动在数据中心集群间,以及集群和主要城市间建立高速数据传输网络,推动数据中心与网络高效供给对接和协同发展。

(摘编自《“东数西算”:推动算力资源协同发展,助推数字经济发展》)

材料二: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当前,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算力达到130EFLOPS(每秒一万三千亿亿次浮点运算)。随着数字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持续渗透,全社会对算力需求仍十分迫切,预计每年仍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想借鉴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世纪工程的经验,把东部的数据处理和计算需求搬到西部去,在西部算完之后把结果再传回东部。

目前,各地正在加快布局建设投资。比如,宁夏出台了促进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的新举措,将从降低电价、资金支持、税费减免等多方面支持大数据产业做大做强。

“我们将以节点建设为抓手,构建‘粤港澳-贵州-成渝’数据走廊,服务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地区算力资源需求。”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总工程师焦德禄说,目前相关工作正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有力推进。

此外,京津冀、粤港澳、成渝、内蒙古等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也在积极引进超大型数据中心,并在电价、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快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布局。

(摘编自《“东数西算”让数字化“脚步”更快更稳》)

材料三:

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推动数据中心向西大规模布局,实现数据中心合理布局,有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也能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从这个角度而言,“东数西算”既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着眼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选择。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也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将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当前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对于西部地区,“东数西算”是一次全新的发展机遇,不仅可以为当地带来投资,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还能更好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和成本优势,厚植数字经济的发展根基,推动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迈向新台阶。

展望未来,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东数西算”工程必将为我国数字经济做强做优做大、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摘编自《推进“东数西算”意义深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名思义,“东数西算”就是把东部需要的数据传输到西部的数据中心进行计算和处理,再把西部的运算结果传回东部应用。
B.广义上讲,“东数西算”的“算”包含算力、网络等内容,其中,网络建设和网络质量提高是“东数西算”体系实现的最关键环节。
C.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由8个算力枢纽节点、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组成,已完成总体布局设计,进入全面启动阶段
D.我国大部分数据中心分布在东部地区,“东数西算”将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向西布局,对广大西部地区是一次全新的发展机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互联网发展状况各地有所差异,部分区域网络质量不高,存在时延长、吞吐量低等诸多问题,制约着“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实施。
B.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数据中心规模已达500万标准机架,算力达到130EFLOPS,预计仍将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
C.我国东部地区土地、能源等资源紧缺,西部地区资源充裕,具备建设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这是启动“东数西算”的重要原因。
D.目前宁夏、内蒙古等地利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的优势,正积极加快布局建设投资,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在电价、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3.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国实施“东数西算”工程的重大意义。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金华浦江乡村戏台边听婺剧经典折子戏,在衢州柯城美术馆欣赏色彩明丽的农民画,在温州瓯江两岸打卡24小时不打烊的自助城市书房,在东阳横店影视实景拍摄基地领略光影魅力……浙江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一处处别具特色的文化地标、一个个亮丽怡人的文化景观生动说明,共同富裕不仅需要物质富裕,更意味着精神丰盈。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处理好“富口袋”和“富脑袋”的关系,既要家家“仓廪实衣食足”,实现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也要人人“知礼节明荣辱”,实现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客观来看,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物质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神丰实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物质富裕是精神富足的基础,能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反过来看,更高水平的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正因如此,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全面增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同步改善;共同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明确要求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推进共同富裕,必须实现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足的统一。

今天,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已成为衡量人民幸福指数的重要标尺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因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价值的引领、文化的滋养、精神的支撑。“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新征程上,在关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等情况的同时,也要关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也水涨船高。一方面,必须提升文明素养、弘扬时代新风、涵养道德情操、培育心灵家园、丰富精神生活,以正确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自觉抵御精神贫困和心灵空虚,遏制拜金主义、低俗媚俗等不良风气;另一方面,必须加大服务供给、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

实现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引导和推动全社会树立文明观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风尚,才能在实现物质文明层面的共同富裕之时,同时实现精神生活层面的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摘自人民日报评论部《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浙江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通过一批批文化地标和景观的建设,从精神文明的角度诠释了共同富裕的内涵。
B.共同富裕是通过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来实现精神文化的丰富,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达到全体人民的富裕。
C.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实现物质积累和精神丰实的统一,这符合中国现代化的要求,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D.随着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这种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引出论点,这样就使观点更有说服力的同时,也使论点的提出水到渠成。
B.文章第二段“富口袋”和“富脑袋”的说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的关系。
C.文章第三段侧重论述了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辅相成的关系,既阐释前文内容,又为下文做理论支撑。
D.本文的论证结构严谨,全文按照“提出论点—正面论证—反面论证—总结全文”的论证思路逐步展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金华的婺剧折子戏和温州的城市书房的打造,表明浙江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实现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均等化。
B.“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都强调了精神文明,说明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未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C.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拜金主义和低俗媚俗等风气日益严重,需要通过提升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来加以遏制。
D.如果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唯有引导和推动全社会树立文明观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风尚。
2022-04-17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编者按:在近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中,一批批闽商弘扬“敢拼会赢”精神,助推优势互补产业对接、增强宁夏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与“造血”能力。本文采访了宁夏福建总商会会长、宁夏麦尔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添进。

32年前,我18岁,揣着借来的3000多块钱来到银川,成了最早在这里生产糕点食品的个体户,也是福建到宁夏从事食品加工的第一人,刚到宁夏时,手里没有多少钱,是银川当地的朋友借钱给我,帮我闯过了创业之初的重重难关。闽宁协作给在宁闽商提供了机遇和平台,也带来了责任和动力。此后,一批批福建企业家带着技术、资金和销售渠道,从八闽大地向黄土地进发,从最初的几个行业,拓展到如今的建筑材料、食品加工、教育文化等20多个行业。”

(摘自《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中的“市场之手”——市场为媒,山海携手谱新篇》,20211月人民网——福建频道)

材料二:

电视剧《山海情》以福建与宁夏进行的“东西协作”扶贫为背景,讲述了宁夏西海固地区的移民们在国家政策的帮扶下,群策群力,努力建设新家园、走向康庄大道的故事。剧中,马得福困难不断,走得不易,却很坚定,他为的是早日兑现“塞上江南”的承诺。这其中的酸甜苦辣,正是基层干部真实的生活写照。“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基层干部,我觉得他们非常不容易,他们是希望,是光,由衷地向他们致敬。”黄轩(马得福的扮演者)感慨地说。

用性格碰撞带动故事讲述,塑造鲜活形象,不经意间就能戳中观众的泪点。剧中,一边是涌泉村村民想出各种理由拒绝移民搬迁,一边是马得福使出浑身解数用心坚持,这样的戏剧冲突恰恰说明观念脱贫有多难。

(摘自《电视剧<山海情>热播:山海扶贫情,讲给世界听》,20213月《福建东南网》)

材料三:

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重在发挥制度优势,让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在中国大地结出累累硕果,东西部扶贫协作始于1996年,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战略举措,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结对牵手,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令西部贫苦地区、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无数个温暖的“脱贫故事”。

如今,在云南,“沪企入滇、滇品入沪”的经贸往来,成为上海和云南两地从单向帮扶到合作共赢的生动注脚;在广西,由广东援建的移民异地安置新村,见证了“两广一家亲”的区域合作……对口扶贫的成功实践,开创了优势互补、长期合作、聚焦扶贫、实现共赢的良好局面,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

(摘自《“闽宁模式”的启示:不以事艰而不为》,20213月《人民日报》)

材料四:

春节假期刚过,宁夏银川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的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恢复了往日的繁忙,“巧媳妇”团队的女工们忙着直播推介、包装货品、打印订单,枸杞、红酒等宁夏特产从这里源源不断发往全国各地。

“刚来的时候字都不识几个,车间负责人和镇上的扶贫干部从电脑开关机、复制粘贴文字开始教我们。”原隆村村民摆西彦2019年来到禾美电商扶贫车间,凭着勤奋好学成长为车间采购部长,月收入近3000元,人也越来越自信。

摆西彦生活的变化是闽宁镇移民的一个缩影。经过20多年不懈奋斗,最初8000多人的闽宁村发展成6.6万人的移民示范镇,移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迁之初的500元跃升到2020年的14961元,闽宁镇6个行政村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600万元。

(摘自《宁夏闽宁镇因对口扶贫协作而嬗变》,20212月《人民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批批闽商带着技术、资金和销售渠道来到宁夏,是他们成就了宁夏的经济发展。
B.近期热播的电视剧《山海情》,真实而艺术地描绘了一幅扶贫攻坚的壮阔画卷。
C.无数个温暖的“脱贫故事”背后,彰显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制度优势。
D.材料四报道了闵宁镇的变化,经济有产业,移民有自信,发展有数据,令人信服。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口扶贫绝不是单项的输出与帮扶,闽商黄添进的人生经历就是很好的证明。
B.“闽宁模式”体现了对口扶贫的典型特征;先富帮后富、优势互补、实现共赢。
C.电视剧《山海情》安排“安土重迁”的矛盾冲突,是为了突显涌泉村村民的愚昧。
D.四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脱贫攻坚工程”的复杂性、系统性和长期性。
3.请以“闽宁模式”为例,说说我国完成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的原因有哪些。
2021-07-1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易(0.8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年轻人喜爱经典老剧,痴迷于回头看,构成了一道颇具意味的文化景观。从心理层面解读,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不少人意欲摆脱压力、逃离现实,产生了浓郁的怀旧情结,对观众而言,经典老剧除了带来故事和文学上的双重享受,对提升审美有着一定帮助,还能勾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引起大众的文化共鸣。在观看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生活在别处”的新鲜感、满足感。弹幕中经常出现的“童年记忆”之类的评论,便或多或少体现了这种心态。

除了怀旧,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受众对优秀文艺作品的认可与执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视为中国电视剧发展的黄金时代。彼时,作品数量相对有限,剧本底子往往较好,拍摄过程中通常全神贯注、不计成本,在讲究思想性、艺术性的同时,也在观赏性上做出了诸多努力。这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第一版“四大名著”影视剧的品质保障。这些作品,故事情节经得起推敲,能够体现幽微人性和生活温度,即便经过时间冲刷,也仍值得一品再品。这反映出经典老剧历久弥新的价值、强而有劲的穿透力。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影视文化消费逐渐从最初的稀缺匮乏走向富余过剩。影视作品的“流水线”“快餐化”生产随之而来,这种方式追逐的是快产快销,而难以有当年敢打敢拼、精益求精的精神。创作心态、社会文化土壤等因素,都对作品质量有着一定影响。一些作品为迎合点击率、播放量,创造更多利润,往往过度重视表面化的东西,不惜人为拉长集数、改变叙事节奏,而牺牲内在的思想性、逻辑性。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的作品,自然难以传之后世、藏之名山,甚至可能成为糟粕,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在这种浮躁的氛围中,剧集质量整体下降,并因此被观众诟病。

而经典老剧之所以好看、耐看,具备成为流芳之作的可能性,恰恰在于慢工出细活。除此,还与影视文本的开放性有关。一部剧被再度阐释的可能性越大,成为经典的概率往往也就越大。不同年代的人们虽然共享了同一个版本,但进入方式、思考角度有所区别。年轻人热衷于通过弹幕的形式,对经典老剧进行重新解读,为作品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并即时在线交流,形成智慧碰撞。

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认为,作者在完成作品的一瞬与作品的关系便宣告结束,解读权回归读者手中。这个“作者之死”的观点,明确了文本在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再生产机制。互联网文化为这种机制提供了新的土壤。依托互联网而形成的多元诠释,具备跨越代际、年龄、文化背景的能力,让经典影视作品得以跨越时光之海,形成“老树开新花”的景观,从而赋予经典影视作品新主旨、新意义。而从接受角度来看,当经典老剧有了新的流行化解读,受众心理也会经历“被重新调试”的过程,从而产生一种与重温经典不同的新鲜感。

(孔德淇《时代在变迁,经典老剧魅力犹存》)

1.下列对经典老剧被喜爱原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经典老剧能彻底提升审美能力,能勾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引起大众的文化共鸣。
B.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较快,不少人想摆脱压力、逃离现实,产生了浓郁的怀旧情结。
C.大众对优秀文艺作品认可与执着,经典老剧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强而有劲的穿透力。
D.观看经典老剧过程中,人们一定会产生“生活在别处”的新鲜感与满足感的体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批判当代影视作品制作质量下降之后,进一步指出经典老剧耐看的原因。
B.文章关于弹幕和“四大名著”影视剧的举例阐释,有力佐证了作者的相关分析。
C.文章对慢工制作、文本开放性、互联网诠释的论述,与上文论述构成鲜明对比。
D.文章引用罗兰•巴特的观点,为下文分析互联网对经典老剧解读的作用作铺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互联网快速发展时代,影视文化作品因急功近利、粗制滥造而被观众诟病。
B.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认为中国电视剧发展黄金期,原因之一是制作不计成本。
C.互联网为意义再生产机制提供新的土壤,赋予经典影视作品新主旨与新意义。
D.年轻人通过弹幕形式对经典老剧进行重新解读,为作品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能通过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能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人不仅凭借劳动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实现社会财富的创造和积累,而且,在根本上,人最终也要通过劳动来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本质。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不仅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且真正自由的劳动将构成人的第一需要。日常生活的延续离不开劳动,美好生活的实现更有赖于勤勉而高效的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精湛的技艺、积极的合作都特别重要。在这个意义上,劳动不仅创造财富,而且造就美德。

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之所以需要引起、调整和控制这种过程,在根本上,是因为人需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足够的生活资料,满足自身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要求。然而,如果劳动者缺少基本的技艺,那么他们的劳动就无法实现“物质变换”这个目标。如果劳动者的技艺不够精湛或有效,那么随着人们所需生活资料越来越多,社会将越来越可能出现普遍的困乏。如果劳动者的技艺不够丰富或广泛,那么,社会成员所期待的美好生活也就无法实现。

因此,劳动需要技艺。亚里士多德说,“技艺”就是劳动或制作这类活动的美德。一旦某人作为劳动者而开始行动,他就必须努力让自己的劳动成为好的劳动,即技艺精湛的劳动。而且,也只有当他真正展示出高超、精湛的技艺,使得劳动富有成效,他才能配称为卓越或优秀的劳动者。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当然需要认真地钻研、反复地练习,探索有效的途径,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的美德品质。

人类的劳动具有社会性,它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劳动。随着劳动的发展,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劳动发展,越来越精细的社会分工开始发生,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协作开始运行,越来越庞大的社会工程开始出现。对于任何单个的劳动者而言,要想完全依靠自己的劳动完成某项任务,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面对这样的客观状况,正如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的那样,劳动者个体将会越来越直接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相对于社会和他人的依赖性,越来越感受到自己作为某个集体或整体的环节意义。此时,如果他不选择积极的合作,不与他人保持团结,不积极参与既有的分工与协作,不愿作相应的奉献和适当的牺牲,那么,他就既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劳动能力、实现自己的劳动目标,也不能充分获得他人的社会承认,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所以,从根本上讲,现实的劳动要求使得劳动者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社会团结和社会凝聚的必要性,使得他们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社会协商与社会合作的过程中。在广泛而深度的社会联系下,不仅劳动者个体之间,而且劳动者个体与群体之间都有将在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上更加一致。相应的,他们也就更可能形成宽容、友善、互助、为他人奉献甚至牺牲的美德品质。

(摘编自李义天《劳动造就美德》)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不仅是人满足最基本生存需要的手段,也是实现人之为人自由本质的途径。
B.高超、精湛的技艺不仅是实现“物质变换”的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一种美德。
C.随着现代社会的劳动发展,单个的劳动者已经没有可能依靠自己完成某项任务。
D.涂尔干指出,劳动者将会越来越依赖社会和他人,成为某个集体或整体的环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引用总书记论述,揭示劳动对于人的重要意义,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从劳动者自身的技艺、劳动者与他人的合作两个方面对观点进行论证。
C.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结构,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D.文章多处引用名人的言论或观点,不仅丰富了内容,也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要从自然界中获取足够生活资料来满足自身生活要求,故需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间物质变换过程。
B.劳动者在努力让自己的劳动成为技艺精湛的劳动的同时,也是在培养自身坚忍不拔、精益求精的美德品质。
C.在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劳动者只有与他人团结协作,作出一定的奉献牺牲,才可能实现自己的劳动目标。
D.在现实的劳动要求的驱使下,劳动者更加自觉地参与社会协商与社会合作,从而形成友善、互助等美德。
2020-12-15更新 | 168次组卷 | 26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伴随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读书方式、阅读习惯有了很大改变,实体书店的发展受到不小冲击。相关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数字化阅读呈快速发展趋势,纸质阅读呈放缓趋势。在这种背景下,以新华书店为代表的老牌实体书店纷纷走上了转型之路。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实体书店或引进时尚的设计理念与元素,打造“高颜值”书店,成为“打卡圣地”;或在原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通过“书店+”等方式打造复合式文化平台;或积极进军社区或乡镇等薄弱地带。在拥抱新技术、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实体书店的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变革与创新贯穿始终。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扶持力度,为实体书店转型发展创造新机遇。当前,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加。“碎片化”的网络阅读不可能满足所有公众的需求,文化氛围的熏陶是实体书店的独特优势。相关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图书销售网点同比增长4.3%,从业人员同比增长5.5%。一大批特色书店在各大城市兴起,规模不减反增。

书店不仅是文化体验场所,更是一座城市的“灯塔”,是广大读者的心灵“栖息地”。它的核心是书籍,对象是读者。在书店转型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吸睛”“圈粉”“人气”,而忽略图书质量和服务,可谓本末倒置。这会导致能读的书越来越少,杂货商品越来越多;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游玩的人越来越多;读书活动越来越少,商业性活动越来越多。书店也就逐渐丧失了其本身的价值与内涵。

时代在变迁,变的是书店的形式,不变的是人们从阅读中获取精神慰藉的需求。“腹有诗书气自华”依旧是很多人的信念与追求。相较以前,读者越来越重视阅读时的体验。无论是老牌书店还是新兴特色书店,能否在满足读者日益精品化、差异化的阅读需求上做到极致,形成自己的读者群,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发展前景,毕竟书店既需要用“面子”吸引人,更需要靠“里子”留住人。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有删改)

材料二:

在电子阅读的冲击下,实体书店的生意日渐冷清。但近两年来,一批“高颜值”书店逆势而行,将看书与休闲相结合,掳获了一众文艺青年的心,并且凭借独特的设计风格成为网红打卡之处。

不过,随之而来的也是争议。有人认为,网红书店的“形式大于内容”,存在过度商业化的嫌疑。一些年轻人到网红书店也未必是买书,而更多是拍照留念。

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一方面,网红书店只要不是喧宾夺主,为了确保书店能够有起码的盈利空间,开展一些复合型经营项目,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也不应该被苛责。毕竟,对书店而言,生存才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一些书店出售周边文创产品,定期组织线下读书沙龙、专家学者讲坛活动,或是举行亲子阅读活动等,让书店从单纯的卖书场所变成一种以读书为纽带的线下社交场所,这其实是对书店功能的延伸和拓展,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重新定义“阅读”,这是过去的书店所不具有的。

事实上,在讲究吸引力和体验感的时代,一家书店人气,除了与书籍本身的质量有关,也与阅读氛围的营造有关,而这也是实体书店和网上书城最大的区别之一。尽管实体书店不再景气,但是纸质书的销量依旧在增长,且国民综合阅读率也在继续上升。两者竞争“顾客”,靠价格战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使阅读体验感和仪式感达到极致,才是正确的方向。

当然,网红书店仅有颜值是不够的。但凡成功的网红书店,它们在书籍选择、摆放以及其他服务上,都有自己的窍门,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专业性。如日本就有专门的书店“选书师”,他们结合书店环境选择书籍并进行摆放,并根据读者的阅读喜好,以最快的速度推荐读物,还能为读者一对一地制定阅读计划。

实体书店最红火的年代,恰恰也是信息相对匮乏的年代,人们接收的信息大多来自书本。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阅读和接收信息的方式也在被重塑,所以,我们不能要求书店也必须保持“传统”的味道。作为书店生态多元化的一种体现,网红书店更有利于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给社会创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空间,同时也为实体书店赢得生存空间。

(摘编自朱昌俊《注重阅读仪式感,网红书店胜出实属必然》)

材料三:

书店变网红,本质上是通过人际关系的网络营销将书店赋予更多的社交属性。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这无疑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面对纸质出版行业的落寞、网络阅读习惯日渐养成,传统书店进行产业转型已是大势所趋。从上海“光的空间”新华书店邀请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操刀设计,到北京三里屯三联韬奋书店积极探索24小时营业,书店纷纷“拼颜值”“秀演技”。

网红书店通过装修设计、综合服务、网络营销等手段吸引消费者,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吸引来的“消费者”转化成“读书人”。这不能仅依靠商业营销来解决,关键在于文化内涵的挖掘。只有在增加受众需求分析、专业服务和文化底蕴方面下足工夫,书店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旺盛的文化需求。

(摘编自王法治《网红书店不只是“打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的信息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体书店既面临着数字化阅读快速发展冲击,也面临着随着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而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加的机遇。
B.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时代,实体书店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先在形式上足够吸引人,然后再考虑书店的图书质量和服务等问题。
C.材料二中“书店从单纯的卖书场所变成一种以读书为纽带的线下社交场所”,与材料一中“时代在变迁,变的是书店的形式”意思是一致的。
D.材料一和材料三都肯定了实体书店的创新和转型,也都提到了书店如何将吸引来的“消费者”转化成“读书人”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数字化阅读快速发展、纸质阅读发展缓慢的情况下,2018年中国图书销售网点不减反增,这与实体书店在政府的支持下,努力进行创新是分不开的。
B.与碎片化的网络阅读相比,实体书店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近年来一大批特色书店在各大城市兴起,就与实体书店发挥自身文化氛围熏陶的优势有关。
C.实体书店的命运与人们阅读和接收信息的方式有关,当人们阅读和接收信息的方式发生变化的时候,实体书店也应该与时俱进,否则就可能被淘汰。
D.实体书店与网上书城的区别只在于阅读氛围的营造,成功的网红书店能通过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来满足顾客的阅读体验感和仪式感。
3.在电子阅读的冲击下,实体书店应作哪些创新与转型?又要注意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