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金字塔一直被认为是古埃及的象征,然而,玛雅文明也有类似建筑,玛雅金字塔是仅次于埃及金字塔的著名建筑.玛雅金字塔由巨石堆成,其下方近似为正四棱台,顶端是祭神的神殿,其形状近似为正四棱柱.整座金字塔的高度为29m,金字塔的塔基(正四棱台的下底面)的周长为220m,塔台(正四棱台的上底面)的周长为52m,神殿底面边长为9m,高为6m,则该玛雅金字塔的体积为(       

A.B.30455m3C.37217m3D.45439.5m3
2023-06-13更新 | 420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数学试题
2 . 算盘起源于中国,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在阿拉伯数字出现前,算盘是世界广为使用的计算工具.下图一展示的是一把算盘的初始状态,自右向左分别表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上面的一粒珠子(简称上珠)代表5,下面的一粒珠子(简称下珠)代表1,五粒下珠的大小等同于一粒上珠的大小.例如,如图二,个位上拨动一粒上珠两粒下珠,十位上拨动一粒下珠至梁上,代表数字17.现将算盘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分别随机拨动一粒珠子至梁上,则表示的五位数至多含3个5的情况有(       
A.10种B.25种C.26种D.27种
3 . 石碾子是我国传统粮食加工工具,如图是石碾子的实物图,石碾子主要由碾盘、碾滚(圆柱形)和碾架组成.碾盘中心设竖轴(碾柱),连碾架,架中装碾滚,以人推或畜拉的方式,通过碾滚在碾盘上的滚动达到碾轧加工粮食作物的目的.若推动拉杆绕碾盘转动2周,碾滚的外边缘恰好滚动了5圈,碾滚与碾柱间的距离忽略不计,则该圆柱形碾滚的高与其底面圆的直径之比约为(       
A.3:2B.5:4C.5:3D.4:3
2023-01-05更新 | 822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3届高三(拔尖强基班)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4 . 欧拉是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在很多领域中都有杰出的贡献.由《物理世界》发起的一项调查表明,人们把欧拉恒等式“”与麦克斯韦方程组并称为“史上最伟大的公式”.其中,欧拉恒等式是欧拉公式:的一种特殊情况.根据欧拉公式,       
A.B.C.D.
2022-04-01更新 | 1768次组卷 | 6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2届高三全真模拟(一)数学试题
5 . 我们把圆锥曲线的弦与过弦的端点处的两条切线所围成的三角形为两切线的交点)叫做“阿基米德三角形”,抛物线有一类特殊的“阿基米德三角形”,当线段经过抛物线的焦点时,具有以下性质:①点必在抛物线的准线上;②;③.已知直线与抛物线交于点,若,记此时抛物线 的“阿基米德三角形”为,则点为(       
A.B.
C.D.
2022-03-23更新 | 2060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
21-22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是微分学中的基本定理之一,定理内容是:如果函数在闭区间上的图象连续不间断,在开区间内的导数为,那么在区间内至少存在一点c,使得成立,其中c叫做上的“拉格朗日中值点”.根据这个定理,可得函数上的“拉格朗日中值点”的个数为(       
A.3B.2C.1D.0
7 . 已知两定点,动点的距离之比),那么点的轨迹是阿波罗尼斯圆,若其方程为,则的值为(       
A.B.C.0D.4
2021-12-11更新 | 920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8 . 双曲线的光学性质为:如图①,从双曲线右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双曲线镜面反射,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左焦点. 我国首先研制成功的“双曲线新闻灯”,就是利用了双曲线的这个光学性质.某“双曲线新闻灯”的轴截面是双曲线的一部分,如图②,其方程为为其左、右焦点,若从右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双曲线上的点和点反射后,满足,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B.C.D.
2021-12-09更新 | 2427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
9 . 《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数学著作,现传本有92问,比较突出的成就有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计算、各种等差数列问题的解决、某些不定方程问题求解等.书中记载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增等尺,初日织五尺,三十日共织390尺,问日增几何?”那么此女子每日织布增长(       
A.B.C.D.
2021-06-15更新 | 1888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
10 . “哥德巴赫猜想”是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其内容是: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素数)之和,也就是我们所谓的“1+1”问题.它是1742年由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的,我国数学家潘承洞、王元、陈景润等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中都做出了相当好的成绩.若将18拆成两个正整数的和,则拆成的和式中,加数全部为质数的概率为(       
A.B.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