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8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邓广铭(19071998年),字恭三、山东临邑人,20世纪宋史学术泰斗。1932年考入北大史学系,步入史门。就读期间,北大史学专任教授有顾颉刚、钱穆、胡适等人。1936年,他完成12万字的毕业论文,胡适“逢人满口说邓生”,这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随后写出了《陈龙川传》《岳飞传》《辛弃疾》《王安石》四部宋人传记。抗战结束后,邓广铭执教于北大史学系。

1955年,修改增订的《岳飞传》出版;1957年,《辛稼轩年谱》修订本出版。1958年,邓广铭在双反运动中受批判,他提出的治史“四把钥匙”(职官、地理、目录、年代)被当做资产阶级史学方法遭到清算。晚年的邓广铭,注重培养后备人才,创建中国宋史研究会、北大中古史研究中心,并提出“多出人材,多出成果;快出人材,快出成果”的方针。陈寅恪评价说:“恭三先生,夙治宋史……用力之勤,持论之慎,并世治宋史者,未能或之先也。”他常对出版社提出要求:“可全稿废弃不用,但希望不要在字里行间,作一字增删。”周一良教授对他成就的评价是:“宋史研究,范围广泛,南北宋并重;政治、经济、典章制度、学术文化,甚至还笺注过辛词”。漆侠教授评价他为“宋辽夏金断代史方面的通才”。

——摘编自刘浦江《邓广铭与二十世纪的宋代史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邓广铭取得宋史学术泰斗称号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广铭对史学研究的贡献。
2024-02-2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工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工业化浪潮,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工业革命便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使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以工厂为中心形成了很多城市;工人的住宅区是大城市和工业区的贫民窟,天空浓烟密布,地下污水横流。

——以上材料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工业革命的主要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方工业革命对当今中国工业发展的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防止了专制而强暴的政府出现,在相互牵制中消弭了潜在的政府权力。三权分立制衡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追求法治的目的而确立的,这种机制维持的是三种权力之间没有任何一种权力凌驾于其他权力之上的动态平衡,使美国的人权、民主自由等法治价值得到不断的保障和实现。但三权分立使联邦政府三个分支相互敌对,讲究以野心对抗野心,却忽视了国家权力作为一个整体的有效运用,这给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造成了阻碍。

——摘编自张文博《浅析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

材料二   孙中山在设计建立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时,明确批判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特别不接受西方“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孙中山认为美国宪法规定的“三权分立”制度不完备,存在着许多弊病,运转效果也不甚好。他指出:“夫美洲之不自由,更甚于专制国。盖专制皇帝且不难爱民,虽专横无艺,犹不敢公然以压抑平民为职志。若资本家则不然,资本家者,以压抑平民为本分者也,对于人们之痛苦,全然不负责任者也。一言以蔽之,资本家者,无良心者也。”

——摘编自刘书林《试论美国“三权分立”模式的本质及局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拒绝采用西方“三权分立”体制的原因。
2024-02-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唐代的政治体制中,三省六部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其在唐代政治发展当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省六部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为大唐盛世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并且在当时以及后世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三省六部在职权上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从运行机制来看,三省是命令传达的部门,六部则是执行机构,职能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相辅相成,一方面,保证了权力的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温帅《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行机制及其影响》

材料二   宋朝的建立与统一,消除了晚唐、五代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水路交通的便捷,营业时间的不受限制等都为宋代城乡商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条件,促使宋代大小城市及乡村镇市的商业空前繁荣,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商业繁华情况,南宋初的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有很翔实的记载,北宋末画家张泽端所绘《清明上河图》,更是形象地描绘了北宋东京开封商业的热闹场面。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要分析三省六部制在当时和后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8世纪,英国的社会财富出现普遍增长,无论是上层、中层还是下层的收入都有明显的增加。其中,新兴的中等阶层不仅人数众多,在消费观念上也有别于上层社会。与上层盲目追求奢侈消费和炫耀式消费不同,中产阶层更喜欢新商品,更注重舒适、便利和品位。这使得中等阶层取代上层,成为消费的主力。与此同时,原来由上层专享的咖啡、茶叶等奢侈品的价格大大下降,逐渐成为全民共享的普通消费品。据估计,英国男性识字率由16世纪的20%增至18世纪的60%,女性识字率也有所提高。歌谣集、近代小说逐渐兴起,报纸的发行量也大大增加,阅读书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一部分。

材料二   18世纪,一个新型的消费社会在英国逐渐形成。伴随着消费社会形成的是国内市场不断扩大。为了“迎合购买者的自命不凡”,供应商不得不绞尽脑汁不断改进技术以推陈出新。咖啡馆、酒吧、图书馆成为人们休闲的重要场所。在咖啡馆,等级和出身没有任何用武之地,其座位向所有人平等开放,“每个角落都是自由的”。与英国人消费同步发展的是全球化以及全球化过程中的冲突、压榨和战争。美洲的种植园专门服务于英国的消费者,为了维持种植园的生产,英国人的奴隶贩子运来了黑奴。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斌《近代英国民众休闲消费品的变化及其历史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16—18世纪英国社会消费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英国“新型的消费社会”形成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概述
二战结束至20世纪50年代:争夺战略空间美国的战略援助不限于在欧洲和苏联抗衡,而且包括在东亚、南亚及在世界其他地区和苏联争夺地盘
20世纪60年代:外援制度化1961年《对外援助法》授权总统建立国家开发署,肯尼迪总统对外援助的拨款额年增长4倍以上
20世纪70年代:对外援助新方向尼克松政府有两个外援新口号,一是提出人权外援,二是强调多边援助
20世纪80年代:推行自由市场经济里根政府对外援助的核心是消减政府干涉,加强私营企业和市场的力量,使他们在解决发展问题上起作用
20世纪90年代:全球战略与政治条件美国的对外援助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利益泛化的现象,推销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根据周弘《美国对外援助的历史发展》整理

材料二   在全球对外援助整体较为低迷的21世纪,中国积极调整对外援助的政策,除了一直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性以及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外,还注重民生项目和社会发展,在解决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饮水、有线电视信号接收、减贫、公共卫生以及基础教育等方面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此外,中国还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应对全球共性发展问题,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清洁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将共商共建共赢作为中国对外援助乃至国际合作的指引,使得中国对外援助更加具备国际视角和全球视野。

——摘编自唐丽霞《新中国70年对外援助的实践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后美国对外援助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二战后美国对外援助相比,21世纪中国对外援助的显著不同,并说明21世纪中国对外援助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对外援助的启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季(即清末)以前,谈及宋朝学界常以“积弱不振”来概括。这与“积贫积弱”存在本质区别,其一,“积弱不振”更多偏向宋朝“积弱”,比如王夫之甚至认为宋朝的忧患有弱无贫;其二,更多侧重主观政论而非客观史评,比如古代学者对王安石变法恶语相向,以致人们将其视为奸邪小人。与前人相比,梁启超共有两大突破:第一,在评论宋朝的国衰兵弱时,兼顾评议宋朝的国贫民穷。第二,在谈论自家的主观政见时,立足讲说宋代的客观史事。从此,学界开始摆脱儒教史观中君臣之分与正邪之辨的束缚。积贫积弱论的定型,首次显现于民国钱穆的《国史大纲》一书,后来该论因邓广铭师徒的播扬而备受全国学界青睐。改革开放后,宋朝形象从积贫积弱论向登峰造极论迈进,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转型只是趋势,目前尚未彻底完成。

——摘编自朱永清《积贫积弱:清季以降宋朝贫弱形象的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着“宋代形象评价变化”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完整,逻辑清晰。)
2024-05-23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8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战爆发后,英法针对德国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活动。直到1917年,威尔逊总统才认为德国开始进行“无限制潜艇战”是对美国蓄意的挑衅,对德宣战后不久便成立了官方宣传机构——公共信息委员会,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政府名义进行大规模宣传活动的组织。通过适当的宣传活动,政府可以引导民众的思想,尤其是当时美国国内依然存在着反战团体,也能敏锐地抓住德国内部诸如粮食、军费短缺等问题。公共信息委员会与好莱坞合作拍摄宣传电影并对外出口,其中包含了大量美国城市场景和工业化成果,也将以“十四点”为主的威尔逊总统的思想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公共信息委员会创制的著名宣传海报《我需要你加入美国军队》,在之后的多次战争中被美国宣传人员加以改编使用。

——摘编自董奉昊《一战时期美国公共信息委员会对德国的战争宣传(1917~191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时期美国对德战争宣传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时期美国对德战争宣传的影响。
2024-05-23更新 | 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国家认同是国民基于对国家的认知、态度和情感等而形成的一种政治心理,是现代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政治话语是建构国家认同的有效媒介。(如下表)

认知型政治话语宣示“中国特色”:确认国民身份和政治认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向人民阐述国家的根本领导力量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人民宣示国家的发展方略和路径

态度型政治话语承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形塑赞同性政治态度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承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承诺满足人民物质利益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向人民承诺建设美好家园
情感型政治话语凝聚社会价值共识: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担当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进人民的文化归属感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化人民的尊严和对国家的信念

“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激发人民自豪感和责任担当

——摘编自徐琳官文婧《“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与国家认同建设》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信息中的“‘中国式现代化’政治话语和国家认同建设”的关系进行合理解读。(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5-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高中历史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051日,缅甸独立运动组织提出,若英国作出战后给缅甸独立的保证,组织则在战时同它合作,否则,就开始进行“公民不服从”运动。不久,反英游行示威席卷全缅甸。英帝国主义竟然采取镇压措施,大肆逮捕组织领导人,彻底关闭了与缅甸人民合作抗日的大门,把缅甸人民逼到绝路上。日本趁机以帮助缅甸独立为诱饵,诱骗缅甸民族主义者与它合作。缅甸人民不得不把独立的希望寄托在日本人身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引狼入室的泰国披汶政府被绑在日本战车上,泰国成为日本侵略马来西亚、缅甸的前哨。还在19412月,日本间谍机构南机关在曼谷建立总部,为日军入侵缅甸作准备。19421月,日军55师一部由泰攻缅,以闪电般速度向缅甸腹地推进,对中英盟军的抵抗各个击破。英国人用了一个世纪才征服了缅甸,日本人仅用了半年。

——摘编自赵勇《日本对缅甸的侵占及缅甸抗日斗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能迅速占领缅甸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二战时期日本在东南亚的扩张进行简要评价。
2023-12-2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十校联考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