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资源化利用CO2,不仅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可以获得燃料或重要的化工产品。
(1)CO2的捕集:
①CO2属于_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其晶体(干冰)属于__________晶体。
②用饱和溶液做吸收剂可“捕集”CO2。若所得溶液,溶液中c(HCO):c(CO)=_______;(室温下,的K1=4×10-7;K2=5×10-11)若吸收剂失效,可利用NaOH溶液使其再生,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
③聚合离子液体是目前广泛研究的CO2吸附剂。结合下图分析聚合离子液体吸附CO2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

(2)生产尿素:工业上以CO2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该反应分为二步进行:
第一步:   
第二步:  
写出上述合成尿素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合成乙酸:中国科学家首次以、CO2和H2为原料高效合成乙酸,其反应路径如图所示:

①原料中的可通过电解法由制取,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写出生成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
根据图示,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 . 盐湖卤水(主要含Na+、Mg2+、Li+、Cl-和硼酸根等)是锂盐的重要来源。一种以高镁卤水为原料经两段除镁制备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常温下,。相关化合物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含硼固体中的B(OH)3在水中存在平衡:(常温下,);B(OH)3溶液反应可制备硼砂。常温下,在硼砂溶液中,水解生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OH)3,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溶液pH=___________
(2)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精制Ⅰ后溶液中Li+浓度为,则常温下精制Ⅱ过程中浓度应控制在___________以下。若脱硼后直接进行精制Ⅰ,除无法回收HCl外,还将增加___________的用量(填化学式)。
(3)精制Ⅱ的目的是___________;进行操作X时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
3 . 二氧化碳的捕获、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常温下,反应CaO(s)+CO2(g)CaCO3(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为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CaO的用量,CO2的转化率将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工业上以CO2和H2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I.CO2(g)+3H2(g)CH3OH(g)+H2O(g) △H1=-49kJ·mol-1
反应II.CO2(g)+H2(g)CO(g)+H2O(g) △H2=+41kJ·mol-1
①将反应物混合气按进料比n(CO2):n(H2)=1:3通入反应装置,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发生反应。
不同温度和压强下,CH3OH平衡产率如图所示。则图中的压强p1____(填“>”“=”或“<”)p2,推断的依据是____

②T℃时,在体积为V的密闭容器中,反应I、II均达到化学平衡,CO2转化率为25%,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CH3OH和CO,则该温度下反应II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用分数表示)。
(3)调节溶液pH可实现工业废气中CO2的捕获和释放。已知20℃时碳酸的电离常数为Ka1、Ka2,当溶液pH=11时,c(H2CO3):c(HCO):c(CO)=1:________。(用Ka1、Ka2表示)
(4)电解CO2制HCOOH的原理如图所示,写出在Sn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
4 . 碳酸锶(SrCO3)难溶于水,主要用于电磁材料和金属冶炼。一种由工业碳酸锶(含少量Ba2+、Ca2+、Mg2+、 Pb2+等)制备高纯碳酸锶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I. Cr(OH)3为两性氢氧化物;
II.常温下,各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所示。
化合物Cr(OH)3Ca(OH)2Mg(OH)2SrCO3
Ksp近似值1×10-315.5×10-61.8×10-115.6×10-10
回答下列问题:
(1)气体A的电子式为_______
(2)“除钡、铅”时,pH过低会导致(NH4)2CrO4的利用率降低,原因为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还原”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
(4)用氨水和NaOH分步调节pH,而不是直接调节溶液的pH≈13的原因为_______
(5)“调pH ≈13”后需对溶液进行煮沸并趁热过滤出滤渣2,煮沸并趁热过滤的原因为_______
(6)已知:碳酸的电离常数Ka1=4.4×10-7、Ka2=4.7×10-11,则“碳化”时,反应Sr2+(aq)+2HCO(aq)SrCO3(s)+H2CO3(aq)的平衡常数K=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7)“系列操作”中包含“200°C烘干”操作,烘干过程中除蒸发水分外,还能够除去SrCO3中的微量可溶性杂质,该杂质除NH4HCO3外还可能为_______ (填化学式)。
2022-04-09更新 | 1200次组卷 | 13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是一种廉价的碳资源,其综合利用可以减少碳排放,对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
(1)碱液吸收。室温下用NaOH溶液捕获,若所得溶液中,则溶液pH=_______(室温下,的电离常数:)
(2)催化转化。以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Ⅰ.
Ⅱ.
Ⅲ.
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_kJ/mol;Ⅰ、Ⅲ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较大的是_______(填Ⅰ或Ⅲ)。
②反应Ⅱ的反应历程如下图,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该反应历程中决速步的能垒为_______eV,虚线框内发生的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逆反应速率。
③不同压强下,按照投料,实验测定的平衡转化率(X)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温度高于时,X几乎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
(3)250℃,一定压强和催化剂条件下,1.32mol和3.96mol充分反应,平衡时CO为0.03mol,为0.41mol,试求反应Ⅲ的平衡常数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22-03-10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化学试题
6 . 已知常温下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化学式HFHClOH2CO3NH3·H2O
电离常数6.8×10-44.7×10-8K1=4.3×10-7
K2=5.6×10-11
Kb=1.7×10-5
(1)常温下,物质的量溶度相同的三种溶液①NaF溶液②NaClO溶液③Na2CO3溶液,其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填序号)。
(2)25℃时,pH=4的NH4Cl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___
(3)NaClO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为___
(4)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5)常温下,将cmol/L的氨水与0.01mol/L的盐酸等体积混合。若混合后溶液中存在c(NH)=c(Cl-),则c___0.01(填“大于”、“小于”、“等于”或“无法确定”),溶液显___性。(填“酸”、“碱”、“中”或“无法确定”)。
7 . 电解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已知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如表:
弱酸HCOOHHClOH2CO3NH3•H2O
电离常数(25℃)Ka=1.77×10‒4Ka=4.3×10‒10Ka1=5.0×10‒7
Ka2=5.6×10‒11
Kb=1.75×10‒5
回答下列问题:
(1)0.1mol·L‒1的NaClO溶液和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c(ClO)___(填“>”“<”或“=”)c(CO)。
(2)HCOO、ClO、CO、HCO中,结合质子能力最强的是___,将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
(3)将体积相同,pH=5的HCOOH和pH=5的H2SO4加水稀释到pH=6,需水的体积:HCOOH___(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下同)H2SO4;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反应,反应过程中的平均反应速率:HCOOH___H2SO4
(4)25℃时,0.01mol·L‒1的HCOOH和0.01mol·L‒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___(填“酸”或“碱”)性;若amol·L‒1的HCOOH与0.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O)=c(Na+),则该温度下HCOOH的电离常数Ka=___(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5)室温下,用0.100mol·L‒1的盐酸滴定20.00mL0.100mol·L‒1氨水,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①d点所示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
②b点所示的溶液中c(NH)-c(NH3·H2O)=___mol·L‒1(写出精确结果,不做近似计算)。
8 . 用系统命法写出下列物质名称或结构简式
(1)C4H10的一氯代物有_____________种。
(2)某有机物含C、H、O三种元素,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的连线代表化学键.如单键、双键等)。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__________

(3)常温下,已知0.1 mol·L1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8。常温下,0. 1 mol·L1 HA溶液的pH=________
(4)常温下,将0.1mol/L HCl溶液与0.1 mol/L M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后溶液的pH=5,则MOH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常温时CH3COOHCH3COO + H+,Ka=2×10–5,则反应CH3COO + H2OCH3COOH + OH的平衡常数Kh________________
(6)常温下,若在0.10 mol·L–1 CuSO4溶液中加入NaOH稀溶液充分搅拌,有浅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当溶液的pH=8时,c(Cu2+)=________mol·L–1 {Ksp[Cu(OH)2]=2.2×10–20}。
(7)1mol/L Na2C2O4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出质子守恒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9 . 燃煤会产生CO2、CO、SO2等大气污染物。燃煤脱硫的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aSO4(s)+CO(g)CaO(s)+SO2(g)+CO2(g) ΔH1 =+281.4kJ/mol (反应Ⅰ)
CaSO4(s)+CO(g)CaS(s)+CO2(g) ΔH2 = -43.6kJ/mol (反应Ⅱ)
(1)计算反应CaO(s)+3CO(g )+SO2(g) CaS(s)+3CO2(g) ΔH=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CaSO4(s)和1molCO,若只发生反应I,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容器内的压强不发生变化                  b.υ(CO)=υ(CO2)
c.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发生变化          d.n(CO)+n(CO2)=1mol
(3)一定温度下,体积为1L容器中加入CaSO4(s)和1molCO,若只发生反应II,测得C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中曲线A所示。
①在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___
②曲线B表示过程与曲线A相比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为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4)烟道气中的SO2和CO2均是酸性氧化物,也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已知:25℃时,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为:
碳酸 K1=4.3×10-7 K2=5.6×10-11
亚硫酸 K1=1.5×102 K2=1.0×10-7
①下列事实中,不能比较碳酸与亚硫酸的酸性强弱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25℃下,饱和碳酸溶液pH大于饱和亚硫酸溶液pH
b.25℃下,等浓度的NaHCO3溶液pH大于NaHSO3溶液
c.将SO2气体通入NaHCO3溶液,逸出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将CO2气体通入NaHSO3溶液,逸出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不褪色
②25℃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烟道气,得到pH=6的吸收液,该溶液中c(SO32-):c(HSO3-)=___________
③H2SO3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的主要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3-07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化学试题
10 . 石油产品中含有H2S及COS、CH3SH等多种有机硫化物,石油化工催生出多种脱硫技术。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S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2H2S(g)+SO2(g)=3S(s)+2H2O(l)       H=-362 kJ·mol1
②2H2S(g)+3O2(g)=2SO2(g)+2H2O(l)       H2=-1172 kJ·mol1
则H2S气体和氧气反应生成固态硫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用K2CO3溶液吸收H2S,其原理为K2CO3+H2S==KHS+KHCO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已知H2CO3的Ka1=4.2×107,Ka2=5.6×1011;H2S的Ka1=5.6×108,Ka2=1.2×1015)
(4)在强酸溶液中用H2O2可将COS氧化为硫酸,这一原理可用于COS的脱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COS的水解反应为COS(g)+H2O(g)CO2(g)+H2S(g);H<0。某温度时,用活性α-Al2O3作催化剂,在恒容密闭容器中COS(g)的平衡转化率随不同投料比[n(H2O)/n(COS)]的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其它条件相同时,改变反应温度,测得一定时间内COS的水解转化率如图2所示

①该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投料比[n(H2O)/n(COS)]为____________,温度为____________
②P点对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2位)
③当温度升高到一定值后,发现一定时间内COS(g)的水解转化率降低;猜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