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数列的通项公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杨辉,在他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用如图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和的乘方规律.此图称为“杨辉三角”,也称为“贾宪三角”.在此图中,从第三行开始,首尾两数为,其他各数均为它肩上两数之和.

(1)把“杨辉三角”中第三斜列各数取出按原来的顺序排列得一数列:,…,写出的递推关系,并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2)已知数列满足,设数列满足:,数列的前项和为,若恒成立,试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 . 著名科学家牛顿用“作切线”的方法求函数的零点时,给出了“牛顿数列”,它在航空航天中应用广泛.其定义是:对于函数,若数列满足,则称数列为“牛顿数列”.已知函数,数列为“牛顿数列”,,且,则________.
2023-04-23更新 | 4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十校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数学(理)试题
填空题-单空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是数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数列:1,1,2,3,5,8,13,21,34,,已知在斐波那契数列中,,若,则数列的前2020项和为________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023-05-23更新 | 406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2届第二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数学( 理)试题
4 . 杨辉是南宋杰出的数学家,他曾担任过南宋地方行政官员,为政清廉,足迹遍及苏杭一带.杨辉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著述,他给出了著名的三角垛公式:.若正项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满足,数列的通项公式为,则根据三角垛公式,可得数列的前10项和       
A.440B.480C.540D.580
5 . 分形几何学是一门以不规则几何形态为研究对象的几何学,分形的外表结构极为复杂,但其内部却是有规律可寻的,一个数学意义上的分形的生成是基于一个不断迭代的方程式,即一种基于递归的反馈系统下面我们用分形的方法得到一系列图形,如图,在长度为的线段上取两个点,使得,以为边在线段的上方做一个正方形,然后擦掉,就得到图形;对图形中的最上方的线段作同样的操作,得到图形;依次类推,我们就得到以下的一系列图形设图,图,图,图,各图中的线段长度和为,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A.
B.
C.恒成立
D.存在正数,数列的前项和恒成立
6 . 九连环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智力游戏,它环环相扣,趣味无穷.长期以来,这个益智游戏是数学家及现代电子计算机专家们用于教学研究的课题和例子.中国的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也曾有一个精美的由九个翡翠缳相连的银制的九连环(如图).现假设有个圆环,用表示按某种规则解下个圆环所需的最小移动次数.已知数列满足下列条件:,记的前项和为,则:(1)________;(2)________.
2020-12-02更新 | 1028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非实验班数学(理)试题
7 . 南宋数学家杨辉为我国古代数学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著名研究成果“杨辉三角”记录于其重要著作《详解九章算法》,该著作中的“垛积术”问题介绍了高阶等差数列.以高阶等差数列中的二阶等差数列为例,其特点是从数列中的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构成等差数列.若某个二阶等差数列的前4项为:2,3,6,11,则该数列的第10项为(       
A.84B.83C.82D.81
2023-05-10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8 . 南宋数学家在详解九章算法算法通变本末中提出了一些新的垛积公式,所讨论的二阶等差数列与一般等差数列不同,二阶等差数中前后两项之差并不相等,但是逐项之差成等差数列.现有二阶等差数列,其前项分别为,则该数列的第项为(       
A.B.C.D.
9 . 《四元玉鉴》是一部辉煌的数学名著,是我国元朝著名数学家朱世杰的代表作,被视为中国筹算系统发展的顶峰,有些成果比欧洲早了400多年.其中有一首诗:“我有一壶酒,携着游春走,遇店添一倍,逢友饮一斗,店友经四处,没了半壶酒,借问此壶中,当原多少酒?”用程序框图表达如图所示,即最终输出的,则开始输入的值为(       
A.B.C.D.
10 . 已知数列1,1,2,1,2,4,1,2,4,8,1,2,4,8,16,,其中第一项是20,接下来的两项是20,21,再接下来的三项是20,21,22,依此类推. 设该数列的前项和为,
规定:若,使得),则称为该数列的“佳幂数”.
(1)将该数列的“佳幂数”从小到大排列,直接写出前3个“佳幂数”;
(2)试判断50是否为“佳幂数”,并说明理由;
(3)(i)求满足>70的最小的“佳幂数”;
(ii)证明:该数列的“佳幂数”有无数个.
2018-01-26更新 | 66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崇仁一中、广昌一中、南丰一中、金溪一中四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