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1)对实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用求根公式求复数范围内的解,在复数范围解方程
(2)对一般的实系数一元三次方程),由于总可以通过代换消去其二次项,就可以变为方程.在一些数学工具书中,我们可以找到方程的求根公式,这一公式被称为卡尔丹公式,它是以16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卡尔丹(J. Cardan)的名字命名的.卡尔丹公式的获得过程如下:三次方程可以变形为,把未知数写成两数之和,再把等式的右边展开,就得到,即.将上式与相对照,得到,把此方程组中的第一个方程两边同时作三次方,,并把看成未知数,解得于是,方程一个根可以写成
阅读以上材料,求解方程
2024-04-11更新 | 672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选科适应性检测数学试题
2 . 已知,函数.
(1)当时,解不等式
(2)若,不等式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3)若关于的方程的解集中恰好有一个元素,求的取值范围.
3 . 已知aR,函数
(1)时,解不等式
(2)若关于的方程的解集中恰有两个元素,求的取值范围
(3),若对任意,,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不大于,求的取值范围.
4 . 已知函数.
(1)当时,解不等式
(2)若关于的方程在区间上恰有一个实数解,求的取值范围;
(3)设,若存在使得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不超过1,求的取值范围.
5 . 利用方程的方法可以将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例如将化为分数是这样计算的:设,则,即,解得.
这是一种利用方程求解具有无限过程的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在高中计算无限概率、无限期望问题时都有很好的妙用.
已知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每局比赛甲获胜的概率为,乙获胜的概率为,每局比赛的结果互不影响.规定:净胜局指的是一方比另一方多胜局.
(1)如果约定先获得净胜两局者获胜,求恰好4局结束比赛的概率;
(2)如果约定先获得净胜三局者获胜,那么在比赛过程中,甲可能净胜局.设甲在净胜局时,继续比赛甲获胜的概率为,比赛结束(甲、乙有一方先净胜三局)时需进行的局数为,期望为.
①求甲获胜的概率
②求.
6 . 函数,若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
(1)求不等式的解集;
(2)若函数的最大值为9,求的值;
(3)若,方程内有一个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24-04-18更新 | 33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阶段测试数学试卷
7 . 学生考试中答对但得不了满分的原因多为答题不规范,具体表现为:解题结果正确,无明显推理错误,但语言不规范、缺少必要文字说明、卷面字迹不清、得分要点缺失等,记此类解答为“类解答”为评估此类解答导致的失分情况,某市教研室做了项试验:从某次考试的数学试卷中随机抽取若干属于“类解答”的题目,扫描后由近百名数学老师集体评阅,统计发现,满分12分的题,阅卷老师所评分数及各分数所占比例大约如下表:
教师评分(满分12分)11109
各分数所占比例
某次数学考试试卷评阅采用“双评+仲裁”的方式,规则如下:两名老师独立评分,称为一评和二评,当两者所评分数之差的绝对值小于等于1分时,取两者平均分为该题得分;当两者所评分数之差的绝对值大于1分时,再由第三位老师评分,称之为仲裁,取仲裁分数和一、二评中与之接近的分数的平均分为该题得分;当一、二评分数和仲裁分数差值的绝对值相同时,取仲裁分数和前两评中较高的分数的平均分为该题得分.(假设本次考试阅卷老师对满分为12分的题目中的“类解答”所评分数及比例均如上表所示,比例视为概率,且一、二评与仲裁三位老师评分互不影响).
(1)本次数学考试中甲同学某题(满分12分)的解答属于“类解答”,求甲同学此题得分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2)本次数学考试有6个解答题,每题满分12分,同学乙6个题的解答均为“类解答”.
①记乙同学6个题得分为的题目个数为计算事件的概率.
②同学丙的前四题均为满分,第5题为“类解答”,第6题得8分.以乙、丙两位同学解答题总分均值为依据,谈谈你对“类解答”的认识.
2020-06-16更新 | 5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五月份质量监测数学(理)试题
8 . ,且.
(1)方程有且仅有一个解,求的取值范围.
(2)设,对,总,使成立,求的范围.
(3)若的图象关于对称,求不等式的解集.
2023-05-21更新 | 1195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十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数学试题
9 . 已知函数对于任意实数恒有,且当时,,又
(1)判断的奇偶性并证明;
(2)求在区间的最小值;
(3)解关于的不等式:
2023-02-17更新 | 1656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A卷)试题
10 . 已知函数),且.
(1)求b的值,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2)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3)若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不同的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023-01-10更新 | 825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富锦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