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古希腊城邦时期形成了米利都学派、智者学派等众多思想流派,还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思想家,形成文化繁荣局面,对后世欧洲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古代与此相近的局面是(       
A.春秋时期私学出现B.战国时期百家争鸣C.西汉时期独尊儒术D.两宋时期重文轻武
2 .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秦的暴政,人民怨声载道B.私学的兴起,社会上有学问的人越来越多
C.分封制的实行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2021-12-17更新 | 264次组卷 | 49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埇桥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伴随着政治、经济方面激烈而深刻的变革,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繁荣局面,各种思潮、学派交锋与激荡,演绎出历史上罕见的群星灿烂的时代。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第二版)


(1)材料一中的“繁荣局面”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它的影响。

材料二   为追求天下一统,秦始皇实行专制的思想文化政策,……造成大量文化典籍的毁灭……这一举措,使秦政权既丧失了传统文化的根基,又丧失了激活创造新文化、新制度的文化原动力。

——雷依群《重新认识秦亡汉兴》


(2)材料二中“专制的思想文化政策”具体是指什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它给秦朝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   自武帝初立,魏其(窦婴)、武安侯(田蚡)为相而隆(重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秀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汉书·董仲舒传》


(3)材料三中,武帝为了“隆儒”采取了哪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2021-03-13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此时,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他们之间相互批驳又相互影响,这一思想繁荣的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由此可以看出
A.社会变革推动思想繁荣B.百家争鸣推动社会进步
C.百家争鸣导致时局动荡D.社会变革导致诸侯混战
2021-02-24更新 | 460次组卷 | 30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思想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结合材料与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清,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儒、法、道、黑等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 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_____的局面。


(1)请在横线处填入合适的答案,依据材料指出当时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材料二:丞相李斯说∶ "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管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公元前 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奏始皇"天性刚愎自用、贪于权势"等,秦始皇大怒,命御史追查,结果以诽谤罪将 460余人在咸阳坑杀。

材料三:"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打击。

——郭沫若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事件?依据材料三指出郭沫若认为该事件有何不利影响 ?

材料四: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与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3)根据材料四的主张,董仲舒向统治者提出了什么建议?该主张的实施有何影响?

材料五: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4)依据材料五概括指出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待传统的思想文化?
2021-02-2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中华文明灿烂,生生不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古代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文化上高度认同而予以强化的政治大一统文明……。

——摘编自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


(1)材料一中儒家思想创始人是谁?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与其他诸子百家思想相互辩论产生什么影响?
(2)材料二汉朝统治者是如何通过“文化上高度认同”而强化“政治大一统文明”的?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儒家思想取得胜利”?

材料三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使中国了解了西域人情况,同时还带回大量有商业价值的信息。此后,汉武帝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打击了匈奴的势力,使亚洲中部地区恢复了和平。……对商人和他们的商品来说,丝绸之路就是令人瞩目的高速公路:另外,西方商人、传教士和其他一些旅行者,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到远方。

——以上材料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条件,概括出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内容。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从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郭沫若


(1)为什么郭沫若认为“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材料二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2)根据材料二概述韩非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对秦朝的影响。

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3)汉武帝对材料三的主张持何态度?简要谈谈儒家思想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统治者确立统治思想的因素有哪些?
8 .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脉相承的智慧结晶,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1所示,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文字是什么?图2所示,秦统一后颁行全国的文字是什么?结合材料一的三幅图,说说我国文字演变特点?

材料二   易中天说:“这是一些仍在闪光的思想,这是一些难以忘却的情怀,这也是一场历时三百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掉闻、机锋进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2)这场“跨世纪大辩论”是指什么?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材料三   汉代人将孔子予以理想化,以此成为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可以说在武帝统治时期,儒教进入了支持汉王朝政治的时代……

——[日]鹤间和幸《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的含义。

材料四   下面图片展示的是我市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4)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2021-02-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思想篇】

材料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叫什么?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法家韩非子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
【科技篇】

材料二:纸是中国人民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中国,有了纸,才有印刷术的发明;有了纸,才能大量地抄书藏书印书,书籍才能流通,文化才能传播;有了纸,在世界艺术史上大放异彩的中国绘画才能得到蓬蓬勃勃的发展。纸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也是同样大的。

——白寿彝《中国通史》


(2)我国劳动人民何时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期谁改进了造纸工艺?
【艺术篇】

材料三:



(3)列出材料三中图一、图二两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各一部。
(4)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2020-03-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经济活动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

——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传》

材料二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来石五十,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时海内大乱……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


(1)材料一人名中蕴含了丰富的时代信息,据此你可以推论春秋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的社会变革导致了当时思想领域怎样的局面?
(2)为解决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西汉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3)材料三反映了西晋末年怎样的历史现象?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