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1 . Fe、Cu都是人类早期使用的金属,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研究Fe、Cu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取两束细铜丝用砂纸打磨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再分别伸入盛有的集气瓶中。则甲同学在两个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

(2)乙同学为验证Fe在冷的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但能和热的浓硝酸发生反应,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结果发现装置1中无明显现象,装置2中________(填实验现象);为使装置2能控制反应的进行,请对装置2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
(3)丙同学在Fe和热的浓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块Cu片,Cu片逐渐溶解,反应一段时间后Cu片不再溶解。
①丙同学依据反应现象得出Cu片溶解的原因是Cu和发生了反应,则他依据的反应现象是______
②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4)请设计实验证明加入Cu片并反应完全后的溶液中含有但不含。写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
2020-09-15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鲁科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第三章B 素养拓展区 过综合 章末素养综合检测
2 . 已知红热的铁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现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实验,并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检验生成的氢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燥管C中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干燥管的____________(填“m”或“n”)端与g导管相连接。
(3)在D处画出用试管收集氢气的装置图(所需其他仪器自行选择)。______
(4)怎样用简单的方法检验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
简述实验操作步骤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H2 22.4L,则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6)当固体质量增加32g时,生成H2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2020-09-05更新 | 359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单元测试定心卷(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 . 氨气与适量氯气混合反应可生成NH4Cl(岩脑砂的主要成分)和一种无污染的气体。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模拟该反应,请回答相关问题。
A B
C                    D
(1)该实验中所需的氯气是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取。装置A中仪器X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
(2)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A、B、C装置中导管的连接顺序为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D装置,将适量氨气与氯气充分混合,氨气应从__________ 通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4)现取岩脑砂进行NH4Cl含量的测定。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岩脑砂,与足量的氧化铜混合,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已知:2NH4Cl+3CuO3Cu+N2↑+2HCl↑+3H2O

①为顺利完成有关物理量的测定,请完善下列表格。
测量时间点反应前反应后
测量内容________当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现象
时停止加热,冷却,称量H装置的总质量

②如果不用H装置,测出NH4Cl的含量将 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020-04-09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模拟高考——C挑战区 夯实基础(鲁科版必修2)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4 .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实验中某同学将a g铜片和12 mL 18 mol·L1的浓硫酸放入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一定量的H2SO4和Cu剩余。
请回答:
(1)请写出Cu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E中试管D内盛品红溶液,当C中气体收集满后,D中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装置E中D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试用最简单方法加以解决(实验用品自选)______________
装置B的作用是储存多余的气体。当D处有明显现象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气体产生,此时B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应放置的液体是________(填字母)。
A 饱和Na2SO3溶液   B 酸性KMnO4溶液       C 浓溴水   D 饱和NaHSO3溶液
(3)问题讨论: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还未能使Cu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足量下列药品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的确有余酸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Fe B BaCl2溶液 C Ag D Na2CO3溶液
(4)实验中该同学向A中反应后溶液中通入一种气体单质,使铜片全部溶解且仅生成硫酸铜溶液,请问该气体单质是__________(填名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5-23更新 | 803次组卷 | 4卷引用: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卷1
5 . 某校学生实验小组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装置和夹持装置均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实验操作及现象为:
操作现象
I,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
Ⅱ.当C处产生白色沉淀,立刻将B装置上提
III.将A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装置A微加热装置A中产生无色气体,装置E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
IV.用F向E中鼓入空气烧瓶E内气体颜色逐渐加深
V.一段时间后C中白色沉淀溶解
(1)操作Ⅰ中产生气体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
(2)操作Ⅰ的目的是__
(3)C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操作Ⅱ中当C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上提的原因是__
(4)操作Ⅲ中装置A产生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
(5)烧瓶E内气体颜色逐渐加深的原因是__
(6)操作Ⅴ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__
(7)D装置的作用是__
2020-01-2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测试卷
6 . 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常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的来源,还可用作熔矿剂,使某些不溶于酸的矿物分解。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过氧化钠粉末,置于石棉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起来。
请回答:(1)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结论是:
a.有氧气生成;b.__________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证明上述结论。

①用以验证结论a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②用以验证结论b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
7 . 下列实验的现象或表述正确的是
A.向等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酚酞,碳酸氢钠溶液的红色更深
B.检验红砖中的氧化铁成分,向红砖粉末中加入盐酸,充分反应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2~3滴即可
C.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加边搅拌,即可制得白色的氢氧化亚铁
D.向饱和FeCl3溶液中滴入少量NaOH溶液,煮沸后即得红棕色Fe(OH)3胶体
2020-08-27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三章 章末检测(1)——《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人教版 必修第一册)
8 . 某小组取一定质量的FeSO4固体,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实验过程实验现象
通入一段时间N2,加热A中固体变为红棕色
B中有白色沉淀,D试
管中有无色液体
用带有火星的木条靠近
装置D的导管口
木条复燃
充分反应,停止加热,
冷却后,取A中固体,
加盐酸
固体溶解,溶液呈黄色
将③所得溶液滴入D
试管中
溶液变为浅绿色
已知:SO2熔点-72℃,沸点-10℃;SO3熔点16.8℃,沸点44.8   ℃。
(1)实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过程除产生使木条复燃的气体外,仅由A中固体颜色变化推测,还一定有________气体,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依据B中的现象,认为FeSO4分解一定有SO3生成。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用必要的文字和化学方程式解释)。
9 . 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填写有关现象及化学方程式。

(1)A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2020-01-29更新 | 379次组卷 | 11卷引用: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卷1
10 .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铝热反应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在该反应中___是氧化剂,___是还原剂,该反应称为___反应。
(2)选出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把序号填写在横线上):___
①镁条剧烈燃烧;②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火星四射;③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④有红热状态的液珠落入蒸发皿内的细沙上,液珠冷却后变为黑色固体。
(3)写出下列操作或物质的作用:内层纸漏斗底部剪一个孔:___;蒸发皿盛沙:___;镁条:___;氯酸钾:___
2020-02-16更新 | 39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麓山国际学校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检测第四章单元检测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