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严复与《天演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梁启超等13位弟子联名写给康有为的信中说)“国事败坏至此,非庶政公开,改造共和政体,不能挽救危局。今上(即光绪)贤明,举国共悉,将来革命成功之日,倘民心爱戴,亦可举为总统。吾师春秋已高,大可息影林泉,自娱晚景,启超等自当继往开来,以报师恩。”
——冯自由《革命逸史》
材料二梁启超于(1903年)5月16日至21日访问美国首都华盛顿,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及其总统选举过程作了认真的考察,……随后他又比较英国与美国两种政体的选举制度说:“英国但求党员在议院中占多数耳,既占多数,则其党魁自得为大宰相而莫与争;……美国反是,胜败之机,专在一着,夫安得不于此兢兢也。”于是他得出结论说,“美国争总统之弊,岂直此而已,其他种种黑暗情状,不可枚举。吾游美国,而深叹共和政体,实不如君主立宪者之流弊少而运用灵也”。……“若夫数百年卵翼于专制政体之人民,既乏自治之习惯,复不识团体之公益,惟知持个人主义以各营其私。”
——郑海麟《从<新大陆游记>看梁启超思想的突变与还原》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的政治主张有何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中梁启超的主张是其思想的“突变”还是“还原”?它实际指什么?根据材料概括梁启超持该主张的理由。
2012-06-07更新 | 5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福建省龙岩一中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2 . “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下列人物中,
有可能发表这一议论的是(   )
A.林则徐B.郑观应C.左宗棠D.李鸿章
2012-05-22更新 | 2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九江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的思想被称为“思想界之一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A.
B.
C.
D.
4 . 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这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12-02-02更新 | 2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仪征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必修理科历史试卷
5 . 该图为某名人陵墓护栏上镌刻的文字,其涵义反映了该名人的社会发展观。据此判断对该名人产生影响最大的近代西方进步思想是:
A.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B.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C.生物进化论D.天赋人权
2011-12-19更新 | 7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洛社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选修)人教版试卷
6 . 19世纪末,“物竞”、“天择”等成为社会流行词语。有的教师以“物竞”、“天择”作为作文题目,有些青年干脆以“竞存”、“适之”等作为自己的字号。这种历史现象所反映的时代使命是
A.严复译著《天演论》影响B.甲午战败,救亡图存
C.自然法则适用于社会法则D.思想开放,追求时尚
7 . 严复在给他的学生熊纯如的信中曾写道:“袁氏四年中,行事所最为中外佩服者,即其解散国会一事,谓其有利刃对乱麻之能。”在严复看来,“共和政体,非为吾种所宜”,故“天下扔须定于专制,不然,则秩序恢复之不能,尚何富强之可期乎”?严复还在他的书信与日记中多次提到,中国当时“唯学申韩,庶几可用”。以下相关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严复认为袁世凯最值得中外称道的事情就是解散国会
B.严复对袁世凯的强权政治予以高度赞扬
C.严复认为应该学习法家思想,实行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D.严复认为共和政体符合中国的国情
2011-10-18更新 | 6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严复译《群学肄言》中有言:“曩法国官吏大小至六十万人,不耕而食,农工商贾,出重赋而后给,……举国愁叹,戚戚无悰,革命之厄运,乃不可挽矣。”文中严复认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     
A.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
B.统治者残酷剥削导致贫富悬殊,矛盾激化
C.官吏不劳而胰
D.社会等级森严,第三等级处于无权地位
2011-04-14更新 | 10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9 . 从《国闻报》的发行到《国民报》的发行,主要反映了当时
A.报纸因文化专制而发行十分困难B.民族企业生存环境恶劣
C.思想解放不断走向深入D.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011-03-11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广西河池高级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文综历史卷
10 . 近代以来,一些志士仁人为中华民族的民主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回答下列各小题。
1.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他主张“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这一言论反映了严复
A.进化和革命的思想B.中体西用的观点
C.废除君主制的要求D.还政于民的主张
2.下图为纪念辛亥革命的邮票,图案是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的肖像。肖像的左侧,辅以孙中山亲笔题词墨迹:“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以下关于孙中先生奋斗的业绩,叙述正确的是
A.为推翻清壬朝的统治,领导、发动武昌起义
B.为防止袁世凯独裁,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
C.为推动民主革命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
D.为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领导了北伐战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