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修2-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6 道试题
1 . 已知①设函数的值域是,对于中的每个,若函数在每一处都等于它对应的,这样的函数叫做函数的反函数,记作,我们习惯记自变量为,因此可改成即为原函数的反函数.易知互为反函数,且.如的反函数是可改写成即为的反函数,互为反函数.②是定义在且取值于的一个函数,定义,则称是函数上的次迭代.例如,则.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函数,为求出其次迭代函数,我们引入如下一种关系:对于给定的函数,若函数的反函数存在,且有,称关于相似,记作,其中称为桥函数,桥函数满足以下性质:
(i)若,则
(ii)若的一个不动点,即,则的一个不动点.
(1)若函数,求(写出结果即可)
(2)证明:若,则
(3)若函数,求(桥函数可选取),若,试选取恰当桥函数,计算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阶段联考数学试题
2 . 如果函数在区间[ab]上为增函数,则记为,函数在区间[ab]上为减函数,则记为.如果,则实数m的最小值为________;如果函数,且,则实数________.
2024-06-09更新 | 72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4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数学试题
3 . 设是直角坐标平面上的一点,曲线是函数的图象.若过点恰能作曲线条切线,则称是函数的“度点”.
(1)判断点是否为函数度点,并说明理由;
(2)若点度点,求的最小值;
(3)求函数的全体度点构成的集合.
2024-06-06更新 | 250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4 . 定义:函数满足对于任意不同的,都有,则称上的“类函数”.
(1)若,判断是否为上的“2类函数”;
(2)若上的“3类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若上的“2类函数”,且,证明:
5 . 微分中值定理是微积分学中的重要定理,它是研究区间上函数值变化规律的有效工具,其中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核心,它的内容如下:
如果函数在闭区间上连续,在开区间可导,导数为,那么在开区间内至少存在一点,使得,其中叫做上的“拉格朗日中值点”.已知函数.
(1)若,求函数上的“拉格朗日中值点”
(2)若,求证:函数在区间图象上任意两点连线的斜率不大于
(3)若,且,求证:.
2024-06-03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高考三模数学试题
6 . 英国数学家泰勒发现的泰勒公式有如下特殊形式:当处的阶导数都存在时,.注:阶导数指对一个函数进行次求导,表示的2阶导数,即为的导数,表示阶导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该公式也称麦克劳林公式.设,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如下问题:
(1)利用泰勒公式求的近似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设,证明:
(3)证明:为奇数).
2024-05-31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湖湘教育三新探索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7 . 给定自然数,设均为正数,为常数),.如果函数在区间上恒有,则称函数为凸函数.凸函数具有性质:.
(1)判断是否为凸函数,并证明;
(2)设,证明:
(3)求的最小值.
2024-05-30更新 | 30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题
8 . 对于函数的导函数,若在其定义域内存在实数,使得成立,则称是“跃点”函数,并称是函数的“跃点”.
(1)若,求证:是“3跃点”函数;
(2)若是定义在是的“1跃点”函数,且在其定义域上有两个不同的“1跃点”,求实数的范围;
(3)若是“1跃点”函数,且在其定义域内恰存在一个“1跃点”,求实数的范围.
2024-05-28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川沙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9 . 1799年,哥廷根大学的高斯在其博士论文中证明了如下定理:任何复系数一元次多项式方程在复数域上至少有一根().此定理被称为代数基本定理,在代数乃至整个数学中起着基础作用.由此定理还可以推出以下重要结论:次复系数多项式方程在复数域内有且只有个根(重根按重数计算).对于次复系数多项式,其中,若方程个复根,则有如下的高阶韦达定理:
(1)在复数域内解方程
(2)若三次方程的三个根分别是为虚数单位),求的值;
(3)在的多项式中,已知为非零实数,且方程的根恰好全是正实数,求出该方程的所有根(用含的式子表示).
2024-05-18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统考数学试题
10 . 在几何学常常需要考虑曲线的弯曲程度,为此我们需要刻画曲线的弯曲程度.考察如图所示的光滑曲线C上的曲线段,其弧长为,当动点从A沿曲线段运动到B点时,A点的切线也随着转动到B点的切线,记这两条切线之间的夹角为(它等于的倾斜角与的倾斜角之差).显然,当弧长固定时,夹角越大,曲线的弯曲程度就越大;当夹角固定时,弧长越小则弯曲程度越大,因此可以定义为曲线段的平均曲率;显然当B越接近A,即越小,K就越能精确刻画曲线C在点A处的弯曲程度,因此定义(若极限存在)为曲线C在点A处的曲率.(其中分别表示在点A处的一阶、二阶导数);

(1)求单位圆上圆心角为45°的圆弧的平均曲率;
(2)求椭圆处的曲率;
(3)定义为曲线的“柯西曲率”.已知在曲线上存在两点,且PQ处的“柯西曲率”相同,求的取值范围.
2024-05-1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化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