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周期表中前20号几种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铍的原子半径为0.089nm);F原子中无中子,G在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H元素焰色反应呈紫色。根据题意请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代号 B   E
原子半径/nm  0.075 0.143  0.1020.099 0.074
主要化合价   +5,—3 +3 +6,—2—1  —2
(1)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2)F2CF2E两种化合物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填化学式)。
(3)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H2E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设计了以G同族的短周期元素的最低价氢化物为燃料的电池,电解质为KOH。 则该电池的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5-1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市兴义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溶液中只含有Ba2+ Mg2+ Ag+三种阳离子,现用适量的NaOH溶液、稀盐酸和Na2SO4溶液将这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如图所示:

(1)沉淀1的化学式为_________,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若试剂B为Na2SO4溶液,则沉淀2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若试剂B为NaOH溶液,则生成沉淀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如果原溶液中Ba2+ Mg2+ Ag+的浓度均为0.1 mol·L-1,且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只有NO3-,则溶液中NO3- 浓度为_______mol·L-1
3 . 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与C同周期,D与E和F周周期,A与D同主族,C与F同主族,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D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主族元素,又知六种元素所形成的常见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有三种是气体,三种是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D、F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用离子符号表示)____________
(3)由A、B、C三种元素以原子个数比4:2:3形成化合物X,X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检验该化合物中的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及文字描述表示)。
(4)若E是金属元素,其单质与氧化铁反应常用于焊接钢轨,请写出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E是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应用,请写出其单质溶于强碱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届贵州市兴义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理综化学试卷
14-15高三上·云南昆明·期末
4 . 如图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l)A是氯气发生装置,写出其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活塞K,让氯气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酒精灯,连接上E装置。D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反应产物为CO2和HCl。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
(4)在E处,若漏斗内气体带有黄绿色,则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
(5)若将E处烧杯中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反应过程中现象为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有白色沉淀生成;②无白色沉淀生成;③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白色沉淀消失。
(6)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活塞K,移去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Cl2产生,则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若发现装置B中该现象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查找原因时可用肥皂水或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等,若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检查时观察到有白烟产生,写出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1137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安龙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11高三上·河北唐山·期中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面是用98%的浓硫酸(ρ=1.84 g·cm3)配制500 mL 0.5 mol·L1稀硫酸的操作,请按要求填空:
(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
(2)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________mL量筒最好。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所配溶液浓度将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3)将量取的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有约100 mL水的____________里,并不断搅拌,目的是______
(4)将____________的上述溶液沿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_中,并用50 mL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洗涤液要__________中,并摇匀。
(5)加水至距刻度线__________处,改用____________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跟刻度线相平。
11-12高二下·浙江宁波·期中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6 . 亚甲基蓝(Methylnene Blue)在碱性条件下与葡萄糖作用生成亚甲基白(Methylene White),亚甲基蓝的结构简式:。著名的蓝瓶子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如图示在250mL锥形瓶中,依次加入2g NaOH、100mL H2O和3g葡萄糖,搅拌溶解后,再加入3滴~5滴0.2%的亚甲基蓝溶液,振荡混合液呈现蓝色;
②塞紧橡皮塞(活塞a、b关闭),将溶液静置,溶液变为无色;
③再打开瓶塞,振荡,溶液又变为蓝色;
④再塞紧橡皮塞,将溶液静置,溶液又变为无色,以上③、④可重复多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生将起初配得的蓝色溶液分装在A,B两支试管中(如上图,A试管充满溶液,B中有少量溶液),塞上橡皮塞静置片刻,两溶液均显无色,若再同时振荡A,B试管,能显蓝色的是_________(填“A”或“B”);
(2)若塞紧锥形瓶塞并打开活塞a、b,通入足量氢气后,再关闭活塞a、b并振荡,溶液能否由无色变为蓝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若塞紧锥形瓶塞并打开a、b通入足量氧气,溶液能否由无色变为蓝色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上述转化过程中,葡萄糖的作用是_________,亚甲基蓝的作用是_________
(4)上述实验中葡萄糖也可用鲜橙汁(其中含丰富维生素C)代替,这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_____
(5)该实验中③、④操作能否无限次重复进行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
11-12高一上·广西百色·阶段练习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较易(0.85) |
7 . 按如图所示操作,充分反应后:

(1) I中铁丝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 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结合I、II实验现象可知,Fe、Cu、Ag的还原性顺序为______
2016-12-09更新 | 455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同源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11高二上·贵州黔西·期末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较易(0.85) |
8 . 某金属X,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一系列实验,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如下图所示:

⑴写出金属X的化学式_________
⑵写出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
⑶写出白色沉淀C转变为红褐色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016-12-09更新 | 5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贵州册亨民族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卷(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