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内容为(     
A.私学兴起B.百家争鸣C.变法改革D.道教诞生
2024-03-1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题
2 . 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其理由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A.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B.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
C.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D.商业繁荣的城市景观
2024-03-05更新 | 71次组卷 | 225卷引用:山西省右玉县二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华文明对整个人类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让我们重温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那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目光聚焦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李老师以“文明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1)中华文明成就璀璨、源远流长。概括周朝青铜器的作用;多角度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周王朝对青铜器的使用规格制定了严格的制度。鼎和基配合使用,靠是奇数,驱是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篮,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盆等。

——《中国古代史》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乱迭起,礼崩乐坏,却带来了中国几千年来罕见的文化大发展大堪炸的黄金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况。百家争鸣现象的出现并不是某个偶然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个层面交相作用的产物。

——韩丹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兴起之原因探究》


(2)纪念币上铸刻的历史画面是我们丰富的精神遗产。分别简述下列两位历史人物被铸刻在纪念币上的理由。

图一 蔡伦(纪念币)                                           图二 司马迁(纪念币)
(3)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请你从下面的表格中任选三例,以“科技·文化”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齐民要求》   《大明历》   《兰亭集序》   《女史箴图》   云冈石窟
2024-03-05更新 | 3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玉教育集团初中部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制度大变革的背景下,各国竞相交法革新,争强称霸,于是放出现争夺出谋划策的人才的竞争,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士”的知识阶层,民间讲学游说之风兴起。

——摘编自汝信、李惠国主编《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及其现代启示》(上册)

材料二   一法度衡石丈尺,李同轨。书同文字。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记》

材料三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摘编自班固《汉书·张骞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所述现象引发了哪一局面。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始皇采取的措施,并分析这些措施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统一后所创立的政治体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凿空”一词的含义。张骞“凿空”西域展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2024-02-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阶段评估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著书立说,提出了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他们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既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这一局面被称为“百家争鸣”。它的影响是(       
A.推动了经济的发展B.导致思想的混乱
C.推动了文化的繁荣D.导致诸侯之间的混战
6 .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谁?

材料二:尽管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兼并战争不断给人民生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也促进了中原各地区……与周边族群的交流与融合,为秦汉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诸子心系天下,百家新说迭出,汇聚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2)材料二中“这时期”是哪一时期?据材料,归纳“兼并战争”的影响。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源头活水”是什么?

材料三: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时期……以空前繁荣的经济文化、众多的人口和广大的地域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及凝聚的核心。秦汉的统一与边疆的开发,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创造了各民族共为一体的“华夷一统”的现实。

——刘正寅《“大一统”思想与中国古代疆域的形成》


(3)根据材料三,指出秦汉时期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为适应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迁都洛阳后,北魏仿照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提倡鲜卑人……等。些措施,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为各民族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史》


(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是中国古代史上的哪场改革?列举改革的两项具体措施。
2023-10-16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丝绸之路是东西文明交流的桥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如造纸术、冶铁技术、水力技术、金银器皿和工艺品等源源不断地传播到西域,中亚、阿拉伯和地中海欧洲区域。罗马帝国、阿拉伯大食帝国、印度的科学技术和知识,如天文学、历法、数学、医药、制糖技术、制玻璃技术等传入中国。

——摘编自李明伟《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历史回顾》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中,应该说汉化是总体的趋势,但是文化的融合并非只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甚至是多向的。……实际上正是由于文化融合的多元格局,最终促进了南北统一后隋唐文化新的整合,造就了空前的辉煌盛世。

——摘编自刘玉才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四: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材料一中描述的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哪一局面?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局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丝绸之路开通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和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认识。
2023-08-0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此观点认为百家争鸣
A.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B.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
D.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9 .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文字篇]汉字之美,美在风骨。图一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______;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图二是《兰亭集序》(摹本●局部),《兰亭集序》被称为______,其作者是______。

(2)[思想篇]春秋战国时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比较大。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①由材料可见,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②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儒家和墨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3)[医学篇]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张仲景和华佗是东汉杰出的医学家,分别列举二人的医学创举有哪些?
(4)[农业篇]《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作者是______,《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这句话反映了这位农学家怎样的思想?
(5)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呢?
2021-03-0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重大历史事件和典型历史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繁荣和城镇兴盛,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在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中,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四处游说、讲学,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使他们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探索。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涌现出一批开创性的学术大师,形成思想领域中百家争鸣的局面。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教材7年级上


(1)据材料和所学,简析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他们之中的陈胜、吴广认为,与其送死不如起来反杭,于是杀死押队的军官,对众人说:我们遇雨误期,肯定要被杀头;即使去戍边,大多数人也会死去。“且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他们的号召下,大家热烈响应,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


(2)据材料和所学,分析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及起义的地位和影响。

材料三

A.文景二帝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官吏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摇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文景 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有大量的金钱,库存粮食和铜钱充盈。历史上称万“文景之治”。B.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质。 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光武中兴”。
―材料二、三均摘编自统编版教材7年级上

(3)据材料,归纳“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的共同表现,指出治世局面出现共同原因。

材料四 公元前138年,一支100人组成的使团从长安启程,踏上西行之旅,为首者本是侍卫皇宫的一个普通郎官,然而,他的内心充满了对荣誉的向往,有着强烈的探险精神,他喜欢开拓未知的领域,不甘心碌碌一生,他就是张骞。当汉武帝招募出使西域的使者时,几乎无人敢应募,张骞欣然而出,担负起联系大月氏国的重要使命。然而,对于大月氏具体的情况甚至它的所处的确切地址,张骞等人几乎一概不知,西域的一切也只在传说中……

——摘自《中国通史》


(4)据材料和所学,概括张骞出使西域的作用,并概括其与丝绸之路的关系。
2021-01-2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五校联考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