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95 道试题
1 . “杨辉三角”是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中国南宋数学家杨辉在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就有出现,比欧洲早393年发现.如图所示,在“杨辉三角”中,除每行两边的数都是1外,其余每个数都是其“肩上”的两个数之和,例如第4行的6为第3行中两个3的和.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由“在相邻两行中,除1以外的每个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个数字之和”猜想
B.由“第n行所有数之和为2n”猜想:
C.第20行中,第10个数最大
D.第15行中,第7个数与第8个数的比为7:8
昨日更新 | 16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四十一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2 . 希腊数学家帕普斯在他的著作《数学汇篇》中指出,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当时,轨迹为椭圆;当时,轨迹为抛物线;当时,轨迹为双曲线.现有方程 表示的曲线是双曲线,则实数的取值可能为(    )
A.B.3C.D.4
2024-06-1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3 . 正多面体也称柏拉图立体(被誉为最有规律的立体结构),是所有面都只由一种正多边形构成的多面体(各面都是全等的正多边形).数学家已经证明世界上只存在五种柏拉图立体,即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已知一个正八面体的棱长都是2(如图),则(       

A.平面
B.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60°
C.若点为棱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为
D.若点为棱上的动点,则三棱锥的体积为定值
4 . 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享有“数学王子”的称号.设,用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也被称为“高斯函数”,例如:.已知函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偶函数
B.上的值域是
C.上是增函数
D.
2024-06-1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数学
5 .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著作《孙子算经》中,对同余除法有较深的研究,设为整数,若除得余数相同,则称对模同余,记为,如9和21除以6所得的余数都是3,则记为921(mod 6),若,则的值可以是(    )
A.B.C.D.
2024-06-05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射洪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6 . 《九章算术》中记载了一种称为“曲池”的几何体,如图所示,该几何体是上、下底面均为扇环的柱体(扇环是指圆环被扇形截得的部分).图中的曲池,垂直于底面,,底面扇环所对的圆心角为,弧AD的长度是弧BC长度的3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弧AD长度为B.曲池的体积为
C.曲池的表面积为D.三棱锥的体积为5
2024-05-28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学业阶段评价考试数学试卷
7 . 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费马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几何问题:“已知一个三角形.求作一点.使其与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之和最小”.它的答案是:当三角形的三个角均小于时,则该点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连线两两成角;当三角形有一内角大于或等于时,所求点为三角形最大内角的顶点,在费马问题中,所求点称为费马点.已知在中,CM的角平分线,交ABMP的费马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C.D.
2024-05-28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8 . 图1中的扫地机器人的外形是按照如下方法设计的:先画一个正三角形,再以正三角形每个顶点为圆心,以边长为半径,在另两个顶点间作一段弧,三段弧围成的曲边三角形.德国工程师勒洛首先发现这个曲边三角形能够像圆一样当作轮子用,故称其为“勒洛三角形”.将其推广到空间,如图2,以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为球心,以正四面休的校长为半径的四个球的相交部分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勒洛四面休”.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则勒洛三角形面积为
B.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则勒洛三角形的面积比正三角形的面积大
C.若正四面体的棱长为2,则勒洛四面体能容纳的最大球的半径为
D.若正四面体的棱长为2,则勒洛四面体表面上交线的长度小于
2024-05-26更新 | 29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东北育才学校高中本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9 . 著名数学家欧拉提出了如下定理: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依次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重心到外心的距离是重心到垂心距离的一半.此直线被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该定理被称为欧拉线定理.已知的外心为、垂心为,重心为,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C.D.
2024-05-23更新 | 13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数学试题
10 . “杨辉三角”是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的瑰宝之一,最早出现在南宋数学家杨辉于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杨辉三角”揭示了二项式系数在三角形数表中的一种几何排列规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杨辉三角”的结论正确的是(       

   

A.
B.第2025行中从左往右第1011个数与第1012个数相等
C.记第行的第个数为,则
D.第20行中第12个数与第13个数之比为4:3
2024-05-08更新 | 41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