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种群数量增长曲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04 道试题
1 . 判断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相关叙述
(1)生物的种群密度不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
(2)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
(3)从理论上讲,第二次被捕捉时动物躲避捕捉的能力增强,所以调查的种群数量比实际数量要小(      )
(4)种群“J”形增长曲线中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均恒定不变(      )
(5)种群数量远小于K/2时是防治害虫的最佳时期(      )
(6)用较大网眼的网捕鱼,目的是增大鱼塘的环境容纳量(      )
(7)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容纳量(      )
(8)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再在盖玻片边缘滴加培养液(      )
(9)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需要设置对照组,且需要进行重复实验(      )
(10)竹林中箭竹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
(11)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12)在长白山地区,针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升高而增大,阔叶树所占比例随海拔升高而减小,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的体现(      )
(13)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和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群密度均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
(14)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不会出现重叠现象(      )
(15)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      )
(16)由于人类活动总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所以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总是不利的(      )
7日内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通关03 易错点狂刷351个-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抢分秘籍(新高考专用)
2 . 为了研究和保护某地区野生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珍稀动物褐马鸡的相应数据,并绘制成如图(λ为增长倍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大量捕获该保护区内褐马鸡会影响其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B.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可调查褐马鸡的种群密度和丰富度
C.4~10年间该地区褐马鸡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
D.d点和e点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7日内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平遥县第二中学校高三下学期冲刺预测押题卷(四)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3 . 美国白蛾的食性较杂,常集群分布,易爆发成灾。美国白蛾每年可繁殖3代,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只有成虫期才具有生殖能力,其生活史中各阶段所经历的时间常受温度、湿度及光照的影响。如图为2008~2016年某地区美国白蛾各代成虫数量的动态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每年美国白蛾越冬代成虫的数量要大于第一代和第二代,其数量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B.美国白蛾的聚集程度可能与其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关,二者通常呈正相关
C.温度、湿度及光照对美国白蛾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防治美国白蛾时,应在越冬代蛹羽化为成虫之后开始防治,从而有效控制越冬代成虫数量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新高考联盟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理综试题-高中生物
4 . 镉(Cd)造成的水体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科研人员为筛选适合华北某地区Cd污染修复的水生植物,用不同浓度Cd溶液处理本地沉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并检测不同浓度Cd溶液下两类植物的生长量和单位干重Cd的含量,结果如下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学者可以采用___________法调查不同样地内的植被类型,从而确定种植合适的植物类型。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可通过_____________方式使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由图1可知,水体Cd浓度较大时,应选__________植物用于修复水体,依据是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筛选,研究人员从Cd污染水体中取底泥,分别栽培苦藻、灯笼藻和眼子菜,并测定不同部位的富集系数(代表富集能力)和迁移系数(指由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的迁移能力),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研究结果,若要采用及时收割地上部分并无害化处理以达到修复目的,则应选择___________作为最佳植物,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经历一段时间的修复,Cd污染物含量显著下降至符合国家标准后,该地被打造成湿地公园。但是出现了鼠害,仅用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维持有效。请写出一种防治鼠害的有效措施:____________
(4)以沉水植物为食的动物称为初级消费者,下表是初级消费者能量流动情况:

项目

摄入量J/ (hm2.a)|

粪便J/ (hm2a)

呼吸量J/ (hm2.a)

初级消费者

1.06×109

3×108

7.1×108

次级消费者

3.9× 107

1.9×106

2.18×107

据表可知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不经次级消费者的任何作用而直接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5 . 克里斯琴学说(主要用来解释自然界哺乳类动物种群调节)认为:种群数量上升时,种间的社群压力会影响种群数量,其调节机制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社群压力会导致动物体液免疫能力降低
B.社群压力会导致机体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升高
C.社群压力会导致环境容纳量降低
D.社群压力通过体液、免疫两种调节方式调控种群数量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生物试题
6 . 在逻辑斯蒂增长模型中,种群的增长速率(v)通常不是简单地与种群大小成正比,而是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该增长速率公式为v=rN(1-N/K)。其中,r是指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最大增长率;N是当前种群数量;K是环境容纳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当一个种群的增长率接近r时,该种群的生存压力较小
B.一个呈“S”形增长的种群,其最大增长速率约为rK/4
C.呈“J”形增长的种群,其增长速率符合v=rN(1-N/K)
D.当一个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时,其种群数量可能大于K值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统一调研测试生物试卷
7 . 下图表示大型蚤种群在25℃(图a)和18℃(图b)培养条件下表现出的波动情况。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与18℃培养条件相比,25℃时的种群数量波动的频率更大
B.随着密度的急剧增加,大型蚤种群会出现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影响大型蚤种群数量的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外源性因素
D.M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接近衰退型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科目考试冲刺卷生物(一) 试题
8 . 朱鹮有着“东方宝石”的美誉,1981年全球仅陕西洋县存活7只个体。由于初始数目过少,且高度依赖在传统方法耕种的稻田里取食,保护难度很大。我国政府对朱鹮的保护措施,被誉为“国际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典范”。
(1)最初生活在洋县的7只朱鹮构成了一个______。通过社会广泛参与保护,2023年底全球朱鹮数量已经突破一万只,摘掉了“极濒危”的帽子。
(2)为扩大朱鹮的栖息地,保护工作者在多个朱鹮历史分布区域中进行了野化放归实验。数年后,通过鸣声识别的方法统计分析某野化放归群体的数量特征,如下图。

①鸣声识别统计的方法比标记重捕法具有______的优势。
②根据该群体的数量特征进行分析,图中显示:______,据此可以预计该群体的数量将保持增长。
(3)近年来洋县朱鹮野外个体数量增速明显变缓,除了逐渐接近当地环境条件下可以______的最大数量(K值)以外,保护工作者还在积极探索其他原因。有学者对朱鹮的MHC基因家族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某关键基因上仅获得了5个等位基因。(注:MHC是脊椎动物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人类的MHC被称为HLA。)据此保护工作者认为,朱鹮仍然没有摆脱初始数量过少带来的风险。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4)因为全球气候变化,朱鹮的栖息地仍然面临威胁。有部分保护工作者提出了更为激进的“辅助迁移”方案,即将栖息地破坏的生物迁移到其历史分布范围之外的生态区域。与(2)中“野化放归”相比,“辅助迁移”方案可能具有更大的风险,风险可能为(请写出一条):______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练习生物试题
9 . 自然情况下某水库罗非鱼的环境容纳量为K₀。下图为调查期间罗非鱼种群数量变化图,已知调查期间有人在此放生过某种生物。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罗非鱼种群数量在a~c增长,c~e下降,e之后波动
B.其增长率先增大后逐渐减小至零
C.出现图示波动可能与b点时出现强干扰有关
D.该罗非鱼最终的环境容纳量在K2附近
10 . 福寿螺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引入我国后,在南方十多个省市大面积分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生态灾害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为了实现“变害为宝”,有人设计了“水葫芦—草鱼—福寿螺”的养殖新模式,下图为该模式部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假设福寿螺迁入某地区时呈“J”形增长,最初数量为3500个,每月增加1.23%,则半年后该地区福寿螺的种群数量为3500×1.01236
B.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G+F)/A×100%
C.过程①②③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D.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的方法是标记重捕法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生物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