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1 道试题
1 . “只是推极我所知,须要就那事物上理会。致知是自我而言,格物是就物而言。若不格物,何缘得知?”提出此观点的是
A.朱熹
B.王阳明
C.李贽
D.黄宗羲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中庸)记载“尊德性而道学问,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黄宗羲后来说朱学“以道学问为主”,陆学“以尊德性为宗”,宋代以后“尊德性”与“道学问”一分为二。这表明
A.儒学强调先天的善性和后天的努力合二为一B.宋代儒学治学方法的不同
C.儒学内部矛盾不可调和D.阳明心学继承了朱学的衣钵
3 . 王阳明认为:“凡看经书,要在致吾之良知。取其有益于学而已,则千经万典,颠倒纵横,皆为我之所用。据此,王阳明
A.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目的
B.指出发现良知的主要途径
C.认为儒学可激发内在情感
D.主张用儒学经典指导实践
4 . 下图说的是宋代福建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  )。
A.救国治国之术B.“天理”
C.“知行合一”D.“经世致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写道:“他们来抓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他们接着来抓工会会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会员;他们再来抓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他们最后来抓我,这时已经没有人替我说话了。”下列观点和上述说法相似的是
A.“恻隐之心”
B.“心即理”
C.“格物致知”
D.“致良知”
2016·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诗歌创作往往受到时代思想的影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说理诗最有可能受哪种思想影响
A.孔孟思想B.黄老学说C.两汉经学D.宋明理学
2016-11-27更新 | 1643次组卷 | 49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某学者在晚年将其学说体系归纳为“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该学者是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守仁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一般人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守仁
A.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
B.科学地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
D.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
2016-11-27更新 | 185次组卷 | 35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提出“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理也。不是天理,便是私欲”,以此倡导
A.人性本善
B.人们自觉遵守儒家伦理
C.格物致知
D.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10 .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的思想内核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发明本心
2016-11-27更新 | 228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0年黑龙江绥滨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