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40 道试题
1 . 某奶牛疾病研究所有只患显性遗传病I的公牛甲和只患病I的母牛乙、丙、丁。病I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A对a为完全显性;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对该病有影响,BB使病情加重,bb使病情减轻。患病Ⅱ(基因是D、d)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下表是促进母牛超数排卵后受精培育的子代情况统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1)病Ⅱ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不考虑XY同源区段)
(2)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乙在病I上的病情表现为___________
(3)杂交组合二的子代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病Ⅰ病情重:中:轻=___________
(4)让杂交组合二与杂交组合三“正常”子代等数量放在一起雌雄随机交配,下一代患病I的概率是___________;患病Ⅱ的概率是___________
2019-04-16更新 | 469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蚌埠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查(二模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2 . 肝移植后的患者因使用免疫抑制剂常出现细菌感染而使生存质量下降。有学者就细菌感染对移植肝免疫排斥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
(1)实验一:将若干健康、状况相似、体内无病原体的大鼠均分为G1、G2、G3三组。各组大鼠移植A类大鼠肝脏,肝移植术后处理方法见表1。处理n天后,检测各组大鼠的排斥反应程度,结果如表2。
组别注射试剂
G1生理盐水(灭菌)
G2大肠杆菌菌液
G3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
表1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方法   
表2 肝移植术后的处理结果
组别排斥反应程度较轻个体比例排斥反应程度中等个体比例排斥反应程度较重个体比例
G1017%83%
G250%33%17%
G383%17%0
①移植器官中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__________,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②环孢霉素A可以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从而__________(加强/减弱)免疫系统功能。
③据表2可知,__________组免疫排斥反应最为强烈。本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
(2)实验二:提取实验一处理n天后各组大鼠的淋巴细胞,将其用A类大鼠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质处理,之后置于CO2培养箱内培养。观察各组大鼠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如右图所示(相对值的大小用于反映经A类大鼠细胞表面某些蛋白质处理后的细胞增殖能力强弱)。

①CO2培养箱中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与G1组相比,G2组实验结果表明,细菌感染对大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有__________作用。
(3)实验三:机体中的T细胞可以增殖分化为Th1和Th2两类细胞测定实验一处理n 天后各组大鼠淋巴细胞中指导上述蛋白质合成的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如表3。
表3 相关mRNA的相对含量
组别IFN-γ mRNA相对含量IL-4 mRNA相对含量
G11.4900.887
G20.7051.741
G30.6302.039
由表3推测,与G1组相比,G2组和G3组大鼠促进了T细胞分化成为__________细胞,减弱了T细胞分化成为__________细胞。
(4)综合该系列实验的结果推测,细菌感染通过改变肝移植大鼠的__________,导致其此类大鼠的免疫排斥反应程度__________。此项研究为患者器官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提供参考。
3 . 某雌雄异株植物()的红果和黄果由基因控制,叶片菱形和卵形由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实验人员选择红果菱形雄株(甲)、红果卵形雌株(乙)、黄果菱形雌株(丙)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不考虑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亲本

红果菱形雌株:红果卵形雌株:黄果菱形雌株:黄果卵形雌株=3:3:1:1

红果菱形雄株:黄果菱形雄株:红果菱形雌株:红果卵形雌株:黄果菱形雌株:黄果卵形雌株=2:2:1:1:1:1

(1)根据实验二结果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中位于染色体上的是基因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一中,全为雌株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植株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取实验一中卵形叶雌株并对其进行射线处理,进行培育后与杂合的菱形叶雄株杂交,分别统计单株的表型及比例,发现其中一个株系的中雌、雄株都表现为。已确定该结果的出现与同源染色体片段转移有关。
①发生的具体同源染色体片段转移是________,且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从配子的可育性方面作答)。
②若让该株系的菱形叶雌、雄株杂交,则其的表型及比例是________(写出性别)。
③为验证该染色体片段转移,实验人员选择该株系________(填“雄株”、“雌株”或“雄株和雌株”)与正常的雌、雄植株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比较它们的性染色体结构。与正常植株相比,若________________,则可初步证明该株系确实发生了染色体片段转移。
2023-04-24更新 | 1291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4月月考生物试题
4 . 果蝇有4对染色体(I~IV号,其中I号为性染色体)。纯合体野生果蝇表现为红褐眼、灰体,从该野生型群体中分别得到了红褐眼突变型果蝇:朱红眼(a)、朱砂眼(b)、猩红眼(d)和亮红眼(e)等类型,其中朱砂眼(b)位于X染色体上,猩红眼(d)和亮红眼(e)都位于3号染色体上。还得到了灰体突变型果蝇:黑体果蝇和黑檀体果蝇。下表是以三种突变型果蝇为亲本进行的杂交实验。
杂交

后代

组合一:亮红眼♂×朱砂眼♀组合二:亮红眼♂×猩红眼♀
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
F177♀63♂0114♂:110♀
F275♂:79♀110♂:109♀0227♂:272♀

(1)亮红眼与朱砂眼果蝇杂交,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亮红眼与猩红眼果蝇杂交,F1、F2果蝇中没有出现野生型,则可以推测亮红眼基因与猩红眼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又将朱红眼果蝇与黑体果蝇杂交,F1代均为红褐眼灰体果蝇,F1代果蝇测交后代中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性状,但比例为9∶9∶1∶1,其中比例较少的两种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出现这两种性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为判定黑檀体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26更新 | 6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湖北省二校高三下学期联考理综生物试题(襄阳市五中、夷陵中学)
5 . 牵牛花为两性花,有白花、红花、蓝紫花,其花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的控制,当基因A存在、基因B不存在时表现为红花,当基因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蓝紫花;其余表现为白花。某小组以白花(甲)、红花(乙)、蓝紫花(丙)三个品系的牵牛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白花(甲)与红花(乙)杂交,F1中白花:红花:蓝紫花=2:1:1.
实验二:蓝紫花(丙)自交,F1中白花:红花:蓝紫花=4:3:9.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白花(甲)、红花(乙)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分析,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基因A/a、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
(2)若让白花(甲)和蓝紫花(丙)杂交,则子代蓝紫花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
(3)实验二中,F1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某位小组成员计划让实验二F1中的某白花植株自交,并根据其后代的表型情况来判断该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但另一位成员认为该方案不可行,不可行的原因是______
6 .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可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等类型。请分析并回答:
(1)正常人体的剧烈运动也会导致血糖升高,研究表明与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加有关。其中含量先增加的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重要激素,胰岛素通过“3-磷酸肌醇激酶(PI3K)一磷酸二酯酶(PDE)”途径调节葡萄糖代谢,其部分机理如图一所示。
①胰岛素一方面通过促进血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____增加血糖去路,另一方面通过____减少血糖来源。
②研究发现部分肥胖患者的PDE活性明显降低,使机体持续高血糖,据图一分析,PDE活性降低导致机体血糖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为探究葛根芩连汤对Ⅱ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科研人员利用Ⅱ型糖尿病模型鼠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在实验中设置C组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_
(4)研究发现,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子代的健康会长期受影响、该现象可能与P基因的甲基化修饰相关。为探究 GDM 对患者子代健康的影响及该影响是否与P基因甲基化修饰相关,科研人员选取10只患GDM的怀孕大鼠作为甲组,选取10只正常的同期怀孕的大鼠作为乙组,给两组大鼠提供等量常规饮食,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分别培养获得两组的子代大鼠,8周时测定其相关生理指标,测定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空腹血糖/ (mmol·L-¹)

胰岛素水平/ (mIU·L⁻¹)

胰岛素mRNA的表达量

P基因甲基化指数

14.51

61.60

0.89

0.73

8.51

29.00

1.57

0.23

①表中数据显示,GDM能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子代大鼠体内胰岛素基因的表达,降低胰岛素的分泌量,但子代大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和血糖浓度较高,由此推测出GDM可能通过影响子代大鼠细胞______使其患Ⅱ型糖尿病。
②由表中数据推测,子代大鼠的健康与子代P 基因的甲基化修饰______(填“相关”或“不相关”)。若相关,GDM患者子代不健康的表型能否遗传给后代?试结合表观遗传的相关知识,阐明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
2024-06-1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
7 . 绿原酸、类黄酮物质属于烟草的次生代谢产物,具抗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烟草酰基转移酶(NtHCT)是一种在烟草次生代谢中进行酰基化修饰的蛋白。为研究NtHCT是否参与烟草绿原酸和类黄酮物质的合成,有人构建了pCXSN-NtHCT超量表达载体,并将其导入到野生型烟草中,获得NtHCT稳定高表达的转基因烟草。
(1)提取烟草叶片细胞中总RNA,以其为模板在______酶的作用下得到总cDNA,可以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从总cDNA中专一性的扩增出NtHCT基因的cDNA,原因是_______
(2)扩增NtHCT基因时,需在上、下游引物中分别加入限制酶_______的识别序列,以便与图所示质粒pCXSN构建正确连接的超量表达载体。将该载体转入农杆菌中,通过_______法使NtHCT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进而获得转NtHCT基因的烟草。从功能上分析,图中的卡那霉素基因将作为______,用于NtHCT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3)待烟草长至8叶期时,检测转NtHCT基因烟草(1~5号)和野生型烟草(SS)叶片中的绿原酸和类黄酮物质(芦丁和山柰酚芸香苷)含量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样品编号

绿原酸(μg/g)

芦丁(μg/g)

山柰酚芸香苷(μg/g)

SS

283.2

12.6

11.7

1

1791.5

524.6

159.2

2

1574.4

242.7

138.7

3

1485.5

331.8

93.2

4

770.8

435.9

119

5

767.9

214.4

115

由表可知,NtHCT能够促进烟草的绿原酸和类黄酮物质的合成,依据是______
(4)研究人员对NtHCT的催化中心结构进行分析,推测将第105位的甘氨酸替换为组氨酸,可以大幅提高其催化效率。请完善下列利用蛋白质工程对NtHCT进行改造的基本思路:
提高NtHCT的催化活性→推测将第105位的丙氨酸替换为组氨酸→______→获得NtHCT→______
2024-06-1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二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8 . 盐渍化是影响吉林省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甜菜是吉林省主要糖料作物之一具有良好的耐盐性。某研究组利用一定浓度NaCl溶液和Na2SO4溶液探究盐胁迫对甜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部分实验结果如图1、图2所示。低温弱光是影响甜菜幼苗正常生长发育、限制稳产与高产的主要障碍因子。下表为该研究组在实验组温度为10℃、光照强度为4klx,对照组温度为25℃、光照强度为20klx,对不同品种甜菜的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测量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品种

光合速率

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绿素a+b

品种1

-13.79

-23.94

-28.76

-25.34

品种2

-40.55

+24.77

+12.37

+21.28

品种3

-48.50

-61.20

-80.27

-69.09

品种4

-63.89

-24.73

+7.100

-16.79

品种5

-54.37

-62.42

-64.64

-63.08

注:表中数据为实验进行到第7天时的测量结果与对照组的±%;
光合速率单位为μmol·m-2·s-1,叶绿素单位为mg·g-1
(1)在实验期间,不管哪种盐胁迫,甜菜的光合作用强度均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2)据图分析,当Na+浓度为140mmol·L-1时,________(填“NaCl”“Na2SO4”或“混合盐”)胁迫对甜菜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小。有同学据图1得出结论,“用NaCl和Na2SO4溶液对甜菜幼苗进行处理一定会减弱光合速率”,这种说法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据表分析,与常温相比,低温条件下甜菜的光饱和点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根据5个甜菜品种的光合速率大小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它们的产量高低,原因是__________
(4)据表推测,对低温弱光适应性较好的是品种1和品种2,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9 . 回答下列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问题。
某地附近有一周期性泛滥的河流,下表为洪水泛滥期几种小型植食性啮齿类动物数量百分比和受猛禽捕食而造成的不同死亡率

啮齿类动物种类

普通田鼠

根田鼠

欧䶄

黑线姬鼠

泛滥期种群数量(%)

46.5

8.0

41.0

4.5

猛兽吐出残食中出现的频率(%)

63.5

6.7

12

16

(1)草原上不同地段上分布着种类和密度不同的牧草,在水平方向上它们通常呈__________分布。
(2)用样方法调查黄花刺茄的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__________。调查中发现它的种群数量每年都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1.5倍,假定黄花刺茄的种群初始数量为N0,则两年后它的数量将达到__________
(3)该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适宜,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但近年来,由于人类过度放牧,导致局部草原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近年来人类的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演替的方向__________
(4)表中几种啮齿类动物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
(5)据表中数据分析,洪水泛滥期猛禽捕食__________数量最多,__________最有可能灭绝。
(6)在森林草原交错区(群落交错区,是指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随着气候越趋干旱,__________或落叶林占优势,直到最后,只遗留一些岛屿状森林在大片的草原上,该过程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
2024-01-18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二1月期末生物试题
10 . 铁皮石斛具有良好的药用和保健价值,资源濒危、价格昂贵。常见的石斛属植物有十多种,市场上有人用其他近缘物种假冒铁皮石斛。质检人员从市场上抽检部分商品,对这类植物中较为稳定的“matK 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得到四种碱基含量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组别

matK基因中碱基含量(%)

T

C

A

G

样品1

37.4

17.4

29.5

15.7

样品2

37.5

17.1

29.8

15.6

样品3

37.6

16.9

30.0

15.5

样品4

37.3

17.4

29.6

15.7

铁皮石斛

37.5

17.1

29.8

15.6

(1)据表可知,质检人员检测的是该基因的______(“双链”或“一条单链”),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2)与铁皮石斛的 matK 基因中碱基含量比较,能初步确定抽检样品中______为“假冒品”。
(3)仅依据上述信息,质检人员还无法判断样品 2 一定是铁皮石斛,理由是______。已知铁皮石斛 matK 基因中第 1015 个碱基为 T,若样品 2 在多次随机抽检中该位点均为 C,则______(“可以”或“不能”)判断样品 2不是铁皮石斛;若样品 2 在多次随机抽检中该位点均为T,则______(“可以”或“不能”)判断样品 2一定是铁皮石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