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语段阅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43 道试题
1 . 我能阅读短文做题。

湖中的鳄(è)鱼想吃掉湖边树上的小狒(fèi)狒,便假意提出要和他交朋友,狒狒也很愿意。过了几天,鳄鱼邀请狒狒到湖心岛去玩。他让狒狒坐在自己的背上,然后向湖心岛游去。游出一段后,鳄鱼说:“亲爱的朋友,医生说我有严重的胃病,只有吃了狒狒的肝才能治好。”小狒狒吃了一惊,知道鳄鱼要害自己。他深思了一下说:“你怎么不早说呢?我的肝还挂在树上呢,你快把我驮(tuó)回岸上去取吧。”鳄鱼信以为真,又掉头游回岸边。狒狒一上岸,急忙爬上树,再也不下来了,鳄鱼气得张口结舌。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假装(         )       目瞪口呆(            )
2.短文讲的是________的鳄鱼想吃_________的狒狒,假装背他到________去玩。(填地点)
3.我觉得短文中的狒狒既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我知道了遇到危险时: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2 . 课外阅读。

荷叶·母亲(节选)

冰心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hàn)萏(dà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子,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阶去,也无法可想。

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一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文章开头关于天气描写的语句的作用是_______
2.“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这句话与下文哪一句相照应?
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作者的心情。想一想,作者原来的心情怎样?原因是什么?现在的心情怎样?原因是什么?
_______
4.“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该怎么理解这个句子?     
_______
2022-03-14更新 | 8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2021学年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3 . 课外阅读。

天空课堂(节选)

①2021年12月9日,离地面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是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

在约60分钟的授课中,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镜头二】

②“在太空能正常行走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王亚平请叶光富尝试像在地面一样走路。叶光富“踩”了几下,就不由自主地飘了起来,引起大家一阵笑声。“在太空没有重力,无法像在地面一样正常行走。”王亚平揭示了答案

③“不光是走路,太空转身也和地面有很大差别,我们在太空转身很难。”王亚平请叶光富示范太空转身的难度,游泳式、吹气式都不行,最后举起单臂不断转圈,终于转身成功。

④天地互动中,还同做了一个小实验。

⑤地面课堂上,同学们把乒乓球放在水杯里,球浮了起来。而空间站里,王亚平把乒乓球放在水杯里,球却停留在了水中。“这是因为失重环境下浮力几乎消失。”

⑥随后,王亚平拿出她和女儿在地球上一起准备的花朵折纸放入厚水膜中,花朵边旋转边“开”了起来,“我们得到了一朵在太空中盛开的花,非常美丽。看到这朵花,我就想到了我的女儿。”王亚平动情地说。

王亚平勉励同学们:“你们都是祖国的花朵,含苞待放,未来是你们的,希望你们的梦想都能在这广表的宇宙中绽放。”

⑦接下来是“太空欢乐球”。王亚平往水膜里不断加水,利用失重环境下水的表面张力,做出一个在地面上无法做出的水球。随后她注入蓝色颜料,放入半片普通的维生素泡腾片。瞬间,水球变成了蓝色。气泡不断产生,但并没有离开水球。

⑧“为什么气泡没有离开水球呢?”王亚平说,这是因为,在失重环境中浮力消失,气泡不再上浮,而是相互挤压。

⑨王亚平说:“这个蓝色的小球像不像我们的地球?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将来中国人的脚步会踏入月球、火星和更远的深空。”

1.仔细阅读镜头二的内容,尝试给其取个小标题:_____
2.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提问的阅读策略,你能够根据镜头二的实验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吗?(至少提出两个,以后你可以去查阅相关资料,寻找答案。)
问题一:_____
问题二:_____
3.请读短文中的这句话:“在太空能正常行走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王亚平请叶光富尝试像在地面一样走路。叶光富“踩”了几下,就不由自主地飘了起来,引起大家一阵笑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把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______
4.本学期我们阅读了很多神话故事,你能从哪个中国神话故事中感受到飞离地球、遨游太空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梦想呢?请你把它写在横线上《____》。
2022-03-14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卷Ⅲ)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4 . 课外阅读。

亲爱的苍耳

秋天,苍耳成熟了,叶子褪去,硬朗的枝干上挂着一簇簇的苍耳。苍耳颜色有些枯黄,满身的尖刺,形如刺猬。不堪的外表,没有丝毫的观赏价值,且具有一定的破坏性,农人砍柴时都有意避开它。但这些并不影响苍耳的心情,它们安静而坦然地站在路边,等待着一场旅行的盛宴。每当那些调皮的小野兔、小野鸡从自己身边经过时,苍耳们便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挂在它们的皮毛上,开始一路未知的漂泊,亦开始了一路快乐的旅行。

哪里该到站,哪里该下车,不是苍耳说了算。当这些小动物腾挪跳跃时,那些挂在它们身上的苍耳们纷纷落地,来不及与姐妹们道声再见,就在不同的地方安家。苍耳落地之处,既是归宿,又是新的起点——因为它们已将生命融入大地,欣欣然,等待着再生的到来。

1.“不堪”一词在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旅行的盛宴”在文中指什么?请把相关的句子画上“﹏﹏﹏”
3.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运用了__________修辞手法,请你说说苍耳的这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面的1-3小题是李明所提出的问题,他从写法的角度来提出问题的是第(      )小题。
2022-03-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课外阅读。

李逵杀虎(节选)

李逵背着母亲过沂岭,途中将母亲放于岩石上,自己去找水来给母亲喝。

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团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

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千辛万苦,把老娘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三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把,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颌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1.以上选文跟《武松打虎》一样,都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作者是施耐庵。
2.请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将下列故事情节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怒杀虎仔        B.不见老母     C.再除双虎
(     )(     )(     )
3.参照例子,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两位梁山英雄打虎的不同之处。        
武松打虎李逵杀虎
在景阳冈打虎在沂岭杀虎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武松和李逵同为小说中的打虎英雄,你更钦佩谁?请结合课文和所选片段简要说明理由。
_____
2022-03-13更新 | 317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34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6 . 说明文阅读。

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1.文章开头引用传说的作用,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体现说明文的准确性。
B.让读者相信历史久远的真实性。
C.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D.增加文章的篇幅。
2.选文主要运用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的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人类能否像登上月球一样成功登上太阳?
____________
2022-03-13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唐县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7 . 读下面两段话,完成练习。

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滑的刺,是那样细腻而柔软。

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它不是真的变黑,而是因为太红了,看上去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

1.从这两个自然段里可以看出,作者主要观察了杨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杨梅一边长,一边发生着变化。它的刺是在长熟时变得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颜色则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变成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
3.杨梅是真的变黑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重庆市永川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8 . 课内阅读。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象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的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净默着。

1.给加点词注音。
(               )                           (                )
2.找出文段中的错别字,并改过来?
_______改为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
3.文中(             )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_________
4.选择适当的词语填空。
空气                  蜜蜂                              房屋
稀稀疏疏的(            )                  安静而和平的(            )
微微湿润的(            )                  成千成百的(              )
5.读句子回答问题。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作者把春天比作(            )(           )(          ),他这样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22-03-1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县小学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9 . 读下面一段话,完成后面的练习。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缠着黑纱,胸前佩着白花,眼睛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作者在写人们等灵车时,运用了______的表达方法,文中画线的句子属于______的描写。
(2)作者用“挤满”写出了______,用三个“都”强调了______;接着又由“面”到“点”推出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代表性的特写镜头。
2.老奶奶为什么“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这表现了她对总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3-1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重庆市永川区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10 . 阅读《雾在哪里》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我要把大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于是,他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了起来。霎时,四周变暗了,无论是天空,还是天空中的太阳,都看不见了。

1.“霎时”的意思是______;这段话主要是说雾把__________________都藏了起来。
2.雾还会到哪里,他会把什么藏起来?想一想,完成下面的填空。
雾来到______“我要把_________。”于是,他________________都看不见了。
2022-03-1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后观测(七八单元)语文试卷(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