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锰酸锂()是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以软锰矿粉(主要成分是,含少量等)为原料制备锰酸锂的流程如下:

常温下,几种难溶物质的溶度积数据如下表:
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常在高压下充入,其目的是___________
(2)“滤渣1”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酸浸”时,被氧化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调”时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已知:常温下,的电离常数)
(5)测得“沉镁”后溶液中,则残留的___________。“沉锰”后的滤液与碱加热处理后可返回___________(填步骤名称)步骤循环利用。
(6)“沉锰”生成碱式碳酸锰[]的同时放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利用碱式碳酸锰制备锰酸锂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022-04-15更新 | 1131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2 . 电解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已知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如表:
弱酸HCOOHHClOH2CO3NH3•H2O
电离常数(25℃)Ka=1.77×10‒4Ka=4.3×10‒10Ka1=5.0×10‒7
Ka2=5.6×10‒11
Kb=1.75×10‒5
回答下列问题:
(1)0.1mol·L‒1的NaClO溶液和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c(ClO)___(填“>”“<”或“=”)c(CO)。
(2)HCOO、ClO、CO、HCO中,结合质子能力最强的是___,将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3)将体积相同,pH=5的HCOOH和pH=5的H2SO4加水稀释到pH=6,需水的体积:HCOOH___(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下同)H2SO4;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反应,反应过程中的平均反应速率:HCOOH___H2SO4
(4)25℃时,0.01mol·L‒1的HCOOH和0.01mol·L‒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___(填“酸”或“碱”)性;若amol·L‒1的HCOOH与0.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O)=c(Na+),则该温度下HCOOH的电离常数Ka=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5)室温下,用0.100mol·L‒1的盐酸滴定20.00mL0.100mol·L‒1氨水,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①d点所示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
②b点所示的溶液中c(NH)-c(NH3·H2O)=___mol·L‒1(写出精确结果,不做近似计算)。
3 . 已知t ℃时,0.01mol/L NaOH溶液的pH=11,0.1mol/L的HA溶液中c(H+)/c(OH-)=10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_____,0.1mol/L的H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OH-)=_____
(2)在室温下,蒸馏水稀释0.01mol/L HA溶液时,下列呈减小趋势的是_____
A.水的电离程度                                   B.c(HA)/c(A-)
C.溶液中c(H)和c(OH)的乘积            D.溶液中c(A)·c(HA)的值
(3)室温下,取pH=2的盐酸和HA溶液各100 mL,向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Zn粒,反应过程中两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表示HA溶液pH变化曲线的是____(填“A”或“B”)。
②设盐酸中加入Zn的质量为m1,HA溶液中加入Zn的质量为m2,则m1_____m2(填“>”“<”或“=”)。
4 . 物质在水中可能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mol/LCH3COOH溶液中值增大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加水稀释 b.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c.加入少量冰醋酸 d.通入少量HCl气体   e.加少量烧碱溶液   f.升高温度
(2)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10-12
①该温度下,若100体积pH=a的H2SO4溶液与1体积pH=b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a+b=_________
②该温度下,pH=2的某酸HA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5。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混合溶液中:c(A-)-c(Na+)=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L(填数值)。
(3)25℃下,有浓度均为0.1mol/L的三种溶液:a.NaHCO3;b.NaClO;c.CH3COONa。(已知25℃时电离常数:H2CO3 K1=4.4×10-7K2=4.7×10-11;HClO K=3.0×10-8;CH3COOH   K=1.8×10-5
①三种溶液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②溶液a的pH大于8,则溶液中c(H2CO3)_____c(CO32-)(填“>”、“<”或“=”)。
(4)已知25℃时,Ksp(AgCl)=1.8×10-10,现将足量氯化银分别放入:
a.100mL蒸馏水中;
b.100mL 0.2mol/LAgNO3溶液中;
c.100mL 0.1mol/L氯化铝溶液中;
d.100mL 0.1mol/L盐酸溶液中。
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b中氯离子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回收利用硫和氮的氧化物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I.(1)工业生产可利用CO从燃煤烟气中脱硫。
已知S(s)的燃烧热(△H)为-mkJ/mol。CO与O2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CO从燃煤烟气中脱硫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H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
(2)在模拟回收硫的实验中,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8molCO和1molSO2气体,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与实验a相比,实验c改变的实验条件可能是_________
②请利用体积分数计算该条件下实验b的平衡常数K=________。(列出计算式即可)(注:某物质的体积分数=该物质的物质的量/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3)双碱法除去SO2的原理为:NaOH溶液Na2SO3溶液。该方法能高效除去SO2并获得石膏。
①该过程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
②25℃时,将一定量的SO2通入到100mL0.1mol/L的NaOH溶液中,两者完全反应得到含Na2SO3、NaHSO3的混合溶液,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溶液中H2S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不变;25℃时,H2SO3的电离常数 K1=1.0×10-2 K2=5.0×10-8)。
II.用NH3消除NO污染的反应原理为:4NH3(g)+6NO(g)5N2(g)+6H2O(l) △H= -1807.98kJ/mol 。不同温度条件下,NH3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4:1、3:1、1:3,得到NO脱除率曲线如图所示。
   
(1)曲线a中NH3的起始浓度为4×10-5mol/L,从A点到B点经过1秒,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为____mg/(L·s)。
(2)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温度超过900℃,NO脱除率骤然下降,除了在高温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NO,可能的原因还有(一条即可)____
2019-06-06更新 | 788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1月月考化学试题
6 . 氨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广泛用途。
(1)合成氨中的氢气可由下列反应制取:       
a.CH4(g)+H2O(g)CO(g)+3H2(g) ΔH1=+216.4 kJ·mol1
b.CO(g)+H2O(g)CO2(g)+H2(g) ΔH2=-41.2 kJ·mol1
则反应CH4(g)+2H2O(g)CO2(g)+4H2(g) 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起始时投入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 mol、3 mol,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合成氨。平衡时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①恒压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填序号)。
A N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B 反应体系密度保持不变
C c(H2)/c(NH3 )保持不变 D c(NH3 )/c(N2)=2
p1________(填“>”、“<”、“=”或“不确定”,下同)p2;反应的平衡常数:B________D点。
C点H2的转化率为________;在AB两点条件下,该反应从开始到平衡时生成氨气的平均速率:v(A)________v(B)。
(3)N2H4可作火箭推进剂,NH3和NaCl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N2H4
①写出NH3和NaClO反应生成N2H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25 ℃时,N2H4的水溶液呈弱碱性:N2H4+H2ON2H5++OHK1=1×10a N2H5++H2ON2H62++OH K2=1×10b25 ℃时,向N2H4水溶液中加入H2SO4,欲使c(N2H5+)>c(N2H4),同时c(N2H5+)>c(N2H62+),应控制溶液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
2019-04-10更新 | 344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甘肃省天水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7 . 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mol·L-1的NaOH溶液,乙为0.1mol·L-1的HCl溶液,丙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溶液的pH=_______
(2)丙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为________________(用电离平衡方程式表示);
(3)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由小到大顺序为________

(4)某同学用甲溶液分别滴定20.00mL乙溶液和20.00mL丙溶液,得到如图所示两条滴定曲线,请完成有关问题:
①甲溶液滴定丙溶液的曲线是________(填“图1”或“图2”);
②a=_________mL
③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11-25更新 | 298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岷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8 . 煤气中主要的含硫杂质有H2S以及COS(有机硫),煤气燃烧后含硫杂质会转化成SO2从而引起大气污染,因此煤气中H2S的脱出程度已成为煤气洁净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请回答下列问题:
(1)H2S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脱除煤气中COS的方法有Br2的KOH溶液氧化法、H2还原法、水解法等。
①COS的分子结构与CO2相似,COS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
②Br2的KOH溶液将COS氧化为硫酸盐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③已知:H2、COS、H2S、CO的燃烧热依次为285kJ/mol、299kJ/mol、586kJ/mol、283kJ/mol;H2还原COS发生的反应为H2(g)+COS(g)=H2S(g)+CO(g),该反应的ΔH=_________kJ/mol。
④用活性α-Al2O3催化COS水解反应为COS(g)+H2O(g) CO2(g)+H2S(g)   ΔH<0,相同流量且在催化剂表面停留相同时间时,不同温度下COS的转化率(未达到平衡)如图1所示;某温度下,COS的平衡转化率与n(H2O)/n(COS)的关系如图2所示。

由图1可知,催化剂活性最大时对应的温度约为______,COS的转化率在后期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图2可知,P点时平衡常数K=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Q点转化率高于P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2-26更新 | 467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二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理综化学试卷
9 . 草酸钴可用于指示剂和催化剂的制备。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MnO、MgO、CaO、SiO2等)制取CoC2O4·2H2O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Ca2+、Mg2+、Al3+等;
②酸性条件下,ClO不会氧化Co2+,ClO转化为Cl-
③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Fe(OH)3Al(OH)3Co(OH)2Fe(OH)2Mn(OH)2
完全沉淀的pH3.75.29.29.69.8
(1)浸出过程中加入Na2SO3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2)向浸出液中加入NaClO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
(3)已知:常温下NH3·H2ONH+OH- Kb=1.8×10-5
H2C2O4H+HC2O  Ka1=5.4×10-2
HC2OH+C2O  Ka2=5.4×10-5
则该流程中所用(NH4)2C2O4溶液的pH_______7(填“>”或“<”或“=”)。
(4)加入(NH4)2C2O4溶液后析出晶体,再过滤、洗涤,洗涤时可选用的试剂有_______(填字母代号)。
A.蒸馏水B.自来水C.饱和的(NH4)2C2O4溶液D.稀盐酸
(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图1所示,萃取剂的作用是_______;其使用的适宜pH范围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2.0~2.5       B.3.0~3.5       C.4.0~4.5
(6)CoC2O4·2H2O热分解质量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其中600℃以前是隔绝空气加热,600℃以后是在空气中加热。A、B、C均为纯净物;C点所示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