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6 道试题
1 . 某片森林中生活着许多小鸟,该片森林中麻雀与黄鹂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假设K表示它们的环境容纳量,S表示麻雀与黄鹂种群的现有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麻雀的种群数量可能等于黄鹂的种群数量
B.t2时,麻雀与黄鹂的种群数量达到了各自的最大值
C.t2~t3,麻雀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若麻雀与黄鹂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不存在竞争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部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
2 . 1905年,阿里松特地区的黑尾鹿约为4000头,从1907年起,大量美洲狮和狼被杀,黑尾鹿数量开始增长,过度的鹿群最后几乎把牧草耗尽,使得60%的鹿挨饿,最终鹿群维持在10000头左右。而在牧草被耗尽以前,其环境容纳量被认为是30000头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资料中美洲狮、狼、牧草都是影响黑尾鹿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
B.理论上,当黑尾鹿种群数量达到15000头后会开始下降
C.预测黑尾鹿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需要分析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D.当生存环境发生改变时黑尾鹿的环境容纳量也发生改变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下学期总复习质量测试生物试卷(二)
3 . 某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假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为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回答下列问题:
(1)某次调查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生态系统中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若丙种动物的数量增加,则一段时间后,甲种植物数量也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3)在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这一食物链中,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种动物同化的能量。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疆乌鲁木齐市高三四模生物试卷
4 . 生态学科研工作者对某群落中甲、乙两种群进行了长期调研,统计得出两者的出生率/死亡率的值(N),绘制曲线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t3~t4段,甲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t2~t3段,乙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C.t1~t2段某个时刻,乙种群的数量可能与甲种群相等
D.t2时刻,甲、乙两种群的增长率不一定相同
5 . 2023年10月7日,黄陂湖湿地公园正式开园。作为安徽省合肥市第二大湖泊,黄陂湖水域面积约4万亩,有着大片的浅滩湿地,为水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大批的候鸟前来觅食、歇息,其中不乏东方白鹳、青头潜鸭、天鹅、白鹤等国宝级珍稀鸟类,黄陂湖也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观鸟胜地。图1和图2分别表示湿地公园中甲、乙两种生物种群数量(N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t+1)之间的关系,直线P表示Nt+1=Nt。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调查黄陂湖湿地公园中天鹅的种群密度,捕获了30只天鹅,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50只天鹅,其中有3只带有标记,该天鹅种群的数量约为________只。如果标记物在第二次捕获之前脱落,则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________
(2)图1曲线中,表示种群数量下降和相对稳定的点分别是________,图1曲线上A点和B点之间,种群的出生率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增加。图2曲线中,表示种群数量增长的点是________。在不考虑迁入和迁出的情况下,当甲生物种群数量低于a时,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市民游览发现,湿地公园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结构。到了冬季,陆续有大批候鸟飞抵该湿地越冬,使该湿地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发生变化,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
7日内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信息押题模拟训练理综卷(3)-高中生物
6 . 阿尔卑斯山上不同海拔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群落,在海拔2200m处的群落中车前草占据优势。
(1)研究人员发现,随着气候变暖导致阿尔卑斯山海拔2200m处的群落发生________演替,导致车前草优势可能消失。
(2)为探究气候变暖条件下群落变化对车前草造成的可能影响,进行如下移植实验,如图1。

   

①样地内车前草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它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_________。研究人员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取样时要遵循_________原则。
②实验中,研究人员根据种群指数增长模型: Nt =No×λt ,计算移植到不同海拔的车前草周期增长率(λ)的变化,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当气候变暖1.65℃时,低海拔群落生物对车前草种群稳定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推测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根据气候变暖4.85℃时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结论_______
③有人认为步骤B应直接将车前草个体种植到对应海拔,请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
(3)研究人员预估车前草的灭绝时间,发现与人类活动有关的生态环境变化会带来延迟的生物多样性损失,导致车前草灭绝时间滞后于气候变化的速度,这种现象称为“灭绝债务”。下列关于“灭绝债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始种群规模较大可能会导致灭绝债务的产生
B.栖息地破碎化和栖息地破坏会减少灭绝债务产生
C.长期的灭绝债务可能有利于栖息地的恢复,以防止物种灭绝
D.多年生灌木可长期在不适宜的气候条件存活,更易产生灭绝债务
E.污染可以通过降低种群生育率或增加死亡率,造成灭绝债务
7 . 在一段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数量变化和乙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变化如图所示(不考虑迁入率和迁出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t1~t2乙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甲种群
B.t2时,乙种群的种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
C.t3时甲种群和乙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不同
D.甲乙两个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均可能是“J”形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某林场工作人员在野外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野生大熊猫影像,该工作人员猜测其为被放归的大熊猫。大熊猫粪便中常含自身DNA,通过采集、提取DNA做进一步检测后,该猜测得到了证实。野化放归是复壮和重建大熊猫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对保护大熊猫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须彻底去除粪便中微生物的DNA后再检测,以免干扰实验结果
B.建立自然保护区,给予其更宽广的生存空间,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C.通过改善栖息环境来提高K值可使大熊猫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J”型
D.放归野外可改善物种多样性、降低灭绝风险以实现野生大熊猫种群复壮
9 . 研究人员对黄山景区内短尾猴的数量进行了调查,若其种群增长速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假设调查期间无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该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在第4年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B.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速率最大
C.在第4~10年间,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环境阻力逐渐增大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中生物试题
10 . 某种螺捕食A、B、C三种藻类,但喜好不同。向玻璃缸中加入等数量的三种藻类,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向缸内加入一定数量的该种螺,并开始统计三种藻的数量,结果如图。实验期间螺的数量不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玻璃缸为一个微型生态系统,应置于散射光下
B.无螺时A藻竞争力最强,该螺对A藻的捕食喜好最强
C.种间竞争是导致B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原因
D.螺对藻的捕食喜好符合“收割理论”有利于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
7日内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三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