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22 道试题
1 . 清代都察院是与六部、大理寺等机构并立,直辖于皇帝的监察机构。都察院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京官,主持都察院的工作,率六科给事中、各道御史行使对中央各部院及各地方的监察权。据此可知,清代监察机构(     
A.官员品级较高B.具有一定独立性C.分工较为细致D.职能发生了变化
2 . 1925年国民党制定的《宣誓令》文官誓词有“恪遵总理遗嘱,服从党义”的规定,武官誓词有“实行三民主义”的规定。这些誓词旨在(     
A.维护国民党的一党专政B.强化对官员的思想控制
C.完善三民主义思想理论D.与中共争夺革命领导权
3 . 如表所示是唐代地方政府层级的变迁情况。这反映出唐代(     
时间内容
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全国划为十道,每道派遣监察官员,即巡察使、巡抚使等,对州(郡)县二级行政区进行监察
睿宗景云二年(711年)更巡察使等为按察使,并且将原来的差遣制变为常置制
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设置十个节度使辖区,式遏四夷之事,不与民政;使采访使兼任黜陟使。
掌握着地方官吏的黜陟权
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改采访使为观察使,并以观察使兼任节度使,道(方镇)州(郡)县三级制渐渐成形
A.分权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B.中央集权制的发展与演变
C.地方行政机构沿袭前代传统D.县作为基层机构权力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宗教改革期间,西欧人在翻译拉丁文的过程中,发现“救赎”一词翻译有误,应该译为“悔改”,含义由原来的被动等待“外部救赎”转变为由主动“内在悔改”来获得拯救。由此可知,宗教改革(     
A.注重推动人的自我解放B.篡改了天主教教义
C.打击了教会的权威D.推动了神学理论的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对于再生人之男,首先须与同种姓之女结婚。”佛教文献在形容某一婆罗门血统的纯正时,常常使用“七世以来,父母真正”这一句惯用语。这就是说,七代不发生混血被认为是“美德”。这些规定及宣传旨在(     
A.树立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权威B.维护高级种姓的特权地位
C.以宗教手段逐步推进社会教化D.遏制不同种姓通婚的现象
6 . 如图是史籍中记载的东汉至隋中使(代表皇帝敦促、慰问、给大臣送医药、赏赐、宣谕、咨询大臣、奉迎等礼仪性事务,东汉至隋以宦官为主)的出使情况。这一时期的中使出使(     
A.体现了公平开放的人才选拔趋势B.使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进一步尖锐
C.与各代专制皇权的强弱基本一致D.加强了对地方机构的制约与监察
7 . 1793年,英国使团带来天体仪、座钟、毛瑟枪、军舰模型、城市写生画等物品给乾隆帝祝寿,清朝回赠了丝绸锦缎、玉器、瓷器、茶叶、工艺品等3000多件礼品。由此可知(     
A.英国的综合国力远超中国B.工业革命的完成推动英使访华
C.清朝处于农耕文明的顶峰D.中英两国的文明分野端倪已现
2023-09-27更新 | 407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择性)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隋唐时期则实行了科举制。两种制度的创立都(     
A.加强了中央集权B.使考试成为选官的主要方式
C.强化了儒学独尊D.使人们的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9 . 在世界文化遗产、著名道教圣地武当山的太子坡,这个宛若世外桃源的地方,曾经是红三军8师驻扎的根据地。当地一个叫“福”字照壁的墙上,如今依然清楚地写有:“红军是工农贫民的军队”、“实行土地革命”两幅红军标语。这可以用来说明(     
A.北伐战争推动农民革命热情B.中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的探索
C.力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中共注意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
10 . 近期考古学者在昆明发掘出主体为两汉时期的文化堆积层,其中发现封泥共500余枚,有官印封泥和私印封泥,包括“益州太守章”及益州郡下辖24个县中18个县的长官封泥等。这表明汉代(     
A.中央对云南行使治权B.西南地区经济得到开发
C.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D.官僚行政制度体系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