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卫生、文化领域的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7 道试题
1 . 1956年3月,文化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共上演了49个不同题材、风格的话剧。8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音乐周,演出我国古代和现代的各个时期的音乐品,会演期间,还对有关音乐创作和演出问题进行了自由讨论,这一现象(     
A.反映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B.得益于正确的社会主义文化方针
C.根源于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D.说明文学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影响
2024-02-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九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影响中国近现代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有(     
①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②新文化运动   ③新中国的成立
④改革开放   ⑤外来文化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
2024-02-2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南方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部分第三套人民币正面图案。图案设计的意图是(     
A.宣传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巨大成就B.推广并普及农业机械化
C.调动人民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情D.弘扬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5060年代,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建设。1954年,全国人大提出包括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的目标。60年代中期又提出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摘编自王娟《脉络·蕴涵·意义: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心在“中国式”,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道路自信,意味着中国的现代化道路不是西方国家现代化模式的追随者,而是已经实现了超越,成为并列式的存在。

——摘编自郭玉坤《守正与创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进之路》

(1)根据材料一与材料二,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5 .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求中国现代教育必须形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发展模式。这一“要求”(     
A.说明了教学手段需要实现现代化B.推动了教育经济学课程的发展
C.有利于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D.回应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决策
2024-02-27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名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1956年,毛泽东强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这体现了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B.新中国初期对思想控制不严
C.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 . 建国后,为落实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在少数民族地区确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     
A.增加教育经费B.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C.培养教育骨干D.加强小学教育和成人教育
2024-02-2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8 .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国家进一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国家把那一种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A.远程教育B.高等教育C.基础教育D.中等教育
2024-02-27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9 .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社会主义时期的科学、文艺工作的经验教训时,明确要处理好(     
①科学、文艺工作和政治的关系 ②科学、文艺工作和人民生活的关系
③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的关系     ④“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的关系
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024-02-2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06-2007学年高三月考历史试题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任鸿隽(1886—1961),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过程中,任鸿隽认识到科学与国运的密切关系,辛亥革命后由“暴力革命”的追随、实践者转变为“科学救国”的倡导者。他坚持认为,科学家的职责不是身与社会政治,而是力行科学研究;“科学是立国的根本”并一再倡议将发展科学作为重要的国策。1915年,他与同仁发起成立中国科学社并创办《科学》月刊;1925年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专任秘书,在其努力下,该基金资助科学机构和大专院校,还派遣有志青年出国深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学事业,他征得科学社同意,将科学社所有的设备等捐给了国家。

——摘编自侯春燕《任鸿隽科学救国思想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任鸿隽“科学救国”思想产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任鸿隽“科学救国”实践的贡献。
2024-02-27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精英联赛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