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简称东风)的建设是当年三线建设中成功的典型范例,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汽车工业文化将东风人、十堰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见证岁月变迁的厂房、车间、机械、设备,和老一辈创业者们留下的“三大精神”——“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共同构成了丰富厚重的汽车工业文化资源。

马灯照亮东风人的创业路。回首20世纪50年代,藏在山沟里的十堰是一幅偏远落后的景象。据十堰市档案馆的资料记载,当时的十堰镇中心地带只有百十户居民、几家小商铺,现代工业一片空白,被人们形象地戏称为“重工业是铁匠铺,轻工业是豆腐坊”。

进入20世纪60年代,第二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二汽)在鄂西北的十堰拔地而起。经过了50多年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当年操着天南海北方言的数十万建设者们涌入这个曾经寂静的小山沟。从搭建芦席棚、点着马灯开始,再到干打垒建房,一锤一斧、一砖一瓦建立起了现代汽车城。艰苦创业、勇于创造、激情奉献是十堰的城市灵魂、血脉基因。一代代东风人奋发图强,克服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缺乏的重重困难,开创了“中国式的汽车工业发展道路”,创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奇迹,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历经50多年的发展,十堰从一个偏僻的山区小镇成为年均生产销售各类汽车100多万辆、国内生产总值1000多亿元的现代化汽车城。“汽车城”成为十堰的三张靓丽名片之一。

“三大精神”是十堰人的传家宝。建厂技术功臣支德瑜。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筚路蓝缕,擎起马灯,支德瑜带领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在国内率先使用珠光体球墨铸铁取代锻钢制造EQ140发动机曲轴,并在新材料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汽车材料国产化和2.5吨越野车、5吨民用车的量产做出卓著贡献。“中国悍马”——“猛士”的缔造者、曾任东风汽车公司产品总设计师的黄松。自2002年起带领团队攻坚6年。冲破国际技术壁垒,创新5项理论方法,应用19项新工艺新材料,掌握75项专利技术。在全部15项战技指标中,“猛士”有12项超过美军“悍马”,经济性、生存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对“三大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芦席棚、干打垒、马灯,这些承载着东风人早期艰苦创业回忆的词汇,演化成“三大精神”——“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这三大精神变成东风人的传家宝。二汽创业初期,领导和群众一起劳动,同一个食堂排队打饭,同一盏昏暗的马灯下工作奋战,在低矮的芦席棚里生活办公,用干打垒的方法建设厂房。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斗志昂扬,打下了汽车发展的基业。这种精神流传下来,经过提炼升华,概括为“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

从铁匠铺、豆腐坊,到名扬中外的“东方底特律”,十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东风”的发展史,汽车工业遗产是城市的重要记忆。从这个角度看,第一代东风人留下来的“三大精神”,不仅是东风汽车公司的传家宝,也是十堰人的传家宝。

汽车工业文化成为十堰城市的灵魂。在十堰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巨大体量的厂房、车间、机械、设备等丰厚物质的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以“三大精神”为代表的精神财富,共同构成了丰富厚重的汽车工业文化资源。这种文化与十堰的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形成了十堰的城市基因和灵魂,深深融入十堰人的血脉之中。进入新时代,十堰在全市进一步宣传、传承和发扬“三大精神”,加大汽车工业文化宣传、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

20166月,十堰市拉开了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序幕。市文体新广局组织开展“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在行动”图片展览,全面展示了十堰市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和成果,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十堰人熟知。20207月,汽车工业文化被纳入首批十堰“历史文化活化工程”名单。

(摘编自何利《历经50多年奋斗汽车文化融入十堰人的血脉》)

材料二   

为保留城市记忆,传承汽车文化,充分发掘、利用汽车工业文化资源,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入3500万元,对东风小康老基地废弃的旧厂房进行改造,全力打造十堰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

在现场,施工人员正对东风小康旧工厂原涂装车间的外墙墙面进行装饰装修。远处的外墙已用有色漆做成了红砖墙体,迅速把人带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老工业厂区的氛围中。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项目负责人王涛介绍说:“改造建筑立面突出工业风格,以传统的红砖厂房为基础,采用玻璃、金属板、钢构架为主要改造材料,在原厂房的两端重点改造,增加厂房现代感和通透空间,以适应现代文创产业园的需要。”

该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83亩,主要分两块:东侧以商业开发为主,用地约59亩,拟新建商业综合体、住宅、四星级酒店、市民服务中心及人防广场;西侧以引入投资建设汽车文化创意园为主,用地约124亩,主要对老厂房进行改造升级,通过艺术景观雕塑及小品打造汽车文化客厅,充分展现开发区深厚的汽车文化历史底蕴。

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以“汽车工业文化”为主线来活化历史,保留城市记忆,传承汽车文化,通过汽车文化主题场景把工业老厂房和城市新商业有机串联,打造一座商业餐饮、文化展示、公共停车场、企业创意孵化、政务服务、人防工程等多元融合的文化创意园。该项目将在最大限度保留原车间生产线设备的基础上,引进以汽车文化产业为主的文化创意投资项目,包括汽车创意雕塑、汽车文化博物馆及中小学生汽车文化校外实践基地等。

据介绍,汽车文创园改造项目总投资3500万元,将打造一座城市魅力独特、汽车文化浓郁的创意园。

(摘编自关前裕、刘爱理《十堰投资3500万元,打造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三线建设中,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的建设是一个成功范例,藏在山沟里的十堰因车而兴,变化巨大。
B.二汽当年创业十分艰难,创业者从搭建芦席棚、点着马灯开始,还要克服资金、设备、技术和人才缺乏等重重困难。
C.曾任东风产品总设计师的黄松带领团队攻坚,冲破国际技术壁垒,缔造“猛士”,各项作战技术指标都超越了美军的“悍马”。
D.十堰从一个偏僻山区小镇成为现代化汽车城,成为名扬中外的“东方底特律”。十堰的发展与东风的发展息息相关。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的成功建设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东风人培育了奋发图强等优良品质。
B.十堰丰厚的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形成了十堰的城市基因和灵魂,深深融入十堰人的血脉之中。
C.十堰在打造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的过程中,对东风小康老基地废弃的旧厂房进行了改造,最主要的是增加厂房的现代感。
D.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在引进汽车文化产业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车间生产线设备,保留城市记忆、传承汽车文化。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东风汽车工人“三大精神”的一项是(       
A.20世纪50年代,藏在山沟里的十堰偏远落后,人烟稀少,现代工业一片空白,当年操着天南海北方言的数十万建设者涌入这个寂静的小山沟。
B.领导和群众一起劳动,在低矮的芦席棚里生活办公,用干打垒的方法建设厂房。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斗志昂扬,打下了十堰汽车发展的基业,
C.支德瑜擎起马灯,带领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在国内率先使用珠光体球墨铸铁取代锻钢制造EQ140发动机曲轴,并在新材料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D.黄松带领团队攻坚6年,创新5项理论方法,应用19项新工艺新材料,掌握75项专利技术,使“猛士”的经济性、生存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在传承和发展汽车工业文化中,十堰市做了哪些工作?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是中国作家协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从高原高峰迈进的一项新的重要举措和顶层设计。

中国作家协会一向把推出好作品作为工作的重心。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正是为了适应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要求而设计谋划的。这一计划的目标:立足新发展阶段,创新文学发展理念,广泛搭建平台,整合文学创作生产传播转化各环节的中坚力量,依托全国重点文艺出版社,把重点文学期刊从编辑出版、宣传推广、成果转化到对外译介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形成联动机制,为文学精品的产生赋能,推动文学精品的传播、转化,有力彰显新时代文学的价值。

与中国作协其他推出优秀作品的工程不同,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不是直接面向作家的,而是与全国重点文艺出版社、文学期刊以及中图公司达成合作,为文学创作、出版、传播搭建平台,形成合力,助推精品力作。客观地说,作品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是作家的事情,也需要社会环境的方方面面和文艺生产各环节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深知,有没有质量意识、能不能切实做到十年磨一剑,一方面固然同作家自身的信念和修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社会文化的环境和条件有关。以编辑出版事业为例,我很怀念著名编辑章仲锷先生。我的长篇小说《笨花》出版不久,就接到章仲锷长达六页的来信。他在信中详述对这部小说的看法和评价,接着他认真地指出了一些错字,并就某一节中的一个词和我作了商榷。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一路走来的一大批中国作家,都得到过如章仲锷这样优秀的编辑老师给予的无私扶持和热诚帮助。当我们回顾新时期文学的成就的时候,恐怕不能否认,老一辈编辑家们精益求精的精神起了重要作用。我们现在是否应该思考一下,我们怎样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逐步完善一套更合理、更有效的机制,使得文艺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够坚持质量导向,把出精品放在第一位,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不断更新迭代的媒介环境正在深刻影响我们的文学生产,全方位介入我们的文学生活。在座的各位都长期工作在文学生产的第一线,对于媒介的新变,对于文学的跨领域传播、转化有着更为真切和深刻的认识。中国作协在这样一个时代文化发展背景下,推出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可谓正逢其时。如何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作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如何借助新媒体时代的传播优势,拓展传播领域,增强传播效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而需要共同深入研究、探讨并在具体实践中接受考验的课题。

各位朋友,中国文学正与党、人民一道前进,意气风发地踏上新时代新征程,新的时代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将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与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情怀,筑就新时代文学不断向上攀登的长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中国的文学必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焕发更加绚烂的光彩,登上风光无限的新的高峰!

(摘编自铁凝《在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启动仪式上的致辞》)

材料二:

2021年召开的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我们鲜明提出新时代文学,明确了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目标任务,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响应。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就是其中具有标志性和开题破局意义的重要举措,它寄寓了我们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深切期待,凝铸了我们对于时代生活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我们在乡土文学叙事中探求艺术新质的决心。

我们要通过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推出一批具有时代高度的长篇小说力作。希望广大文学创作者聚焦文学高质量发展内在需求,从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中汲取创作灵感,把握中国大地的深刻变化,展现时代新人的精神面貌,为人民捧出一批带着露珠、散发泥土芳香的文学精品。要向经典学习,向生活学习,感知人民喜乐,聆听时代声音,洞悉生活本质使新时代乡村题材创作呈现新的美学面貌,抵达新的艺术高度。

我们要通过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培育一批具有蓬勃创造力的文学新人。从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酝酿筹备之初,我们就特别强调,要召唤那些身处山乡、饱含创作激情的写作力量,推出一批有朝气、有潜质和创新精神的文学新人,以山乡人写山乡巨变的方式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不断壮大中国文学的新生力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是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的广阔舞台,我们相信,一定会有让我们眼前一亮的陌生人,从这里开启他们的文学之路。

(摘编自张宏森《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作家协会提出的“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是顶层设计,不面向作家个人,与作家无关。
B.材料一中,作者叙述自己创作《笨花》的例子,强调了编辑出版工作对作品的决定意义。
C.不断更新迭代的媒介环境正在全方位介入我们的文学生活,文学生产的各方需重视新变化。
D.提出“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就是为了表达我们在乡土文学叙事中探求艺术新质的决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的产生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不仅仅是作家的事,文学生产的其他环节也都非常重要。
B.文艺生产应当把出精品放在第一位,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这需要完善一套更合理、更有效的机制。
C.广大文学创作者要把握中国大地的深刻变化,展现时代新人的精神面貌,为人民捧出一批文学精品。
D.要召唤那些身处山乡的写作力量,所以“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是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的广阔舞台。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作品质量的提高需要文艺生产各环节的共同努力”观点的一项是(     
A.刘心武给《人民文学》投稿,不久被退稿,但编辑希望他继续投稿,这对当时的刘心武是极大的鼓舞,间接促成了《班主任》的问世。
B.出版社收到陈忠实《白鹿原》完稿的消息后,立即委派了两位编辑前往西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三级审稿,高度肯定了作品的价值。
C.梁晓声的长篇小说《人世间》于2017年11月首次出版,王海鸰历尽艰辛将其改编成剧本,电视剧《人世间》创下了央视的收视纪录。
D.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完成《光与生命》创作之后,反复修改多达9次,一直到他认为每个字句都完全表达了自己的本意才正式发表。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与“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有同有异,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要把深藏在文献中的故事转化为文艺作品,感动和激励今天的年轻人,需要作家进行富有想象力的提炼加工。但这不代表创作可以信马由缰,全凭想象,只有建立在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基础上,文艺作品才有生命力。近年来广受好评的电视剧《山海情》《觉醒年代》等,其感人之处首先就在于真实。

中国的工业发展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每个时期有着不同的主题,作家需要准确把握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把故事放置于真实的时代背景之中,才能让读者感同身受。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业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客观差距,学习和追赶是那一时期中国工业战线的主要任务。如果仅仅为了读者的口味,虚构一个研制新技术击败国外工业巨头的故事,非但不会振奋人心,还有损于那个年代工业战线的奋斗价值。

除了时代的真实性之外,符合工业逻辑也是工业小说创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工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人物和故事可以是虚构的,但创作不能脱离工业逻辑。例如,技术发展有迹可循,一项新技术的诞生,需要有技术积累、研发投入、众多技术人员的协作攻关等。如果只是把技术进步归功于主人公的灵机一动,会让读者产生悬浮感。工业企业的经营也有其规律,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内部管理都要有章法。越是成熟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就越完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不能为了情节需要而把企业的兴衰完全归结于个人因素,不能把工业生产和企业经营当成可有可无的背景板,要坚守工业题材创作应有的格调。

(摘编自龚江辉《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

材料二:

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实现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这是时代对文艺工作者的呼唤。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创作的可能,是艺术创造、艺术进步的前提。从来自人民生活的文艺的原料,到形成观念形态上的为人民大众的文艺,离不开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没有这种创造性劳动,生活就只能是原料,而不可能转化为艺术。文艺工作者是否具有创造性劳动的强烈意识和高超能力,直接决定了他能否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基础上创造精品佳作、攀登文艺高峰。

中国文艺史上,一批有追求、有本领的作家艺术家注重提高自身阅读生活的能力,致力于发掘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现象新人物,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造,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了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的艺术形象,为时代留下了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罗中立的经典油画《父亲》,以对人民的深厚情感,以对生活和时代的敏锐发现,从人们熟视无睹的无数个农民父亲形象中,提炼、创造了充满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其创作过程体现了艺术家在提炼生活时高超的创造性。文艺工作者不是生活原料的搬运工,不是理论、概念的画图员,而必须既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基本态度,又有以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的创造能力,从而能够以优秀作品艺术地、审美地、丰盈地表现生活、照亮生活。

刘建东的《无法完成的画像》,幽微剔透,沉静隐忍,实现了革命英雄叙事传统的新变。张者的《山前该有一棵树》中,坚韧不拔的胡杨闪耀着天山脚下兵团儿女的精神光谱。钟求是的《地上的天空》,富于想象力地在日常生活裂隙中探测人性的高度。董夏青青的《在阿吾斯奇》中,‘家’与‘国’以朴素、诚挚的叙事达到了情感与价值的深刻同构。蔡东的《月光下》映照人的疏离与亲情,古老的诗意转化为现代经验的内在光亮。从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简短的授奖辞中,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获奖作家们在走入生活、贴近人民的过程中,展现出的阅读生活、提炼生活的创新创造能力。

同时我们也看到,一大批反映警察、医生、消防队员、外卖小哥等职业群体工作生活的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创作者们敏锐地从我们身边生活中寻找题材、激发灵感并进行艺术创作,在这些人物形象上,能看到忠于职守的专业精神、互相理解的人间真情,能看到奋斗人生折射出来的璀璨光芒。这些作品色彩斑斓、情境丰富、余韵悠长,共同演奏了时代生活的声光交响。它们不仅是记录,更是用理想照亮现实的艺术创造。

时代波澜壮阔,生活气象万千。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只有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提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将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将生活之美转化为艺术之美,才能以高峰之作写透生活本质和时代精神,写出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摘编自康伟《在生活的基石上铸就文艺高峰》)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想让文献故事转化成的文艺作品感动和激励今天的年轻人,作家必须在生活、艺术真实的基础上,对故事进行提炼加工。
B.创作以中国工业发展为主题的小说,作家要把故事置于真实的时代背景之中,也不能背离工业逻辑,要以真实来感动读者。
C.文艺作品是文艺工作者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文艺工作者创造性劳动的强烈意识和高超能力,能够直接决定创造出精品佳作。
D.文艺工作者能够敏锐地从身边生活中寻找题材、激发灵感并进行艺术创作,这些作品于是共同演奏了时代生活的声光交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海情》《觉醒年代》等电视剧广:受好评,说明文艺作品的生命力只能源自生活真实。
B.作家如果只是为了满足读者口味而虚构不可能存在的故事,并不能起到振奋人心的作用。
C.诗人李季拜农民为师,与信天游紧紧拥抱,才写出了开创性的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
D.作家李迪用半年时间深入十八洞村,才写出农民脱贫奔小康的《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
3.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A.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是一部想象力丰富的武侠力作。
B.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C.孙皓晖的《大秦帝国》,是一部描述秦朝兴亡的历史小说。
D.周立波的《山乡巨变》,是作家在湖南体验生活期间的杰作。
4.取材于《三国志》的小说《三国演义》,以其“七分史实,三分虚构”的处理方法而大获成功。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如何才能“写出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剧本杀作为一种新式线下聚会娱乐方式,被不少城市青年所追捧,这与该游戏打破传统玩家地位桎梏、使受众地位产生变革有极大关联。传统传播文体,如小说、戏剧、电影、电视等,长久以来使接受者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观看思维,剧情再精彩也由角色来演绎,受众以旁观视角参与欣赏过程,其存在本身对作品的完成并无影响。剧本杀在接受体验上真正赋予了受众一定程度的主导权力。它使玩家如愿以偿地成为游戏规则中的主导者。这种主导权力的赋予不仅体现在游戏规则设置上,更体现在游戏营造的角色沉浸感之中。剧本杀编剧主要负责架构故事背景、分配角色及任务,给予玩家一定程度上的情节选择性空间。在游戏过程中,任何角色都有可能掌握决定剧情发展的关键线索,也都有机会成为本场的重要角色,这样的设计机制增加了玩家对游戏角色的驾驭意识。

国内由《明星大侦探》等综艺节目逐渐衍生出了实景推理类游戏,这种游戏在短时间内拓展了受众基数,也为线下衍生游戏项目提供了充分的市场预热和较大的接受潜力。由于青年受众是为剧本杀类节目贡献关注度与点击量的主要群体,所以当剧本杀下沉至线下衍生产品出现在消费市场时,青年观众也大多平移过渡为游戏玩家,并进一步在同年龄层面传播推广。对于剧本杀受众来说,推理类节目在认知结构上培养了受众的前期关注度与审美经验,受众钟爱节目所呈现的角色扮演、推理破案、实景沉浸等一系列游戏元素,并期待自己也能拥有明星同款游戏体验,这实际代表了受众从观看到参与的需求心理转换以及对现有期待视野的更新渴望。这种期待,只有当玩家亲身实践剧本杀游戏、真正拥有推理体验并在合作推理中取得符合逻辑的结果时,才能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满足。因此,在剧本杀游戏中,玩家依靠自身的期待视野,主动沉浸在游戏过程中,不断生成、诠释意义。

剧本杀游戏文本的合作性、选择性、可交互性,决定了其在特定空间集体创作的游玩形式与社交属性。参与剧本杀需要不同的玩家的集体进入,才能完成其意义的建构与游戏性的达成。玩家在进入游戏后能够打破日常生活中的性格拘束,进而完成社会交流,弱化了虚拟空间内的社交壁垒。依托线下剧本杀的物理空间,重新建立起暂时性的非真实环境,并在这个空间中依靠语言、情节、装置、道具等元素营造出超然于现实的虚拟想象。角色无关主次,每位玩家都有着独一无二的角色设定及功能,他(她)所掌握的线索都可能对剧情走向产生影响。这样的游戏叙事逻辑实际模拟了个体在共同体结构中的价值创造过程,并以游戏的虚拟成就感模拟了玩家的存在感与归属感。由此,游戏中对每个人的参与需求,也最终直接引发对共同创作的意义建构。

(摘编自车晓宇、龚琛洁《青年角色沉浸的接受美学诠释与意义建构——以剧本杀青年玩家为例》,有删改)

材料二: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游戏世界中找寻情感慰藉。荷兰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赫伊津哈认为,游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是它在空间上与平常生活的脱离。游戏开辟了日常生活之外的一个平行空间,其本质是追求快乐的良性刺激的过程。玩家通过参与游戏获得生理和心理的愉悦。这种即时反馈性,能够生成用户黏性并促使用户产生与他人分享的动力。

随着5G、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电子游戏借助先进的媒介技术深层融入身体来统合感官知觉和协调反馈功能,游戏用户更加追求极致的沉浸体验、立体的内容生态和超时空的社交体系。作为沉浸式体验的重要类型,剧本杀游戏力求融合完整的感官系统体验去构建真实感更强的叙事空间。从剧本故事的发生背景出发,注重细节的丰富性和饱满度,在场景搭建、物件摆置、服装道具和氛围营造等方面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创造身临其境的体验空间,模拟出不同类型的故事环境。陌生化、超现实的角色与剧情体验,结合游戏叙事暂时脱离现实身份,尽情阐发新角色,实现对他者身份的摹仿体验,获取一种凡俗生活的替代性选择,达到共情角色、宣泄情感的心理净化效果。

这种跨媒介叙事空间完全脱离了桌游时代的空间限制,丰富了游戏体验,增加了通关难度,能够使青年参与游戏的沉浸式感官体验更加丰富。当青年群体沉浸在剧本打造的叙事空间里,用身体感官体验着剧本人生的喜怒哀乐时,也在不断拓展和延伸现实社交互动的边界和形式。这种高感官、强情感的具身参与,有利于建立起对游戏本身更深刻的认知,也能够建立起与同伴之间的情感链接并引发情感共鸣。

(摘编自胡玉宁:《剧本杀:青年浸入游戏叙事的认知图式及其文化嵌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传统传播文体不同,剧本杀的受众不再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作品的完成。
B.剧本杀的设计机制赋予玩家一定的选择空间,这导致了剧本的未定性,增加了玩家的体验感与驾驭意识。
C.剧本杀游戏文本的合作性、选择性、可交互性,有利于玩家在集体创作的过程中交流,打破社交壁垒。
D.数字时代的到来,助推了先进的媒介技术应用到剧本杀中,因此大大提升了玩家参与游戏的感官体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剧本杀游戏能够提高玩家的个人能动性,调动玩家充沛的情感,使玩家有获得感。
B.剧本杀凸显用户体验,能调动玩家的身体感官及情感参与到剧本打造的叙事空间。
C.剧本杀的编剧注重逻辑推理、情节选择,因而能够为玩家提供线下社交的新路径。
D.剧本杀游戏能够使玩家获取一种凡俗生活的替代性选择,助其宣泄情感和心理净化。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据报告显示,2021年国内剧本杀市场规模超过150亿元,消费者规模或达941万。
B.受访者表示,剧本杀中的推理只是一种基于游戏需要的设置,并非真实逻辑推理。
C.某玩家说:“玩剧本时,发现自己逐渐地代入了游戏人物,好像自己就是这个角色。”
D.小明常看一些推理类综艺,因为喜欢实景推理类游戏,成为剧本杀的资深玩家。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学者吴艺星认为,相较于传统桌游,剧本杀备受青年玩家欢迎是因其社交属性、情感体验和充分的个人表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汉服逐渐成为一种流行元素,穿汉服也从一种行为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时尚潮流。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汉服爱好者达500多万人。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商品成为消费时尚,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国潮

国潮作为现代时尚景观中的独特呈现,其创意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外在形式则吸纳并融汇了当代大众审美。这种先锋与复古碰撞的创意,在追求个性化表达的青少年群体之中颇具吸引力,因此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搭上国潮的列车。除了已经流行起来的汉服、破圈的博物馆文创产品、成为各大景区标配的特制文创雪糕,白酒、口红、家具、家电、电子产品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消费品也都推出了各自的国潮款

随着工业化的完成,西方社会已经进入后现代社会,我国也在朝这一方向加速推进。在后现代社会,商品不再是仅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而更具有符号价值,人们消费某种商品,更多是为了获得商品所承载的符号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购买和消费国潮产品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在使用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国潮产品之所以受到追捧,关键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被唤醒,希望通过时尚的形式走进并了解传统文化。国潮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

可是,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国潮产品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仍然是浅层次的,往往重其表而轻其里。比如,一些品牌对于国潮的理解还停留在龙凤、图腾、繁体字上,甚至从古代随意挑选一个物件并将其化作具体符号印在服饰上,再染上年画风格的配色,就为自己打出国潮的噱头。这些附庸风雅的产品根本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国潮产品,不过是把传统文化当作装点门店的包装纸。还有一些国潮产品在设计中跟风猎奇,把诗文字词、典籍图画、车马舟船等古风元素进行生硬嫁接或胡乱杂糅,通过所谓后现代艺术化处理装饰门脸以示复古。更有甚者,张冠李戴,把日韩风当成国潮范。如此的国潮产品,降低自身文化品位事小,阻碍文脉传承事大。

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包装,而是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深度融合,是一种精神哲学和文化信仰。国潮产品要想获得持久的生命力,需要在对传统文化认知、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度提炼萃取,同时还需要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解决好文化内涵与文化运用的关系,即传统文化到底是产品应该具有的内在品质,还是品牌营销的策略手段。如果把传统文化当作创造经济价值的手段,把国潮产品生产等同于一般的工业化制造,那就矮化了国潮的社会价值与精神意义。

国潮代表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它应该是人们潜意识对自己文化产生的一种虔诚信仰,对自己历史的自觉传承。中国品牌的潮流之势兴起于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理应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筑牢品牌自信、反哺当代文化,拉紧彼此共生共荣的纽带。因此,国潮产品不能投机取巧,其发展的动力及意义应该落脚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更新,用现代商品的新颖形式实现文脉的自觉传承。

(摘编自唐尚书《国潮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包装》)

材料二: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为中国自主品牌汇聚了葳蕤蓬勃的发展动力。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和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情况下,中国经济恢复一枝独秀,充分展现出大国实力,人们的民族自豪感空前提升,为国潮势如破竹奠定了坚实基础。当今的中国消费市场,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开始替代日韩、欧美品牌,成为市场主力。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体现了国家实力壮大后民族自信的巨大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双创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性双创复兴,为中国品牌的强势崛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无论是承载着华夏千年文化与审美的汉服出圈,还是今夏各大旅游景区文创雪糕的刷屏大战,抑或是走红的黄鹤楼诗词瓶,近年来备受大众追捧的国潮热点,几乎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影子。国货品牌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既实现了品牌自身的革新重生,也助力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碰撞融合。备受关注的国潮文化,体现了经济转型升级与文化自信提高的同向同行,本质上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成果与反映。

《2020中国消费品牌发展报告》显示,国货消费中,后浪积极性明显高于前浪,90后年均支出5307元购买国货。身穿中国李宁LOGO的卫衣、脚踩回力鞋,成为当下青年人彰显时尚与个性的一种方式。新消费背景下,网生一代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他们的消费认知和理念不同于从前,不再盲目追随国外品牌,开始选择潮流时尚品质、性能、价值并重的中国品牌。他们以此来表达自我主张和生活态度,获取价值归属和身份认同,同时也赋予了中国品牌星火燎原的发展空间。

(摘编自光明网《国潮澎湃如何更好彰显文化自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潮融汇传统文化与大众审美,是先锋与复古的碰撞,在青少年群体之中颇具吸引力。
B.国潮产品不再具有使用价值,却依然受追捧,是因为迎合消费者关注其符号价值的心理。
C.产品设计之初处理好内在品质和营销手段的关系,有助于提升国潮的社会价值与精神意义。
D.国潮文化的火热既与经济转型升级密不可分,也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动力输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国潮”现象,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与时尚元素的商品,赢得了消费者青睐,催生了国潮现象。
C.国潮的意义不再局限于本土潮流品牌的打造,也延伸到对文化自信的唤醒和历史的传承。
D.消费观与以前不同的“网生一代”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拓展了中国品牌的发展空间。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国潮”现象实质的一项是(     
A.某国货美妆品牌与饮品公司跨界联名推出特色风味鸡尾酒,首发后短短数十秒即全部售空,甚至怀旧感的酒瓶也被炒作到数百元。
B.某“宫廷风”茶饮品牌凭借宫廷茶艺国风包装,一经上市即获得市场广泛认可,众多企业紧随其后纷纷效仿,打造自己的“国风”品牌。
C.故宫出版社联合真人密室逃脱游戏推出《迷宫·如意琳琅图籍》互动解谜书,把历史知识融入解谜探索环节中,寓教于乐,备受推崇。
D.为了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很多品牌将“龙凤呈祥”“花开富贵”,传统年画“土味”配色和各类纹样设计到产品中,以求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如何让“国潮”更具生命力?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国冰雪运动历史悠久,内涵深厚,为办好北京冬奥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我国北方地区生活的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开展了各项与冰雪共生共存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方式,在历史发展和变迁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文化。

据考古发现,我国新疆阿勒泰市发现的距今一万年左右的岩画中,出现了“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人”图像,并伴有一些动物形象线条,这是人类发现最早的反映滑雪运动的考古资料,新疆阿勒泰地区被学者认为是现代滑雪运动的发源地。隋唐时期雪上活动在文献中的记录更为清晰,对“滑雪板”的材质、形制有详细的说明。滑雪板的材质发生了明显变化,有的民族“以木为马,雪上逐鹿”。宋代以后的滑雪运动更增添了竞技娱乐色彩,出现了拖冰凌(雪车)、堆雪人雪狮等休闲雪上活动。延续至今,成为极具民族特色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组成内容,如满族的雪地走、木马滑雪,鄂伦春族滑雪、皮爬犁,朝鲜族坐雪爬犁等项目,目前都发展成为少数民族传统的雪上竞技运动项目。明代以后,冰上运动发展更为专业化、多样化,满族的“靰鞡滑子”(简易冰刀鞋)大大增加了冰上活动的技术。据记载,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25年举办了多个冰上比赛项目,当时的贵族、将士争相竞赛,开展了冰上射箭、冰上武术、冰上舞蹈等活动,成为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冰上运动会”。清朝是冰上运动的黄金时期,随着满族入关,“冰嬉”“冰床”等活动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民间掀起了冰上活动的大潮,冰上活动的竞技性、娱乐性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我国传统的冰雪文化运动,与社会文化发展息息相关,留下了各类古籍文献、文化遗迹、珍贵文物等遗产,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是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到来,以冰雪运动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与奥林匹克运动相互促进、互为融合,在国际文化交流、世界文明互鉴中迸发出新的时代风采。让我们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向世界交出一份冬季奥运会的中国答卷。

(摘编自覃琛《从中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

材料二:

冰雪运动,特别是大众冰雪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开展,当然离不开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但纵观目前各地冰雪文化活动中的展演形式,一些冰雪体验的建筑、庙会和礼堂等,或是民俗风情、生活起居等文化内容,大多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对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个性化展示还远远不够。

对于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建设来说,就是要将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中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内容做实,活化为涵盖思想文化、哲学价值、历史传承、文创开发、遗产保护等在内的新内涵。“活化”不是简单的“回归”和“复旧”,而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增强传统文化基因的反应活力、吸引力和生命力。

首先,要唤醒地域传统冰雪文化自觉。费孝通先生曾言,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且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知。传统冰雪文化通常是由身体演绎的,很少有单纯性的文字记载,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能够通过实践还原冰雪场景,以最大限度保持冰雪文化的原始性。同时,要吸纳与其冰雪相关联、与其文化相融合的多方主体参与,形成治理联盟,站在大国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的角度,宣传传统冰雪文化的时代价值,提升保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性。

其次,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地域冰雪文化是以传统的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以血缘、地缘、业缘关系为联结的文化形态,是村落乡土文化的优质资源。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泥土是乡人的生命,乡愁对中国人来说,是延绵一生的文化记忆。因此,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的开展能有效勾起村落内居民乡愁追思。传统冰雪项目的开展更多地依附于传统的节庆,对此,可重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空间,因地制宜建设乡土冰雪文化平台、冰雪陈列馆、冰雪大讲堂、冰雪民俗馆等,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

最后,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与管理政策,打造冰雪产业。村落的传统冰雪文化与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联,通常借助庙宇、祠堂、村落、建筑、生产器具等来表达文化生成的价值理念,我们应把保护、开发结合起来,地方政府要根据文物保护法制定冰雪遗产文物保护实施方案等细则,既完善地域传统冰雪文化保护政策,又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张铁民《活化传统,赋予冰雪文化新生命》)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主体部分主要以时间为线索对我国冰雪运动文化进行阐述,印证了我国冰雪运动的悠久历史。
B.阿勒泰地区出现了“脚踏滑雪板,手持单杆滑雪人”图像,使该地区被学者认为是现代滑雪运动发源地。
C.我国传统冰雪文化运动各类遗产十分宝贵,它能够将中国智慧、中国精神更具象化地展现于世界面前。
D.材料一结尾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特别点出“从中华传统冰雪文化中汲取力量”,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地冰雪文化展演在设计上都力求立足地域传统文化,但大多都停留在表象的展示阶段,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对冰雪文化的深度发掘和个性化展示还远远不够。
B.对我国地域传统冰雪文化建设来说,宣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纯朴民风等文化传统最为重要,而且要领会其内涵精髓。
C.我们对于传统冰雪文化要有文化自觉意识,要充分认识到通过当地民众对传统文化基因的记忆来还原冰雪场景的重要意义。
D.地方政府要想通过冰雪产业来发展地方经济,就必须认识到村落的传统冰雪文化与居民的农业、生产和生活相关联的特点。
3.结合材料,下列关于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意义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举办北京冬奥会可以增强国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提升保护传统冰雪文化的自觉性。
B.北京冬奥会可提升乡民的凝聚力,促进地域性冰雪文化建设,打造村落居民的精神家园。
C.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在弘扬我国冰雪运动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同时,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D.让我们通过举办冬奥会,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向世界交出中国答卷。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请结合材料一中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特点。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讲述主体(谁在讲述),故事主体(谁被讲述),接受主体(谁在观看)。互联网时代参与主体边界模糊、角色重叠,各民族、各群体、各阶层都在“讲述”“被讲述”,也都在“观看”“被观看”,多主体多元化传播已成现实。“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把握这一时代特征,并从以上三种主体入手,创新思维,调整策略,从分散失衡走向多元协同。

从故事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首先要讲好中国普通人的故事。在权力、资本与眼球经济的驱动下,传播场域两极分化的现象仍很严重,国际传播秩序处于失衡状态。国内的普通人和弱势群体作为讲述主体的话语权和作为故事主体的存在感都过于弱化,尤其在被西方媒体遮蔽、忽略之后。更多地让他们发声、为他们发声,对高举人民性旗帜、坚持“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大国而言,是国际传播秩序再平衡的使命担当,也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软实力巧实力的战略选择。

从接受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还要进一步明确中国故事的受众群体。我们要相应地调整方向,不囿于“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而采取“边缘突破”战略。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他们属于西方意识形态最顽固、对中国成见最深的受众群体,我们应该把战略重点从他们向发展中国家以及西方国家中的草根群体、非政府组织转移。就前者而言,我们虽然经常强调提高议题设置能力,增强话语权,而实际上常常“被议题设置”围着西方媒体的议题打转。从客观原因来看,我们和西方存在软硬实力差距;从主观原因来看,我们不够自信,太在乎西方,且存在缺乏省思的战略失误。就后者而言,他们在发展阶段、发展诉求,价值观和利益点上与中国很接近,这使他们对中国故事有更多共鸣,他们的“中国观”也更具可塑性,相关调查报告印证了这一点。

从讲述主体来看,“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做到多方协作,一起来讲。讲述主体是最能动、最重要的要素。在讲述主体层面,有两个并行的趋势:一个是多主体多元化,一个是战略传播和整合传播。从多主体多元化角度看,政府不是国际传播中的唯一主体,非官方的传播主体以其更具亲和力的民间立场,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但若要扩大主导话语权,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不可替代。所以,从战略传播和整合传播角度看,国家需要高度整合内政外交、对外广播以及网络媒体等资源,联动合作。“讲好中国故事”,除了发挥非官方传播主体的作用,还要做好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以便发挥国家统筹协调的优势,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摘编自李成《抓住三个主体,讲好中国故事》)

材料二:

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世界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中国,更重要的是把中国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传播给世界,争取文化上的主导权。但近年来,我国对外宣传力度很大,实际效果却不甚理想,基本停留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层面。要实现中国故事从“讲述”到“讲好”的转变,就必须认清讲好中国故事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一方面,当今国际舆论格局呈现“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特征,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新闻舆论,控制世界传媒市场,外国民众对中国的看法主要是从西方主流媒体获得。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昔日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的辉煌已成遥远的过去,当前中国文化传播缺乏高超的传播技巧和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此外,由于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相对有限,外国民众获得有关中国的信息不多,加上西方媒体给外国受众造成的先入印象,使得他们即使看到我们的报道也很难相信。

(摘编自李子祥《新形势下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索》)

材料三:

拍好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是这个时代的使命,也是一个行业的全新发展机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史诗电影《长津湖》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深刻展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志气,是对这个国庆节最好的献礼。

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影片,《长津湖》“讲好中国故事”做到了多方协作,一起来讲:剧本达13万字,筹备期有两年多,三位导演率领三大组人马投入拍摄,超7万人次群众演员参演,近百家后期特效制作公司支持。该剧在以其更具亲和力的方式传承了中国战争电影一贯史诗风格传统的同时,在技术层面也取得突破,达到了国产战争题材影片的新水平。

长达3小时的《长津湖》能够引燃观影热情,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原因是激发了观众广泛的情感共鸣。让观众看到属于不同时代的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人物,每一位英雄都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的爱国情怀,每一个生动的中国故事都迸发出震撼人心,超越时代的力量。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伟大胜利振奋了民族精神,也与世界达成共情的情感,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电影要坚定走自己的路,不断以历史真相的力量、传递中国故事的力量,助力站在历史十字路口的世界选择正确方向。

(摘编自《北京青年报——拍好中国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主体多元化格局存在不平衡现象,国内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和存在感都很弱,西方媒体的遮蔽与忽略是其重要原因。
B.《长津湖》作为战争题材电影能够在票房上取得成功是因为讲述的中国故事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振奋了民族精神。
C.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世界新闻舆论,控制世界传媒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外国民众客观而全面地认识中国。
D.与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相比,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故事有更多共鸣,面向他们的宣传效果会更好。
2.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应更多地让弱势群体发声,为弱势群体发声,体现我国对国际传播秩序再平衡的担当,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
B.舆论格局的不均衡、某些精英群体和意见领袖对中国成见很深,这些都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客观困难。
C.为顺应讲述主体的多主体多元化趋势,政府应当以非官方的身份出现,以便更好地在国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
D.《长津湖》真实地再现历史,用中国故事展现民族精神,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体现了电影人对于时代使命的担当。
3.下列对材料一论证特点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采取总分结构,先点明“讲好故事”的三大主体,再提出具体策略。
B.材料立足时代背景,基于大国立场,强调国家在讲好中国故事中的重要作用。
C.材料通过比较,论证中国故事的接受主体应该是发展中国家而不是西方精英。
D.材料在论述讲述主体的策略转变时使用因果论证,阐明了多方协作的重要性。
4.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我国还存在哪些不足?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
5.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请据此分析材料三中《长津湖》案例值得借鉴之处。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科技创新在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能给予文化发展思想创意、内容资源和技术手段的支持,不断丰富文化发展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而且能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提升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纵观人类历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对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带来图书生产方式的革命;19世纪电子技术的发明,使视听产品生产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信息技术革命使新媒体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信息大爆炸,传播大变革,多元文化碰撞冲击强烈,社会急剧转型,使得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更多冲突与困惑。以新的技术手段促进文化发展是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通过科技手段极大地改变了文化内容、艺术样式及其生产创造、传播扩散、接受应用和社交互动的方式,促进消费、生产乃至社会方方面面的深刻变化。如当前流行的各种网络文化、电竞文化、创意文化、创客文化等,已经与工业时代的文化完全不同。在这一时代潮流下,我国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涌现一批利用科技手段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提升了文化内容和艺术形式的表现力、感染力,大幅增加了文化创新的有效供给,提升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例如,用数字图像复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将静态的绘画转化为动态的影像,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大放异彩;去年热播的《国家宝藏》节目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巧妙结合,一改历史和文物的严肃面孔,将过去在博物馆束之高阁的传统文化,变得更加生动、亲切,引发了广大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也间接推动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③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在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一是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供给不够,尚未形成支撑和引领文化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特别是企业开展创新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文化创意不多,文化产品缺乏特色;产业发展方式单一,优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强。二是文化发展需求对科技创新的带动不足,文化科技制作的关键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率相对偏低。三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由于文化和科技分属不同行政管理系统,导致多年来我国科技与文化各自发展融合不够。总体而言,文化外和科技融合是一种创新行为,产生的是新技术、新产品,面临的是新兴市场,因此具有与其他创新活动类似的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类主体开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积极性、主动性。

④为解决上述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2019年8月,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强调,“找准文化和科技两种思维缺乏交融的软肋,补齐文化发展缺少核心技术支撑的短板,以体系化思维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指明了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方向。

(摘编自眭纪刚《以科技创新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创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并且是持续的。
B.当前人们生活中的冲突与困惑,都是方兴未艾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起的。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通过科技手段把严肃的面孔转化为动态的影像的文化产品。
D.我国文化科技制作技术装备只依赖进口,文化发展缺少核心技术支撑,国产化率不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述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时,由表及里,重在分析问题,然后联系当前现实。
B.文章前两段论述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正面论证;第三段是反面论证。
C.文章论述时,举例典型,如第一段举三个不同时代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D.文章第三段先总说文化与科技融合存在很多不足,后分说原因,条理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创新可以支持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文化活力和生命力得到提升。
B.当前文化内容、艺术样式及其生产创造、传播扩散、接受应用和社交互动的方式已发生改变,一些文化与工业时代的文化完全不同。
C.使用现代科技焕发历史文化的生机,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这样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D.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虽成就巨大,但各类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未充分发挥,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具体措施。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农林渔牧业人群长期生活、聚居、繁衍的边界相对清楚的聚落空间和社会单元,村落的产生并非伴随人类的起源就出现的,而明显是人类进化和人类文明起源时期的产物。人类进化史表明,人类是从灵长类古猿进化而来的,属于群居型动物。这一进化过程,提供了早期村落产生的两条线索。一是群居作为动物性本能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特别是到了智人阶段,人类为了有效减少个体的生存难度,发展出了共同防御、共同发展的族群观念,因而基于血缘的聚众而居开始发生。二是由于生存的驱动,人类开始积极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展出大量与生产生活有关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包括工具、器皿、衣物、建筑和制作它们的经验、技术,以及语言、制度、道德和原始信仰等。这一进化过程中动物性聚众本能开始向社会性聚居意识转变,基于血缘的原初氏族组织应运而生,于是,地域空间上的居民点开始与作为社会单元的氏族组织重合,具有村落内涵的聚落随之产生。

距今一万年前后,农业的出现和发展,使人类从“居无定所”的迁徙流动生活方式逐步走向定居生活。定居把人类固定在土地之上,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又稳定并扩大了定居生活,才有了早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原始社会后期,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产生,使早期社会从氏族进化为部落,部落又发展到部落联盟。建立在氏族组织之上的村落向群团化发展,并形成以城郭为中心的地缘一体化趋势。由此,国家应运而生,中华大地逐步从分散走向统一。这是从血缘到地缘,进而再到文明的重组与整合。

国家的出现,意味着跨地域、跨血缘、跨部落的社会关系、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建立,国家要维系和巩固这种关系,其前提和基础是对土地和人口的全面掌控,因为二者关系到国家的人丁强弱和经济收入的多寡。因此,村落作为最基础的地域单元、生活单元和社会单元,就具有了国家层面的意义。先秦的“井田制”“授田制”和“乡遂制”,秦汉的“郡县制”“乡亭里制”都已充分表明这一点。伴随国家对村落的实际认同,“村”的概念在东汉随之出现。至唐代,国家更是构建了“村坊分治”的行政管控体系,可见,国家视野下,村落以其聚族群体性、血缘延续性和地缘一体性的特质,起到了维系和巩固国家的稳定。繁荣和发展的历史作用。

作为“聚族而居”的社会单元,中国村落是血缘关系优先的社会,属于血缘型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大致形成于宋代以后。村落共同体的形成,也意味着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世界的产生。除田赋徭役、战争动乱等不可抗拒因素外,村落较少与外界发生联系,是一种与城市截然不同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化的推进,近代以来的村落共同体逐步转型发展。从时间上来说,中国现代化的意识及其实践大致产生于鸦片战争前后。从洋务运动到辛亥革命,再到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变迁,使包括村落在内的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人力和富力为主的生产方式逐渐被批量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机械化生产取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本瓦解,传统村落共同体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正在探索一条现代转型之路。

(摘编处胡彬彬、邓昶《变迁与转型:中国村落发展的历史逻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供人类长期生活的聚落空间和社会单元的出现,村落的雏形在古老的中国开始形成
B.农业的出现使人类逐步定居下来,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使早期社会进化为部落联盟。
C.先秦的“井田制”、秦汉的“郡县制”、唐代的“村坊分治”,标志着国家对村落的实际掌控。
D.大致形成于宋代以后的村落共同体,是一个与城市不同的基于血缘关系优先的封闭世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站在人类进化史的高度提出问题,审视人类由动物性向社会性转变的历程。
B.文章运用对比论证,突出以人力和畜力为主的生产方式与机械化生产的差异。
C.文章以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变迁为前提,论证国家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D.文章按照从血缘到地缘再到文明的顺序展开,符合中国村落发展的历史逻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起源与文明起源相伴而生,只有当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能促进人类进化。
B.如果中国社会形成了以城郭为中心的地缘一体化,国家就能避免分裂,走向统一。
C.洋务运动唤醒了中国人的现代化意识,迎来了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
D.持续的改革开放,正在瓦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传统村落将走向现代转型之路。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①从《中国诗词大会》到《中国成语大会》,从《唐诗风云会》到《最爱是中华》,近来,多档主打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热播,引发社会关注。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人们心中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之情,更让舆论惊呼传统文化正在勃兴。

②为什么似乎在一夜之间,传统文化节目就火起来了?其实,这些节目并不是最近开播的,不少都播出一些年头了。传统文化节目的产品供给,可以说一直都在持续。这些年,播放平台的一些文化内容输出,极大地拉低了社会需求的下限。电视剧里,抗战雷剧、谈情说爱的戏码、婆媳育儿剧、古装玄幻剧,已经开始让大家厌倦了,大家希望看到有文化积累和沉淀的精品剧目。综艺节目要么音乐选秀扎堆,要么明星真人秀扎堆,真正有文化内涵的节目也是少之又少。

③被乌七八糟的事物包围太久,观众势必会自发地生出一种反动。套用文青的话就是,谁的内心没有诗和远方?这种需求没有被满足,成为一种强制储蓄,一直在寻找突破口。

④另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来,我国重视并大力推广传统文化的复兴工作,宣布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幼课堂和教材更是其中重点。

⑤在看惯了网红脸、听多了鸡汤话的当下,与其让播放平台被烂节目占据,不如用充满诗香的节目占据。这些传统文化节目的坚持,终于等来了社会需求的转向,终于等来了更多人的关注。

⑥需要指出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有传播基础的部分,也就是说有可能广为传播的部分,莫过于古诗词。其实,传统文化的重镇在子学,在经学,在小学,但是门槛太高。而唐诗宋词,我们从小就背,接受面广。所以,传统文化节目的落脚点几乎无一不是如此,这也是从传播规律出发考虑的。学数学要从一加一开始学起,学英语要从ABC开始。古诗词的鉴赏,有助于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在此基础上,才有向深处探寻传统文化的动力。

⑦不过,我们不会忘记,几年前,《百家讲坛》让传统文化红火了一阵子,但接下来就恢复平寂了。实实在在的传统文化知识,还是没人看。这次古诗词节目带火的传统文化热潮,能否持续?能否带动更多人去翻阅我们的文化经典?还是会成为新闻热点事件一样,没两天就被人们抛诸脑后?这是需要继续观察和讨论的。

(摘编自慕松《传统文化为何成当代热需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诗词大会》等传统文化类节目的热播,点燃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之情,更说明传统文化正全面复兴。
B.一夜之间突然就火起来的传统文化节目,并不是最近才开播的,传统文化类节目的产品供给其实一直都在持续。
C.近年,播放平台的一些文化内容输出,例如充斥荧屏的一些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极大地拉低了社会需求的下限。
D.我国一直重视并大力推广传统文化的复兴工作,使传统文化节目和传统文化知识、文化经典得到了持续地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中国诗词大会》等多档主打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的热播,引起“传统文化为何成当代热需品”这一论题。
B.文中以人们厌倦的一些电视剧和缺少文化内涵的综艺节目为论据,说明当前缺少传统文化节目,人们文化需求被压制。
C.文中从国家重视、人们需求的转向、传统文化节目的坚持、古诗词的带动等方面论述了传统文化节目成热需品的原因。
D.文章最后通过连续的设问,对当下火起来的传统文化热潮能否具有持续性、带动性、持久性,认为还有待于继续观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大家对有文化积累和沉淀的精品剧目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中国诗词大会》就成了被压制的文化需求的突破口。
B.唐诗宋词接受面广,很多人从小就背,可见,中国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有传播基础的部分。
C.传播要从基础开始,建立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古诗词鉴赏是基础,有了它,就有向深处探寻传统文化的动力。
D.《百家讲坛》曾让传统文化火了一阵,但之后恢复平寂,是因为实实在在的传统文化知识不能引起大多数人的兴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