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四平方和定理”最早由欧拉提出,后被拉格朗日等数学家证明.“四平方和定理”的内容是:任意正整数都可以表示为不超过四个自然数的平方和,例如正整数.设,其中均为自然数,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的个数是(       
A.26B.28C.29D.30
昨日更新 | 2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数学试题
2 . “切线放缩”是处理不等式问题的一种技巧. 如:在点处的切线为,如图所示,易知除切点外,图象上其余所有的点均在的上方,故有. 该结论可通过构造函数并求其最小值来证明. 显然,我们选择的切点不同,所得的不等式也不同. 请根据以上材料,判断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B.C.D.
7日内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3 . 17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曾提出一个关于三角形的有趣问题:在三角形所在平面内,求一点,使它到三角形每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现已证明:在中,若三个内角均小于,则当点满足时,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点被人们称为费马点.根据以上知识,已知P内一点,记,则的最小值为(       
A.B.C.D.
2023-11-21更新 | 17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部分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4 . 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造了一幅“勾股圆方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类比赵爽弦图,用3个全等的小三角形拼成了如图所示的等边,若,则AC=(       

A.8B.7C.6D.5
5 . 我们将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称为二项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称为正态随机变量.概率论中有一个重要的结论是棣莫弗一拉普拉斯极限定理,它表明,若随机变量,当n充分大时,二项随机变量Y可以由正态随机变量X来近似,且正态随机变量X的期望和方差与二项随机变量Y的期望和方差相同.棣莫弗在1733年证明了的特殊情形,1812年,拉普拉斯对一般的p进行了证明.现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则利用正态分布近似估算硬币正面向上次数超过60次的概率为(       )(附:若,则
A.0.1587B.0.0228C.0.0027D.0.0014
2022-05-13更新 | 2212次组卷 | 18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
名校
解题方法
6 . 有三个因素会影响某种产品的产量,分别是温度(单位:)、时间(单位:)、催化剂用量(单位:),三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彼此独立.其中温度有三个水平:80、85、90,时间有三个水平:90、120、150,催化剂用量有三个水平:5、6、7.按全面实验要求,需进行27种组合的实验,在数学上可以证明:通过特定的9次实验就能找到使产量达到最大的最优组合方案.下表给出了这9次实验的结果:
实验号温度(时间(催化剂用量(产量(
18090531
280120654
380150738
48590653
585120749
685150542
79090757
890120562
990150664
根据上表,三因素三水平的最优组合方案为(       
A.          B.          
C.          D.          
2021-05-08更新 | 103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数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由时,不等式左边应添加的项是(       
A.B.C.D.
2020·北京·模拟预测
单选题 | 适中(0.65) |
8 . 甲、乙、丙、丁四位生物学专家在筛选临床抗病毒药物时做出如下预测:
甲说:都有效;
乙说:不可能同时有效;
丙说:有效;
丁说:至少有一种有效.
临床试验后证明,有且只有两种药物有效,且有且只有两位专家的预测是正确的,由此可判断有效的药物是(       
A.B.C.D.
2020-03-27更新 | 268次组卷 | 4卷引用:学科网3月第一次在线大联考(北京卷)数学试题
9 . 右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为证明勾股定理而绘制的,在我国最早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有详细的记载,若图中大正方形的边长为5,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现做出小正方形的内切圆,向大正方形所在区域随机投掷个点,有个点落在圆内,由此可估计的近似值为
A.B.C.D.
2018-08-02更新 | 23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日照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10 . 德国数学家科拉茨1937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猜想:任给一个正整数n,如果n是偶数,就将它减半(即);如果n是奇数,则将它乘3加1(即),不断重复这样的运算,经过有限步后,一定可以得到1. 对于科拉茨猜想,目前谁也不能证明,也不能否定,现在请你研究:如果对正整数n(首项)按照上述规则施行变换后的第8项为1(注:l可以多次出现),则n的所有不同值的个数为
A.4B.6C.8D.3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