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双曲线标准方程的形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已知动点与定点的距离和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为常数.其中,且,记点的轨迹为曲线
(1)求的方程,并说明轨迹的形状;
(2)设点,若曲线上两动点均在轴上方,,且相交于点
①当时,求证:的值及的周长均为定值;
②当时,记的面积为,其内切圆半径为,试探究是否存在常数,使得恒成立?若存在,求(用表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 . 已知曲线上的动点满足,且.
(1)求的方程;
(2)已知直线交于两点,过分别作的切线,若两切线交于点,且点在直线上,证明:经过定点.
2024-01-24更新 | 19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23题 解析几何有“三定”,“移植思维”建奇功(优质好题一题多解)
3 .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描述了圆锥曲线的共性,并给出了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只可惜对这一定义欧几里得没有给出证明.经过了500年,到了3世纪,希腊数学家帕普斯在他的著作《数学汇篇》中完善了欧几里得关于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并对这一定义进行了证明.他指出,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距离的比是常数的点的轨迹叫做圆锥曲线:当时,轨迹为椭圆;当时,轨迹为抛物线;当时,轨迹为双曲线.现有方程表示的曲线是双曲线,则的取值范围为(       
A.B.C.D.
4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APBP 相交于点 P,且它们的斜率之积是1,记点P的轨迹为C
(1)求证:曲线C是双曲线的一部分:
(2)设直线lC相切,与其渐近线分别相交于 MN两点,求证:的面积为定值
2023-01-14更新 | 1637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理科数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设是二次曲线C上的点,且构成了一个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其中O是坐标原点.记
(1)若C的方程为.点,求点的坐标;(只需写出一个)
(2)若C的方程为.点,对于给定的自然数n,证明:成等差数列;
(3)若C的方程为,点,对于给定的自然数n,当公差d变化时,求的最小值.
2022-11-09更新 | 3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文)试题(上海卷)
6 . 已知函数.
(1)写出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2)求证: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
(3)某同学经研究发现,函数的图像为双曲线,为其两条渐近线,试求出其顶点、焦点的坐标,并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加以验证.
2022-05-29更新 | 1059次组卷 | 6卷引用:上海市黄浦区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数学试题
7 . 祖暅是南北朝时代伟大的科学家,在数学上有突出贡献.他在五世纪末提出祖暅原理:“密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其意思是:两个等高的几何体若在所有等高处的水平截面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我们称由双曲线的部分绕其虚轴旋转形成的几何体为双曲线旋转体.如图,双曲线旋转体的下半部分挖去底面直径为2a,高为m的圆柱体后,所得几何体与底面半径为,高为m的圆锥均放置于平面上(几何体底面在内).与平面平行且到平面距离为的平面与两几何体的截面面积分别为,可以证明总成立.依据上述原理,的双曲线旋转体的体积为(       
A.B.C.D.
2022-02-28更新 | 839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大数据精准教学联盟2022届高三第一次统一检测文科数学试题
8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为双曲线Г的左、右焦点,点D为线段的中点,直线MN过点且与双曲线右支交于两点,延长MDND,分别与双曲线Г交于PQ两点.

(1)已知点,求点D到直线MN的距离;
(2)求证:
(3)若直线MNPQ的斜率都存在,且依次设为k1k2.试判断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的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2021-12-20更新 | 1280次组卷 | 5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一模数学试题
9 . 已知曲线系的方程为.求证:对平面内任一点,总存在中的一椭圆和一双曲线通过该点.
2021-09-2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数学解题兵法 第九十四讲 巧借东风
10 . 已知椭圆,双曲线,设椭圆与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点分别为椭圆与双曲线在第一、二象限的交点.
(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设直线轴相交于点,过点作直线交椭圆两点(不同于),求证:直线与直线的交点在一定直线上运动,并求出该直线的方程.
2021-08-04更新 | 781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第二次监测数学(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