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种姓制度作为一种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诞生于公元前两千年中叶。入侵者从中亚、西亚经由印度西北部的山口,陆续向印度河中游一带涌入,征服了当地的达罗毗荼人。为维护自身的高贵地位,加大对征服者的控制,对各种姓的权利进行严格的划分,并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古印度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国家推行宗教典籍,不仅能够对人们思想进行控制,也巩固了种姓制度的地位。

——摘编自吴颖铭《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研究》

材料二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在罗马帝国废墟的基础上,罗马文明与日耳曼文明相碰撞、相融合的产物。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确立与发展,到11世纪时,学者扎克·得·维特里就欧洲社会的等级做了形象的说明:僧侣是人的眼睛,因为他们能看到并给人们指示安全的道路;贵族是手臂,负责捍卫社会实施正义、保卫王国;平民是人体的下部,负责负担人体的上部分并为之服务。这种等级的划分不仅是封建主集团维护其政治、经济特权的结果,也是自然经济条件下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摘编自朱伟奇《中世纪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及其成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2 . 糖是一种特殊产品,有很强的社会、政治、地缘和情感属性。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就曾说过,在所有味觉中,人类对甜味最敏感喜欢,需求最大,其对历史的影响也就格外微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直至四、五百年前,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在欧洲仍牵起不少道德争议,就如人们今天争论应否吸烟一样!”

材料二   17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糖消费量变动如图所示。

材料三   “当英国工人喝了第一杯加糖的红茶,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因为喝茶不但改变了饮食的习惯、消费的模式、工作的意义,更改变了生产、贸易和消费的关系,改变了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基础。”

——摘编自李军、王秀清主编《历史视角中的“三农”》等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四、五百年前的欧洲“食糖代表着‘享乐’、‘糜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糖消费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
(3)根据材料三,就作者认为英国工人喝加糖红茶的习俗“其历史意义甚至足以和发明蒸汽机相提并论”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特拉克把对古典时代的无知作为划分阶段的准则,以此区分出古代、黑暗时代和新时代,把“人的时代”或“文明的时代”作为历史的第一阶段。彼特拉克撰写的第一部历史学著作《名人传》,采取了不同于以往围绕基督教世界重要人物进行的写法,按照古罗马国王的顺序撰写。写作不再为神权服务,而是要为人民提供道德教化和培养批判精神。……他开始把视线扩大到过去的世界和今天的世界。

——摘编自周施廷:《自我的觉醒:彼特拉克与现代性》

材料二   启蒙运动的哲学思潮发展深深影响了法国的高等教育,让法国高等教育重生。教育的管理权掌控在政府和国家手中,教师成为国家的公职人员,而不再是僧侣。教育从服务社会的需求出发,为了培养和提高大众素质服务,而不再仅仅是培养能适应上流社会的人或者朝臣和绅士。在教学中摈弃了以宗教神学为主的内容,逐渐以世俗的艺术和科学为主。各级高等教育机构成为资产阶级宣传和灌输其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的主要阵地,新兴大学成为人们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新伦理观念、新价值观念以及新的人生准则的主要渠道。

——摘编自易然《从思想的沃土中汲取营养——法国启蒙哲学对法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彼特拉克历史研究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国高等教育重生”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2024-06-1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教皇地位的衰落与国家世俗化发展要求打破原有的政治结构,换言之,主权国家的建构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启了基于领土的主权国家,国家的政治权限被划定在特定的领土范围以内,领土成为主权国家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英法百年战争,英国战败退守英格兰等岛屿,客观上为英国民族国家的建构提供了有利的空间条件。战争也使英国民众普遍感到“法语是敌人的语言”;“使英格兰人意识到他们的特性、统一性和共同的传统和历史”。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原有的社会控制结构体系摇摇欲坠,国家的权力从贵族的手中转移到君主手中,最后再转移到代表人民的议会手中,人民从徘徊于政治体系之外到能够平等地享有政治权力,伴随这个过程,普通国民的国家意识、民族意识逐渐巩固。无论是国家的领土边界还是国家的利益边界,是以民族边界的大小来决定的,民族承载着国家,两者完全融合在一起。

——摘编自黄其松《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叙事——以英国为例的阐释》

材料二   14世纪初,资产阶级只是一个势单力薄的阶级,它不得不与王权相结合,结成同盟来斗争,支持国王逐渐建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王朝国家。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日渐羽翼丰满,这个王朝国家再也不能体现、代表着他们的利益和要求。于是,资产阶级便以全民族的名义展开了对王朝国家的批判,要求获得自由、平等、人权和幸福,要用这些新的政治原则和政治观念来构建新的国家——民族国家。所以,在英法这些资产阶级力量较为强大的国家,较为彻底地摧毁了旧的王朝国家,构建起了近代民族国家。

——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英国是如何发展为近代民族国家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资产阶级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影响。
2024-06-1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官方和民间都要进行祭天、拜祖、祭孔等重大活动,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心中都非常清楚,祭天、拜祖、敬奉鬼神说到底都是为了教化百姓。从周公旦那个时候开始就有了这种清醒的实用理性精神。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强调每个人只要从我的内心做起,从我们的日常事情和现实生活做起,就可以由平凡之事入手来成就伟大功业。因此,最现实、最直接的事情,无非就是每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中国人既然把眼光都关注于内在的道德修养和现实的经世致用活动,他就无暇去顾及那些六合之外的鬼神,这就使得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儒家知识分子能够投身于现实社会,投身于经世致用的实践活动中,从而推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

——摘编自赵林《西学三书》

材料二   明末传教士对中国古文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力对其进行研究和翻译,在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文献所反映出的儒家思想及其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理想成为引领欧洲一代风流的思想旗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欧洲思想家。18世纪,经传教士介绍到欧洲的中国传统文化,使欧洲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强烈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内容与当地流行的理性主义自然神论相类似,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推崇的是“理”而非“神”这样,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就成了他们取证的榜样,他们也从中找到他们观点的旁证,从而坚定了他们的观念和斗志,丰富了他们的学说。

——摘编自王立《中华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东学西传对当时欧洲社会产生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学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发展过程

材料一   19世纪3040年代,伴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充分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充分暴露,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运动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而当时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不仅不能给各国无产阶级指出一条争取彻底解放的道路,反而把工人运动引入歧途。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当时人类已有的优秀思想成果,创立了____史观和____理论(此理论为19世纪50年代后半期经马克思长期研究,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剖析而创立),从而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摘编自张有军《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

材料二   1871318日至528日,这段短暂的时间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所铭记,为漫长的人类文明所铭记。公社的英雄们以无产阶级的首创精神,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旧秩序,创建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它是“唯一有社会首创能力的阶级得到公开承认的第一次革命”,它在“民主原则”和“公仆原则”基础上建立了初步完整的无产阶级政治制度,塑造了政治文明的新形态。

——摘编自段治文、石然《政治体制改革视域下的巴黎公社政治文明探析》

材料三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指引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十月革命推翻了旧政权,第一次建立起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在经济上,布尔什维克实行了针对包括银行在内的大型企业的国有化措施,确立了公有制的地位。同时,加强了工人在生产中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巩固了工人在生产中的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列宁坚决同党内外否定共产党领导权的思想作斗争。认为只有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才能帮助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克服从旧社会中带出来的缺陷和不足,才能决定国家的大政方针,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摘编自卢迎春《论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开创》

(1)请写出材料一中____处的内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的基础条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巴黎公社“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所铭记”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对巴黎公社做出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概括十月革命后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所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所学,指出十月革命的实践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探索的意义。
2024-05-3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灭义渠后在西北地区设陇西等三郡;开岭南,在南越之地设置南海等郡。汉王朝亦然,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敦煌郡等,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都护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长官,其主要职责是维护当地秩序,保障丝绸之路的安全和畅通。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就以“益田一顷,益宅九亩”的“拜爵”方法,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迁去开垦土地。有汉一代,更是大规模实行屯田戍守、徙民实边的政策。自汉代起,“汉人”作为华夏民族的称谓已为境内外普遍接受。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内地居民迁往边地,对这些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   随着汉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累财巨万的富豪,越礼僭制便成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动。“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贫民走投无路,只好聚而为盗或揭竿而起。西汉统治者决定严格礼制,擅过则责,位僭则诛。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其后霍氏诛灭。汉文帝强调:“上节用则国富,君无欲则民安”。朝廷采取抑商的手段,迫使商人放弃对奢侈品的经营,并引导他们归之于农,以维持生产与消费的平衡。考核各级官员时,把为政清廉作为升迁的重要条件。对于普通百姓的俭朴行为也予以褒奖,立教乡里,劝善纠恶,抑奢祟俭。

——摘编自仝晰纲《简论汉代抑奢思想》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政权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抑奢的举措和积极作用。
2024-05-2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蓬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美国独立战争的一个显著成就是政教分离,推动实行民主的、科学的和非宗教的教育。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和嗣后的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法国殖民地海地和西班牙、葡萄牙统治下的拉丁美洲各殖民地人民解放运动的高涨。经过长期斗争,绝大部分拉丁美洲地区挣脱了法、西、葡的殖民枷锁,建立了独立国家。

——摘编自刘绪贻、杨生茂《美国通史(第2卷)》

材料二   亚当斯在就任美国总统后对于使美国获得独立的这场革命深以为憾,因为它给法国树立了榜样。如拉法耶特侯爵刚从美国独立战争的战场上回到法国就呼吁:“现在就发动一场起义,抵抗是神圣的使命。”还有下面的理论:政治权力源于接受权力统治的人民,权力应当取决于人民的意愿;凡不是据此构建的政府,都是不合法的。法国人一度也信奉并欢呼美国人的观念:政府的灭亡就是自由的开端。

——摘编自【英】阿克顿《法国大革命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相同点。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是从日耳曼人的家族血缘制度、亲兵制度和罗马的军事体制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农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材料二   14世纪后,欧洲人口缓慢地恢复到原先的水平,然后开始增长,在欧洲大陆……特别是在地中海沿岸和西北欧,贸易及制造业发展迅速。城市的规模愈发扩大,商人们也变得愈发富有。在每个国家,商人阶级都变得重要起来……1350年至1450年间,法兰西、西班牙、英格兰、苏格兰、丹麦、瑞典和匈牙利的统治者纷纷加强君主统治,在全国范围内扩大自身影响力,同时减少封建贵族和教会权力机构的土地。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的女王伊莎贝拉和国王费迪南联姻而统一、至此现代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已初步形成。

——摘编自(美)约翰·梅里受《欧洲现代史:从文艺复兴到现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时期西欧社会主要的政治、经济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出现的新变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洲的发现、绕非洲的航行,给新兴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的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各业务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选取材料整体或部分,运用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知识,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