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4 道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提到我们的用字,这个“家”字可以说是最能伸缩自如了。……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

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在乡下,家庭可以很小,而一个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个小国。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两项是(       
A.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肯定了团体中人格平等的可能性。
B.“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以说是“差序格局”的一种表现。
C.“家里的”“家门”“自家人”都只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
D.探春拒绝多给赵姨娘的弟弟安葬费一事不能体现差序格局内涵。
E.网络时代的虚拟性和开放性会使今天的差序格局发生变化。
2.《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活动即将结束,高一·1班策划开展“《乡土中国》研读微报告展示”活动。他们邀请了语文教研室张主任参与活动。下面是展示活动主持人的开场白部分内容;其中有四处用语不够规范得体,请找出语句(填写序号即可)并提出修改意见。

①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衷心地感谢张主任接受我们的邀请。②并感谢张主任从百忙之中拨冗抽身,③惠顾我们微报告展示活动现场。

④张主任是一位学富五车且有风骨、有思想的老师。⑤近几年,发表语文有关教育教学的论文若干篇;⑥出版教育教学拙著一部。⑦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张主任的到来。

⑧下面有请第一组同学展示他们的《乡土中国》研读成果。

2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西江月   阻风三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船秋色”由作者的感受着笔,勾勒出时令特征。一、二句表面上看纯属写景,实际上作者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所谓景中有情。
B.“斜阳”点明时间是傍晚,以“细浪”说风波骤起,和“五岭逶迤腾细浪”所传递的心态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三、四句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把现实与想象、幻觉心理与天气变化,非常和谐地描绘在一幅画面上,使人感到似幻似真,增强了词的艺术魅力。
D.“准拟”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愿望,即定要登上岳阳楼望洞庭湖的风光,去听听“水晶宫”传出的《霓裳》曲。
2.作者张孝祥是南宋豪放词派的奠基人之一,本词虽不是豪放词的经典之作,但其语言风格已有豪放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对此进行分析。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

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节选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孙子兵法·九地篇》《孙子兵法·计篇》)

材料二:

张仁愿,华州下邽人。本名仁亶,以睿宗音近避之。有文武材。武后时,累迁殿中侍御史。万岁通天中,监察御史孙承景监清边军,战还,自图先锋当矢石状。武后叹曰:御史乃能如是乎!擢为右肃政台中丞,诏仁愿即叙其麾下功。仁愿先问承景破敌曲折,承景实不行,所问皆。仁愿劾奏承景罔上,虚列虏级。朔方军总管沙吒忠义为突厥所败,诏仁愿御史大夫代之。既至,贼已去,引兵踵击,夜掩其营破之。始,朔方军与突厥以河为界。北涯有拂云祠,突厥每犯边,必先谒祠祷解,然后料兵渡而南。仁愿请乘虚取漠南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绝虏南寇路。唐休璟以为:两汉以下皆北守河,今筑城虏腹中,终为所有。仁愿固请,中宗从之。表留岁满兵以助功,咸阳兵二百人逃归,仁愿禽之,尽斩城下,军中股栗,役者尽力,六旬而三城就。又于牛头朝那山北置烽候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敢逾山牧马,朔方益无寇,岁损费亿计,减镇兵数万。初建三城也,不置壅门、曲敌、战格。或曰:边城无守备,可乎?仁愿曰:兵贵攻取,贱退守。寇至,当并力出拒,有回望城者斩。何事守备,退忸其心哉!景龙二年,封韩国公。还朝,卒。仁愿为将将吏信伏按边抚帅赏罚必真功罪。后人思之,为立祠受降城,出师辄享焉。

(节选自《十七史百将传·卷九》)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仁 A 愿 B 为 C 将 D 将 E 吏 F 信 G 伏 H 按 I 边 J 抚 K 帅 L 赏 M 罚 N 必 O 真 P 功 Q 罪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讳,旧时指不敢直称帝王或尊长名字,张仁愿因本名与唐睿宗之名音近而改名。
B.穷,指寻根究源,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字意思相同。
C.摄,指暂代,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摄乎大国之间”的“摄”字意思不相同。
D.烽候,即烽火台、文中指为了侦察敌人、以点燃烟火的方式示警的军事防御设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仁愿具备文武才略,武则天时期就受到重用、在担任殿中侍御史时,他详细询问孙承景破敌的情况,结果发现孙承景欺君罔上,虚报战功。
B.当张仁愿提出在黄河以北修筑三座受降城时,唐休璟表示反对,认为这些城池最后都会被突厥人攻占,在张仁愿坚决请求下,唐中宗才同意。
C.张仁愿上表请求留下满足年龄条件的士兵来帮助筑城,但两百名咸阳籍的士兵逃跑,被他抓住后予以严惩,在这之后服役的人全都尽心尽力。
D.张仁愿战功显赫,治军严明,被封为韩国公,在他去世之后,后世之人十分怀念他,在受降城为他建立祠堂,每次朝廷军队出征都前往祭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北涯有拂云祠,突厥每犯边,必先谒祠祷解,然后料兵渡而南。
(2)自是突厥不敢逾山牧马,朔方益无寇,岁损费亿计,减镇兵数万。
5.《十七史百将传》是按照《孙子兵法》的理念编写的,对后世影响深远。张仁愿的哪些事迹体现了材料一中《孙子兵法》的理念?
2023-05-04更新 | 448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4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代以来,传统文化被当作封建思想的一部分受到批判,孝道一度被当作封建道德而被否定,以至于即使在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中原地区、在作为传统文化根基的农村地区都不乏不孝之子。但我们也要看到,传统孝文化毕竟根深蒂固。而且,应对孝道观念淡薄的难题古代也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官员要率先垂范。在汉代,政府推行“孝政”,社会讲究“慈孝”。从汉武帝的时候就实行“举孝廉”,把孝和廉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准,鼓励人们做孝子、守孝行。从皇帝做起,各级官员以身作则。京剧《打龙袍》说的是宋代皇帝做了对不起母亲的错事也必须挨打。此外,无论是皇帝的以孝作谥,还是官员的为孝移职,都为天下人树立了孝的楷模。另外,我国古代传播孝行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道德和法律相结合,行孝就具有了强制性。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是某种程度上道德也法律化了,这与西方不一样。在历朝历代的法律和法令中,都有孝老敬老的相关条文。此外,我们还创造了很多把孝道文化大众化的方法和手段,使之绵延不绝。比如,编纂了平民百姓很容易接受的《二十四孝图》《劝孝篇》《三字经》《弟子规》等等,都很便于在群众中传播。这些措施对我们当今推行孝道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摘编自景天魁《传统孝文化的古今贯通》)

材料二:

孝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始基与元德,为了更好地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展现传统孝道的当代价值,需要实现传统孝道思想在新时代的转化与传承。

新时代孝道理论应对传统孝道思想中具有时代价值的精神与理念进行阐发。首先,养老敬老、尊老爱亲仍是现代孝道的基础与核心。其次,倡导尽职尽责、家国情怀这一新时代孝道的拓展性内涵。再次,明确继志述事、精神传承是新时代孝道的延伸性内涵。如此,孝观念与规范便是承上启下的,打通了现在与过去。与此同时,新型孝道理论应汲取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价值理念。首先,人格平等性。人格平等是现代亲子关系的基础,是建立新孝道的基石。传统孝道中父尊子卑的不平等关系早已被学界和公众所认识并批判。然而,在“后喻”(指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在世的前辈)社会中,家庭中的长辈、老年人在家庭中逐渐处于“弱势”乃至边缘的地位,社会上一些不尊老敬亲的现象增多。因此,亲代特别是老年人的人格尊严与平等地位同样需要得到重视与维护。其次,义务双向性。传统亲子关系中的“孝慈”观念体现了亲子道德规范在原则上的双向性,但在实际中却往往是重孝轻慈。真正合情合理之新孝道的形成,必须建立在亲子双向互动的良性关系之上。子女以孝养慈,父母也以慈养孝,现代孝道才能有效运作。再次,注重情理相济。一方面,现代孝道应注重以亲子之间的情感为基础,另一方面,以现代之理引导感情。孝的感情应是合理之情,而非仅仅局限于血缘关系中的自私、狭隘之情;而这种理是缘情之理,并非作为一种单向义务规定的冷漠、处在、强制之理。

孝老爱亲作为一种美德与规范,需要后天的教育。儒家的孔子与孟子都认为,孝虽具有天然的人性基础与可能,但仍需借助后天的教育。孟子提出“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即主张孝悌需要后天的教育。荀子虽不认为孝是人的天性,但主张孝需要后天的习得与教化。首先,家庭教育是孝德培养的基础且为主要的环节、场域。家长自身对待父母长辈的态度与行为,包括与父母的日常交流问候、陪伴扶助、节庆寿诞时的相聚庆祝等,都是在对后代进行真实生动的孝德教育。其次,学校教育是孝德培育的强化环节。学校的一些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应注重弘扬和践行孝老爱亲、尊师敬长的美德。再次,社会教育也是社会孝亲敬老风尚形成与彰显的重要依托。如一些社会组织的宣讲,新闻媒体对于彰显孝德的典型人物、事例的报道,公益性广告、宣传片、纪录片等对孝德的弘扬,等等,都对社会范围内敬老爱亲风尚的树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一定的物质条件与制度保障能为公众道德观念的提升与践行帮助。家庭孝养曾在中国古代解决了养老的问题。然而,现代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养老问题的社会性、复杂性更加凸显。这要求发挥社会、国家、政府的集体作用和制度优势,进一步完善保障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发挥法律对弘扬孝道的保障、引导、宣传与教育作用。同时,加快推进与完善与养老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筑牢新时代弘孝、行孝、享孝的物质基础和制度支撑。

礼仪在传统社会教化民众、化导风俗中发挥着特殊而有效的功能,是弘扬孝道的重要实践抓手。习近平强调:“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孝的礼仪践行既包括一些日常礼仪也包括诸种节庆礼俗。在许多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体现孝之敬老内涵的生活规矩,如就餐时请长者上坐,请老人长辈先动筷子等。不少传统节日礼俗中蕴含着子孙对于父母、先辈表敬、孝、思的立意与内涵,诸如家庭仪式中的祝寿、祭祀以及春节、清明、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时的活动仪式,体现出不同层次的孝道内涵。正是通过一系列尊老爱亲、追念先祖之礼的设计与践行,使孝内在的思想得以展现,通过日常生活与特殊时节的不断操习,逐步内化为民众日用而不觉的伦理道德规范,乃至逐渐融入国民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之中,从而使孝老爱亲的美德与风尚得以被广泛认同与传承。

(摘编自刘函池《新时代中国传统孝道思想的转化与传承——基于全国公民孝道观念的调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采取了很多有效应对孝道观念淡薄的措施,因此于古人而言应对孝道意识的淡薄不是一个难题。
B.法律具有强制性,通过立法将行孝法律化,其所产生的作用要优于官员的率先垂范。
C.传统孝道在实际中看重的是子代对亲代的孝,然而这种单向的义务要求在当今不再具有合理性与可行性。
D.家庭教育是孝德教育主要的教育环节,其中,最关键的是父母对子女的身教。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推行孝道的具体措施,不过二者论述的出发点并不相同。
B.近代以来,孝道一度被否定,产生了负面影响,可见多年来对传统孝文化的认识不足,对此我们必须正视。
C.新时代孝道理论应保留传统孝道思想中具有时代价值的精神与理念,这说明,新的孝道观念既立足现在,又追溯过去。
D.建立和规范弘扬孝道的礼俗制度,便能使孝老爱亲的美德与风尚被广泛认同与传承。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唐宪宗元和六年,白居易在京为官,其母因看花坠井而死,白居易回家守孝3年。
B.古丧制规定,守孝期间,不得应考、嫁娶、任官,要在家闭门读书,谢绝世务。
C.秦朝的律法规定:“殴打父母者,要黥为城旦。”
D.通过家训、家规、家诫对家庭成员及子孙后代进行孝道文化教育。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
5.应如何推动传统孝道的现代转化?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昆阳二首·其一

【金】元好问

古木荒烟集暮鸦,高城落日隐悲笳。

并州倦客初投迹,楚泽寒梅又过花。

满眼旌旗惊世路,闭门风雪羡山家。

忘忧只有清樽在,暂为红尘拂鬓华。

【注】①昆阳:叶县县城,元、明、清隶属南阳府。②元好问:金末并州人。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炉,虚实结合,由物及人,层层深入地表情达意。
B.诗人用词考究,其中“初”“又”“惊”“羡”的运用,既贴切自然又耐人寻味。
C.诗歌抑扬结合,首联、颔联写得低沉,颈联壮观中有平和,尾联显得豁达。
D.这首诗既有杜甫诗的沉郁之风,又有苏轼词的豪放之气,整体风格悲凉而雄健。
2.请简要分析本诗所表达的丰富感情。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南宋叶造,到清代姚鼐,再到现代钱穆,都曾怀疑没有孙武这个人。一个重要原因是记录了492起战争的《左传》,一次也没提过他,这让人感到有些_ _ 。对于孙武本人,由于史料太少,翻来覆去就是《史记》里那几句话,使得人们看孙武的面目,一直如,总不真切。

不过,对孙武其人的不了解,并不妨碍他的作品《孙子兵法》展示出军事学著作所达到的高度。英国战略学家利德尔·哈特认为,在西方,能够和《孙子兵法》的战争著作只有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而《孙子兵法》还更为深刻。此外,它虽然比《战争论》早问世2000多年,但更理性,不像《战争论》那样强调暴力的无限作用。

今天,先秦古书中,《孙子兵法》的读者群应该是数一数二的。(1从商业竞争、金融投资,到政治统御、外交艺术,再到医疗卫生、体育竞技……各个领域都有人以《孙子兵法》来作为指导。如此读法,(2实际是把《孙子兵法》给读小了,也把《孙子兵法》给读轻了,当然也把它给读窄了。《孙子兵法》是哲学书,要读得好,得从哲学的高楼,一层一层往下走,中间要有层次转换,千万别一头扎下去,不然就变成《三十六计》了。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简要分析第二段是用哪些论证方法突出《孙子兵法》的军事学著作高度的。
3.请对第三段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进行压缩,要求句意简明,不改变原意,每句不超过25个字。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香市

茅盾

清明过后,我们镇是照例有所谓香市,首尾大约半月。

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香市的地点,在社庙。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这香市面上就是农村的狂欢节。因为从清明谷雨这二十天内,风暖日丽,正是行乐的时令,并且又是蚕忙的前夜,所以到香市来的农民一半是祈神赐福(蚕花廿四分),一半也是预酬蚕节的辛苦劳作。所调借佛游春是也。

于是香市中主要的节目无非是。临时的茶棚,戏法场,弄缸弄甏、走绳索、三上吊的武技班,老虎、矮子、提线戏,髦儿戏,西洋镜,——将社座前的五六十亩地的大广场挤得满满的。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膏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檀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磕头者,庙里庙外,人声和锣鼓声,还有孩子们手里的小喇叭,哨子的声音,混合成一片骚音,三里路外也听得见。

我幼时所见的香市,就是这样热闹的。在这香市中,我不但鉴赏了所谓国技,我还认识了老虎,豹,猴子,穿山甲。所以香市也是儿童们的狂欢节。

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而庙前广场的一角也筑了篱笆,据说将造公园。社庙的左偏殿上又有什么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然而从去年起,这迷信的香市忽又准许举行了。于是我又得机会重温儿时的旧梦,我很高兴地同三位堂妹子(她们运气不好,出世以来设有见过像样的热闹的香市)赶那香市去。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此平日里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里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管。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的乌龙潭一泓清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的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那么姑且到唯一的锣鼓响的地方去看一看罢。我以为这锣鼓响的是什么变把戏的,一定也是瘪三式的玩意了。然而出乎意料,这是南洋武术班,上海的《良友画报》六十二期揭载的卧钉床的大力士就是其中一员,那不是无名的江湖班。然而他们只售票价十六枚铜元。

看客却也很少,不满二百(我进去的时候,大概只有五六十)。武术班的人们好像有点失望,但仍认真表演了预告中的五六套:马戏,穿剑门,穿火门,走铅丝,大力士……他们说:今天第一回,人少可是把式不敢马虎,……他们三条船上的男女老小总共有到三十个!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要是放在十多年前,怕不是挤得满场没有个空隙儿么?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可是他们也失望了。

1933年7月

文本二:

成功地运用对比的艺术手法来铺排事实表现主题,是《香市》显著的艺术特色。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对比,不仅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而且从来就是艺术创作中作家们所常常用到的一种极有力的表现手段。同一乡镇的香市昔盛今衰,前后迥异,孤立地看,难见深意,但两相对比,就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并能启人深思。农民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尚且如此凄凉,使人失望,终年岁月的辛酸悲苦就可想而知了。读了这篇散文,在读者的心海里激起的只能是对30年代初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憎恶和诅咒的思想情绪。

《香市》的另一艺术特色,是在散文创作中成功地创造和运用了窥斑见豹、大题小做的艺术手段,表现了30年代初旧中国的历史巨变。作者在《茅盾散文集·自序》讲过一段名言:从来有‘小题大做’之一说。现在我们也常常看见近乎‘小题大做’的文章。不过我以为随笔之类光景是倒过来‘大题小做’的。”“我的意思是:大题不许大做,就只好小做了。”“特殊的时代常常会产生特殊的文体。揭露在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下旧中国江南农村殖民地化的过程,这是个大题,但在白色恐怖下不能直言大做,只好小做。通过旧中国农村社会生活的一个小侧面香市昔盛今衰的变化来表现。这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创造能力和选取、挖掘题材的艺术匠心。

浓郁的乡土气息,是《香市》的第三个艺术特色。茅盾生长在农村,但在都市里长大。而他的血液里还保留着乡村的泥土气息。他曾说:我爱的,是乡村的浓郁的‘泥土气息’。他在《关于乡土文学》一文中指出,乡土文学在描写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与我们共同的对于运命的挣扎。《香市》从题材、内容上看是属于乡土文学一类,完满地达到了上述要求,它通过对香市今昔巨变的描述,勾勒了一幅朴素的色彩鲜明、有声有色、时代性很强的江南农村的风土人情画、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泥土气息。

(节选自陆维天《香市昔盛今衰因何在》)

【注释】①蚕花廿四分:浙江一带方言,称蚕茧的收成为蚕花。这里的蚕花廿四分是希望蚕茧能有廿四分的好收成。②革命: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1924—1927年间的北伐战争。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革命’以后……不准举行‘香市’。”不仅表明重兴香市的时代背景,并且说明“革命”以后的时代环境、社会文化对香市具有直接影响。
B.“香市”的场地被瓜分,暗示了“香市”衰败的缘由:国内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是导致江南农村经济凋敝、破产的根本原因。
C.作为反映现代文明技艺水平的“南洋武术班”的表演,技艺高了,但是看客反倒少了,更加有力地深化了农民生活“今不如昔”的悲剧。
D.“香市”的主角由农民变为现在的小商人,表明只是采用“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的商业手段无法重兴“香市”,还得需要其他商业手段。
2.下列对文本一、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公安分局”和“蚕种改良所”具有象征意义,“公安分局”象征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蚕种改良所”象征着反动的军阀势力。
B.文本一的主要意图并不在于介绍故乡习俗和追忆儿时生活,而是以“香市”的今昔变化,揭示“旧中国江南农村殖民地化的过程”(文本二)。
C.文本一通过“窥斑见豹、大题小做”(文本二)的艺术手段,生动传神、浅白直露地描写了“香市”今昔的历史变化及其原因。
D.文本二中“对比”的艺术手法,表现在文本一中则是通篇“今不如昔”的整体对比,但其他对比似乎没有,这不能不说是本文的一大遗憾。
3.文本一画横线部分是怎样描写“香市”的?请结合文简要说明。
4.文本二说,“香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其“乡土气息”在文本一中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长期以来,烟花爆竹一直被视为过年过节的“点睛之笔”,在中国的民俗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另一方面,在环境污染、安全事故等问题上也备受争议。

一些省市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倡议书中提到: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强烈噪声,并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细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炮皮碎屑也严重影响环境卫生;此外,燃放烟花爆竹还存在巨大安全隐患,极易造成火灾和人身伤害。有地方消防部门直言:要年味不要火药味。在许多城市,烟花仅限于由专业人员燃放或在特定区域燃放,如重大赛事或大型庆典现场、景区的烟花表演等。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程波涛表示,燃放烟花者不分节令,不顾他人感受,惊扰别人的生活;或者在燃放鞭炮时盲目攀比,认为多燃放就能达到发财和招致吉祥的目的,这不仅是陋俗、恶俗和迷信,也是扰乱社会生活秩序的不良行为。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认为不应“一刀切”。2021年,全国人大代表成新湘就呼吁,尽快启动烟花爆竹燃放习俗申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则回应称,烟花爆竹是我国传承千年的民俗文化艺术产品,燃放习俗是老百姓表达美好希望、抒发幸福情感的传统方式,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将在工作中研究参考。

全国人大代表黄小玲则建议,优化烟花爆竹行业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整合散、乱、差、小企业,推动烟花爆竹企业抱团发展、做大做强。“过年没有气氛的话,也会影响大家对节日的认同感,可以放开的地方还是要放开。”黄小玲表示,“在工艺流程和药物配方的改进下,烟花正越来越‘环保’。”

也有不少人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宣泄情绪的渠道相对有限。“传统文化也需要有仪式感,一年当中任何时间都禁放烟花,本质上属于一种懒政。”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主任吴必虎分析称,“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与年轻人对娱乐感、仪式感的期待相吻合,要想与洋节争夺年轻一代,就要让中国传统文化更具仪式感、欢乐度和群众性,以往一刀切的做法必须改变。”

来自湖南的全国人大代表张学武则提到,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消费和出口国,烟花爆竹生产和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90%,出口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80%。他还表示,我国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基本地处山区农村,2017年年底,烟花爆竹生产、销售整个产业链从业人员近400万人。

(摘编自陈威敬《年味与火药味之争:今年春节能放烟花爆竹了吗?》)

材料二:

“过年”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是最大的节日。对于含蓄又温厚的中国人来说,每一次过年都是民族情感——对生活的情感、乡土情意与人间亲情一次总的爆发与加深。

年有它专属的不可替代的载体,那便是自古以来种种代代相传的年俗。但眼下这年俗正一点点被淡化、被取代、被消除。除夕夜饭店的包桌代替了合家包饺子吃年夜饭,电话拜年、视频拜年正在代替走亲访友。如果再禁了鞭炮,年的本身便真的有其名无其实了。中国人的年是文化含金量最高的节日,年文化是民俗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当下应做的,是传承、保护和弘扬传统的年文化,而不是在负面上无知地消减它。

现在,过年禁放鞭炮(城市里禁炮尤甚)反倒好像成了一种“传统”。倘说鞭炮不文明,西班牙传统的斗牛岂不更“野蛮”,更“危险”,为何不禁?倘说鞭炮伤人,拳击、赛车也伤人害命,为何不禁?倘说污染,还有比吸烟更污染环境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吗?那又为何不立法禁烟?长期以来,我们似乎被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限制死了,每对一事,只分正反,非正即反,非左即右,非对即错。对于鞭炮,也是这样:要么不管,任其乱放,惊天动地;要么禁绝,不闻爆竹之声,天地一片死寂。

果真非此即彼,再无第三条道可走了吗?

除夕守岁,新旧更替,“爆竹声声辞旧岁”,这是中国人一年一度的狂欢夜。唯有这灿烂的烟花、炸响的鞭炮与火药的幽香,才能引起中国人一种特有的醉心的生活情感。“禁”是一种消灭。如果灭掉鞭炮,被消除的绝不仅仅是鞭炮及其污染,还有一种源远流长的、深厚迷人的、不可替代的民俗文化,以及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情感。

(摘编自冯骥才《禁炮不如限炮》)

材料三:

民俗文化又称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它承载着社会成员在不同时代内的生活痕迹和精神内涵,是时代发展的历史记忆。

民俗文化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往往是一个地方生活的缩影和历史的折射,具有极强的个性,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是流动的、发展的,它在社会的每个阶段都会产生变异,并在变异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民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延续,而且还将会继续延续下去。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大国,民俗文化在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因此传承、保护和弘扬中国民俗文化,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编自张旅平《关于民俗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正确的一项是(     
A.燃放烟花爆竹易引发火灾,各地消防部门倡议“要年味不要火药味”,但也有民俗专家提出应传承这一千年民俗。
B.北京大学吴必虎主任认为,老百姓宣泄情绪的渠道相对有限,以往一刀切禁放烟花的做法本质上是懒政的表现。
C.冯骥才认为,“禁”是一种消灭,灭掉鞭炮也就意味着灭掉了年所依附的专属载体,以及中国人对年的特殊情感。
D.从空间范围上来讲,民俗文化具有一种地域性特征;从时间推演上来讲,民俗文化又具有一种传承、变异的特点。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支持燃放的人群认为,烟花爆竹与节日氛围和传统民俗有关;反对的声音则从环境问题、安全事故等方面提出了争议。
B.我国的烟花爆竹生产、消费和出口在世界上占比巨大,整个产业链不仅可以提供大量工作岗位,也可带来相应税收。
C.对中国人而言,每次过年都是民族情感的一次总爆发与加深,所以冯骥才认为中国人的年是文化含金量最高的节日。
D.民俗文化流行于民间,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其流动、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阶段性变异和无尽延续。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年味与火药味之争”上,材料一客观呈现了来自社会各方的观点和理由,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春节烟花爆竹解禁的强烈期待。
B.材料二运用西班牙斗牛、赛车、吸烟来类比燃放鞭炮,有力地批驳了“鞭炮危害论”,表明了作者反对“禁炮”的立场和态度。
C.材料二认为过年燃放鞭炮能够激发中国人的民族情感,这与材料三中“民俗文化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的民俗风情”的认识是大致相同的。
D.材料三从民俗文化的概念、特点以及价值方面作了论述,并强调了传承、保护和弘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十分重要的意义。
4.根据材料阐释春节放鞭炮所包蕴的文化内涵。
5.材料二发出“果真非此即彼再无第三条道可走了吗?”的叩问,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内容,联系现实生活,提出合理化建议,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第三条道”。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

寒食书事

[宋]赵鼎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注]①寒食:在清明节前两天(一说前一天),寒食节,据传为纪念介子推而设立。②赵鼎:字元镇,因反对与金议和,被贬广东。③庞老家:指庞德公一家。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在岘山种田。此泛指一般平民百姓全家上坟事。④麦饭:用磨过的麦子连皮做成饭,用于祭祀。

[双调·折桂令]寒食新野道中

[元]卢挚

柳濛烟梨雪参差,犬吠柴荆,燕语茅茨。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桑柘外秋千女儿,髻双鸦斜插花枝。转眄移时,应叹行人,马上哦诗。

[注]①老瓦盆:指民间粗陋的酒器。②髻双鸦:即双髫,髻色黑如鸦羽,称鸦髻。

1.下列对这两首作品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诗首联写寒食节时家家户户插上柳枝,这标志着冬季已经过去,草木开始返青抽芽。
B.卢曲开篇写柴门边的犬吠,茅屋上的燕语,描绘了一幅物物相争、各显其能的天然画卷。
C.两首作品都写到乡村人事,赵诗借典故写村民举家上坟,卢曲以发色不同写人物情态。
D.两首作品中“不管暮笳”的醉卧者和少女眼中“马上哦诗”者这两个人的情感截然不同。
2.这两首作品中,“梨花”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来说,古文字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甲骨文是目前公认的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提供了商代最原始、最真实的史实信息,佐证了商代为信史,大大延伸了中华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殷墟甲骨文主要是商朝晚期的文字,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王室和贵族在行事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之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因为出自殷墟,故又称殷墟文字,因所刻多为占卜内容,故又称贞卜文字、甲骨卜辞。殷墟甲骨发现120多年,至今约有15万片,总计约一百五十万个字。

西汉司马迁根据所掌握的王室档案材料写成的《史记》,详细地记载了夏、商、周三代王室世系和兴亡的历史过程。这为中国古代史学家所确信无疑。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继承清代一些学者疑古思想的基础上,学术界兴起一股疑古思潮。以著名学者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以所谓“层累造成的古史系统”,认为传统所谓的中国古史,并非客观真实的历史,而是后人一代代垒造起来的历史,由此质疑中国上古史的存在,质疑古文献记载,冲击了先秦史信史的体系基础。

怎么看古史辨派对上古史的质疑呢?实际上古史辨派的学者们,以一种审查史料的做法去看待上古史系,有其科学性和实际价值。但是疑古过头,在国内外产生了始料未及的负面作用。著名的学者胡适就主张,把古史压缩两三千年。杨宽、陈梦家质疑夏代的存在,甚至还出现了一些极端的做法,即讲中国古代史从秦汉乃至魏晋南北朝开始。多卷本的《新编中国史》,也是不包括先秦史,而是从秦汉史讲起。国外的影响更甚,比如说现在有些外国学者都受古史辨派的影响,认为中国古代的夏代根本不存在,那就是商代的一个倒影或者是周朝人的回忆而已,就比如《剑桥中国史》《哈佛中国史》基本不提先秦史,可以说都是阉割了我国古代史。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经过几代学者研究甲骨文材料及与之相关的殷商历史,学术界逐渐得出了与“古史辨派”完全不同的观点。罗振玉、王国维等利用甲骨文对古史进行修正形成了以二重证据法为核心、熟习古代典籍、结合古地理、秉承小学音韵等治学工具的罗王之学。罗振玉搞清了甲骨文的出土地是安阳的小屯村,发现了“殷王名谥十余”。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对《史记·殷本纪》进行印证和复原,对《夏本纪》进行了推测。罗王之学在当时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与“古史辨派”对垒叫阵,但是有意识的针对“古史辨派”的“破”而作的“立”,至今看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学术建设工作。其后甲骨文大师董作宾、郭沫若、陈梦家、胡厚宣等人的深入研究,最终确定了小屯村一带是商朝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灭国,共历八世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不复徙都”的晚商都城。新时期以来,研究夏代历史最具著名和影响的是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他在《走出疑古时代》中提出:“咱们今天的学术界,有些地方还没有从‘疑古’的阶段脱离出来,不能摆脱一些旧的观点的束缚。在现在的条件下,我看走出‘疑古’的时代,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

甲骨文不仅解决了殷商信史的问题,还提供一些寻找夏的线索。属于夏代文化的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一些陶器刻划符号,比如一个黑陶纺轮的刻划与甲骨文中的“羌”字字形比较相似,这些符号大约有24种之多,分别分布于大口尊等陶器的口沿内部。夏鼐、邹衡等考古学家就认为这些陶器刻符,“应该就是当时的文字”,“商朝的文字同夏文字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上属于一个系统。”另外,殷墟甲骨文发现了“夏”字等痕迹,虽然可能与夏代关系不大,但也为寻找夏文化提供了一定的线索。甲骨文中有夏代后裔遗迹。夏商周时期的“改朝换代”,改变的只是最高权力的转换,体制并无大的变动,只要不是同被推翻王朝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大多诸侯国都是随着新王朝的建立而顺风转舵,承认新王朝的统治而继续存在。殷墟甲骨文中的杞、曾、六、戈、雇五个诸侯国,是夏代就受封的诸侯而在商代被续封,仍保有诸侯的地位,是夏代的诸侯见于殷墟甲骨文者。这些甲骨文材料,都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证明夏代的存在。

甲骨文之于中国文化的持续影响和重要地位远不止历史文化价值。比如甲骨文的发现之于考古学、文字学、语言学、语法学、文学、古典文献学、书法艺术等等学科和门类,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如今甲骨学不仅是中国古文字学的重要分支,它已经交叉渗透到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文献学、民族学及思想史、文化史、艺术史、科技史等相关学科之间,成为探讨华夏古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渊源的窗口。甲骨文的研究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语言学角度,可以从文字学角度,也可以从文化角度研究,从文化史的各个方面,包括科技史,我们都能够从甲骨文里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所在、总形与前身,所以甲骨文的文化价值是无与伦比的。由此可知,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及其研究,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从甲骨文我们完全可以读出来中国文化自信。

(摘编自朱彦民《从甲骨文说到中国文化自信》)

1.下列对材料加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是刻记在甲骨上,所刻记内容为占卜辞,主要出自殷墟的文字。
B.“古史辨派”是一个学术流派,他们对中国上古史存在的真实性提出质疑。
C.“极端的做法”在文中指讲中国古代史从秦汉乃至魏晋南北朝开始的做法。
D.“顺风转舵”在文中指大多数诸侯国抛弃旧王朝,承认新王朝统治的行为。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司马迁根据王室档案材料编写的《史记》,用文字详细记载了夏、商、周时期的历史,被大多数的史学家认为是信史。
B.罗王之学以罗振玉和王国维为代表,利用甲骨文对古史进行修正,并综合了多种治学工具,公开地质疑古史辨派。
C.殷墟甲骨文发现的“夏”字虽然可能与历史上存在的夏朝关系不大,但这一发现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朝的存在。
D.甲骨文不仅自身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对中华文化有持续的影响力,而且对一些学科和门类产生了推动作用。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的出现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起点,更是人类社会开始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志。
B.在清代以前,中国古代史学家对先秦史的信史体系是确信无疑的,但从清代开始,学术界开始形成一股质疑古代史的思潮。
C.按照李学勤学者的观点,如今的学术界已经具备走出疑古时代的条件,借助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一定可以走出疑古时代。
D.在夏商周时期,如果和被推翻王朝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就可能沦落为新王朝的敌对国,从而遭到讨伐,甚至可能会被灭国。
4.为什么说“从甲骨文我们完全可以读出来中国文化自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论证严密是优秀学术文章的必备要素,请结合文本对本文论证的严密性加以分析。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