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弦图”是我国古代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为《周髀算经》作注时为证明勾股定理所绘制,此图曾作为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如图,在正方形中,有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若图中的两锐角分别为,且小正方形与大正方形的面积之比为,则的值为________

   

2024-04-10更新 | 282次组卷 | 3卷引用:【讲】专题8 三角函数中的新定义、数学文化问题
2 . 假设视网膜为一个平面,光在空气中不折射,眼球的成像原理为小孔成像. 思考如下成像原理: 如图,地面内有圆,其圆心在线段上,且与线段交于不与重合的点地面,且点为人眼所在处,视网膜平面与直线垂直. 过点作平面平行于视网膜平面. 科学家已经证明,这种情况下圆上任意一点到点的直线与平面交点的轨迹(令为曲线)为椭圆或圆,且由于小孔成像,曲线与圆在视网膜平面上的影像是相似的,则当视网膜平面上的圆的影像为圆时,圆的半径____________. 当圆的半径满足时,视网膜平面上的圆的影像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3 . 用平面截圆锥面,可以截出椭圆、双曲线、抛物线,那它们是不是符合圆锥曲线的定义呢?比利时数学家旦德林用一个双球模型给出了证明.如图1,在一个圆锥中放入两个球,使得它们都与圆锥面相切,一个平面过圆锥母线上的点且与两个球都相切,切点分别记为.这个平面截圆锥面得到交线上任意一点,过点的母线与两个球分别相切于点,因此有,而是图中两个圆锥母线长的差,是一个定值,因此曲线是一个椭圆.如图2,两个对顶圆锥中,各有一个球,这两个球的半径相等且与圆锥面相切,已知这两个圆锥的母线与轴夹角的正切值为,球的半径为4,平面与圆锥的轴平行,且与这两个球相切于两点,记平面与圆锥侧面相交所得曲线为,则曲线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

2024-03-12更新 | 60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数学试题
4 . 三等分角大约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由古希腊人提出来的,它和“立方倍积问题”“化圆为方问题”并称为“古代三大几何难题”.公元六世纪时,数学家帕普斯曾证明用一固定的双曲线可以解决“三等分角问题”.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借用帕普斯的研究,使某锐角的顶点与坐标原点重合,点在第四象限,且点在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上,而在第一象限内交于点.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与在第四象限内交于点,设的中点为,则.若,则的值为__________.
2024-03-31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数学试题(一)
5 . 若点P所在平面内一点,且,则点P叫做的费马点.当三角形的最大角小于时,可以证明费马点就是“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的点”,即最小.已知点O是边长为2的正的费马点,DBC的中点,EBO的中点,则的值为______
2023-05-20更新 | 1065次组卷 | 7卷引用:第五篇 向量与几何 专题15 几何最值(费马点、布洛卡点等) 微点3 费马点、布洛卡点综合训练
6 . 我们常常运用对同一个量算两次的方法来证明组合恒等式,如:从装有编号为个球的口袋中取出个球,共有种取法.在种取法中,不取号球有种取法;取号球有种取法.所以.试运用此方法,写出如下等式的结果:___________.
2022-10-17更新 | 1616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20 计数原理(讲义)-1
7 . 17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曾提出一个关于三角形的有趣问题:在三角形所在平面内,求一点,使它到三角形每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现已证明:在中,若三个内角均小于,则当点P满足时,点P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点P被人们称为费马点.根据以上知识,已知为平面内任意一个向量,是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向量,且,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
2023-03-18更新 | 1047次组卷 | 5卷引用:第五篇 向量与几何 专题15 几何最值(费马点、布洛卡点等) 微点3 费马点、布洛卡点综合训练
8 . 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勾股圆方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已知为线段的中点,设为中间小正方形内一点(不含边界).若,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2022-07-02更新 | 1748次组卷 | 12卷引用:第五篇 向量与几何 专题12 等和线 微点2 等和线定理及其应用(二)
填空题-单空题 | 较难(0.4) |
解题方法
9 . 考查等式:(*),其中.某同学用概率论方法证明等式(*)如下:设一批产品共有件,其中件是次品,其余为正品.现从中随机取出件产品,记事件{取到的件产品中恰有件次品},则,1,2,…,.显然,…,为互斥事件,且(必然事件),因此,所以,即等式(*)成立.对此,有的同学认为上述证明是正确的,体现了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但有的同学对上述证明方法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提出质疑.现有以下四个判断:①等式(*)成立,②等式(*)不成立,③证明正确,④证明不正确,试写出所有正确判断的序号___________.
2021-06-24更新 | 1033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2021届高三高考数学押题密卷试题(06)
填空题-单空题 | 较难(0.4) |
10 . 在学习推理和证明的课堂上,老师给出两个曲线方程,老师问同学们:你想到了什么?能得到哪些结论?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回答:
甲:曲线关于对称;
乙:曲线关于原点对称;
丙:曲线与坐标轴在第一象限围成的图形面积
丁:曲线与坐标轴在第一象限围成的图形面积
四位同学回答正确的有______(选填“甲、乙、丙、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