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制备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6 道试题
1 . 实验室用还原(沸点:31.85℃,密度为)制备高纯硅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Ⅲ的烧杯中盛装的是冰水
B.实验时,应先加热管式炉,再打开活塞K
C.该实验中滴加13.55mL ,制得高纯硅2.814g,则的利用率为75%
D.为鉴定高纯硅中是否含微量铁单质,需要用的试剂为盐酸、硫氰化钾溶液
2024-06-06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其特殊的性质,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①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_________性;
②用可抽动铜丝替代铜片的优点是__________
③若用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反应,得到的质量范围为_________

(2)氮化锂是一种快离子导体,导电率高,遇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氨气,实验室可用上图装置制备氮化锂.(已知: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
①写出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开始实验时,应该先点燃_____(填“A”或“C”)处酒精灯;
③实验结束后,发现产品中混有少量,产生该杂质的原因可能为________
④测的纯度:取粗产品于试管中,向试管内加入少量的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加热反应后的液体,将产生的气体用碱石灰干燥后,通入足量浓硫酸中,最终浓硫酸增重,则产品中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4-05-0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 化学试题
3 . 用锰废料(含和少量)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将锰废料粉碎的原因是_________
(2)通入时,发生还原反应,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能证明“吸收”后上层清液中没有的试剂为_________
(3)加入的目的是将氧化成,写出“氧化”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
(4)“化浆”操作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稀硫酸换成稀盐酸;
(5)“转化”过程中,只有锰元素变价,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
(6)“系列操作”是过滤、洗涤、干燥,证明洗涤干净的操作为______
2024-05-09更新 | 20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 化学试题

4 . 4 . 硫代硫酸钠又称海波,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分析试剂,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环境中易分解为S和。实验室常将通入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的混合溶液中制备,某实验小组设计如下装置:


(1)可用作脱氯剂除去自来水中残留的氯气,在此过程中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剂。
(2)装置Ⅲ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前要向装置中鼓入的目的是______,多孔球泡的作用有______
(4)虚线部分导管的作用是______
(5)写出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当装置Ⅱ中的pH约为7时,应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否则产率下降,原因是______
(7)小组成员提出用测定实验制得的硫代硫酸钠的纯度,已知反应生成连四亚硫酸钠,现称取样品配成100mL溶液,取20mL置于锥形瓶中,加入bmLamol/L碘水恰好完全反应,则样品中硫代硫酸钠的含量为______%
2024-03-27更新 | 30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漂白剂,在酸性条件下生成NaCl并放出ClO2气体,ClO2有类似Cl2的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NaClO2的制备与性质,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I.制备亚氯酸钠。
关闭止水夹②,打开止水夹①,从进气口通入足量ClO2,充分反应(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
(2)装置A中生成Na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实际反应中发现消耗的NaOH比理论值偏少,原因可能是______
Ⅱ.探究亚氯酸钠的性质。
停止通入ClO2气体,再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①,打开止水夹②,向A中滴入稀硫酸。
(4)已知:催化剂会加快反应的进行。A中反应开始时很缓慢,稍后产生气体的速率急剧加快。反应急剧加快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5)实验过程中,B中酸化的KI淀粉溶液变蓝色,产生该现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6)NaClO2和Cl2消毒时,还原产物均为Cl-。消毒剂的消毒效率可用单位质量消毒剂被还原时得电子数表示,计算NaClO2的消毒效率是Cl2______倍(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24-03-14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定时练习化学试题
6 . 铁是用途最广泛的金属,探究铁与卤素的相关性质,某化学小组查阅资料得知:无水为黑棕色固体,无水为灰黑色固体,二者都易溶于水,并且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加热易升华。
Ⅰ.实验小组甲设计了制备无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连接好仪器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
(2)仪器F的名称为_______,装置F的作用_______,实验开始时,应先点燃_______(填“A”或“D”)处酒精灯。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
(4)装置C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实验时装置C中Ⅰ、Ⅱ、Ⅲ处依次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填“甲”、“乙”、“丙”、“丁”)。

干燥的有色布条碱石灰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浓硫酸干燥的有色布条

Ⅱ.实验小组乙设计了制备无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可吸收)。

(5)硬质玻璃管直接接入收集器而不用导管的原因是_______,收集器浸泡在冷水中的原因是_______
(6)测定反应后的固体粉末中的含量。取反应后的固体粉末,加少量水溶解,滤去不溶物后配成溶液。取其中加入足量溶液,再利用萃取生成的,分液后取水层(不含),加入联氨还原为(无还原剂残留),再用酸性溶液氧化,消耗溶液体积为。则固体粉末中的含量为_______(已知的还原产物为)。若在配制溶液的定容步骤俯视刻度线,则最终的测定结果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 . 某学习小组将氯气和空气按体积比1∶3混合,通入含水的碳酸钠中制备,然后用水吸收制备次氯酸溶液。
ⅰ、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很小,能与含水的碳酸钠反应生成
ⅱ、极易溶于水生成的沸点为以上分解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装置中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中须控制与空气(不参与反应)的体积比为,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答出2条即可)
(4)将制得的溶液加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溶液红色褪去。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是因为______
a.漂白性       b.酸性       c.不稳定性
设计实验探究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
(5)测定装置D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实验方案:取25.00mL溶液,加入足量溶液,再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用电子天平称量沉淀的质量为0.574g,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可被还原成)。
2024-01-2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题
8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制备漂白粉。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为原料制取氯气,则装置①应选用___________(填“Ⅰ”“Ⅱ”或“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装置②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④中的X试剂为___________
(3)装置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温度较高时有副反应发生,为减少副反应发生可将装置③置于___________(填“冷水浴”或“热水浴”)中进行反应。
(4)漂白粉久置于空气中失效的原理是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024-01-1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一氧化二氯()是国际公认的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其部分性质如下: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少量

已知:常温下,是棕黄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ClO;熔点:-120.6℃:沸点2.0℃。
(1)盛有浓盐酸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填名称)。
(4)装置C 中固体产物中有和另一种常见的钠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为进一步探究的性质,甲同学取E中滴到湿润的有色布条上,观察到有色布条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褪色;乙同学取少量滴入到淀粉-KI的酸性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蓝,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6)装置G的作用是吸收氯气,查阅资料可知,氯气与NaOH溶液能发生如下反应:(未配平)。实验结束后测得G溶液中数目为8a,则上述两个反应共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____;若还测得溶液中的数目为a,则溶液中的数目为___________
2024-01-1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定时检测(二)化学试题
10 . “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是一种常用家庭消毒液,某小组同学对“84”消毒液的制备及漂白性进行如下探究。
I.制备“84消毒液

(1)盛装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选择合适装置,按气流从左至右,导管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b(填小写字母)。
(2)装置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装置E中得到“84”消毒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E中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经分析发现实验过程中装置E中温度计的温度上升过快会导致产物中存在杂质,为避免此状况的发生,应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

(4)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溶液中来制备“84”消毒液,则生产该溶液理论上至少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保留整数)。
II.探究“84消毒液”的漂白性
资料:i.相同浓度时,氧化性强于
ii.反应水溶液中所有物质表现出来的氧化-还原性,越大,氧化性越强。
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向“84消毒液”中加入水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慢慢褪色。
②向“84消毒液”中加入白醋后,放入红色纸片,观察到纸片迅速褪色。
③向“84消毒液”中加入浓盐酸后,观察到大量黄绿色气体产生。
④测得“84消毒液”在不同温度时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

(5)已知白醋显酸性,不具有漂白性。实验①、②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6)实验③现象表明,向“84消毒液”中加入浓盐酸时会产生氯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7)由实验④可得出的结论是值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值越低。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024-01-1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半期)考试化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