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化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室温下可见光催化合成技术,对于人工模仿自然界、发展有机合成新方法意义重大。一种基于、碘代烃类等,合成化合物ⅶ的路线如下(加料顺序、反应条件略):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化合物x为i的同分异构体,且在核磁共振氢谱上只有2组峰。x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写一种),其名称为___________
(2)反应②中,化合物ⅲ与无色无味气体y反应,生成化合物ⅳ,原子利用率为。y为___________
(3)根据化合物V的结构特征,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反应试剂、条件反应形成的新结构反应类型
a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去反应
b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反应(生成有机产物)
(4)关于反应⑤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反应过程中,有键和键断裂
B.反应过程中,有双键和单键形成
C.反应物i中,氧原子采取杂化,并且存在手性碳原子
D.属于极性分子,分子中存在由p轨道“头碰头”形成的
(5)以苯、乙烯和为含碳原料,利用反应③和⑤的原理,合成化合物ⅷ。

基于你设计的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
(a)最后一步反应中,有机反应物为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b)相关步骤涉及到烯烃制醇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c)从苯出发,第一步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
2023-07-04更新 | 866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卷化学真题
2 . 配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且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某有机物能与形成橙红色的配离子,该配离子可被氧化成淡蓝色的配离子
①基态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②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某研究小组对(1)中②的反应进行了研究。
用浓度分别为溶液进行了三组实验,得到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
   
时,在内,的平均消耗速率=___________
②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平衡后加水稀释,增大
B.平衡转化率:
C.三组实验中,反应速率都随反应进程一直减小
D.体系由橙红色转变为淡蓝色所需时间:
(3)R的衍生物L可用于分离稀土。溶液中某稀土离子(用M表示)与L存在平衡:
     
     
研究组配制了L起始浓度与L起始浓度比不同的系列溶液,反应平衡后测定其核磁共振氢谱。配体L上的某个特征H在三个物种中的化学位移不同,该特征H对应吸收峰的相对峰面积S(体系中所有特征H的总峰面积计为1)如下表。
01.0000
ax0.64
b0.400.60
【注】核磁共振氢谱中相对峰面积S之比等于吸收峰对应H的原子数目之比;“”表示未检测到。
时, ___________
时,平衡浓度比___________
(4)研究组用吸收光谱法研究了(3)中M与L反应体系。当时,测得平衡时各物种的变化曲线如图。时,计算M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3-07-04更新 | 805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卷化学真题
3 . 均是重要的战略性金属。从处理后的矿石硝酸浸取液(含)中,利用氨浸工艺可提取,并获得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氨性溶液由配制。常温下,形成可溶于水的配离子:易被空气氧化为;部分氢氧化物的如下表。
氢氧化物
回答下列问题:
(1)活性可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常温下,的氨性溶液中,___________ (填“>”“<”或“=”)。
(3)“氨浸”时,由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会使滤泥中的一种胶状物质转化为疏松分布的棒状颗粒物。滤渣的X射线衍射图谱中,出现了的明锐衍射峰。
属于__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提高了的浸取速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
(5)①“析晶”过程中通入的酸性气体A为___________
②由可制备晶体,其立方晶胞如图。与O最小间距大于与O最小间距,x、y为整数,则在晶胞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晶体中一个周围与其最近的O的个数为___________
   
(6)①“结晶纯化”过程中,没有引入新物质。晶体A含6个结晶水,则所得溶液中的比值,理论上最高为___________
②“热解”对于从矿石提取工艺的意义,在于可重复利用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023-07-04更新 | 9847次组卷 | 6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卷化学真题
4 . 化学反应常伴随热效应。某些反应(如中和反应)的热量变化,其数值Q可通过量热装置测量反应前后体系温度变化,用公式计算获得。
(1)盐酸浓度的测定:移取待测液,加入指示剂,用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溶液
①上述滴定操作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___
A.                B.                C.             D.   
②该盐酸浓度为___________
(2)热量的测定:取上述溶液和盐酸各进行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体系的温度值()分别为,则该过程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c和分别取,忽略水以外各物质吸收的热量,下同)。
(3)借鉴(2)的方法,甲同学测量放热反应的焓变(忽略温度对焓变的影响,下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序号反应试剂体系温度/
反应前反应后
i溶液ab
iiac
①温度:b___________c(填“>”“<”或“=”)。
___________(选择表中一组数据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行。
(4)乙同学也借鉴(2)的方法,测量反应的焓变。
查阅资料:配制溶液时需加入酸。加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
提出猜想:粉与溶液混合,在反应A进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粉和酸的反应。
验证猜想:用试纸测得溶液的不大于1;向少量溶液中加入粉,溶液颜色变浅的同时有气泡冒出,说明存在反应A和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小结:猜想成立,不能直接测反应A的焓变。
教师指导:鉴于以上问题,特别是气体生成带来的干扰,需要设计出实验过程中无气体生成的实验方案。
优化设计:乙同学根据相关原理,重新设计了优化的实验方案,获得了反应A的焓变。该方案为___________
(5)化学能可转化为热能,写出其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应用___________
2023-07-04更新 | 7893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卷化学真题
5 . 用一种具有“卯榫”结构的双极膜组装电解池(下图),可实现大电流催化电解溶液制氨。工作时,在双极膜界面处被催化解离成,有利于电解反应顺利进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解总反应:
B.每生成,双极膜处有解离
C.电解过程中,阳极室中的物质的量不因反应而改变
D.相比于平面结构双极膜,“卯榫”结构可提高氨生成速率
2023-07-04更新 | 9306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卷化学真题
6 . 催化剂Ⅰ和Ⅱ均能催化反应。反应历程(下图)中,M为中间产物。其它条件相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Ⅰ和Ⅱ,反应历程都分4步进行B.反应达平衡时,升高温度,R的浓度增大
C.使用Ⅱ时,反应体系更快达到平衡D.使用Ⅰ时,反应过程中M所能达到的最高浓度更大
2023-07-04更新 | 9546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卷化学真题
7 . 化合物可作肥料,所含的5种元素位于主族,在每个短周期均有分布,仅有Y和M同族。Y的基态原子价层p轨道半充满,X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式为,X与M同周期,E在地壳中含量最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电负性:B.氢化物沸点:
C.第一电离能:D.的空间结构均为三角锥形
8 . 利用活性石墨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进行如图所示实验。闭合,一段时间后

   

A.U型管两侧均有气泡冒出,分别是B.a处布条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
C.b处出现蓝色,说明还原性:D.断开,立刻闭合,电流表发生偏转
2023-07-04更新 | 947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卷化学真题
9 . 下列陈述Ⅰ与陈述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陈述Ⅰ陈述Ⅱ
A将浓硫酸加入蔗糖中形成多孔炭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和脱水性
B装有的密闭烧瓶冷却后颜色变浅转化为的反应吸热
C久置空气中的漂白粉遇盐酸产生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D溶液导电性比同浓度醋酸强溶液的比醋酸的高
A.AB.BC.CD.D
2023-07-04更新 | 789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卷化学真题
10 . 按图装置进行实验。将稀硫酸全部加入Ⅰ中的试管,关闭活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Ⅰ中试管内的反应,体现的氧化性B.Ⅱ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的还原性
C.在Ⅰ和Ⅲ的试管中,都出现了浑浊现象D.撤掉水浴,重做实验,Ⅳ中红色更快褪去
2023-07-04更新 | 9769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3年高考广东卷化学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