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94 道试题
1 .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

材料一:“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

材料二:蒙古族入主中原,更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民族融合的新高潮。进入中原地区的契丹人、女真人被汉族同化,称为“汉人”;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长期同汉族、蒙古族、畏兀儿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

材料三:“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于中国。”

材料四:康熙帝三次亲征,团结蒙古部…………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

材料五:1771年1月,渥巴锡带领17万部众踏上了回归祖国的伟大历程。他们历尽千难万险,辗转万余里,终于在当年8月回到了祖国怀抱。完成了罕见的民族大迁徙的壮举。回国后,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1)中华统一多民族的形成与巩固过程中,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请你写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王朝的建立者名字。
(2)元朝时为加强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中书省的职责是什么?此外还设立过什么机构来管理台湾的?
(3)材料二中形成的新的民族是什么?
(4)材料三出自什么文件?该条约对中俄东段边界是如何规定的?
(5)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康熙帝“为维护西北边疆的统一”而采取的措施。为“完成统一台湾的大业”,康熙帝于1684年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6)材料五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渥巴锡属于哪一民族?
(7)维吾尔族主要生活在我国新疆地区。清朝时,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平定了大小和卓叛乱?后来,清政府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
(8)清朝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写出康熙帝和雍正帝的对西藏的管理措施?
(9)清朝前期对边疆的管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起到了什么影响。清朝疆域最南端到达哪里?
2019-09-25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康巴什新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材料所表达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错误”,是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未涉及”。

秦始皇在中央创建皇帝制度,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还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但他焚书坑儒,推行崇尚“严刑峻法”的法家学说。

汉武帝刘彻采纳主父偃的建议,推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文化上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时代的正统思想。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大学。汉武帝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君主,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使中国封建王朝达到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治理使汉朝成为一个与西方罗马帝国相媲美的东方最强大的国家。还开辟了广大疆域,奠定了其后两千余年的中国版图的基础。


(1)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灭六国统一了中国。
(2)秦始皇和汉武帝都采取了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3)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北击匈奴,为统一国家的建立做出重大贡献。
(4)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思想采取“独尊”的政策。
(5)秦始皇和汉武帝的统治都在中国封建时代起了开创作用。
2019-09-1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9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达标检测试题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宋皇帝证致营书于大架升皇帝调下:共遵成(成)信,皮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绍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刻,沿边州军各守疆界……

——选自《续资治通鉴》

材料二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莽在路秦,路秦而力亏,破天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车路秦耶?曰:不路者以赔者丧,益失强接,不能独完。故曰:禁在赂秦也。

……

呜呼!以路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系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剖,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成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路而胜之之势,简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选自苏海(苏轼之父,1009-1066年)《六国论》

【注择】①食之不得下咽:寝食不安,内心性恐。

②苟以:如果凭着。

③从:跟从。

④故事:先例。


(1)材料一反映的是北宋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订立的盟约?请写出该盟约的名称。
(2)材料二中作者认为“六国破亡”的原因是什么?依据作者的观点,北宋、南宋是否“从六国之故事”而“破亡”?列举史实加以说明。
(3)综上所述,你认为苏洵写《六国论》的意图是什么。
(4)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对你列举的史实加以评价。
4 . 国家统一和民族友好团结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又诏革衣服之制……又诏改国姓为元氏姓。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华风变之,故不惮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

材料二:


材料三:歌曲《爱我中华》中唱到:“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请问答: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应是指什么?统一有何重大意义?
(2)材料一是对哪次改革的评价?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好处。
(3)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与西藏地区的关系?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当时的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4)材料三这首歌反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那么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哪些?
2019-09-1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9月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5 .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秦国实现统一于哪一年?秦能实现统一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2)是秦朝哪位皇帝加强经济的措施?他统一全国的钱币和文字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秦朝时全国共设三十六郡,每郡有守(相当于省长)、尉(相当于防区司令)和监(相当于监察专员)各一。


(3)秦朝在政治上建立了何种政治制度为加强对地方的管辖,采取了什么措施
(4)秦为了巩固和维护统一在思想和军事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2019-09-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丁蜀学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齐桓公 秦国B.晋文公 齐国
C.秦穆公 秦国D.楚庄王 秦国
7 . 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时期,掌握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有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正确认识其发展规律。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夏商周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


(1)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说出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有人说,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有什么共同原因。对现代国家的治理有什么启示?
(3)据大事年表及所学知识,说出秦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六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A.魏,楚,晋,燕,齐,韩
B.韩,赵,魏,楚,燕,秦
C.楚,赵,魏,齐,楚,燕
D.韩,赵,魏,楚,燕,齐
9 . 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________
A.辽东-临洮-咸阳-灵渠-南海-长城
B.临洮-辽东-咸阳-灵渠-南海-长城
C.辽东-临洮-长安—都江堰-南海-长城
D.辽东-临洮-长安—郑国渠-南海-长城
2019-08-2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重点中学2018-2019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小明搜集了以下资料:“商鞅变法”“修郑国渠”“李斯的《谏逐客书》”,小明研究主题是
A.秦统一六国的原因
B.秦国的变法改革
C.秦国的外交策略
D.秦王嬴政的功绩
2019-08-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重点中学2018-2019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