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浓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CoCO3可用作选矿剂、催化剂及伪装涂料的颜料。以含钴废渣(主要成分为CoO、Co2O3,还含有Al2O3、ZnO 等杂质) 为原料制备CoCO3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常温下,Ksp(CoCO3)=1.6×10-7
②相关金属离子[c(Mn+)=1.0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开始沉淀的pH沉淀完全的pH
Co2+7.69.4
Al3+3.05.0
Zn2+5.48.0
(1)“酸浸”时加快溶解的方法有_______(写出一种)。
(2)写出“酸浸”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除铝”过程中需要调节溶液pH 的范围为_______,形成沉渣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萃取”过程可表示为ZnSO4(水层)+2HX(有机层)ZnX2(有机层)+H2SO4(水层),由有机层获取ZnSO4溶液的操作是_______
(5)“沉钴”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可得CoCO3固体,其中洗涤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
(6)当Co2+沉淀完全时[c(Co2+)≤1×10-5mol·L-1],溶液中c(CO)至少应大于_______
(7)在空气中煅烧CoCO3生成钴的氧化物和CO2,测得充分煅烧后固体质量为2.41g,CO2的体积为0.672 L(标准状况),则该钴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2022-05-10更新 | 38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广东卷高考真题变式题(17-21)
2 . CO2是一种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将CO2作为原料转化为有用化学品,对实现碳中和及生态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Ⅰ.工业上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在合成塔中存在如下转化:

(1)液相中,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l)+CO2(l)=H2O(l)+NH2CONH2(l) △H=___________kJ/mol。
(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 △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CO2的浓度,有利于NH3的转化率增大
B.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C.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改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D.充入He,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

Ⅱ.可利用CO2和CH4催化制备合成气(CO、H2),在一定温度下容积为1 L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CH4和CO2,加入Ni/Al2O3使其发生反应:CH4(g)+CO2(g)2CO(g)+2H2(g)
(3)反应达平衡后,平衡常数K=81,此时测得c(CO)为3 mol/L,则CH4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4)制备“合成气”反应历程分两步:
步骤反应正反应速率方程逆反应速率方程
反应①CH4(g)C(ads)+2H2(g)v=k1·c(CH4)v=k2·c2(H2)
反应②C(ads)+CO2(g)2CO(g)v=k3·c(CO2)v=k4·c2(CO)
上述反应中C(ads)为吸附性活性炭,反应历程的能量图变化如下图所示:

①反应速率快慢比较:反应①___________反应②(填“>”“<”或“=”),请依据有效碰撞理论微观探析其原因___________
②一定温度下,反应CH4(g)+CO2(g)2CO(g)+2H2(g)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用k1、k2、k3、k4表示)。
(5)制备合成气(CO、H2)过程中发生副反应:CO2(g)+H2(g)CO(g)+H2O(g) △H2=+41.0 kJ/mol,在刚性密闭容器中,进料比分别等于1.0、1.5、2.0,且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体系中,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随着进料比的增加,的值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022-05-06更新 | 49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2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试化学试题
3 . 国家规定,排放的废水中氟的含量不得超过10.0mg·L-1,砷的含量不得超过0.5mg·L-1。硫酸工厂废水中除含有稀硫酸外,还含有H3AsO3、H2SiF6等物质。工业上常通过化学沉淀和氧化、吸附沉降处理废水,实现水体达标排放。
(1)化学沉淀:向废水中加入石灰乳[以Ca(OH)2为主]、过滤。滤渣中主要含有CaSO4、CaF2、SiO2和少量Ca3(AsO3)2
①CaSO4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
②写出该过程中H2SiF6和石灰乳反应生成CaF2、SiO2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③充分沉淀后测得废水中F-的含量为19.0mg·L-1,此时SO的浓度为____mol·L-1。[已知:Ksp(CaSO4)=5.0×10-5、Ksp(CaF2)=5.0×10-9]
(2)氧化、吸附沉降:利用NaClO和FeSO4进一步处理废水中残余的As(III)。已知:
ⅰ.NaClO能将As(III)氧化为As(V)、Fe(II)氧化为Fe(III)。形成的Fe(OH)3胶体吸附废水中的As(V)物种而沉降。
ⅱ.As(III)和As(V)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向化学沉淀后的废水(pH≈8)中加入NaClO溶液,写出As(III)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②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以下两种方式向废水样中添加NaClO和FeSO4溶液。方式I:先加NaClO溶液,再加FeSO4溶液;方式II:先加FeSO4溶液,再加NaClO溶液。反应相同时间,测得As(III)的氧化效果方式II不如方式I,原因是____
2022-05-0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检测化学试题
4 . 某温度下,改变0.1mol/LK2Cr2O7溶液的pH时,各种含铬元素微粒及OH-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已知H2CrO4是二元酸),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的Kw=10-13
B.溶液中存在平衡+H2O2+2H+,该温度下此反应的K=10-13.2
C.向0.1mol/LK2Cr2O7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溶液橙色加深
D.E点溶液中存在:c(K+)<2c()+3c()
2022-04-29更新 | 788次组卷 | 4卷引用: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三质量监测(二)化学试题
5 . 甲烷与硫化氢可通过重整反应制取氢气。现将原料按通入反应釜中,保持体系压强为0.1Mpa,研究不同温度对该反应体系的影响。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

(1)已知该重整反应的另一个产物在常温下为液态,具有恶臭味,写出该物质的结构式:_______,此物质在该实验条件下为气态,写出该重整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热效应用Q表示)_______
(2)图中表示物质的量分数变化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填标号)。
A.
B.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C.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4)由图可知该反应的Q_______0(填“>”、“<”或“=”),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5)M点对应温度下,的转化率为_______
2022-04-29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七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6 . 已知:[Co(H2O)6]2+呈粉红色,[CoCl4]2-呈蓝色,[ZnCl4]2-为无色。现将CoCl2溶于水,加入浓盐酸后,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存在以下平衡:[Co(H2O)6]2++4Cl-[CoCl4]2-+6H2O,用该溶液做实验,溶液的颜色变化如下:

以下结论和解释正确的是
A.由实验①可推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等物质的量的[Co(H2O)6]2+和[CoCl4]2-中σ键数之比为9:4
C.实验②是由于c(H2O)增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
D.由实验③可知配离子的稳定性:[ZnCl4]2-> [CoCl4]2-
7 . 为充分利用金属资源,某研究团队利用生产钴电极材料生的铜锰渣(含等物质)回收金属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写出铜锰渣中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研究团队认为该工艺可能利用了如下反应原理沉淀滤液1中的Cu2+.析出的Cu沉淀中还混有少量的S单质,原因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4)依据反应萃取滤液2中的并进行操作Ⅱ,操作Ⅱ的名称是________;所得有机相中加入硫酸能进行反萃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5)控制反应温度为,向滤液1中加入溶液,不同金属沉淀率与用量倍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用量倍数为2.0时,水相中的金属阳离子主要含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6)用作电池材料,使用KOH溶液作电解液,充电时转化为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4-22更新 | 4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2022届高三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8 . 二氧化铈(CeO2)可用作玻璃工业添加剂和有机反应催化剂。以氟碳铈矿(主要含有CeFCO3)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铈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Ce4+能与F-结合成CeF3+,Al3+也能与F-结合成AlF;②Ce4+能被萃取剂TBP萃取,而Ce3+不能。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焙烧”时,为了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的措施有_______。(写一种,合理即可)
(2)“氧化焙烧”后的固体产物中含有CeO2和CeF4,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1,“酸浸”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TBP是一种有机萃取剂,“萃取”时发生反应:CeF3++TBP→CeTBP4++F-,氟洗液中添加Al3+的作用是_______
(4)“反萃取”时加入H2SO4和H2O2的混合液,H2O2的作用为_______
(5)“反萃取”后的水层溶液中c(Ce3+)=1mol·L-1,c(Al3+)=0.01mol·L-1。室温下,“调pH”时,先除去Al3+,若忽略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则需加入NaOH调节溶液pH的范围为_______,过滤后,再向滤液加入NaOH使Ce3+沉淀完全(已知:室温下,当溶液中的离子浓度c≤1.0×10-5mol·L-1时,可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K[Al(OH)3]=1.0×10-32,K[Ce(OH)3]=1.0×10-21)。
(6)“氧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7)用10吨含70%CeFCO3的矿石,按上述工艺生产,制得CeO24.48吨,则CeO2的产率为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2-04-21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示范高中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9 . 金属铬坚硬,耐腐蚀,可做镀层金属,并且在制皮革,羊毛,火柴,颜料等方面均有其应用。但是Cr(Ⅵ)致癌,因此国家对废水中Cr含量有严格的排放标准。已知: Ksp[Cr(OH)3]= 1 ×10-32
(1)基态Cr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
(2)还原法
①可以选择焦亚硫酸钠或硫代硫酸钠(Na2S2O3在酸性条件下分解为HSO、SO)处理含铬(VI)废水,处理费用低。其工艺流程如图:

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
②Cr2O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强,其他条件相同,pH<2.5时pH过低,充分反应后除铬率反而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
③室温下,加入石灰乳调节pH,当Cr3+完全沉淀时[c(Cr3+)≤1 ×10-6mol/L],溶液pH范围是 _______
(3)Fe3O4/纳米Fe去除法
(i)某研究小组经查阅资料,发现磁铁矿Fe3O4辅助纳米Fe可以降解废水中的Cr2O。为验证其准确性,进行了如下实验,相同时间内得到如下实验结果。
实验编号纳米 Fe(g/L)Fe3O4(g/L)Cr2O实际降解率
10.05051.4%
2027.12%
30.05286.67%
(ii)依据如下两个图示信息,上述实验3降解Cr2O效率增大的原因是 _______
2022-04-20更新 | 4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检测化学试题
10 . 镁条投入盐酸时,快速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投入热水时,其表面会附着微量气泡。受此启发,某兴趣小组对Mg与NaHCO3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向7.5 mL1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长3cm的镁条持续快速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略显浑浊
I.探究反应产生的气体成分。
(1)经检验反应产生的气体有H2,实验室检验H2的方法为_______
(2)小组成员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可能有CO2,并对此进行了如下实验(图1、图2中曲线②均为对应加入镁条的数据):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
2分别称取两份6.0 mL 1 mol·L-1NaHCO3溶液于两个相同塑料瓶中(其中一个加入0.1g镁条),塞紧CO2气体传感器,采集数据,各重复实验1次,得到图1所示曲线
3分别称取两份30.0 mL 1 mol·L-1NaHCO3溶液于两个相同烧杯中(其中一个加入1.1g镁条),插入pH传感器,搅拌并采集数据,得到图2所示曲线

图1中曲线②对应的CO2含量逐渐增大的原因为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结合实验3解释,随着时间推移,图1中曲线②的数值低于曲线①的原因为_______
II.探究Mg与NaHCO3溶液反应比与热水反应快的原因。
小组成员推测可能是溶液中的Na+或HCO加快了该反应的发生,对比实验1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4向_______溶液中加入长3 cm的镁条持续快速产生大量气泡,溶液略显浑浊
(3)结合实验1和4,可知溶液中的HCO加快了反应的发生。
①实验4中横线处内容为_______
②查阅文献可知,Mg(OH)2质地致密,MgCO3质地疏松,请结合必要的文字和化学用语解释HCO能加快该反应的原因为_______
III.探究固体浑浊物的组成。
文献显示,固体浑浊物为Mg(OH)2和MgCO3的混合物。甲、乙两位同学设计不同方案,测定混合物组成。
(4)甲同学借助下图装置(可重复选用),通过测定固体热分解产物水及二氧化碳的质量,测定其组成。按照该方案,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填字母编号)。


(5)乙同学只测定了固体浑浊物在热分解前后的质量分别为3.42 g和2.00g,据此计算出固体浑浊物中n[Mg(OH)2]:n[MgCO3]=_______
2022-04-09更新 | 1138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届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二(一模)化学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