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高阶等差数列是数列逐项差数之差或高次差相等的数列,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对推导高阶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很感兴趣,创造并发展了名为“垛积术”的算法,展现了聪明才智如南宋数学家杨辉在《详解九章算法商功》一书中记载的三角垛、方垛、刍甍垛等的求和都与高阶等差数列有关如图是一个三角垛,最顶层有个小球,第二层有个,第三层有个,第四层有个,则第层小球的个数为(       
A.B.C.D.
2022-12-12更新 | 2617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
2 . 斐波那契数列是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在撰写《算盘全书》(LiberAbacci)一书中研究的一个著名数列,该数列是数学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数列.它与生活中许多现象息息相关,如松果、凤梨、树叶的排列符合该数列的规律,与杨辉三角,黄金分割比等知识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已知该数列满足如下规律,即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的和,根据这个递推关系,令该数列为,其前项和为,若,则       
A.B.C.D.
2023-05-23更新 | 736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
3 . “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瑰宝之一,最早出现在中国南宋数学家杨辉于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如图,若在“杨辉三角”中从第2行右边的1开始按“锯齿形”排列的箭头所指的数依次构成一个数列:1,2,3,3,6,4,10,5,…,则此数列的前20项的和为(       

A.350B.295C.285D.230
2022-12-29更新 | 1510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数学(理)试题
4 . 为弘扬我国古代“六艺”文化,某校研学活动社团计划开设“礼、乐、射、御、书、数”六门体验课程.若甲、乙两位同学均只能体验其中一门课程,则甲、乙恰好选中相同课程的概率为(       
A.B.C.1D.
2022-11-20更新 | 802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的交流变得便捷,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变得频繁,这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无线电波的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已知电磁波在空间中自由传播时能损耗公式为,其中D为传输距离单位:F为载波频率单位:L为传输损耗单位:若载波频率变为原来的100倍,传输损耗增加了60 dB,则传输距离变为原来的(       
A.100倍B.50倍C.10倍D.5倍
6 . 某校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在一次社团活动过程中,一个数学兴趣小组发现《九章算术》中提到了“刍薨”这个五面体,于是他们仿照该模型设计了一道数学探究题,如图1,EFG分别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的三边的中点,先沿着虚线段将等腰直角三角形裁掉,再将剩下的五边形沿着线段EF折起,连接就得到了一个“刍甍”     (如图2)。

(1)若O是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求证:平面
(2)若二面角的大小为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7 . 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雷蒙德·皮尔提出一种能较好地描述生物生长规律的生长曲线,称为“皮尔曲线”,常用的“皮尔曲线”的函数解析式可以简化为的形式.已知描述的是一种果树的高度随着栽种时间x(单位:年)变化的规律,若刚栽种(x=0)时该果树的高为1.5m,经过2年,该果树的高为4.5m,则该果树的高度不低于5.4m,至少需要(       
A.3年B.4年C.5年D.6年
8 .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著作,第九章“勾股”讲述了勾股定理及一些应用,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称为“弦”,短直角边称为“勾”,长直角边称为“股”,设点F是抛物线的焦点.l是该抛物线的准线,过抛物线上一点A作准线的垂线AB,垂足为B,射线AF交准线l于点C,若的“勾”,“股”,则抛物线的方程为__
2022-10-16更新 | 1510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理科数学试题
22-23高三上·四川·阶段练习
9 .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和八卦组合成了太极八卦图(如图1).某太极八卦图的平面图如图2所示,其中正八边形的中心与圆心重合,O是正八边形的中心,MN是圆O的一条直径,且正八边形ABCDEFGH内切圆的半径为.若点P是正八边形ABCDEFGH边上的一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B.
C.D.
2022-10-14更新 | 565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理)试题
10 . “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1852年英国来华传教士伟烈亚利将《孙子算法》中“物不知数”问题的解法传至欧洲.1874年,英国数学家马西森指出此法符合1801年由高斯得出的关于同余式解法的一般性定理,因而西方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中国剩余定理”讲的是一个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至2022这2022个数中,能被5除余1且被7除余1的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则此数列的项数为(       
A.58B.57C.56D.55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