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7 道试题
1 .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生态学家们对该湿地展开了相关调查。
(1)在调查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白鹳种群数量变化时,发现其数量变化处于下图中a~b区间。有人认为不需要加大白鹳的保护力度。你是否赞同?_____(赞同/不赞同)。请阐述理由。_____

   

(2)研究发现,黄河三角洲流域的天然湿地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条件,有机碳积累的速率较高,原因是:_____
(3)在黄河三角洲流域的某些城市水域建立人工生态浮岛,它是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建立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用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建立人工生态浮岛选择和搭配植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_____(答出两点即可),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原理。建立人工生态浮岛后,相应区域的藻类数量也随之降低,原因是_____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2 . 某些生物学原理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提高农产品和养殖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光能的利用率,通过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B.农田被水淹没要及时排水,否则根细胞会因缺乏O2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导致烂根
C.要根据草原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载畜量,放养的羊或牛维持在K值有利于持续获得最大出栏量
D.农家肥中的有机物能被农田中的某些微生物分解产生无机物和能量,进而被农作物利用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双十中学高三下学期6月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3 . 努力限制是捕捞业中获得最大持续产量(MSY)一种方式,是当捕猎对象的种群数量减少后,须增加努力水平才能获得同等收获量。下图表示不同努力水平对种群的影响,其中实线表示某种被捕捞生物的净补充量(出生数-死亡数)随种群密度的变化,虚线表示四种不同努力水平下的收获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接近“S”形
B.图中可以表示最大持续产量的点是Q点
C.若收获持续保持低努力水平,种群数量将上升至N点
D.若没有捕捞种群达到N点后,种群数量可能围绕N点波动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第四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
4 . 驼鹿是一种亚寒带针叶林食草动物,某科研团队在低温高湿地区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统计的数据,绘制了大型食草动物驼鹿种群数量Nt+1/Nt 比值与时间(t)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选用样方法也可以对驼鹿的种群数量进行估算
B.当 t 为 b、e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C.当 t 为a~b 时,驼鹿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当t为c时,驼鹿的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考前热身卷(二)生物试题
5 . 某种螺可以捕食多种藻类,但捕食喜好不同。L、M两玻璃缸中均加入相等数量的甲、乙、丙三种藻类,L中不放螺,M中放入100只螺。一段时间后,将M中的螺全部移入L中,并开始统计L、M中的藻类数量,结果如上右图所示。实验期间螺的数量不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三种藻类为种间竞争关系,且竞争能力为甲藻>乙藻>丙藻
B.甲藻单独培养时K值约为10×107
C.甲、乙、丙藻和螺构成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
D.在L玻璃缸中,乙藻数量在峰值后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螺的捕食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第一中学一模生物试题
6 .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下图为某“生态农业”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生长所需的能量来源于___。为持续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鱼的中等强度捕捞量最好控制在___左右。
(2)池塘通常采用多鱼种混合放养模式,这主要利用了各种鱼的生态位不同。鱼类生态位的研究包括___等方面。
A.栖息地B.出现频次
C.食物天敌D.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3)农田生产的关键之一是防治害虫,可以用性引诱剂诱杀农田害虫,其原理是利用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___作用。
(4)在“沼气发酵池→农田”的过程中发生着___(填“仅物质”“仅能量”或“物质和能量”)的传递。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建立沼气池的意义是___
(5)该生态农业建设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社会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原理。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高三下学期第十次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7 . 下图为某种群的平均出生率及平均死亡率与该种群所依赖的资源量关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个体特征的统计值
B.资源量是该种群数量最主要的外源性调节因素
C.若资源量长期小于R会导致该种群密度降低
D.当资源量为Q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
7日内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最后一卷)生物试卷
8 . 为研究河流中石块上微生物群落的演替,研究人员将灭菌后的裸石置于河流中,统计裸石上不同时间新增物种数目(图1)、自养类群和异养类群的个体数量(A和H分别代表自养和异养类群的优势种)   (图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石块群落0-120天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B.该石块群落在120天后物种数目不变,不再演替
C.演替过程中优势物种A和H的环境容纳量没有改变
D.演替都是朝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和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9 . 某农户承包池塘养殖螃蟹致富,螃蟹的y值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不同时,可能具有相同的种群增长速率
B.y值越大时密度制约因素作用越强
C.为获得最大的持续捕捞量,应在 S₃点对应的时刻捕捞
D.螃蟹数量的增加会增加池塘生物群落的丰富度
10 . 将酵母菌接种到一定量的液体培养基中,定时取样、计数,绘制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S形增长曲线中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
B.快速增长期种群增长曲线呈J形,增长速率不变
C.显微镜进行酵母细胞计数时,应先盖上盖玻片,再滴加酵母菌悬液
D.从静置的培养液中取适量上清液,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