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5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1 . 中国南宋时期杰出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了已知三角形三边求面积的公式,求其法是:“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若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即,现有满足,且,则(       
A.的外接圆的半径为
B.的内切圆的半径为
C.若的中点,则
D.若的外心,
2024-05-07更新 | 73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考试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数学试题
2 . 函数是取整函数,也被称为高斯函数,其中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例如:.若在函数的定义域内,均满足在区间上,是一个常数,则称的取整数列,称的区间数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的区间数列的通项
B.的取整数列的通项
C.的取整数列的通项
D.若,则数列的前项和
2024-05-0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押题卷(七)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多选题 | 适中(0.65) |
解题方法
3 . 《算学启蒙》是元代著名数学家朱世杰的代表作之一.《算学启蒙》中涉及一些“堆垛”问题,可以利用“堆垛”研究数列以及数列的求和问题.现有143根相同的圆形小木棍,小军模仿“堆垛”问题,将它们全部堆放成纵断面为等腰梯形的“垛”,要求层数不小于2,且从最下面一层开始,每一层比它上一层多1根,则该“等腰梯形垛”应堆放的层数可以是(       
A.2B.9C.11D.13
2024-04-30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高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预测卷数学(四)
4 . 南宋数学家秦九昭在《数书九章》中指出:三斜求积术,即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可用公式(其中为三角形的三边和面积)表示.在中,分别为角所对的边,若,且,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的面积的最大值是B.
C.D.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2024-04-15更新 | 20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情况调研数学试题

5 . (多选)意大利著名数学家斐波那契在研究兔子繁殖问题时,发现有这样一列数:1,1,2,3,5,…其中从第三项起,每个数等于它前面两个数的和,后来人们把这样的一列数组成的数列{an}称为“斐波那契数列”,记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8=21B.S7=32
C.a2nD.a2 022
2024-04-01更新 | 258次组卷 | 1卷引用:FHsx1225yl155
6 . 欧拉函数是数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的函数值等于所有不超过正整数,且与互质的正整数的个数(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正整数互质,且1与所有正整数(包括1本身)互质),例如,因为1,3,5,7均与8互质,则(     
A.B.数列单调递增
C.D.数列的前项和小于
2024-03-10更新 | 63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名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测试数学试题
2024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多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九章算术》中“勾股容方”问题:“今有勾五步,股十二步,问勾中容方几何?”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在其《九章算术注》中利用出入相补原理给出了这个问题的一般解法:如图(1),用对角线将长和宽分别为ba的矩形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每个直角三角形再分成一个内接正方形(黄)和两个小直角三角形(朱、青).将三种颜色的图形进行重组,得到如图(2)所示的矩形,该矩形长为a+b,宽为内接正方形的边长d.由刘徽构造的图形可以得到许多重要的结论,如图(3),设D为斜边BC的中点,作直角三角形ABC的内接正方形的对角线AE,过点A于点F,则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由题图(1)和题图(2)面积相等得
B.由可得
C.由可得
D.由可得
2024-01-10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2.2基本不等式【第三课】
2024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8 . 《尘劫记》是元代一部经典的古典数学著作,里面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假设每对老鼠每月生子一次,每月生12只,且雌雄各半.1个月后,有一对老鼠生了12只小老鼠,一共14只;2个月后,每对老鼠各生12只小老鼠,一共98只,……,以此类推.记每个月新生的老鼠数量为,每个月老鼠的总数量为,数列的前n项和分别为,可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2023-11-12更新 | 332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3讲 等比数列及其前n项和(练习)
9 .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曾经在沙滩上研究数学问题.他们在沙滩上画出点或用小石子表示数,按照点或小石子能排列的形状对数进行分类,如下图中实心点的个数依次为5,9,14,20,…,这样的一组数被称为梯形数,记此数列为,则(       
   
A.存在,使得为等差数列
B.
C.存在,使得
D.数列的前n项和小于
2024-01-25更新 | 37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10 . 十二平均律是我国明代音乐理论家和数学家朱载堉发明的,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他写成《律学新说》提出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论十二平均律的数学意义是:在1和2之间插入11个数使包含1和2的这13个数依次成递增的等比数列,记插入的11个数之和为,插入11个数后这13个数之和为,则依此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插入的第8个数为B.插入的第5个数是插入的第1个数的
C.D.
2024-01-11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东湖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