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百家争鸣的背景、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形成了思想领域中________的局面,其中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
2020-10-0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春秋战国时期是个大变革时期,这是因为这一时期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新旧制度更替
2020-08-17更新 | 180次组卷 | 57卷引用:2011-2012学年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七上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无不为”

——《道德经》


(1)请依据材料判断这是哪个思想家的主张?请用自己的话写出他的主要主张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


(2)请依据材料二判断这与哪位思想家有关?请用自己的话写出他的主要政治主张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3)材料一反映了这一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哪家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材料四:“战国时期,各家学派‘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这种学术繁荣的局面不仅是空前的,在后世历史中也属罕见。战国‘诸子百家’的学说,代表了当时人智慧的结晶,总结了上古以来文化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4)依据材料简要分析这一现象的历史影响
(5)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应该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2020-03-06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拨开历史的层层帷幕,拂去岁月的重重尘埃,我们可以看到,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文字叫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材料二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华局面。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2)材料二中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被称为什么?这种局面的出现对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三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


(3)材料中“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指的是秦朝推行的哪一项措施?以哪种文字作为通用文字?行书在魏晋时期逐渐流行,东晋时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哪部作品?

材料四   



(4)材料四的技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发生在哪一朝代?当时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谁?

材料五   东汉、魏晋以来,伴随西方佛教的迅速传播,中原大地礼佛之风盛行,充当了文化交流的使者占而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的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一个宗教也逐渐形成。


(5)西方佛教是通过什么渠道传入我国的?材料五中“土生土长的宗教”指什么?

材料六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6)根据材料六说明习总书记号召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什么?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6 . 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2019-01-30更新 | 1566次组卷 | 134卷引用:【市级联考】陕西省咸阳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7 .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先进的思想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论语》英译本前言(1691年出版)

材料二:(秦始皇)“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三: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

                                                                                     ——《中国历史众生相》

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1)材料一提到的“这位哲学家”是哪位历史人物?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二中“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三中“要人民只读一种书”指的是汉武帝的哪项具体措施?
(3)对材料二和材料三,简析秦始皇与汉武帝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有何不同?
(4)根据材料四,请说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我们应该持何种态度?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于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
2018-06-16更新 | 1503次组卷 | 69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