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必修第一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某研究小组制备氯气并对产生氯气的条件进行探究。
   
(1)装置A中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利用了浓HCl的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A中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的杂质可能是___________
(3)B用于收集Cl2,请完善装置B并用箭头标明进出气体方向_____________
(4)C用于吸收多余的Cl2,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小组欲研究盐酸的浓度对制Cl2的影响,设计实验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现象
常温下将MnO2和12molL-1浓盐酸混合溶液呈浅棕色,略有刺激性气味
将Ⅰ 中混合物过滤,加热滤液生成大量黄绿色气体
加热MnO2和4molL-1稀盐酸混合物无明显现象
①已知MnO2呈弱碱性。 Ⅰ中溶液呈浅棕色是由于MnO2与浓盐酸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Ⅱ中发生了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Ⅲ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可能是c(H)或c(Cl)较低,设计实验Ⅳ进行探究:

将实验Ⅲ、Ⅳ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ⅰ、ⅱ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可选用__(填字母)。
A.碱石灰             B.生石灰             C.二氧化硅             D.五氧化二磷            E.烧碱
(2)虚线框内应添加必要的除杂装置,请从表格中的备选装置中选择,并将编号填入下列空格:B__,D__,E__
(3)通入C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__
(4)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当amol氯气参加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b个,则阿伏加 德罗常数为__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5)从装置C的出气管口G处逸出的尾气可能含有污染环境的气体,如何处理?_
2020-02-21更新 | 379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安龙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3 . A是一种红棕色金属氧化物,B、D是金属单质。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
(2)按要求写方程式:
①A+B→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E→F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1)观察下列A、B、C、D、E五种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①与离子相对应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_,与原子相对应的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
②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__________(填写代号,下同),性质最稳定的是__________,最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___,最容易得到电子的是__________
③可直接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可经过得失电子后再相互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④在核电荷数1~10的元素内,列举两个与B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写出离子的符号______________
(2)已知元素X和Y的核电荷数均小于18,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n和(m-5),次外层有(n+2)个和m个电子,据此推断元素X和Y,其名称为X__________,Y__________
5 . 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或其溶液)的转化关系。已知在常温常压下,A是固体,B、C、D、E是非金属单质且都是气体,C呈黄绿色;化合物F是淡黄色固体,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化合物Ⅰ和J通常状况下呈气态;D和E反应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和J的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写出F和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情况:_________
(3)将少量单质C通入盛有淀粉碘化钾溶液的试管中,溶液变蓝色,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4)标况下3.36 L气体B与A完全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
6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用氧化浓盐酸的方法制取氯气的实验,其实验装置如图:

(1)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2)如果将过量的二氧化锰与20mL12mol·L1的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0.06mol。其主要的原因有①__;②__
(3)L的作用是___;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
(4)为了提高浓盐酸的利用率,你对实验的建议是__
2019-12-17更新 | 170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第一学期12月考试化学试题
7 . A、B、C、D是四种常见气体单质。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F小16,且F为红棕色。有关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与部分反应的生成物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Y的化学式为__,E的化学式为__
(2)Y与氧化铜反应,每生成1molB消耗3mol氧化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3)Y与E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B和Z,这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反应,可消除E对环境的污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4)气体F和气体SO2在通常条件下同时通入盛有BaCl2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洗气瓶中是否有沉淀生成?__,理由是__
8 . 活性ZnO在橡胶、塑料、涂料工业有重要应用,工业上用含锌物料(含FeO、CuO等杂质)制取活性ZnO的流程如图所示:
   
(1)上述流程中,浸出时用的是60% H2SO4(密度是1.5 g/cm3),则该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保留两位小数) 。
(2)上述流程H2SO4浸出后溶液中Fe3+的浓度为0.04 mol·L-1,控制滤液的pH,加入H2O2后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
①粗略测定溶液pH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常温下Fe(OH)3的Ksp=4.0×10-38。滤液的pH至少为________时,溶液中Fe3+开始沉淀。
(3)A溶液中主要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验证溶质所含阳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4)制备ZnO所焙烧的物质是含结晶水的碱式碳酸锌。取碱式碳酸锌6.82g,溶于HCl生成CO2 448 mL(标准状况下),溶解过程消耗HCl 0.12mol,若该碱式盐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6%,试推测该碱式碳酸锌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11-12高三上·江西南昌·阶段练习
9 .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A、B两种金属单质的粉末状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未列出),其中E为白色胶状沉淀,I为红褐色沉淀。(此转化关系中所用的试剂都是足量的)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F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
(2)将混合物中两种金属分离开的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D→E的转化中,加入过量的X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饱和NaCl溶液 B.NaOH溶液 C.氨水 D.Ba(OH)2溶液
(4)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1-30更新 | 895次组卷 | 23卷引用:贵州省贞丰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10 . 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NaOH溶液240 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⑨摇动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 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__ g NaOH。

(3)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
(4)如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有两处错误,请写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所用NaOH已经潮解
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
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5.4 g NaOH(1 g以下用游码)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