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3 道试题
1 .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

性质

用途

A.

可使蛋白质变性波尔多液作为杀菌剂

B.

胶体具有吸附性可治疗胃酸过多

C.

对X射线透过率低且难溶于酸作X射线检查内服药剂

D.

葡萄糖具有一定还原性葡萄糖可用于工业制镜
A.AB.BC.CD.D
2 . Ⅰ.高铁酸钾(K2FeO4) 是一种高效、无毒的强氧化剂,常温下为紫色固体,微溶于浓KOH溶液,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并生成Fe(OH)3胶体。稳定性随pH的下降而减弱,酸性条件下易分解。
(1)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___________
A.铁粉具有还原性,可防止食物氧化变质B.高铁酸钾能溶于水,可作氧化剂
C.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碱性,可用于净水D.纯铁无杂质,可用作建筑材料

Ⅱ.K2FeO4的净水原理如图所示: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K2FeO4中铁元素显+6价
B.过程①中K2FeO4被细菌还原
C.过程②中的Fe(OH)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
D.过程③中聚沉是由于胶体发生了渗析

(3)写出K2FeO4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Ⅲ.已知可用Cl2与Fe(NO3)3制备K2FeO4(含副产品KCl、KNO3),查阅资料得知高铁酸盐在水溶液中有四种含铁形体。25℃时,它们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

(4)①为获得尽可能纯净的高铁酸盐,pH应控制在___________
②写出在此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每生成39.6g K2FeO4,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
(5)已知溶液的酸碱性及离子浓度会对反应试剂的氧化性、还原性产生影响。
某实验小组研究不同反应试剂对K2FeO4产率的影响,对比实验如下:
实验编号反应试剂实验现象
Cl2、FeCl3和少量KOH无明显现象
Cl2、FeCl3和过量KOH得到紫色溶液,无紫色固体
Cl2、Fe(NO3)3和过量KOH得到紫色溶液(颜色比Ⅱ深),有紫色固体
注:上述实验中,溶液总体积、FeCl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Cl2的通入量均相同。
①由实验I、II的现象可知,Fe3+的还原性随溶液碱性的增强而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②实验II中K2FeO4的产率比实验III低,试解释其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
③向实验II所得紫色溶液中继续通入Cl2,观察到溶液紫色变浅,试解释其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
(6)实验室测定含少量杂质的K2FeO4样品的纯度:称取0.1500g K2FeO4样品溶于碱性KI溶液中,调节pH至弱酸性使混合液充分反应。用0.1000 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5.00 mL。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O+ 4I+ 8H+= Fe2+ + 2I2+ 4H2O;I2 + 2S2O= S4O+ 2I。已知:M(K2FeO4) =198g·mol−1,试计算K2FeO4样品的纯度: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4-04-03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普陀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
3 . 硫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图1是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示意图。图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与图2中M、N对应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写一个)
(2)写出物质X的电子式___________
(3)SO2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同时SO2在生活中也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人们通常把pH<5.6的降水称为酸雨。已知pH=-lgc(H+)。经测定某次雨水中只含硫酸。且浓度为5×10-5mol/L,这次降雨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酸雨。
②石灰石——石膏(CaSO4·2H2O)法是处理含SO2烟气脱硫的常见方法,该工艺原理是,将石灰石粉末加水制成浆液作为吸收剂与烟气充分混合并接触氧化。最终生成石膏。写出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③在酸酒时人工添加SO2有两个目的:抗氧化和抗菌,实验室模拟二氧化硫抗氧化过程,向溴水中通入SO2,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反应原理___________
④发酵酒卫生标准中对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含量有要求:总SO2小于250mg/L,若在室温下。每升溶液中最多通入___________mLSO2.(室温下Vm=24L/mol)
(4)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至饱和,此过程看不到现象,再向溶液中加入一种物质。溶液变浑浊。加入的这种物质不可能是___________。
A.Cl2B.NH3C.CO2D.H2S
2024-02-19更新 | 56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在人们高度重视环境和保护环境的今天,消除和利用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对改善大气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在绝热的某刚性容器中置入,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中能够判断该反应一定处于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容器中共存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消耗
③反应容器中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④容器中温度恒定不变
⑤容器中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2)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污染的罪魁祸首,用一氧化碳还原氮氧化物,可防止氮氧化物污染,如反应:   =
①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
a.v(CO)=1.5 mol·L-1·min-1 b.v(NO)=0.03 mol·L-1·s-1
c.v(N2)=0.6 mol·L-1·min-1 d.v(CO2)=1.6 mol·L-1·min-1
上述4种情况反应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②实验测得反应2CO(g)+2NO(g)2CO2(g)+N2 (g)   =,v=k•c2(NO)•c2(CO),v=k•c(N2)•c2(CO2)(k、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v = v,则,达到平衡后,仅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_____移动(填“正反应方向”“逆反应方向”或“不”)。k增大的倍数___________(填“>”、“<”或“=”)k增大的倍数。
(3)已知:   。将1mol CO和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相同时间内测得C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___________0(填“>”或“<”)。
②由图可知,T3前反应中CO的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已知c点时容器内的压强为p,在温度下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_____(用含p的关系式表示)。(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23-10-31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5 . 硫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图1是自然界中硫元素的存在示意图。图2是硫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与图2中M、N对应的物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3)溶液易变质,实验室检验溶液是否变质的基本操作是___________
(4)已知能被酸性氧化为,则溶液与溶液恰好反应时,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形成酸雨的原理之一可简单表示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反应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在一段时间内连续不断测定溶液,发现变小,表示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若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废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过二硫酸钠()有强氧化性,在碱性条件下溶液能将氧化成,且反应后的溶液滴入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7)雌黄()和雄黄()在自然界中共生且可以相互转化(两者的硫元素价态均为价)。
在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转化为并放出气体。则参加反应的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可以相互转化,转化过程中存在如图所示的步骤。若1molAs4S4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则物质___________,消耗氧气___________
   
2023-09-15更新 | 6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化学试题
6 . 燃油汽车尾气中NO和CO的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NSR系统(,storage and reduction)是一种有效降低排放的策略。
Ⅰ.NSR系统热力学分析
(1)NSR系统中工作原理的方程式为。298K,101kPa下,该反应的,该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
Ⅱ.密闭容器中NSR系统平衡研究
(2)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O、NO各0.4mol,分别对比三种催化剂(Ⅰ、Ⅱ、Ⅲ)对NSR系统中反应的催化效果,结果如图所示:

①反应开始到A点,用NO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②B点所在体系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kJ。
③C点所在体系达平衡后,继续加入0.2mol NO、0.2mol CO、0.3mol 、0.2mol ,再次平衡时的_______
Ⅲ.NSR系统机理研究
重庆一中某探究性学习小组模拟NSB系统中“吸附、储存、释放、还产物原”四个阶段的全过程。先控制气流(成分为NO、)通过NSR反应器,待出口处浓度稳定后,通入还原性气体(CO等)。总反应为。四个阶段与出口处浓度的时间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3)吸附阶段:2min前,出口处的浓度接近于0,原因是_______
(4)释放阶段:写出释放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5)还原阶段:
①通入的还原性气体成分为,与中释放的反应后,气体成分为[未测定],则反应的_______
②有研究表明,还原性气体中若混有,会导致催化剂中毒,活性下降,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和催化剂循环再生的角度分析可能原因:_______
2022-05-21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氨元素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图1是自然界中氨元素的循环示意图,图2是氨元素的常见化合价与部分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固氮过程的是_______(写两种即可)。
(2)可以将还原为Fe,自身被氧化为。某学习小组欲制备氨气以还原氧化铁。
①下列各装置中常用于实验室制备氨气的是_______(填字母),利用该装置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还原并检验有水生成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写出氨气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干燥管F中装有无水氯化钙,其作用是_______
(3)图2中物质X的化学式是_______,其与水反应生成。某硝酸和硫酸的混合溶液200mL,其中硫酸的浓度为,硝酸的浓度为,现向其中加入9.6g铜粉,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假设只生成一种气体),最多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该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L。
2022-06-17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大联考阶段性测试(五)化学试题
8 . 目前世界各国都规划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以CO2为碳源,将其转化为能源物质。选择性加氢合成CH3OH,合成过程中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i:CO2(g)+H2(g)CO(g)+H2O(g) ∆H1=-akJ‧mol-1
反应ii:CO(g)+2H2(g)CH3OH(g) ∆H2
反应iii:CO2(g)+3H2(g)CH3OH(g)+H2O(g) ∆H3=-b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盖斯定律,∆H2=。___________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在一绝热、刚性容器中,只发生反应iii。下列说法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变化B.n(CH3OH):n(H2O)=1:1
C.v(CH3OH)=3v(H2)D.该反应的K不再变化
(3)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用Fe3(CO)12/ZSM-5催化CO2加氢合成低碳烯烃反应,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催化剂中添加助剂Na、K、Cu(也起催化作用)后可改变反应的选择性。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添加不同助剂,经过相同时间后测得CO2转化率和各产物的物质的量分数如下表所示:
助剂CO2转化率(%)各产物在所有产物中的占比
C2H4C3H6其他
Na42.535.939.624.5
K27.275.622.81.6
Cu9.880.712.56.8
欲提高单位时间内乙烯的产量,在Fe3(CO)12/ZSM-5中添加Na助剂是否效果最好?_________(填“是”或“否”),请叙述原因:___________
(4)合成二甲醚反应:2CO2(g)+6H2(g)CH3OCH3(g)+3H2O(g) ∆H=-74kJ‧mol-1。该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___________(填“>”“<”或“=”) 逆反应的活化能。
(5)在一定条件下,将1molCO和2molH2充入I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H2,相同时间(2min)内测得C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

①温度为1000K时,反应开始至2min时,v(H2)=___________mol‧L-1‧min-1
②CO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为实现CO2资源化利用,通过光电转化原理以CO2为原料制备甲酸产品(如图所示)。

①光电转化过程中,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②催化剂b附近生成lmolHCOOH时,标准状况下催化剂a附近理论上产生______L气体。
2022-02-07更新 | 27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中毕业诊断性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9 . 海洋是人类未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应得到重视。如从海藻灰中可得到NaI溶液。
(1)以NaI溶液为原料,经过一系列变化和操作,可得到粗碘,进一步提纯粗碘时,不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

(2)某学习小组以空气氧化NaI溶液为研究对象,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对反应的影响。
实验编号pH = a现象
I34分钟左右,溶液呈黄色
760分钟左右,溶液呈浅黄色
810小时后,溶液呈很浅的黄色
1010小时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①用CCl4萃取反应后I、II、III、IV 的溶液,萃取后下层CCl4均为无色,取萃取后的上层溶液,用淀粉检验:I、Ⅱ的溶液变蓝色;III的溶液蓝色不明显、Ⅳ的溶液未变蓝。
i.写出实验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ii.查阅资料;I2易溶于NaI溶液。下列实验证实了该结论并解释Ⅰ、II的萃取现象:

用CCl4萃取Ⅰ、II反应后的溶液,萃取后下层CCl4颜色均无色的原因是 ___________
②查阅资料:pH <11.7时,I能被O2氧化为I2;pH≥9.28时,I2发生歧化反应:3I2+6OH=IO3+5I+3H2O,pH越大,歧化速率越快。某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证实:PH = 10的条件下实验Ⅳ确实可以发生I能被O2氧化为I2的反应,如图所示:

据此分析,试剂1是___________;试剂2是 ___________
实验现象:电流表指针偏转,左侧电极附近溶液变蓝(±<30 min )。
③综合实验现象。说明I被空气氧化的影响因素及对应关系为___________
(3)测定NaI溶液中I含量。
量取25.00 mL,NaI溶液于250mL锥形瓶中,分别加入少量稀H2SO4和稍过量的NH4Fe(SO4)2·12H2O溶液,摇匀。小火加热蒸发至碘完全升华,取下锥形瓶冷却后,用c mol· L-1酸性标准KMnO4溶液进行滴定至终点,重复3次。平均每次消耗KMnO4溶液VmL(已知反应:2Fe3+ +2I=2Fe2++ I2 、5Fe2+++8H+=5Fe3++Mn2+ +4H2O)。
①该实验达到滴定终点时,现象为___________
②根据滴定有关数据,该NaI溶液中I含量是 ___________g·L-1
2021-04-24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淮十校”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10 . 钴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具有重要用途。某炼锌废渣含有锌、铅、铜、铁、钴、锰的价氧化物及锌和铜的单质。从该废渣中提取钴的一种流程如下。

注:加沉淀剂使一种金属离子浓度小于等于,其他金属离子不沉淀,即认为完全分离。
已知:①
②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和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前,需将废渣磨碎,其目的是_____
(2)“酸浸”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假设“沉铜”后得到的滤液中均为,向其中加入沉淀完全,此时溶液中_____,据此判断能否实现的完全分离_____(填“能”或“不能”)。
(4)“沉锰”步骤中,生成,产生的物质的量为_____
(5)“沉淀”步骤中,用,分离出的滤渣是_____
(6)“沉钴”步骤中,控制溶液,加入适量的氧化,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7)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从“沉钴”后的滤液中回收氢氧化锌的方法是_____
今日更新 | 9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全国甲卷理综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