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化学平衡的移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 道试题
1 . 含硫化合物在能源、材料及环境等工业领域均有广泛的应用。
Ⅰ.工业废气分解可制取
(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ⅰ.       
ⅱ.       
ⅲ.       
热分解反应___________(用含的式子表示)。
(2)一定温度下,2mol 在体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分解反应,ts时的产率为40%,则0~ts内的平均分解速率为___________充分分解达到平衡时,容器中的分压相等,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Ⅱ.KSCN可用于镀铬工业。常温下,用KSCN配制电镀液,溶液中发生第一、二步络合的反应如下:
ⅳ.          
ⅴ.        
(3)根据以上络合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水稀释后,溶液中离子的总数减少
B.加入少量固体,溶液中含铬微粒总数不变
C.反应的平衡常数
D.溶液中减小,浓度的比值减小

(4)常温下,某研究小组配制了起始浓度不同的系列溶液,测得平衡时的浓度(含铬微粒)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平衡后其他含铬微粒(3≤x≤6,图中未画出)总浓度为amol/L。

时,图中含铬微粒按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A点时,溶液中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
②在某电镀工艺中,的浓度需要在以上,结合计算判断C点所对应的溶液能否用于该电镀工艺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024-05-19更新 | 855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2 . 实验室模拟某含有机酸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
.利用先与金属阳离子络合再被紫外光催化降解的方法去除,其机理如下:
(1)发生络合反应生成有色物质:
   
①基态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②下列有关上述络合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反应达平衡时,溶液的颜色不再变化       
B.增大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C.过低不利于的生成       
D.升高温度,该平衡正向移动
(2)紫外光催化降解:
若有机酸为,则光催化降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利用有机溶剂从废水中萃取的方法去除。该过程涉及以下反应:
(i)
(ii)
(iii)
(3)根据盖斯定律,反应(有机相)的___________
(4)水相的以及体系温度的平衡分配比有影响。
已知:
①常温下,配制体积相同、不同、含粒子总浓度相同的系列溶液,分别加入等量有机溶剂萃取。测算并得到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分析升高而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

②当所配制的溶液时,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萃取宜在___________温度下进行(填“较高”或“较低”)。
经测定,在图中点对应温度下,反应(ii)平衡常数,忽略水相中的电离,则有机相中___________;计算该温度下,反应(iii)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2024-05-18更新 | 6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2024届高三二模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小组探秘人体血液中的运载氧平衡及酸碱平衡,回答下列问题:
Ⅰ.人体运载氧平衡及CO中毒、解毒机制。
人体中的血红蛋白(Hb)能被CO结合而失去结合能力,吸入高压氧可以使血红蛋白恢复结合能力,原理如下:
ⅰ.       
ⅱ.       
ⅱ.       
ⅳ.       
(1)________(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2)也影响Hb结合的能力,反应如下: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B.若,则该反应任意温度下能自发
C.高氧条件下,血液中浓度增加D.人体代谢酸增加,该反应K值变大

(3)36.5℃时,氧饱和度[]与氧气的平衡分压[]关系如下图所示,计算36.5℃时A点反应ⅰ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氧气的平衡浓度可用氧气的平衡分压代替)。

Ⅱ.人体血液中的酸碱平衡。
正常人体血液中主要含有和形成的缓冲溶液,能缓解外界的酸碱影响而保持pH基本不变。正常人体和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的血气分析结果见表:

项目名称

结果浓度

参考范围

正常人

代谢性酸中毒病人

分压/mmHg

40

50

35~45

24.2

19

23.3~24.8

血液酸碱度(pH)

7.40

7.21

7.35~7.45


(4)37℃时的水解常数,已知某同学血浆中,写出人体血液中存在的水解平衡方程式___________;请判断该同学血液的pH是否正常________。(填“是”或“否”)
(5)人体酸碱平衡维持机制简要表达如下图:

①当人体摄入酸过多时,肺通过呼吸排出的_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
②对于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的病人应该采用什么治疗方法__________。(选填字母)
A.口服0.9% KCl溶液                                               B.口服5%葡萄糖溶液
C.静脉注射5% 溶液                                        D.静脉注射0.9% NaCl溶液
2024-05-01更新 | 61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综合测试化学试卷
4 . 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配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其中能与形成深蓝色溶液。
①基态的3d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
的配位原子是_______,氨气中H—N—H的键角小于配合物中H—N—H的键角,其原因是_______
(2)氨是制取硝酸的重要原料。氨的催化氧化过程主要有以下两个反应:
Ⅰ.
Ⅱ.
①反应   _______
②不同温度下氨催化氧化的平衡常数如下();
温度(℃)3005007009001100
反应Ⅰ()6.3×10411.1×10262.1×10193.8×10153.4×1011
反应Ⅱ()7.3×10567.1×10342.6×10251.5×10206.7×10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如果对反应不加控制,氨和氧气反应的最终产物主要是
B.为使反应有利于向生成更多的NO方向进行,不必关注热力学问题(平衡移动问题),需要关注动力学问题(反应速率问题)
C.在实际生产中,需采用高压氧化,以利于提高NO的产率
D.反应中需控制氨氧比、选择性催化剂的形状、气固相接触时间等
(3)已知可通过下列方法合成尿素:
第一步:
第二步:在体积为5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和4 mol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进行到10 min时,测得和尿素的物质的量均为0.25 mol,15 min后,测得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如图所示。

①若用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表示固体或纯液体的反应速率,则10 min内第一步反应中生成(氨基甲酸铵)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
②反应进行15分钟后,随着时间的变化,尿素和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变化比较明显,但氨气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基本不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第一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列出算式即可)。
2024-04-04更新 | 41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4届高三一模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汞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医药、冶金及其他精密高新科技领域。
(1)干燥的固体上通入可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
(2)富氧燃烧烟气中的脱除主要是通过与反应实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实验结果,有研究组提出了的可能反应机理:




①根据盖斯定律,___________(写出一个代数式即可)。
②上述反应体系在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增大的浓度,可提高的平衡脱除率
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C.恒温恒压下充入,可提高原料的平衡转化率
D.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脱除速率
③在常压、温度范围为15~60℃条件下,将浓度为汞蒸气和气体通入反应容器中,测得出口气流中的汞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

ⅰ)15℃,600~900s内的平均脱除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ⅱ)___________0(填“>”或“<”)
④富氧燃烧烟气中等污染物可通过配有循环水系统的分压精馏塔进行一体化脱除,污染物脱除率随循环水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循环水的加入有利于转化为而脱除,但随着循环水量的增大,的去除率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溶液可用于手术刀消毒。的混合溶液中主要存在平衡:


溶液中加入固体(设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溶液中含氯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
①熔融状态的不能导电,___________(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②A点溶液中___________
③A点溶液中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列出计算式)。
2024-03-01更新 | 50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6 .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的化学性质。
Ⅰ.实验准备:饱和氯水的制备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实验室使用上图装置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室最适合用于处理多余氯气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       B.溶液       C.溶液
Ⅱ.实验探究
①取溶液于试管中,滴加3滴溶液,溶液变红色;
②取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3滴溶液,振荡,溶液无现象,再滴加3滴饱和氯水,溶液变黄色。
【发现问题】小组成员针对实验②中溶液未变红色,而呈现黄色的现象展开了探究。
【查阅文献】
i.能将氧化成,硫氰常温下为黄色液体,易挥发,可与水发生反应:
ii.为无色配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一   被氯水氧化成,使溶液呈黄色;
猜想二   加入氯水后部分被氧化为(红色),但由于存在反应:,实验②生成的浓度比实验①的小,溶液在浓度较低时呈黄色。
【验证猜想】
(4)为验证猜想,小组成员设计了以下实验,请补充表格中的操作及现象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实验①的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二正确
取少量实验②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3滴饱和溶液溶液变浑浊猜想一也正确

【提出质疑】
(5)甲同学提出,实验④并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
【再次探究】
(6)小组成员进行进一步探究,请完成表格中的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现象
滴加3滴蒸馏水无明显现象
___________无明显现象
滴加3滴饱和氯水溶液变橙红色
滴加3滴溶液___________
得出结论i.由实验⑥的现象可以判断:猜想一不正确,
ii.结合实验⑤⑦⑧的现象可以判断:猜想二正确。

【得出结论】
(7)由实验结论可以判断:本实验条件下还原性强弱:___________(填“强于”“弱于”或“等于”)。
2024-01-22更新 | 49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7 . 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棕色的体系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逐渐变浅
B.在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往往要加入少量铁粉
C.用稀盐酸洗涤AgCl沉淀比用水洗涤损耗AgCl小
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二氧化硫的利用率
2024-04-30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富源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8 . 工业上利用黄铁矿(FeS2)制取硫酸,其反应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矿石粉碎的目的是提高反应速率
B.反应②中即使通入过量的氧气,也不能将SO2全部转化成SO3
C.接触室选择500℃左右的温度是因为比常温更有利于合成SO3
D.过量的氨水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2NH3·H2O+SO2=(NH4)2SO3+H2O
9 . 下列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当仅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当仅增大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转化率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仅缩小容器容积,平衡一定向气体总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A.①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3-12-09更新 | 196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培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已知:可逆反应2SO2(g) + O2(g)2SO3(g)   H<0,在一密闭容器中,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按要求完成下列内容:
(1)2mol SO2(g) 和 1mol O2(g)的总能量_______2mol SO3(g)的总能量(填写“>”、“<”或“=”)
(2)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平衡_______移动(填写“正向”、“逆向”或“不”)
(3)保持温度不变,压缩体积,平衡_______移动(填写“正向”、“逆向”或“不”),平衡常数_______(填写“增大”、“减小”或“不变”)
(4)常温下,溶液中,_______(填“>”“<”或“=”)溶液的_______
(5)溶液呈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其原因是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023-09-23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