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51 道试题
1 . 植物的雄性不育(花粉败育,但雌性器官仍然发育正常)一般分为核不育和质核互作不育两大类。类型一:核不育。根据核不育的原因又可分为基因控制的核不育和环境诱导的核不育两种。类型二:质核互作的雄性不育。即雄性不育受到细胞质不育基因和对应的细胞核基因的共同控制,当细胞质不育基因SA存在时,核内必须有相对应的隐性不育基因aa,即个体基因型为SA(aa)时才表现为雄性不育。根据控制雄性不育质核基因的对数可以分为主基因不育和多基因不育两种。回答下列问题:
(1)类型一中的基因控制的核不育,即花粉是否可育由细胞核基因的显隐性控制,与细胞质基因没有关系。假定某植物开单性花,其雄性不育由基因R控制,取一杂合雄性不育植株与另一可育植株杂交得到F1,将F1进行自由交配,预测F2雄性不育植株与雄性可育植株的比例为___________
(2)类型一中的环境诱导的核不育,即花粉是否可育由细胞核基因在特定环境下的表达产物控制。同一植株,在一定条件下花粉可育,在另一特定条件下花粉不育。“两系法”杂交水稻是最为典型的实例,其育种过程如图1所示。

①假定有温敏雄性不育植株M、N,且M的雄性不育起始温度低于N的,在制备杂交种子时,考虑到温度的日间波动,最好选用植株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来制种。
②图1中,杂合子F1表现出优于双亲的生长状况,也叫杂种优势,但我们一般不继续将F1自交留种,原因是___________
③在长日照下,小麦光敏雄性不育系仍有超5%的自交结实率,为制种带来了一定困难。现有纯合的光颖和毛颖小麦若干,毛颖(P)对光颖(p)为显性,请利用小麦颖的相对性状设计一代杂交实验解决上述问题:___________
(3)类型二中的主基因不育,指一对或两对核基因与对应的不育细胞质基因决定的不育性,在这种情况下,显性的核基因能使对应细胞质的不育基因恢复正常。假定某水稻品种为主基因不育型,其花粉是否可育受细胞质基因S、N和细胞核基因A、B共同控制,植株中出现SA(aa)或SB(bb)均表现为雄性不育,其余的都可育。根据图2杂交实验回答:

①预测F2中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的比例为__________。若将亲本恢复系的基因型换成SASB(AABB),F2的表型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原因是__________
②预测正交SANB(AAbb)♀×NASB(AAbb)♂和反交NASB(AAbb)♀×SANB(AAbb)♂子代的育性:正交__________,反交__________
2 . 某科研人员从野生型红眼果蝇(2N=8)中分离出紫眼突变体,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紫眼雌果蝇x野生型红眼雄果蝇→F1均为红眼→F2中红眼:紫眼=3:1
实验二:紫眼雄果蝇x野生型红眼雌果蝇→F1均为红眼→F2中红眼:紫眼=3:1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关于眼色基因存在部位的假设,不成立的是_________
①眼色基因位于细胞质中 ②眼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③眼色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④眼色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 ⑤眼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研究者让实验一的F1红眼雄果蝇与亲本紫眼雌果蝇杂交,若子代中雌果蝇均表现为紫眼、雄果蝇均表现为红眼,则(1)小题中的假设_________成立;如果利用该假设进一步分析实验一和实验二中F2的实验结果,则具体的实验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
(3)若(1)小题中的假设⑤成立,则子代中雌雄果蝇表现为___________
(4)果蝇的细眼(B)粗眼(b)也是一对相对性状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粗眼雌果蝇(XbXb)与一只细眼雄果蝇(XBY)交配,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粗眼雌果蝇,该粗眼雌果蝇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____[选填合适序号:①XbXbY(雌果蝇)②X-Xb(一条X染色体部分缺失)③XbXb]。能确定该粗眼雌果蝇基因型的简单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30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摸底考试生物试题
3 . 雌性哺乳动物在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 1 条 X 染色体会发生整体范围内的沉默(“非逃逸”基因转录活性被抑制),X 染色体失活(XCI),仅有少数“逃逸”基因仍能正常表达。XCI能保证雌、雄间 X 染色体上基因表达水平的一致,也会造成体外受精胎儿性别比例的失衡。
(1)为制备体外受精(IVF)的胚胎,研究人员采用超数排卵方法采集小鼠______期卵母细胞,另一方面,将成年健康公鼠的精子在体外条件下进行______处理,将二者置于适当的培养液中完成体外受精。收集早期胚胎,移植到经过______处理的代孕母鼠中,获得的胚胎含有______(填“单”“双”或“三”)亲的遗传物质。
(2)研究人员对体外受精胎儿性别进行鉴定,表中数据显示正常胎儿性别比例(雄/雌)______自然生产(IVO)胎儿的性别比例。

组别

胚胎数

活仔率(%)

雄/雌

自然生产(IVO)

81

56.25

1.08

体外受精(IVF)

82

45.58

1.48


(3)为进一步揭示体外受精的胎儿性别比例失衡的原因,研究人员剖取第 7.5 天的小鼠胚胎进行胎儿发育情况统计,结果如图 1:

①结果显示 IVO 组形态异常的胎儿的雌、雄比率相当,而在 IVF 组中,__________________
②研究人员收集不同组别的胚胎细胞,定量检测具代表性的“非逃逸”基因,结果显示这些基因的表达在 IVF 雌性胚胎中显著______(填“低于”“等于”或“高于”)IVO 雌性胚胎,说明 IVF雌性胚胎 XCI 不足。
③已有研究表明,XCI 高度依赖激活因子 RNF12,研究人员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 RNF12 蛋白的表达量如图 2,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综上所述,XCI 造成体外受精的胎儿性别比例失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 果蝇的翅形有有翅(长翅、短翅) 和无翅,控制翅型的两对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现有甲、乙两组果蝇进行了杂交实验,其中乙组子一代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子二代,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别

亲本(P)

子一代(F1) ♀:♂=1:1

子二(F2)♀:♂=1:1

甲组

长翅

无翅

长翅:无翅

=1∶1

长翅:短翅:无翅

=1∶1∶2

-

-

乙组

短翅

无翅

全为长翅

全为短翅

长翅:短翅:无翅

=3∶3∶2

长翅:短翅:无翅=3∶3∶2

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翅形性状中,________(填有翅或无翅)是显性性状。
(2)果蝇的翅型基因中,控制________(填有无翅或长短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组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若让甲组F1的长翅果蝇随机交配,则F2雄果蝇中,长翅∶短翅∶无翅=________________
(4)选择甲组F1无翅雄果蝇与乙组F2的长翅雌果蝇杂交,其子代中长翅雌果蝇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5)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鉴定某短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可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的雄果蝇与其杂交,若后代雄果蝇的翅形均表现为__________,则该雌果蝇为纯合子。
2020-02-16更新 | 3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某植物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共有三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标记为Ⅰ、Ⅱ、Ⅲ),该植物花的位置叶腋(A)对茎顶(B)为显性,控制其性状的基因位于Ⅰ号染色体上,高茎(B)对矮茎(b) 为显性,圆粒(D)对皱粒(d) (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不位于Ⅲ号染色体上)为显性,现有品种 ①(aaBBDD)、②(AAbbDD)、③(AABBdd)和④(aabbdd),进行了如下三组杂交实验,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如表所示。请据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不考虑交叉互换)
亲本F1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组合一①X②aBD:AbD=l:l
组合二②X③?
组合三①x④abd:aBd:abD:aBD = 1:1:1:1

(1)由表中信息可知,控制这三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共位于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控制种子形状的基因位于______号染色体上。
(2)组合二中,F1产生的R子种类及比例为____利用组合三F1自交,F1中茎顶花高茎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
(3)该植物红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且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为探究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几号染色体上,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对部分结果做出预测分析:(具有满足实验要求的纯种植物类型)
实验一:利用纯种红花高茎与纯种白花矮茎植株杂交得F1,F1测交得F2,观察并统计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二:利用纯种红花圆粒与___植株杂交得F1,F1测交得F2,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部分结果及结论:
实验一中,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则说明控制红花和白花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
实验二中,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则说明控制红花和白花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Ⅲ号染色体上。
6 . 资料一:研究表明,人的ABO血型不仅由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IA、IB、i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H、h基因有关.在人体内,前体物质在H基因的作用下形成H物质,而hh的人不能把前体物质转变成H的物质.H物质在IA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A;H物质在IB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B;而ii的人不能转变H物质.其原理如图1所示.

(1)根据上述原理,具有凝集原A的人应具有_____基因。
(2)某家系的系谱图如图(2)所示.II﹣2和III﹣1的基因型都为hhIBi,那么II﹣1的基因型是_____
(3)已知I﹣1是纯合体,有B基因,I﹣2有i基因.II﹣3为O型血的几率是_____
(4)图(2)所示家族成员的染色体数目都是46条.该家族III﹣1号女性痴呆的发病原因与人类第7号和第9号染色体之间发生如图(3)所示变异有关.这种染色体畸变类型属于染色体_____的变异,下列属于图(3)所示变异原因的有_____
A.缺失B.重复C.倒位D.易位
资料二:检测发现,图(3)所示变异过程中基因的结构完整不变,变异后的细胞内基因的种类和染色体数目都不会发生改变,变异的7号、9号染色体能发生联会行为形成生殖细胞.若胚胎细胞中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三体”(即9号染色体的某一片段有三份),表现为痴呆;若胚胎细胞中出现9号染色体“部分单体”(即9号染色体的某一片段只有一份),则胚胎早期流产.
(5)现已查明III﹣1号发病的原因与I﹣2和II﹣2细胞中7号和9号染色体均异常有关,以下分析错误的是_____
A.III﹣1的染色体组成是AA+BB
B.I﹣2和II﹣2的染色体组成是AA+BB
C.III﹣2和III﹣3的染色体组成是AABB
D.III﹣4的染色体组成肯定是AABB
(6)图(4)所示为Ⅲ﹣4和Ⅲ﹣5的细胞内7号和9号的染色体组成以及有关ABO血型的基因组成.该夫妇生出痴呆患儿的概率是_____,血型为_____.为避免生出痴呆患儿,已经怀孕的III﹣5决定做早期产前诊断,以下最合适的检测手段是_____

A.B超检查B.基因探针检测C.羊水检查D.胎儿血型检测
2019-10-30更新 | 5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年上海市崇明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7 . 现有4个纯合南瓜品种,其中2个品种的果形表现为圆形(圆甲和圆乙),1个表现为扁盘形(扁盘),1个表现为长形(长)。用这4个南瓜品种做了3个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圆甲×圆乙,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实验2:扁盘×长,F1为扁盘,F2中扁盘:圆:长=9:6:1
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
(1)南瓜果形的遗传至少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
(2)若果形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扁盘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若用实验二中的F1扁盘形南瓜与F2的圆形南瓜随机交配,子代中长形果出现的概率为______
(3)为了验证(1)中的结论,可用长形品种植株的花粉对实验1得到的F2植株授粉,单株收获F2中扁盘果实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观察多个这样的株系,则所有株系中,理论上有1/9的株系F3果形均表现为扁盘,有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扁盘:圆=1:1,有________的株系F3果形的表现型及数量比为_______
(4)根据上述实验,有同学认为控制果形的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请你以题中涉及的植物为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该同学观点,写出你的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用遗传图解表示)______
8 . 某种多年生高等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其花的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A或a基因控制合成蓝色色素,B或b基因控制合成红色色素,不含色素表现为白花,含两种色素表现为紫花。为研究其遗传机制,某同学选取一蓝花雌株与一红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
F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1:1。回答下列问题:
(1)要在幼苗期鉴定该种植物的性别,可以采取的细胞学方法是___________
(2)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是____________。与B基因相比,b基因碱基数较多而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较少,原因可能是b基因中增加部分碱基对,引起___________
(3)为解释上述杂交结果,该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B基因控制合成红色色素且该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假设二:___________
为验证哪一种假设正确,以上述亲本或F1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___________
若假设二正确,则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
(4)现已确定假设一正确,欲以上述亲本或F1为材料,简单快速地培育出白花雌株,应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并选择基因型为____________的植株作为亲本。
2019-12-26更新 | 2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台州市高三11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生物试题
9 . 某两性花植物的高茎和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纯种高茎植株与纯种矮茎植株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全部为高茎,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高茎为270株,矮茎为211株。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株高性状中,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若该植物株高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F2矮茎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若该植物株高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F2出现上述性状分离比的原因可能是含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的雄配子部分死亡,该种雄配子的成活比例为_________
(2)该植物果实颜色的粉红色和红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以上且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现有甲、乙、丙三种基因型不同的纯种结粉红色果实的植株,育种工作者对它们做了以下两组杂交实验:
实验一:甲与乙杂交子代(F1)全为红色,F1自交得F2,F2中红色与粉红色之比为812:630
实验二:乙与丙杂交子代(F1)全为红色,F1自交得F2,F2中红色与粉红色之比为540:421
相应基因依次用A/a,B/b,C/c,D/d……表示,不考虑变异。
①该植物果实颜色至少受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当至少有__________个不同的显性基因存在时表现为红色。
②若甲的基因型为AAbbcc,乙的基因型为aaBBcc,则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在实验一中,让F2中的结粉红色果的植株自交,其中能够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
非选择题-实验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甜糯玉米是一类具有较高甜度,同时还具备糯性口感的特质玉米,随着对甜糯玉米种质的改良与研究工作投入不断增加,甜精玉米的育种王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1)用足够数量的糯性玉米与非糯性玉米进行杂交实验后,F1均为非糯性,说明糯性为_____性性状。选取部分F1自交得到F2,其中非糯性3499粒,糯性1141粒,说明该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__.
(2)①育种工作者发现,玉米的甜粒受隐性基因(sh2)控制,对突变基因(sh2)与野生型基因(Sh2)进行测序,结果如图1所示,说明突变基因内部的具体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继续研究发现,Sh2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非糯性Wx1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且二者在玉米籽粒中淀粉合成途径如图2所示,说明基因是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_来控制玉米籽粒性状的。

(3)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杂交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株F1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图3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请用基因与染色体的图示解释F1自交结果产生的原因_________

(4)此后,育种工作者又发现了另一个表现为甜粒的隐性单基因(bt2),为研究新突变基因bt2与sh2的关系,选择将新突变体与sh2sh2进行杂交
假设一:若子一代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两者的突变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假设二:若子一代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为非等位基因。
2019-11-20更新 | 26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