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7 道试题
1 . 某农业合作社开展火龙果促花增产实验,探究夜晚不同时间段使用LED灯照明的增产效果,结果如下表。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
夜晚照明时间段18:30-22:3022:30-02:3002:30-06:30
果实产量(千克/公顷)1980469394742940
请回答下列小题。
1.据表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的处理是夜晚无照明B.各实验组的照明时长相同
C.增产效果乙>丙>丁D.丙组处理方法最具推广价值
2.对实验组增产主要原因的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花朵数量增加B.成功受粉的花朵多
C.光合作用时间延长D.果实呼吸作用增强
2023-06-27更新 | 1263次组卷 | 9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育才学校等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为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同学们将萌发的和煮熟的大豆种子放在两个广口瓶中密封,一段时间后打开瓶塞,观察点燃的蜡烛在瓶中的燃烧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瓶中分别是煮熟的和萌发的种子
B.两瓶中种子的大小、数量相同
C.实验只能在晚上无光时进行
D.该实验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3 . 所有生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之中,只有不断感知环境变化,并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才能更好地生存。请据图表分析回答下面有关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
   
(1)请用箭头和图中的标号按顺序写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___________
(2)用针刺激1处,人是先感觉到疼痛还是先缩手___________
(3)下面是广元市某中学生物社团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实验,请据此分析回答:
组别实验动物饲养环境饲料实验结果
甲组正常蝌蚪池塘水普通饲料正常发育成正常的的成蛙
乙组正常蝌蚪A添加甲状腺激素的普通饲料提前发育成很小的成蛙
①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表中A是___________
②甲、乙两组蝌蚪,除表中列出的不同处理外,还要求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且适宜,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这是遵循实验的___________原则。
2023-06-23更新 | 111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乾安一中、实验中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4 . 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危害,哪些因素会影响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呢?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取大小、重量相同白菜20棵,分成4组,每组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加入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0.6%、0.9%。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上述实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后,结果如下。
   
(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
(2)兴趣小组针对此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
(3)实验中控制单一变量的做法有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分析曲线,随泡菜制作时间增加,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
(5)结合本实验,对家庭自制泡菜提出一条建议:制作泡菜时可适当加浓度为_______的食醋比较合适。
5 . 蜜蜂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劳的象征。草莓素有“水果皇后”之美称,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大棚封闭环境中生产草莓时,出现了产量低等情况,于是科研人员通过引蜂入棚开展了系列研究。回答问题:
   
(1)据下图判断蜜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动物,它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_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2)科研人员将同一地块的10个草莓大棚均分为A、B两组,在开花初期A组每棚放入1箱蜂群,B组未放蜂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保持管理模式、草莓品种等实验条件一致,结果如下:
实验分组及处理方式平均亩产量(Kg)
A组:蜜蜂传粉826.2
B组:无蜜蜂传粉613.3
比较表中数据,A组草莓的_______明显提高,说明蜜蜂取食花蜜的行为促进了草莓的传粉,该行为属于_______(填“先天性”或“学习”)行为。
(3)在上述实验基础上,科研人员增加了另一种蜂群——熊蜂,再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结果的探究:
实验分组及处理方式平均亩产量(Kg)
C组:熊蜂传粉1113.9
D组:蜜蜂传粉825.0
据表中数据,请写出科研人员做这个实验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
2023-06-16更新 | 540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6 . 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实验设计如下表。对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试管加入物质放置环境滴加碘液实验现象
1淀粉糊、2mL清水37℃、10分钟2滴
2淀粉糊、2mL唾液37℃、10分钟2滴
3淀粉糊、2mL清水90℃、10分钟2滴变蓝
4淀粉糊、2mL唾液90℃、10分钟2滴变蓝
A.试管1、4可作为对照B.1号试管淀粉糊变蓝、2号试管淀粉糊不变蓝色
C.3号试管在该实验中必不可少D.温度不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
7 . 科研人员为探究赤霉素(英文缩写GA3,一种植物激素)溶液对君子兰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实验期间,除探究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具体处理和观察结果见下表。请结合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君子兰种子数

GA3溶液浓度(mg/L)

发芽的种子数

1

50粒

0(蒸馏水)

40

2

50粒

20

41

3

50粒

50

42

4

50粒

100

45

5

50粒

200

38

注:表中发芽的种子数为30天后科研人员统计的数据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2)第1组和第2组可形成对照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______
(3)第3组实验中种子的发芽率为:______(用百分数表示)。
(4)在本次实验中,GA3溶液浓度为______mg/L时,君子兰种子的发芽率最高。
(5)如果每组所用种子不是50粒而是1000粒,其弊端是______。(写出一点)
8 .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探究。探究所用的材料是牵牛花叶片。同学们选取牵牛花植株上的生长期、长势、大小相近的三片叶片,分别用甲、乙、丙表示,实验装置(如图)和探究步骤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1:将此装置经黑暗处理一昼夜后,移至光下数小时,
步骤2:将三片叶片摘取下来,分别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脱色。
步骤3:将三片叶片分别用清水漂洗,再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皿中。
步骤4:向这三片叶片滴加碘液,进行观察。
实验现象:甲叶片上遮光部位不变蓝,见光部位变蓝,乙叶片不变蓝,丙叶片变蓝。
(1)将此装置黑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
(2)对甲叶片所进行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3)对乙、丙叶片所进行的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__
(4)在农业生产上常采取_________的措施来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农作物产量。
(5)绿色植物被称为“空气净化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_起着重要作用。
2023-05-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宁江一中、宁江五中等校中考二模联考生物试题
9 . 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
装置物质温度(℃)现象
水+葡萄糖+酵母菌22-30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水+葡萄糖22-30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酵母菌22-30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水+葡萄糖+酵母菌0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________(填装置序号),现象中有气泡产生,此气泡最可能是________
(2)表中①与④是一组对照实验,这组对照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假设其他条件都满足),装置中除了产生气泡外还可能产生一种新的物质---________
(4)研究发现,酵母菌在缺氧条件下繁殖和生长时,细胞内线粒体数量逐代减少。当重新获荷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时,线粒体数量迅速增加,酵母菌的代谢和生长旺盛,繁殖速度加快。线粒体数量增加时,酵母菌的代谢、生长和繁殖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
2023-05-0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四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了解生物实验的程序和方法是确保实验成功的基础。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某兴趣小组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并确定了最终实验方案(如图),请分析回答:

(1)四位同学的讨论中,做出假设的是丙同学,提出初步实验方案的是___________同学。
(2)图二所示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步骤②中的“振荡”相当于口腔中___________作用。
(3)步骤④加碘液后变蓝的是____________试管。
(4)若实验改为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则步骤②中向甲试管中滴加的液体应该是___________,且与乙试管加入的量要相同。步骤③中的甲试管放在5℃的水中,乙试管放在___________的水中。
2023-05-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