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总结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结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2 道试题
1 . 子腾小组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实验中需要小车每次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的___________相同。
(2)子腾小组多次实验分析论证得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__,运动得越远。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若水平面完全光滑且足够长,小车将一直做___________,表明物体的运动___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4)子腾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侧最高点时,假设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你认为图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继续来回摆动

C.保持静止状态

2024-05-0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湖滨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 . 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博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下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

(1)实验中应每次让图小车从斜面顶端同一高度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的______相等;
(2)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三个图像是实验时用传感器和示波器记录的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表面上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图像;

(3)分析与论证:①分析图甲、乙、丙三个实验图像可知: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减小得越______;②推理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没有阻力,则小车将______
(4)请在图丁中,画出小车在光滑水平表面上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图像______
2024-05-0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物理试卷
3 . 为了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设计实验如下。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
(2)三次实验如图示,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__________表面,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_有关;
(3)实验时发现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小车受到的阻力_____________,进一步推理:假设小车在水平方向不受力,它在水平方向将做_____________运动;
(4)2022年3月23日下午,王亚平在太空舱中演示了一个这样的实验:把一枚“冰墩墩”沿水平方向抛出,“冰墩墩”并没有像在地面上抛出的物体一样落回地面,而是做近乎完美的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为王亚平向观众展示“冰墩墩”的情景。该实验验证了“物体的运动___________力来维持”的结论(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2024-05-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武夷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卷
4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将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底端水平面时的______相同;
(2)在本实验中,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情况是通过______来反映的;
(3)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重新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
(4)从实验现象可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将在水平面上______。牛顿在此基础上总结的牛顿第一定律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拓展】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架运输机参加某次抗震救灾时,在沿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间隔相同时间先后从飞机上由静止释放三个相同的物资。若不计空气因力,且地面水平。那么,在地面上看,图中能正确表示物资在空中的排列情况和着地位置的图示组合是______(选填序号)。

5 . 如图是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的实验。

(1)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目的是让小车进入水平面时______大小相等;
(2)下表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距离越______。由此联想到,雨雪天路滑,驾驶汽车应适当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汽车之间的距离;

实验序号

水平面材料

小车受到阻力

小车滑行距离

毛巾

棉布

较大

较长

木板

(3)进一步推理,若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______运动;
(4)在此实验基础上继续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一木块放置在水平木板的相同位置,通过观察被斜面上滑下的小车碰撞后木块______,可以比较碰撞前小车的动能大小。
2024-05-04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百校联考九年级中考模拟预测物理试题
6 .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______滑下,目的是控制小车每次滑到水平面时的______相同;
(2)此实验中记录小车滑行的距离______
A.反映物体减速的快慢
B.反映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C.既反映物体减速的快慢,又可反映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3)第一次实验时,发现小车在棉布表面运动时,超过了棉布的长度还没有停止,如何改进实验______
(4)改进实验后,发现实验小车在棉布运动距离小于木板表面运动距离,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实验完成后,同学们在一起讨论运动和力的关系,其中观点正确的是______
A.物体受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物体不受力,一定会保持静止
C.物体运动,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力
2024-05-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试卷-物理
7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相同的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推理出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做______________
(3)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2024-05-03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厦门市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8 .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

(1)如图甲,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有相同的____________
(2)分析小车运动情况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路程____________,由此推理:若水平面完全光滑,小车不受阻力,它将一直____________运动下去;
(3)通过上述探究,请回答:如图乙,一小球由A点释放,沿光滑的弧形轨道AB运动到B点,若此时小球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小球将沿图中的____________轨迹运动。
2024-05-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9 . 小明在收看北京冬奥现场直播冰壶比赛时猜想:如果水平冰面足够光滑,冰壶会永远运动下去吗?他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探究他的猜想:

(1)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让同一小车从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部的___________
(2)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最后静止的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从实验中可以看到:在同样条件下,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前进得越___________(选填“远”或“近”)进一步推理可得:如果水平冰面绝对光滑,冰壶将做___________运动;
(3)2022年3月23日下午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给大家进行了太空授课。王亚平在太空舱中演示了一个这样的实验:把一枚“冰墩墩”沿水平方向抛出,“冰墩墩”并没有像在地面上抛出的物体一样落回地面,而是做近乎完美的匀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为王亚平向观众展示“冰墩墩”的情景。该实验验证了“物体的运动___________力来维持”的结论(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10 . 如图所示,在探究“力与运动关系”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滑下,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____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相同的______
(2)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
(3)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
(4)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尔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下列实验与之研究方法相同的是______
A.探究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根据乒乓球被弹开反映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利用“真空玻璃罩”来探究真空不能传声实验
C.利用橡皮筋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实验
2024-04-3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平潭一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适应性物理练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