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硫酸盐(含)气溶胶是雾霾的主要成分,主要通过转化产生。不同条件下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态及其对应的物质的量分数如图所示:

(1)过氧化氢是大气中重要的氧化剂,其有多种途径将氧化成硫酸盐。
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产生能将氧化。产生的机理如下:
反应Ⅰ:       (慢反应);
反应Ⅱ:       (快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反应涉及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B.反应Ⅰ的活化能大于反应Ⅱ
C.向固定容积的反应体系中充入氦气,氧化的反应速率加快
D.与作催化剂相比,相同条件下作催化剂时氧化效率可能更高
②研究表明水溶液的反应机理如下:
Ⅰ.
Ⅱ.
Ⅲ.
由此可判断,该条件下的值为__________(填“”“”或“”);请写出该过程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2)水溶液的反应是硫酸盐产生的另一个重要途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
Ⅲ.
在含硫微粒总的物质的量为水溶液中加入适量固体,再通入,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则_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请写出计算过程)。
(3)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利用水催化促进硫酸盐形成的化学新机制,如图所示:

①通过“水分子桥”,处于纳米液滴中的可以将电子快速转移到周围的气相分子。观察图示可知“水分子桥”主要靠________________形成;写出间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事实上,上述机理只能解释酸雨等现象的形成,却不能解释雾霾中固体硫酸盐小颗粒的存在。进一步研究发现,氨气在雾霾的形成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2 . 不仅是一种温室气体,也是一种来源广泛且廉价易得的碳资源,可通过热化学、电化学等方法再利用。其中甲烷干重整反应可以将两类重要的温室气体进行重整,涉及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I:
反应Ⅱ:
(1)若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只发生反应I,下列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B.和CO的物质的量之和不变
C.化学反应速率
D.断裂4mol键的同时生成2mol

(2)恒温刚性密闭容器中,按投料,初始总压3MPa,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转化率分别为60%、40%。计算该温度下反应I的压强平衡常数=______(用各物质的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某研究小组为了评估甲烷干重整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性能差异,在常压、催化剂作用下,按投料,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的转化率(柱形图)和产物)如图所示。请分析产物随温度变化的原因(不考虑催化剂失活)______

(4)该研究小组发现长时间反应后催化剂活性下降,主要存在以下积碳副反应:(a)
(b)。因此该小组借助X射线衍射(如图)定性评估催化剂的积碳情况。已知积碳会在出现衍射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碳附着在催化剂表面,使得活性位点与反应物之间的接触受阻,所以催化活性受到抑制
B.一般甲烷干重整的反应温度都很高,因此副反应a很可能是实际过程中产生积碳的主要原因
C.对比三种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结果可发现Ir型催化剂没有明显积碳,能在甲烷干重整过程中保持高稳定性
D.该小组进一步评估新型金属复合催化剂(H型和M型)的积碳情况,将反应后的催化剂加热至恒重后,发现H型和M型催化剂的重量损失分别为16.7%和10.2%,这表明H型催化剂能在甲烷干重整过程中保持更高的稳定性

(5)该研究小组查阅资料发现还可利用电解还原,电解过程中常需要调控溶液pH以实现有效转化。现有1.0L溶液,在298K下加入醋酸钾固体将调至,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所加醋酸钾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已知:298K时,]
2024-05-21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3 . 一种制备的工艺路线如图所示。反应Ⅱ所得溶液pH在3~4之间,反应Ⅲ需及时补加NaOH以保持反应在pH=5条件下进行。
已知:常温下,的电离平衡常数
请回答: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B.低温真空蒸发主要目的是防止分解
C.溶液Y可循环用于反应所在操作单元吸收气体
D.若产量不变,参与反应的X与物质的量之比增大时,需补加NaOH的量减少

(4)反应需及时补加NaOH以保持反应在pH=5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结合离子反应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5)请用实验验证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___________
2024-05-1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化学试题
4 . 甲酸是一种有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农药、皮革、医药和橡胶等工业。请回答:
(1)活性Fe3O4-x催化反应,进而可制得甲酸。该反应的_______0(填“>”或“<”),理由是_______
(2)某温度下,HCOOH电离平衡常数为,当HCOOH平衡浓度为xmol/L时,HCOOH已电离的弱电解质分子数的电离度_______(电离度,用含和x的代数式表示,可不化简)。
(3)某研究小组发现HCOOH水溶液在密封石英管中的分解反应如下:
Ⅰ. 
Ⅱ. 
研究发现,在反应Ⅰ、Ⅱ中,H+仅对反应Ⅰ有催化加速作用;反应Ⅰ速率远大于反应Ⅱ,近似认为反应Ⅰ建立平衡后始终处于平衡状态。T℃下,在密封石英管内完全充满1.0mol/LHCOOH水溶液,分解产物均完全溶于水中。CO2、CO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反应Ⅰ活化能小于反应Ⅱ
B.反应 
C.混合体系达平衡后:
D.若在起始溶液中加入盐酸,则CO达浓度峰值时,的值与未加盐酸时相同
②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反应起始时溶液中同时还含有0.10mol/L盐酸,请在上图中画出CO的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图_______
(4)一种由CO2电化学法合成甲酸盐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极b为_______极。电解一段时间后,若两侧电解液中K+的物质的量相差0.08mol,则阳极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总体积为_______L(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2024-04-18更新 | 559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已知25℃时,醋酸、碳酸、氢氰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化学式CH3COOHH2CO3HCN
电离平衡常数Ka=1.8×10-5Ka1=4.3×10-7   Ka2=5.6×10-11Ka=6.2×10-10
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pH相等的三种溶液①CH3COONa溶液、②Na2CO3溶液、③NaCN溶液,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
(2)25℃时,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将浓度为0.02mol·L-1的HCN与0.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中c(H+ )___________ c(OH- )(填“>”、“<”或 “=”)。
(4)常温下,向浓度为0.1mol·L-1、体积为V L的氨水中逐滴加入 一定浓度的盐酸,用pH计测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d点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温度时NH3·H2O的电离常数Kb≈___________
②b、c、d三点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③根据以上滴定曲线判断点d所示溶液中:c(Cl-)= c(NH3·H2O)+___________
2024-03-1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起始考化学试卷
6 . 是一种二元弱酸,时其电离平衡常数
(1)①溶液与足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时,向溶液中滴加等浓度等体积的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溶液中的微粒浓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
(2)某温度下,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用浓硫酸和氯化钠固体加热制氯化氢是因为在水中硫酸的酸性比盐酸的酸性强
B.冰醋酸中可以发生反应:
C.冰醋酸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D.向硫酸的冰醋酸溶液中加入,硫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3)液氨与水一样可以发生微弱电离,如: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醋酸和氢氟酸在水溶液中为弱酸,但在液氨中都显强酸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7 . 研究海洋中珊瑚礁(主要成分CaCO3)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相关主要反应有:
反应Ⅰ:CO2(aq)+H2O(l)(aq)+H+(aq)   K1=4.5×10-7
反应Ⅱ:(aq)(aq)+H+(aq)   K2= 4.7×10-11
反应Ⅲ:CaCO3(s)Ca2+(aq)+(aq)   K3=3.4×10-9
请回答:
(1)珊瑚礁形成的总反应可表示为Ca2+(aq)+2(aq)=CaCO3(s)+CO2(aq)+H2O(l)。有利于珊瑚礁形成的环境是_______(填“温暖海域”或“冰冷海域”),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用K1K2K3表示)。
(2)海水的pH为8.0~8.3,下列有关珊瑚礁形成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
A.海水中最主要的含碳微粒为
B.海水中的c(Ca2+)>c()+c()
C.的水解反应是海水呈弱碱性的主要原因
D.珊瑚礁形成的反应阻碍了的电离

(3)温室气体CO2的浓度上升,会导致海水酸化,促使珊瑚礁的溶解。科学家模拟海洋环境探究不同温度下海水中CO2浓度与浓度间的关系。已知T1℃下测得c(CO2)与c()的关系如图,请画出T2℃(T2>T1)时c()随c(CO2)的变化趋势_______

(4)工业上可用(NH4)2CO3溶液捕获CO2以减少其排放:(NH4)2CO3(aq)+H2O(1)+CO2(g)=2NH4HCO3(aq)   H。不同温度下,在同一密闭容器中充入同浓度的CO2,加入同浓度同体积的(NH4)2CO3溶液,经相同时间,测得CO2浓度如图,则△H_______0(填“>”“<”或“=”);随温度的升高,容器中CO2的浓度在T3温度下出现最低值的原因是_______

2023-12-15更新 | 22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浙江省舟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8 . 完成下列问题。
I.
(1)已知。若氨水的浓度为,溶液中的约为___________。将通入该氨水中,当下降至时,溶液中的比值是___________
Ⅱ.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过量排放在导致全球各种变化的诱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年来如何降低大气中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利用合成甲醇,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回答下列问题:
(2)反应Ⅰ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填“低温”或“高温”或“任何温度”)。
(3)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Ⅱ,当下列条件不再变化时,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
A.的浓度不变            B.的质量不变        C.容器内气体的总压强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E.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4)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发生反应Ⅰ,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关系是___________(填“>”“<”或“=”),下列措施中能等同时满足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
A.使用高效催化利        B.降低反应温度
C.将容器体积缩小为     D.不断将甲醇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5)在密闭容器中通入,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反应,甲醇的选择率(生成甲醇的总转化量的物质的量分数)和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①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内甲醇的产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填“D”、“E”或“F”)。
时,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③随着温度的升高,甲醇的选择率降低,的平衡转化率升高,其原因为___________
2023-07-17更新 | 3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9 . 回答下列问题:
(1)某温度时,测得溶液浓度是。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___________
(2)已知25℃时二元酸。向溶液通入HCl气体(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至,则的电离度约为___________
(3)室温下,向盐酸中滴加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NaOH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
B.选择变色范围在pH突变范围内的指示剂,可减小实验误差
C.选择甲基红指示反应终点,误差比甲基橙的大
D.时,
(4)铁炭混合物在水溶液中可以形成许多微电池。将含有的酸性废水通过铁炭混合物在微电池正极上转化为,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5)研究某溶液中溶质R的分解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R溶液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c(R)随时间变化如图。
       
①25℃时,在10~30min内,R的分解平均速率为___________
②从哪两条曲线的对比中能说明R的分解平均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___________
2023-07-0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实验班)试题
10 . 氨气是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之一,氨的合成及应用均是工业上的研究热点。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比较①、②、③NH3、④NF3键角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序号表示)
(2)合成氨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与能量(kJ)变化如下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已知:H−H键能为435.8 kJ∙mol−1,N≡N键能为944.8 kJ∙mol−1,则N−H键能为___________ kJ∙mol−1
(3)氨的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重要步骤,反应方程式如下:
4NH3(g)+5O2(g)=4NO(g)+6H2O(g) △H=−907.28 kJ∙mol−1
除反应①外,还会发生下列两个副反应:
4NH3(g)+4O2(g)=2N2O(g)+6H2O(g) △H=−1104.9 kJ∙mol−1
4NH3(g)+3O2(g)=2N2(g)+6H2O(g) △H=−1269.02 kJ∙mol−1
三个反应的lgKp(Kp为压强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图为___________(填“a”或“b”)

由图可见反应③趋势最大,氨和氧气的反应的主要产物为氮气,但实际生产中NO产率可以达到95−97%,则采取的有效措施可能为___________
(4)常温下氨水平衡体系中,各组分的分布系数δ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X为NH3·H2O或,则NH3·H2O的电离常数Kb值为___________。(其中δ(X)=)

(5)一般采用氨水沉淀法去除Cr3+,我国(GB/T14848−93)规定生活用水中铬离子含量不超过10−4 mol∙L−1若处理后的废水溶液中c(NH4+)/c(NH3·H2O)=10,通过计算说明该溶液的铬离子含量是否符合标准___________。(已知Ksp[Cr(OH)3]≈1×10−31)
2022-08-17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浦江中学、长兴中学、余杭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三校联考(3月)化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