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36 道试题
1 . (一)某种昆虫的正常翅与裂翅、红眼与紫红眼分别由基因B(b)、D(d)控制。为研究其遗传机制,选取裂翅紫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F1表现型及数目见下表。

裂翅紫红眼

裂翅红眼

正常翅紫红眼

正常翅红眼

雌性个体(只)

102

48

52

25

雄性个体(只)

98

52

48

25


(1)该昆虫的红眼与紫红眼中,隐性性状是 _______,B(b)、D(d)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__定律。
(2)亲本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F1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_种。
(3)若从F1中选取裂翅紫红眼雌性个体和裂翅红眼雄性个体交配。理论上,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     
(二)鸡的羽毛有白色和有色等性状,显性基因I是抑制基因,显性基因A是有色羽基因,隐性基因a是白羽基因,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当I和A同时存在时,I就抑制了有色羽基因A的表达,使其不能表现为有色羽;当I不存在时,A才发挥作用,显示有色羽。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将一种白羽莱杭鸡(I IAA)若干只与另一种白羽温德鸡(iiaa)若干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
(2)让F1雌雄个体互相交配(自交),F2中表现型为白羽的比例为___________
(3)F2中有色羽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若要判断一只有色羽公鸡是否为纯合子,可以让其与多只基因型为___________母鸡交配,结果___________时,说明这只公鸡为纯合子。
2020-07-17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诸暨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平行班)
2 .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方面的研究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菊科植物青蒿中所含的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的新型特效药。研究者做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如下。
【实验一】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实验结果】相关实验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实验二】生物工程合成青蒿素
为避免青蒿被过度采集,研究者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生产青蒿素。但直接从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提取青蒿素的效果很不理想,因而采取如下图中①~④所示实验流程合成青蒿素。其中发根农杆菌具有Ri质粒,可促进青蒿愈伤组织生根。

(1)提取青蒿素应选取的最佳青蒿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据表1和表2分析,实验一的实验目的不包括 ( )
A.不同生长期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
B.不同青蒿组织中的青蒿素含量
C.不同干燥方式对青蒿素提取的影响
D.不同日照时长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2)实验二图中青蒿组织培养通常用的培养基名称是______培养基。步骤③青蒿叶片组织加入抗生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实验二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未分化的青蒿组织中青蒿素含量高   B.该实验是从青蒿根中提取青蒿素
C.Ri质粒转化青蒿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   D.利用此生物工程方法可大量生产青蒿素
【实验三】植物激素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萘乙酸 (NAA)是最常用来调控发根生长及代谢中间产物形成的一种激素。研究者假设NAA能促进青蒿愈伤组织发根,并能提高青蒿发根后产生青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见表6。
表6: NAA对青蒿组织发根和产生青蒿素的影响
组别NAA浓度 (mg/L)发根生长比青蒿素含量 (mg/g)
A0.02534.4570.080
B0.05033.5000.166
C0.10029.4000.128
D0.25015.8130.000
E0.50013.0590.000
F0.7508.7060.000
G27.1011.480
(注:发根生长比指的是:收获时鲜重/接种量)
(4)实验三培养时影响青蒿素含量的可能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 (写出2种即可)。表6中①表示的数值是_______
(5)根据实验三结果,请画出发根生长比与NAA浓度的关系曲线图___________

(6)由实验三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杂交水稻生产技术是我国现代农业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使我国的水稻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为我国和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1)具有相对性状的水稻纯合子杂交,研究者根据F1、F2的表现型及比例可作出的判断包括___________,以及通过比较正、反交结果可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否位于细胞核中。
(2)1970年袁隆平团队在水稻(野生型)中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植株(雄蕊异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雌蕊正常,接受外来的正常花粉能受精结实)。通过分析下图所示的杂交实验,研究者发现该雄性不育性状是由细胞质基因和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的。

上述杂交中子代的细胞质基因均由母本提供。用S表示细胞质不育基因,N表示细胞质可育基因。用R(R1、R2)表示细胞核中可恢复育性的基因,其等位基因r(r1、r2)无此功能。只有当细胞质中含有S基因,细胞核中r基因纯合时,植株才表现出雄性不育性状。其他类型的基因组合均为雄性可育。
通过杂交一可生产杂交种子(利用雄性不育株生产可育的F1种子,供生产使用);通过杂交二可用来繁殖不育系(每年繁殖出基因型相同且雄性不育的植株)。请以遗传图解的形式写出杂交一和杂交二的亲本及F1的基因型(不要求写配子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细胞质S基因(在线粒体DNA上)编码的蛋白质阻碍水稻花粉发育而导致雄性不育,而R基因能够消除S基因对花粉发育的不利影响。为研究其中的机制,分析了不同基因型水稻的线粒体不育基因表达情况,结果见下表:

根据表中结果,从R基因影响线粒体不育基因S表达的角度,解释R基因恢复育性可能的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3-01更新 | 5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北京市高考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4 . “种群存活力”分析可用于研究影响种群存活的因素,其研究结果之一是得出“最小存活种群”(即种群以一定概率存活一定时间的最小种群规模),并借此探讨相应的保护措施。下面是秦岭大熊猫现有种群存活能力的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秦岭大熊猫种群动态,常需要调查种群密度,它是种群最基本的_________特征。
(2)在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秦岭大熊猫进行“种群存活力”分析时,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请据表分析回答。

初始种群规模/只

10

20

25

28

30

40

50

70

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

0.412

0.132

0.076

0.065

0.041

0.010

0.002

0

若以“种群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小于5%”作为种群可以维持存活的标准,则该种群维持存活所需的最小初始规模范围在______________只之间。
(3)若以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灾害以及人类的偷猎和捕捉等限制种群数量增长的环境阻力为“限制压”,下图曲线表示不同“限制压”(以小数表示)下初始规模不同的种群与其在200年内的灭绝概率(%)的关系。请据图分析:

由图可知,若种群的灭绝概率为5%,则当限制压为0.02时,“最小存活种群”的规模为_________ 只。
(4)研究小组还研究了当地两种生物当年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之间的关系,并绘制出相关曲线,如图中甲、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量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甲曲线上A、B、C三点中,表示种群数量下降的是 _______点;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__________。Nt小于a时,甲、乙两条曲线中 ___________曲线所代表的生物更易消亡。

(5)随着我国政府环境整治力度不断加大,秦岭生态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诸多生物纷沓而至,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其过程属于__________演替。
(6)如今秦岭周围景色宜人,不同地段自然风景各异,从群落空间结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群落的________结构。
2020-12-05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研究小组采用2种取样方法,对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物种数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样方间距均为10m,样方为1m×1m)。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一

方法二

样线长(m)样方数平均物种数样地面积(m2样方数平均物种数
5005111.5736004911.80
100010110.3549006411.77
15001519.2964008111.77
20002019.23810010011.85
25002519.461000012111.96
30003019.57-
(1)对短花针茅群落进行研究时,除群落的空间结构、种间关系、群落演替、范围和边界外,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还有___(答出2点)。
(2)分析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可知,___(填“方法一”或“方法二”)的调查方法更准确,理由是___
(3)该研究小组还调查发现放牧强度会影响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物种丰富度和优势种,结果如下表所示。
放牧强度物种丰富度相对值优势种
无放牧区1.0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银灰旋花、冷蒿、木地肤
轻度放牧区1.23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银灰旋花
中度放牧区1.15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
重度放牧区0.78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
据表分析,随放牧强度增大,该群落发生了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理由是___
7日内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生物试题
6 . 果蝇翅的形状有3种类型:长翅、小翅和残翅,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共同决定,其中A、a位于常染色体上。当个体中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长翅,A基因不存在时,表现为残翅。科研人员利用两个纯合品系的果蝇进行了以下杂交实验。
实验一:残翅雌蝇与小翅雄蝇杂交,F1全为长翅;F1雌雄蝇杂交,F2中残翅果蝇165只,小翅果蝇121只,长翅果蝇366只。
实验二:小翅雌蝇与残翅雄蝇杂交,F1为长翅雌蝇和小翅雄蝇。
(1)实验一、二是遗传学中的________实验,常用来判断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据上述杂交实验分析可推出B、b这对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
(2)实验一F2中残翅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实验二的F1雌雄果蝇杂交,F2中雌雄果蝇的翅型及比例______(填“相同”或“不同”),F2雄果蝇中小翅所占比例为________
(3)长翅果蝇中纯合子的幼虫在25℃条件下培养,成虫均表现为长翅,若在35℃条件下培养,成虫均表现为残翅,但基因型不改变,这种现象称为“表型模拟”。该现象说明生物的性状是________的结果。现有一只残翅雄果蝇,可通过杂交实验判断它是否属于“表型模拟”,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思路________。若________,则说明该残翅雌果蝇属于“表型模拟”。
7 . 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该时期细胞内主要完成染色质的复制。为探讨染色质复制的起因,有人将不同时期的Hela细胞进行融合,并研究融合后细胞中核的复制情况,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
实验结果
实验一

G1期核进入复制
早S期核继续复制
实验二
G2期核不进入复制
S期核继续复制
实验三
G1期核不进入复制G2期核不进入复制
(1)G1期细胞中所发生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时期某些蛋白质由细胞质通过____________进入细胞核。
(2)G1期的细胞核不进入复制,而实验一中融合后的G1期的核进入复制,有学者认为S期细胞中存在活化因子。若上述观点是正确的,则融合细胞中G1期核进入复制的原理最可能是____________,表中结果表明该活化因子可作用于____________(“G1”“S” “G2”)期的细胞。
(3)表中结果表明,G1期、S期、G2期细胞中发生的代谢反应存在差异,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018-02-20更新 | 18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运城、大同、朔州、阳泉五地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8 . 某XY型昆虫的有眼和无眼、青眼和白眼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青眼雄虫和一只纯合无眼雌虫杂交,F1雌虫全为青眼、雄虫全为白眼。让F1雌、雄虫随机交配得到F2,F2雌虫、雄虫均表现为青眼:白眼:无眼=3:3:2。
(1)该昆虫的有眼与无眼基因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2)F1雄虫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个白眼基因。F2中青眼雌﹑雄昆虫随机交配,得到的F3青眼雌虫中杂合子占__________
(3)该昆虫野生型翅色为无色透明。Gal4/UAS是存在于酵母中的基因表达调控系统,Gal4基因表达的Gal4蛋白能够与特定的DNA序列UAS结合,并驱动UAS下游基因的表达。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个Gal4基因插入到雄虫的一条3号染色体(3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上,得到转基因雄虫甲。将另一UAS-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简称UAS-GFP基因)随机插入到雌虫的某条染色体上,得到转基因雌虫乙、丙。甲、乙,丙均为无色翅。为探究UAS-GFP基因插入的位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实验一:甲与乙杂交得到F1,F1中绿色翅:无色翅=1:3。根据基因之间的关系分析,F1出现绿色翅的原因是___________。根据F1结果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UAS-GFP基因插入的位置在乙昆虫的3号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
②实验二:甲与丙杂交得到F1,将F1中绿色翅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2,发现F2雌雄昆虫翅色比例不同,推测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如果F2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说明上述推测是正确的。
2023-04-27更新 | 83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9 .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每只成年大熊猫每日进食竹子量可达12~38 kg,大熊猫可利用竹子中8%的纤维素和27%的半纤维素。研究人员从大熊猫粪便中筛选了纤维素分解菌。回答下列问题:
(1)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可将大熊猫新鲜粪便样品稀释液接种至__________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该培养基从功能上属于_________培养基,该过程中接种等量样品稀释液至普通培养基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配制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处理,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培养基倒平板前,需要加入灭过菌的 __________ 溶液,混匀后倒平板,吸取适量的菌液,一般采用 __________ 法接种到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别培养基上。
(3)为探究筛选的纤维素分解菌中纤维素酶活性,研究人员将其与某高效纤维素酶进行了活性对比实验如下:

锥形瓶号

发酵得到的纤维素酶溶液

高效纤维素酶溶液

缓冲液

纤维素粉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

步骤一

步骤二

1

0mL

0mL

10mL

10g

35℃保温5分钟后终止酶促反应

加入一定量的斐林试剂55℃保温22min

/

2

1mL

0mL

A

10g

+++

3

0mL

1mL

B

10g

++++

注:“+”越多表示颜色越深
①表中A处应该加入 _____________ mL缓冲液。
②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将酶的用量都改为了2mL,为使显色结果不变,则需______________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为探究田鼠的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科研人员用患病的田鼠和正常田鼠做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亲本F1的表现型F2的表现型及比例
杂交组合一:
一只患病雄鼠与一只正常雌鼠杂交
雌雄鼠都正常,
雌雄鼠随机交配
雌性全正常
雄鼠中,正常鼠︰患病鼠=15︰1
杂交组合二:
一只正常雄鼠与一只正常雌鼠杂交
雌雄鼠都正常,
雌雄鼠随机交配
雌性全正常
雄鼠中,正常鼠︰患病鼠=15︰1

(1)对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合理的解释:
①患病性状只在___________(填“雌”或“雄”)性田鼠中表现;
②该遗传病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只要个体的基因型中含有___________个显性基因即表现为正常。
(2)依据上述解释,杂交组合二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用A、a和B、b表示)
(3)请从F1和F2中选择小鼠,设计简便的实验验证上述解释: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支持该解释的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2-28更新 | 404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试卷(二)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