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中央集权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1 .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李老师以“秦王朝的建立与灭亡”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解说·历史条件】
(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秦兼并六国、实现统一的条件。

战国时期的连年战争,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诸侯国的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即位后,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他招募各国的人才,委以重任,并及时听取建议,积极策划统一大计。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摘编自李白《古风》


任务二【举措·巩固统治】
(2)根据下列图片,指出秦始皇开创大一统的具体表现及历史影响。

任务三【阐释·历史事件】
(3)请选择表中三个及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论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时间事件
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灭亡
商朝时出现了大量的青铜器和甲骨文
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
2023-11-16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秦国是战国七雄之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探索篇】

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策一》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中商君思想属于百家争鸣哪家思想?该事件对秦国有何影响?
【横扫六合篇】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2)材料二中“秦王”是        。他最大的功绩是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他推行        制。
【巩固统一篇】

材料三:

   

            图1                                                                           图2


(3)根据材料三中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名称。根据材料三中图2写出秦朝巩固统一的一项措施。
【走向灭亡篇】

材料四:秦朝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短命王朝,其存在的时间虽然不长,其造就的统一理念不仅深入人心,而却还深刻左右影响着中国后世二千多年的历史进程。


(4)秦朝在中国历史的贡献不可替代,请你写出秦朝建灭亡的时间。结合史实分析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习秦朝的兴亡,你感悟最深的一句话是什么?
2019-11-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国名

攻灭时间

公元前230

公元前228

公元前225

公元前223

公元前222

公元前221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三   董仲舒主张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还摭取阴阳五行学说,提出王权神授的理论,把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说成是上天有目的的安排,要求用纲常名教维护封建统治、董仲舒的这套说教,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因而受到了他的费赏。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公孙弘的建议、立太学,置博士弟子,提拔了大批儒生充当各级官吏。

——摘自郭沫若《中国史稿》


(1)观察材料一《秦兼并六国形势图》及《素灭六国时间》表,结合所学分析秦灭六国过程的特点
(2)材料二中“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主要是指由谁开创的什么制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什么建议?并分析其在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023-03-2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中国历史是一个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自春秋战国以来,虽然经历了几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大统一。而且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制度基础越来越坚实。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来源于战国时期哪一流派的学说?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秦朝和元朝分别有何创新?

材料二:唐朝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等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建树,成为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2)列举唐朝在“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方面的史实各一例。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唐朝“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景象”的原因。(一方面即可)

材料三: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汉时期,新疆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清朝时,清政府通过平定叛乱和设立特别行政军事机构来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摘编自历史教师用书

(3)材料三中,西汉政府和清政府分别设置什么机构加强对新疆管辖?

材料四:清代对蒙藏、回部地区实行的行政制度,有以下特点:一是中央设官管理,包括中央派驻的军政长官及各民族的官员,并把各民族官员纳入中央统一的官制体系之中。二是边疆民族地区的行政带有一定的“自治”色彩,三是“国信而治”。

——摘编自杜家瞩《清朝简史》

(4)根据材料四的观点,结合所学,列举清朝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而采取的措施一例。
(5)综上所述,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处理民族关系、维护祖国统一?
2024-05-04更新 | 2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2023年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一模)文科综合题-初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尽管存在时间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的分封制:这种帝国结构一直持续到1912年最后一个皇朝被推翻时才告终。它包括一个独揽大权的皇帝、一个秩序井然的有效的官僚机构、军用驰道网和北方的长城;所有这些使中国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

材料二   秦始皇一举废除了分封制度,不过,继秦而起的汉皇帝更重实际且谨慎,他先略微恢复一点分封制,然后再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秦始皇建立的帝国结构又渐渐恢复,只是没有原先的恐惧和压迫。因之,汉帝国繁荣了四个世纪,约相当于罗马帝国的统治时间。

材料三   “世祖即位……下诏建元纪岁,立中书省、宣抚司。朝廷旧臣、山林遗逸之士,咸见录用,文物粲然一新。”

——摘编自《元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帝国结构”在中央、地方的主要表现。促使这种1912年“帝国结构”结束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据材料二,汉武帝为解决地方割据势力过大的问题,采取什么措施“将其削弱到微不足道的地步”?根据所学列举汉武帝为巩固统一在思想、经济、军事方面的措施。
(3)材料三中“世祖”指的是谁?为巩固统治,他在地方采取什么措施?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地方制度演变的趋势。
2020-05-1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湖北地区)中考历史人教版第一轮专题复习课时提升训练: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史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历史是一绵延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自春秋战国至清前期,虽曾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秦汉、隋唐和元明清三次大统一。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制度基础越来越坚实。

——摘自赵毅《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材料二:战争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如果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的时候,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秦朝为国家统一奠定的地方行政制度基础。以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理的史实说明“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
(2)材料二中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根据材料,指出“这场战争对美国的未来”的影响。
(3)综上所述谈谈你的认识。
2023-12-2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演变,不断创新,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文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一、图二所示。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节选自《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材料三   汉武帝凭借前期所积累的财富与汉景帝所完成的全国统一,再加上本人雄材大略的特征与在位五十四年的长久时间,对外用兵.扩张疆土,对内兴作,多所创建(主要是水利),把道家思想的无为政治,改变为以儒家学说为装饰的多欲政治。通过汉武帝,农民付出“海内虚耗,人口减半”的代价,造成军事、文化的极盛时期。

——历史学家范文澜


(1)根据材料一中图一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采取这种政治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中图二所示并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在政治上创立的制度是?在地方上实行的制度是?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商鞅在军事上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作为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大的,它的作用是什么?
(4)面对西汉初,诸侯王和地方豪强地主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了哪项政策?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024-01-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战国后期秦国通过不断的兼并战争,逐步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它虽时间短暂,却灿若流星,对我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秦之兴】

材料一   (新法)“行五年,秦人富强”,“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


(1)据所学回答材料一描述的史实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民勇于公战”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新法”的作用。

【秦之立】

材料二   千古江山,凭祖龙,谈笑指点。……惟江山一统说伟业,雄名传。

——林均建《满江红·成山头怀古》


(2)材料二中的“祖龙”于何时完成了哪一“伟业”?

【秦之治】

材料三



                                                     图一                                                                                                 图二
(3)图一所示是指哪一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图二体现了当时的哪项具体措施?并写出该朝代颁行全国的通用文字。

【秦之亡】

材料四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促进国家发展、保持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哪些因素?
2023-12-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①秦朝十六斤铜权铭文拓片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秦朝十六斤铜权铭文

②秦国变法比较彻底,政权巩固,经济发展,国富兵强,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山东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已经有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从秦王政十七年灭韩起,至二十六年灭齐止,前后只用了十年时间,便“初并天下”,统一了六国。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史料,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与诠释,两种史料往往可以相互印证。请将两则与秦朝历史相关的历史史料进行分类(填写序号即可),并提取两则材料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   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

——历史学家翦伯赞


(2)材料二中翦伯赞对秦始皇持怎样的态度?请运用所学史实论证翦伯赞的观点。
10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情怀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

【制度巩固篇】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是秦朝创立的哪一制度?概括张岂之作者的主要观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在政治和思想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边疆治理篇】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摘编自《册府元龟》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

——周平、李大龙《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朕独爱之如一”说明了他怎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予以说明,并分析这一政策的影响。
(4)“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元朝和清朝具体史实,说明有哪些边疆治理措施?(各举1例)

【抗击侵略篇】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图1

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图2

中国历史是一个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自春秋战国至清前期,虽曾经了三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秦汉、隋唐和元明清三次大统一。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制度基础越来越坚实。

——赵毅《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5)依据材料,从图1和图2人物中选一个说明他们对维护国家统一做出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近代史上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及事迹。
(6)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主要因素。
2023-09-2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谷伯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