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CO2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已知:
CH4(g)+2O2(g)=CO2(g)+2H2O(g) ΔH1=-802 kJ·mol-1
2CO(g)+O2(g)=2CO2(g) ΔH2=-566 kJ·mol-1
则反应 3CO2(g)+CH4(g)=4CO(g)+2H2O(g)的ΔH3=___________kJ·mol-1
(2)探究反应 CO2(g)+CH4(g)=2CO(g)+2H2(g)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向1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CO2和CH4各1mol,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CO2(g)+CH4(g)=2CO(g)+2H2(g)的ΔH___________0(填“大于”或“小于”)。
②下列叙述能判断反应CO2(g)+CH4(g)=2CO(g)+2H2(g)达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B.C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c(CO)和c(H2)的比值保持不变
D.断裂4mol C-H键的同时断裂2mol H-H键
③在压强为P1,温度为1000℃时,反应经5min达平衡,用C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CO2)=____;比较x点和y点的速率:x____y(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压强P1_____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___________
(3)CO2可被 NaOH 溶液捕获,其所得溶液中c(HCO):c(CO)=2:1,溶液pH=______。(室温下,H2CO3的K1=4x10-7;K2=5x10-11)
2021-04-11更新 | 48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届高三4月第二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2 . 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研究表明液氨是一种良好的储氢物质。
(1)化学家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①表示分子中均是单键B.②→③需要吸收能量
C.③→④需要吸收能量D.该过程表示了化学变化中包含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2)合成氨反应在不同压强、使用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初始时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时,平衡时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若分别用表示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状态A、B时的化学反应速率,则__________(填“>”“<”或“=”)
②在250℃、时,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温度为时,在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此时压强为,用催化氨气分解,若平衡时氨气的转化率为50%,则该温度下反应,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化学平衡常数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已知: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
(4)液氨是一种良好的储氢物质,液氨的电离与水的电离相似:,常温下,常温下,将一定量的金属钠投入液氨中,待反应结束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氢气。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恢复到室温时所得溶液中______
(5)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消除污染,其反应原理为(1)。在刚性容器中,的起始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X、Y、Z(其中),在相同时间内不同温度条件下,得到的脱除率(即的转化率)曲线如图所示。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时对应的曲线为_________(填“a”“b”或“c”)。
②各曲线中的脱除率均先升高后降低的原因为__________
3 . 甲烷、乙烯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以乙烷(C2H6)为原料,用传统的热裂解法或现在的氧化裂解法制取乙烯:
①C2H6(g)=C2H4(g) +H2(g)       ΔH1=+136kJ/mol;
②2C2H6(g)+O2(g)=2C2H4(g)+2H2O(g) ΔH2=-220kJ/mol
已知上述反应中部分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表:
化学能H-H(g)H-O(g)O=O(g)
键能( kJ/mol)436a496

由此计算a=_________
(2)甲烷可用于消除氮氧化物NO2:CH4(g)+2NO2(g)N2(g)+CO2(g)+2H2O(g),在温度为T1和T2时,分别降0.5molCH4和1.2molNO2充入1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温度物质的量
时间/min
010204050
T1n(CH4)/mol0.500.350.250.100.10
T2n(CH4)/mol0.500.300.18x0.15

①温度为T1时,0—10min内NO2的平均反应速率v(NO2)=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判断T1 _________T2(填“>”“<”或“=”),当温度为T2时反应进行到40min时,x_______0.15(填“>”“<”或“=”),该反应为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③单位时间内形成C—H键与形成C==O氧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_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④温度为T2时,若相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0.5molCH4和1.2molNO2,重新达到平衡时,n(N2)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乙烯完全燃烧均生成CO2,常温下H2CO3H++HCO3- Ka1=4.3×10-7;HCO3-H++CO3-2- Ka2=5.6×10-11;NH3·H2ONH4++OH- Kb=1.8×10-5;用氨水吸收CO2生成NH4HCO3溶液,则NH4HCO3溶液显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计算反应NH4++HCO3-+H2ONH3·H2O+H2CO3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2019-04-05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月考(3月)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4 . 电离平衡是溶液化学中的重要内容,某化学兴趣小组拟以乙酸为例探究弱酸的性质。
(1)实验一: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
现要配制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250mL,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和______,操作过程中如果没有将烧杯等的洗涤液一并转入容量瓶,在其它操作都正确的情况下,将该标准溶液用来滴定下列(2)中的未知浓度的乙酸溶液,将会使侧定的结果偏_(填“高”、“低”、“不影响”)
(2)实验二:现有一瓶乙酸溶液,常温下测定其中乙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设计实验方案,将待测物理量和对应的测定方法填写在下表中。

待测物理量

测定方法

_______量取25.00mL乙酸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指示剂,将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装入碱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
②H+的物质的量浓度取适量乙酸溶液于烧杯中,用______测定溶液pH。
③ 上述实验中,如果在某温度时测得乙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000mol/L,pH=3,则在该温度时乙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
(3)实验三:探究酸的强弱对酸与镁条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表,表中c=_______g。
编号酸的种类酸的浓度(mol/L) 酸的体积/mL镁条质量/g
l 乙酸0.5 17.0 2.0
2 盐酸0.5 17.0 c
② 实验步骤:
a)下图的装置中,在添加药品之前必须________

b)反应开始后,__________
c)将所记录的欲据绘制成曲线图(下图)。

③ 写出镁与乙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④ 描述O~5min盐酸与镁条反应的反应速率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
2017-04-15更新 | 5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U、V、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已知:
①WU4++XU-==WU3+U2X,各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电子总数都与Y+相等;
②Z的单质在X2中燃烧的产物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V的单质在X2中燃烧可生成VX和VX2两种气体;
④Y的单质是一种金属,该金属与X2反应可生成Y2X和Y2X2两种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Y2X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V、W、X形成的10电子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
(3)U2X2与FeSO4按物质的量之比1:2溶于稀硫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常温下,向pH=11的Y2VX3溶液中加入过量石灰乳,过滤后所得溶液pH=13,则反应前的溶液中与反应后的滤液中水电离出的c(OH-)的比值是_________       
(5)已知由U、W两种元素组成的共价化合物联氨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则联氨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联氨为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与氨相似,联氨第一步电离反应的平衡常数值为_______(已知:N2H4+H+==N2H5+的K=8.7×107;KW=1.0×10-14)。联氨与过量硫酸形成的酸式盐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017-04-01更新 | 4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7届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六次适应性考试理综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