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3 道试题
1 . 某多孔材料孔径大小和形状恰好将“固定”,能高选择性吸附。废气中的被吸附后,经处理能全部转化为。原理示意图如下。

已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时不利于吸附
B.多孔材料“固定”,促进平衡正向移动
C.转化为的反应是
D.每获得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2022-09-08更新 | 7358次组卷 | 24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 . 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若增大,则
B.加入一定量Z,达新平衡后减小
C.加入等物质的量的Y和Z,达新平衡后增大
D.加入一定量氩气,平衡不移动
2021-09-13更新 | 10961次组卷 | 4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3 . 高纯硫酸锰作为合成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原料,工业上可由天然二氧化锰粉与硫化锰矿(还含Fe、Al、Mg、Zn、Ni、Si等元素)制备,工艺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金属离子[c0(Mn+)=0.1 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Mn2+Fe2+Fe3+Al3+Mg2+Zn2+Ni2+
开始沉淀的pH8.16.31.53.48.96.26.9
沉淀完全的pH10.18.32.84.710.98.28.9

(1)“滤渣1”含有S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溶浸”中二氧化锰与硫化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中添加适量的MnO2的作用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pH”除铁和铝,溶液的pH范围应调节为_______~6之间。
(4)“除杂1”的目的是除去Zn2+和Ni2+,“滤渣3”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
(5)“除杂2”的目的是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若溶液酸度过高,Mg2+沉淀不完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沉锰”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层状镍钴锰三元材料可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化学式为LiNixCoyMnzO2,其中Ni、Co、Mn的化合价分别为+2、+3、+4。当x=y=时,z=___________
2019-06-09更新 | 19607次组卷 | 29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理综化学试题
4 . 苯催化加氢制备环己烷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工艺,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Ⅰ.主反应:(g)+3H2(g)(g) ∆H1<0
Ⅱ.副反应:(g) (g) ∆H2>0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Ⅲ.
Ⅳ.2 (g)+15O2(g)12CO2(g)+6H2O(l) ∆H4
Ⅴ.(g)+9O2(g)=6CO2(g)+6H2O(l) ∆H5
_______(用表示)。
(2)有利于提高平衡体系中环己烷体积分数的措施有_______。
A.适当升温B.适当降温C.适当加压D.适当减压
(3)反应Ⅰ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实际投料往往在的基础上适当增大用量,其目的是_______
(4)氢原子和苯分子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时,才能发生反应,机理如图。当中混有微量等杂质时,会导致反应Ⅰ的产率降低,推测其可能原因为_______

(5)催化剂载体中的酸性中心能催化苯及环己烷的裂解。已知酸性中心可结合孤电子对,下图中可作为酸性中心的原子的标号是_______(填“①”“②”或“③”)。

(6)恒压反应器中,按照投料,发生Ⅰ、Ⅱ反应,总压为,平衡时苯的转化率为α,环己烷的分压为p,则反应1的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021-09-13更新 | 9420次组卷 | 1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温度T1时,向一体积固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H<0,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CO2的转化率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5min,平均反应速率v(H2)=0.06mol·(L·min)-1
B.该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的值为
C.当v(CO2)=3v(H2)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D.若平衡后升温,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
6 . 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置入一定量的NO(g)和足量C(s),发生反应C(s)+2NO(g)CO2(g)+N2(g),平衡状态时NO(g)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ΔH>0
B.若该反应在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
C.在T2时,若反应体系处于状态D,则此时一定有v(正)<v(逆)
D.在T3时,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则可以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023-08-27更新 | 2342次组卷 | 54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
7 . 用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   ,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
B.正反应速率:
C.平衡常数:
D.平均摩尔质量:
2022-02-28更新 | 2108次组卷 | 8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2018-06-09更新 | 14197次组卷 | 13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化学试题
9 . 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Ⅰ中,甲、乙的平衡常数分别为,则
B.图Ⅱ中,平衡状态甲与乙的反应物转化率乙>甲
C.图Ⅱ中,t时刻可能是增大了压强
D.图Ⅲ表示反应分别在甲、乙条件下达到平衡,说明乙温度高于甲
2022-09-18更新 | 2984次组卷 | 29卷引用:大庆市肇州县肇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10 .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有
①实验室常用排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收集Cl2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③对于2HI(g) H2(g)+I2(g),达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可使体系颜色变深
④合成氨反应,为提高原料的转化率,理论上应采取降低温度的措施
⑤合成氨时将氨液化分离,可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