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62 道试题
1 . 研究机构对某草原的野兔进行了调查,下表表示通过某种方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的结果。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项目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只)雄性个体数(只)
初捕32321418
重捕3641818
(1)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则该草原野兔的种群密度为___只/hm2。若一部分被标记的野兔被狼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该调查方法称为___法。
(2)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mL的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请回答:
(3)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非常困难,可以采用___法。
(4)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___。该实验___(“需要”或“不需要”)重复实验。
(5)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___再计数。该实验中酵母菌数量估算值见下表:(该实验中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16中方格×25小方格)。
时间(天)1234567
酵母菌数量(万个/mL)32762824819821820
第2天观察计数时;发现计数室四个角上的4个中方格中共有36个酵母菌,其中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有4个,计数时应选择___(无色/蓝色)的酵母菌。则表中第2天酵母菌数量约为___个/mL。
下图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鼠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6)前10年中鼠的种群密度最小的年份是第___年,第8年时若调查鼠群的年龄结构,调查结果和图乙中的___相似,此后两年中种群数量将___(增加、减少)。
(7)现如今很多城市都在进行“抢人”大战,引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从种群数量特征角度分析其目的是最终改变该城市人口的___,进而增加人口密度。
2 . 日本福岛核污染水,于2023年10月23日已完成第二轮排海,总量为7810吨。受到放射性污染的核污水排放入海,将对全球生态环境造成重太影响。某小组从耐辐射奇球菌中克隆出抗胁迫调节基因(pprI基因),研究转基因油菜对放射性污染物133Cs(铯)的吸收能力,结果如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33Cs浓度(mmol·kg-l)非转基因转基因
地上部分含量(mg‧g-l)根系含量(mg‧g-l)地上部分含量(mg‧g-l)根系含量(mg‧g-l)
0.51.391.731.242.11
1.02.794.422.34.59
5.06.306.374.589.69
108.7710.027.5512.54
(1)DNA重组技术中所用的质粒载体具有一些特征,如质粒DNA分子上有标记基因(如某种抗生素抗性基因),利用抗生素可筛选出含质粒载体的宿主细胞。方法是_________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通常采用___________(酶)将pprI基因与Ti质粒连接成重组质粒。利用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发现,某些受体植物细胞中的pprI基因无法转录,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由表可知,对133Cs污染的土壤进行生物修复时,应优先选择转pprI基因油菜,其原因在于_____
(4)耐辐射奇球菌对电离辐射、紫外线、干旱、盐碱等胁迫环境的极强抗性与pprI基因有关。据此请写出该基因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___________(写出两项即可)。
2024-02-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部分学校2023-2024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3 . 太湖流域每年都会因N、P排放超标,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饮水安全造成影响。如图为科研人员通过对太湖某区域的生物组成及其食物关系调查,绘制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一条以鲚鱼作为次级消费者的完整食物链:____
(2)下表为太湖某区域生态系统一年内所有生物的能量分析数据(单位:kJ·m-2·a-1),其中I—IV表示该地区食物网中不同的营养级,能量X为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则表中能量Y表示的是____,该生态系统未利用的能量为____kJ·m-2·a-1(请用正整数表示)。

生物类群

I

II

III

IV

V

同化能量

871.27×105

141.1×105

15.91×105

0.88×105

能量X

369.69×105

61.77×105

2.81×105

0.34×105

19.26×105

能量Y

501.58×105

79.33×105

13.1×105

0.54×105

192.59×105


(3)工厂含铅废水的排放,会造成生物富集现象的发生,最终危害人类健康。生物富集是指:____,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
(4)如果人们不重视太湖的治理,太湖的水质会越来越差,最后导致水体发臭等,这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被破坏。请提出一项治理太湖的措施____
2024-02-25更新 | 15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4 . 科研人员得到4种浅红眼的果蝇突变体A、B、C和D,将它们分别与野生型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表示红眼,“m”表示浅红眼)。

组别

亲本果蝇

F1果蝇的变现型

F2果蝇的表现型及数量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

m

+

m

A

野生型

+

+

762

242

757

239

B

野生型

+

+

312

101

301

105

C

野生型

+

m

114

104

111

102

D

野生型

+

m

160

151

155

149


(1)据表分析,4种突变体均是单基因的______性突变果蝇。
(2)突变位点在常染色体上的突变体有______,判断理由是对应的杂交实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突变位点一定在相同染色体上的突变体是______,它们的突变位点都在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探究不同浅红眼突变基因位点之间的关系,科研人员以不同突变体为材料进行了系列杂交实验。
①先进行“♀A♂B”杂交,发现在F1果蝇中,所有个体均表现为浅红眼,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又进行“♀B♂C”杂交,发现F1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红眼个体与浅红眼个体数量的比值约为9:7,由此判断,在F2雌性果蝇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在F2雄性果蝇中红眼个体的比例为______
③再进行“♀C♂D”杂交,发现F1中雌性果蝇全部表现为红眼,而雄性个体全部表现为浅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发现在F2果蝇中,雌性个体有1/2表现为红眼,而雄性个体只有1%表现为红眼。由此判断,F1雌性果蝇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约有______%的初级卵母细胞在这两个眼色基因位点之间发生了1次交换。
2020-03-27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35中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栽培措施可以影响作物的生理活动,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叶肉细胞中ATP的生成场所是___________
(2)农民通常将玉米和大豆按不同的年份进行轮作。玉米对土壤中氮和硅的吸收量较多,而对钙的吸收量较少;豆科植物吸收大量的钙,而吸收硅的数量极少。玉米和大豆的根系吸收元素时,具有差异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将玉米和大豆轮作的好处是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农业生产常采用间作(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农田上间隔种植两种作物) 的方法提高农田的光能利用率。下图1为大豆和玉米单独种植时光合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若将玉米和大豆合理间作(如图2),则12时大豆的光合速率比单独种植时___________(填“快”或“慢”),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4)下表为在适宜温度条件下,逐渐增加光照强度,测定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叶片的氧气的释放速率。据表可推测阳生植物为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100μmol光子m2·s-1时,A、B植物的氧气产生速率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填“A>B”、“A=B”或“A<B”)。
光照强度/(μmol光子·)0102550100250500600
氧气释放速率(μmol氧气·)A植物-16-10-5-15153030
B植物-4-0.51.535121210
6 . 红外相机技术现广泛应用于一些野生动物种群的调查之中,当恒温动物一靠近,就会触发相机拍摄照片或视频。采用相同侧面部位的斑纹、体型、毛色等特征对比同一地点一个小时内连续拍摄的照片,将不同次数的照片定义为独立照片。拥有独立照片数多的确定为本区域主要物种。按月统计物种的拍摄率,来体现该物种在该月份该区域出现的频次。以下是利用该技术对洞庭湖保护区内部分种群的调查结果。
洞庭湖保护区不同地点红外相机的独立照片数

名称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合计

绿翅鸭

19

8

24

51

绿头鸭

3

14

0

17

鹤鹬

30

0

6

36

青脚鹬

118

2

0

120

罗纹鸭

0

113

1

114

   

(1)由表可知保护区中占优势的两个物种是 ____________
(2)柱形图说明了群落有 _______性,青脚鹬在12月和1月出现频次较高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青脚鹬与罗纹鸭在群落中的生态位不同,其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传统标记重捕估算动物的种群密度时用标记数M、重捕数n、重捕标记数m,求出种群数量N。利用红外相机拍摄的数据,基于标记重捕模型也可以估算动物的种群密度。该模型中通过相同侧面部位的斑纹、体型、毛色等特征作为动物天然的标记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模型中有重要参数Pi(表示个体i在相机位点j的捕获率),模型中的Pij相当于传统标记重捕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选用含N、M、n、m的式子表示)
(4)为保护洞庭湖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施了生态廊道修复,提升了鸟类生活繁衍的环境质量
①建立迁徙廊道还能遏制濒危鸟类的灭绝,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修复生态廊道能提高鸟类分布和栖息空间,试从生态位和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的角度,提出合理的植被种植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
(5)经调查发现,洞庭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物种入侵现象,使生物多样性锐减。例如,可以选用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第一中学高考生物适应性试卷(二)
7 . 目前全球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盐渍环境下,植物生长会受到抑制。沙棘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沙棘幼苗,探究盐胁迫对沙棘幼苗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部分结果如图所示,CK为空白对照组。回答下列问题:

   

(1)沙棘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对光进行吸收、传递和转化的物质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上,光能经光反应后转化为_________中的化学能供暗反应利用。
(2)由图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净光合速率的指标是_________
(3)导致光合速率降低的因素包括气孔限制因素(供应不足影响光合作用)和非气孔限制因素(非CO2因素限制光合作用)。本实验中,溶液处理10d时,导致沙棘幼苗光合速率降低的因素主要是_________(填“气孔限制因素”或“非气孔限制因素”),出现该种情况可能与沙棘体内_________(填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4)该研究小组还探究了盐胁迫对沙棘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所示。

NaCl浓度/(mmol·L-1

叶绿素a含量/(mg·g-1

叶绿素b含量/(mg·g-1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1

叶绿素a/b

CK

2.159

0.355

0.515

6.085

200

1.481

0.318

0.500

4.682

400

1.127

0.292

0.432

3.879

600

0.770

0.236

0.273

3.264

①若要定性比较不同盐胁迫下沙棘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以用_________(填试剂)提取叶片中的光合色素,再通过纸层析法观察色素带的_________
②由表可知,盐胁迫下,沙棘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下降,且盐浓度越高,_________;同等盐浓度胁迫下,叶绿素a含量降幅大于叶绿素b,可能由于_________
8 . 支原体肺炎是由支原体感染引起,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厌食、发热、畏寒以及胸骨下疼痛。该病属于进展性疾病,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心血管系统损伤及皮肤黏膜损伤等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尤为重要。目前常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和血清抗体检测加以诊断。微生物快速培养时用咽拭子采集疑似患者咽部分泌物,接种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基中部分成分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蛋白胨酵母提取物葡萄糖KH2PO4K2HPO4MgSO4·7H2OCuSO4
10g0.4g5g0.2g0.1g0.01g0.001g
(1)支原体所需的氮源最主要来自于表中的_________,氮源被支原体吸收后,可以转化形成_________(填两种)等有机物用于构建细胞膜。
(2)为使支原体快速繁殖,将采集到的咽部分泌物接种到__________(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基颜色明显变化的确诊为阳性感染者。
(3)若想进一步了解支原体数量以判断病程,需取咽部分泌物接种培养,培养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统计一次菌落的数目,选取____________时的记录作为实验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防止___________。并根据菌落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特征识别培养基中支原体菌落。若培养时间过长会导致计数结果不准确,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机体感染支原体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抗体,通过检测疑似患者血清中对应抗体情况,可以更快判断疑似患者是否感染及病程,但与前面微生物快速培养相比,该方法容易漏诊延误治疗,原因是患病初期___________
9 . 玉米—大豆套作是一种常见的种植模式。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套作环境,设置不同的光照强度分析大豆幼苗光合特性。将长势相同的大豆幼苗均分为三组,设置100%、60%和30%光照条件,其他条件相同且最适,出苗后培养6周,分别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的程度)、胞间CO2浓度,结果如下表。
光照强度
100%60%30%
净光合速率3.907.615.55
气孔导度0.0460.0880.15
胞间CO2浓度298.77300.15348.44
回答下列问题:
(1)玉米—大豆套作,限制大豆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
(2)由表中可知,100%光照时净光合速率最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3)在上述实验基础上,每组取相同部位相同数量的叶片,加提取液研磨获得叶片色素,测定每组叶片光合色素光密度(光密度越大含色素越多)。结果如下表:
光照强度
100%60%30%
叶绿素a1.561.522.12
叶绿素b0.630.600.78
类胡萝卜素0.280.290.38
结合两次实验结果,分析30%光照下大豆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大于100%光照的原因___________
(4)30%光照下大豆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小于60%光照的原因可能是光照强度较弱、___________(答出1种)。
2024-02-2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河南省三甲名校高三校内模拟试题(四)生物试题
10 .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因突发性异常放电而导致短暂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生酮饮食是一种脂肪比例高、糖类比例低,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合适的配方饮食。为了解饮食对癫痫病的影响,科学家利用癫痫病模型小鼠进行了多项研究,实验结果如下图。癫痫发作阈值是指诱发癫痫发作所需的刺激强度或条件。

(1)癫痫,民间常称之为“羊癫疯”,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双拳紧握、四肢抽搐等。某药物X可治疗癫痫,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
A.癫痫发作时可能是有关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不能有效降解或回收
B.药物X可能促进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有关神经元兴奋
C.药物X可能阻断突触前膜对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回收
D.药物X可能使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受体失去活性
(2)通过“模型鼠”实验发现,酗酒容易诱发癫痫发作,因为酒精可引起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容易使神经元出现突发性____的现象。
(3)图1实验设置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该实验结果表明生酮饮食可以____(“促进”或“抑制”)小鼠的癫痫发作。
为了测试肠道菌群是否对防止癫痫发作有重要作用,研究者分析了生酮饮食对两种类型小鼠的影响,结果如图2。
(4)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
(5)研究发现:若没有肠道菌群,生酮饮食____(选填“能”或“不能”)有效地抑制癫痫发作。当恢复肠道菌群后,生酮饮食则能够明显提高____
(6)分析该结果,可得出结论:____
研究者继续进行实验:①给无菌小鼠接种多个不同菌种。②然后再给这些鼠饲喂等量生酮饮食。数天后对小鼠肠道菌群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发现饲喂生酮饮食后,其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但AKK菌和Pb菌比例上升。继续用两种菌做实验,得到如图3所示的结果。
(7)由此可知:若接种____,可以促使生酮饮食更有效地防止癫痫发作。通过上述实验,为寻找新的干预措施来改善癫痫患者发病程度和发病率带来了希望。
癫痫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的选择要根据癫痫发作类型、癫痫及癫痫综合征类型选择用药。下图为两种抗癞痫药物—噻加宾和苯巴比妥的作用机理示意图。请回答:

(8)神经递质一谷氨酸主要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后,会形成两种递质—受体复合物。由图可知谷氨酸是一种____(“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判断依据是____
(9)研究发现癫痫病人大脑神经元经常突发性异常兴奋,这跟其突触间隙中GABA的量____(填“过高”或“过低”)有关。
(10)结合题干信息,据图判断,苯巴比妥能____(填“延长”或“缩短”)Cl-通道的开放时间,通过改变Cl-内流,最终影响突触后膜兴奋来治疗癫痫;与苯巴比妥不同,噻加宾治疗癫痫的机理是____
(11)上述药物虽可以治疗癫痫,但过量服用会引起震颤、意识受损甚至昏迷等症状。已知GABA也可被体内的GABA转氨酶降解而失活,据此也可开发药物:将GABA转氨酶的____(填“抑制剂”或“激活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