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阅读与鉴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一】

20213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正式颁布,到2025年,北京将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城市。

智慧城市是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为基础的城市、其智慧体现在及时捕捉并报送信息、快速而精准地分析海量数据、迅速给出应对方案等方面。就像一个智慧的人,能通过感觉器官敏锐地获得信息,通过神经系统迅速传输给大脑,大脑马上作出判断并形成处理问题的策略。智慧城市的感觉器官是包括摄像头、传感器等在内的信息收集系统,神经系统是互联网等数字信息通道,大脑则是城市智能运营指挥中心。

建设智慧城市,能有效提高政务管理效能。比如,工作人员巡查时发现一处井盖损坏,打开大城管”APP,拍照,上传井盖信息;网络后台调用城市大脑相关数据比对研判;处置单位收到工单,赴现场更换井盖。整个过程仅用三四个小时,而以前处理此类情况最快也要一天。

【材料二】

智慧城市强调技术,但不是被技术制约,而是人在利用技术,更是以人为中心,目的是为人们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服务。生活在智慧城市里,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便利。

智慧城市管理系统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人少跑腿,办事减少了程序,节约了时间,也不再受地点的限制。近几年,首都之窗网站就提供了上一网、交一表、找一人、办一次的便民服务。北京交通行业政务服务也已经实现了一网通办、全程网办、跨区协办、全市可办,申请人可在任何地方上网办理业务,而不必跑到固定的办事地点。

建设智慧城市带来的便利还体现在能解决特殊时期的困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需要人们尽量少去人流密集的场所,这给需要就医的病人带来了困难。为此,北京市各区纷纷上线智慧家医远程服务,将问诊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医生通过在线交流提供就诊服务,有效减少了病人去医院就诊时交叉感染的风险。

【材料三】


在建设智慧北京的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整体数据治理能力日益提高,这样的条件自然会吸引众多高科技产业落地,从而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是无需司机操作的自动驾驶汽车,该行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但汽车实现自动驾驶离不开智能化的道路、专用的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换句话说,要发展聪明的车,得先建设智能的路。北京在道路智能化方面表现突出,因此在推进自动驾驶车辆上路测试方面进展迅速。2018年到2020年,      

正因为具备这些优势、20215月,北京成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项目的试点城市之一。该项目对业内高端企业极具吸引力,将促进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半导体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未来,北京不仅有聪明的车智能的路,还有新型的经济,而协同发展项目不过是智慧城市中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例子。智慧的北京,一定比你想象的更美好。

1.下列对“智慧城市”中“智慧”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以获得科技创新成果为目的
B.及时捕捉信息并且快速上报
C.快速而精准地分析海量数据
2.根据材料三的内容和的信息,下列在文中横线处填入的内容,准确的一项是(     
A.北京市智能化道路总里程数增加了二百多万公里
B.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里程逐月缓馒增长
C.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里程逐年快速增长
3.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好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限10个字以内)
2023-02-1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2 . 根据下面文段内容,推出结论正确的一项是(     

甘肃境内大地湾彩陶的发现解决了中国彩陶艺术的起源地问题。20世纪初,为了探索华夏文明的源头,学术界从考古、文献两个角度作出尝试和努力。1923年,为了寻找彩陶的起源,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来到甘肃,随着甘肃马家窑彩陶的不断出土,安特生认为,甘肃彩陶受西欧、西亚彩陶的影响比较明显。但是,之后大地湾一期出土的彩陶在年代上明显要早于马家窑彩陶,与目前发现的最早含有彩陶文化的西亚两河流域的耶莫有陶文化、哈苏纳文化的年代大致相当。

A.华夏文明受西欧、西亚文化影响明显
B.甘肃是世界最早产生彩陶的区域之一
C.大地湾彩陶文化是最早的彩陶文化
D.甘肃地区是华夏文明的起源地
2023-02-0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价值观是青年人生和事业中最重要的精神追求和动力所在。英格尔哈特首先观察到了世界青年价值观演化。根据他的理论,“物质主义”价值观强调经济发展和人身安全的价值取向,“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强调自我表现、生活质量。就长期价值观变迁而言“后物质主义”(自我实现、提高生活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偏好的形成与“代际更替”有关:年轻一代比老一代更容易接受“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近十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后物质主义”取向也开始在中国“‘00后’一代”青年身上出现。

青年作为社会变革的晴雨表,其思想行为、价值观念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步伐。上海社会科学院“‘00后’一代认知特点、思维方式研究”课题组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大城市“‘00后’一代”的思想行为呈现出如下新特征、新变化。第一,呈现认同传统文化与理性爱国的情感特征的同时,外来文化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仍占据重要位置。第二,对社会问题看法呈现“观念分层”新特征。第三,传统“权威意识”渐趋淡化,“偶像”开始成为他们的崇拜对象。第四,存在“热血奋斗”与“躺平佛系”二元并存行为特征。第五,兼具“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的“混合价值”取向。第六,平权意识、规则意识增强的同时,对“私领域”行为态度宽容,对“公领域”道德爱憎分明。

由于“‘00后’一代”一出生就已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物质上更加丰富,上学时迎来互联网快速普及时期,眼界更为开放,导致这一代人兴趣爱好的选择更为广泛,思想观念更为多元与兼容。“00后”仍是以独生子女为主流的一代,因而也具有独生子女的特性,例如较为自我、更关注个人感受等。

从观念建构理论来考察,青年一代是历史的产物,社会重要事件给每代人的成长都烙下了时代印记。并非所有事件都和价值观念变化有关。只有那些与人的价值追求强烈勾连以及与理想蓝图相关的社会重要事件,才会反复渗入观念建构之中。总体上看,40多年来中国波澜壮阔的经济,文化与社会变革因素已鲜明地嵌入这一代青年人的性格行为之中,造就了具有鲜明独特时代印记的“‘00后’一代”中国青年。“‘00后’一代”的成长经历了许多国内外重大事件,如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升空返航,“00后”普遍具有较高的国家自信和民族认同感。加上“00后”青春期又遇上互联网、人工智能与5G应用快速发展,接触到的信息量大、知识范围广,因此对这一代而言,如何处理、筛选触屏的海量信息比如何获取更多信息更具挑战性。

从思想品质看,“‘00后’一代”思想约束少、个性强、生活态度洒脱。从社会变化来看,市场经济规则,如自立、竞争、追求效益渗透到了这一代的人生观、价值观之中。从家庭结构来看,作为独生子女一代,其小家庭结构与人际关系趋于简单,使得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受到代际传递规训较少。因此,观察“00后一代”价值取向之演变,需要将这一代青年人的特性融入社会时代背景加以考察,分析其时代特性以及与社会结构的嵌入性。

(摘编自杨雄《“‘00后’一代”青年价值取向新特征》)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让我们见证了运动健儿们勇夺奖牌的荣耀瞬间,更记住了那些在赛场上坚毅果敢、无畏前行的身影,这其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必然属于17岁的苏翊鸣和18岁的谷爱凌。他们用勇气和实力谱写出“最燃”的青春之歌。

毫无疑问,他们是中国优秀的青年代表。他们让世界看到新一代中国青年的盛世风华,看到新一代中国青年的团结向上、自立自信和风趣幽默。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这样的时代造就了新一代中国青年,他们身上少了踌躇不前,多了毅然决然;少了犹豫不决,敢于突破;少了局促不安,多了谈笑风生、落落大方。

新时代造就了中国青年,而中国青年也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而时代的光荣也属于青年!

青年人是圆梦人,圆梦需要魄力,需要突破自我。在参加冬奥会之前,苏翊鸣和谷爱凌已经被世人瞩目,在各自的领域取得骄人成绩,但他们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选择在冬奥会这个强者云集的舞台,尽情展示自我、勇敢突破自我。取胜固然重要,但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成功就是又一次突破了自己!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梦想在那里,所以永不言败!事实上,在东京奥运会上,以杨倩、孙颖莎为代表的“00后”已经开始扛起中国体育的大旗,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这一次,冰雪之上,世界通过冬奥会再一次看到中国青年的魅力!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愿中国青年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摘编自刘岩《中国青年,谱写“最燃”冰雪之歌》,中国社会科学网2022211日)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英格尔哈特认为,青年的价值观是不断演化的,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相关调查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B.我国大城市“00后’一代”思想行为呈现的新特征、新变化,与中国几十年来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变革相关。
C.“00后”普遍具有较高的国家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重视外来文化。
D.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与5G应用的快速发展,“00后”青年面临的考验比上一代人更具挑战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价值观,老一代持有“物质主义”的价值观,而年轻一代则秉持“后物质主义”的价值观。
B.青年是社会变革的晴雨表,把握了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轨迹,也就把握了青年思想行为、价值观念演变的历程。
C.人们记住了北京冬奥会上运动健儿的身影,是因为他们让世界看到了新一代中国青年的盛世风华以及优秀品质。
D.在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上大放光彩的“00后”青年一代,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鲜明独特的时代印记。
(3)下列选项中最能概括材料二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A.苏翊鸣、谷爱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中国优秀青年的代表。
B.时代造就青年,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国青年应努力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C.青年一代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D.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正在走向伟大复兴的民族造就了新一代中国青年。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北京冬奥会期间,苏翊鸣,谷爱凌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当代青年价值观的培养方面,谈谈宣传其优秀事迹的积极意义。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一档节目中就特地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的“柔”这一本义出发,加以阐释,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

“儒”字中含一个“需”字,“需”有“等待”之义。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华裔英籍女作家韩素音,在描述一位华侨时说:“他是个中国人,有极好的耐心,能等待和忍耐。”这的确典型而鲜明地体现了中国人所特有的品性。韩素音在参观走访了中国内地之后,曾经感慨道:“我在这里重新发现了中国的弹性——它所固有的柔顺性,这使它不受外界危机的影响,同时也使它克服一次又一次动乱。”因此,我们虽说“儒者柔也”,但并不是说柔就是软弱无力,就是废弃一切作为。老子认为,“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是“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正是“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道理所在。俗话说“水滴石穿”,就是“以柔克刚”的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其实,我们只有通过“水”的意象,才能最真切地体味到“儒”之“柔”。柔是“水”最为突出的特性。在中国文化中,以水喻道是有其古老传统的。譬如,老子说:“上善若水”,他还说“弱者道之用”,此所谓“弱者”指的就是水的柔弱。他又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从不争夺,水中因此蕴含着大道理。管子就认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我们知道,水是不定形的,它被放进怎样的容器中就成为什么样子的形状,但正是因为没有一种固定不变的形状,所以才能变成一切可能的形状,这正是“道”的品格。更为重要的是,它以隐喻和象征的方式,透露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格。以水来比喻道的高明之处在于,它的意义是双关的:一方面确立了存在论的基本意象,让人们能够由此及彼地去领会“道”的深刻内涵;另一方面又奠定了道德论的基本取向,借助于水的“至柔”的性格来凸显道德的品性。

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采取的等待姿态,与儒家固有的“柔”的性格之间,是有极深的渊源关系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人同自然界、同他人打交道的方式。

在这里,不妨比较一下古典技术同现代技术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的分野,我们从中可以更深切地体会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柔性特点。这种文化取向塑造出来的古典技术,不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例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就是采取因势利导、巧夺天工的办法,而不是采取逆自然而行的办法,使大自然为人类造福。它可以涝排洪、旱蓄水,通过自然而然的方式来对水加以调节。

(选自何中华《通过水的意象体味儒之柔》,有删改)

材料二:

《易经》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之一,易者变也,易经主旨是万物皆变。水变化多端:水无定形,随境而适;水有三态,常温为水,低温结冰,高温化汽,云雨雾露霜雪雹皆水之不同形式。水无处不在:土壤中含水,岩石中有结晶水,植物从根到叶皆含水,动物从头到脚皆含水,人体含水量高达60%以上。无处不在的水千变万化,我们的祖先可能首先从水的变化中悟出万物皆变,这成为千古不易之哲理。

水的形态千变万化,其结构却非常简单。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是自然界最简单的化合物之一。这阐明一条重要的哲理:宇宙万物千变万化,万变不离其宗,复杂源自简单。古今中外伟大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均深谙此理。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爱因斯坦说:“更简单的理论,涵盖更多不同内容,具有更广阔的应用,这才是更令人信服的理论。”皆此之谓也。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师从善动之水可以益智,这种“智者乐水”和“智者动”的说法很容易获得认同。不过,仁者也是乐水的。海纳百川,水与仁者均具有包容性,此其一。孔子曰:“仁者人也。”仁者普济众人,水惠及一切生物。每逢大旱,禾苗枯焦,赤地千里,一场甘霖普济众生,此其二。孔子还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凡事不可走极端。水适度有益,过多则成灾;正如父母关爱子女有利其健康成长,溺爱则反害之。《论语》说:“过犹不及。”此乃至理,水的哲学岂能例外?回顾生物进化史,从一个共同祖先不断分化出各种物种,水在每个环节都起到关键作用。

对生物起源目前尚无定论,陆地起源说、深海起源说、宇宙起源说……众说纷呈,有待验证。但无论何种起源都离不开水。水是一切生物所必需,无水则无生物。水孕育出一切生物,此乃至仁大爱。明乎此理,仁者怎能不乐水?仁者、智者携手悠游于山水之间,既乐山又乐水,仁智兼备,相得益彰。

(选自沈致远《水的哲学》,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时而动”的儒家君子就像柔弱的水一样有极好的耐心,具有“弱德之美”。
B.中国传统文化里,儒家和道家都注重以水喻道,因为水的“柔性”具备双关的意义。
C.先辈可能从水的变化悟出万物皆变的道理,哲学著作《易经》中阐释的道理与之相似。
D.陆地起源说、深海起源说等关于生物起源的各种定论都确定生物起源离不开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文化中儒家柔性的特征可以从中国人认识自然、社会交际的方式中观察、感知。
B.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都认为复杂的宇宙万物都源自简单,越简单应用越广阔。
C.现代技术在文化性格和文化取向上具有征服自然界的进攻性和侵略性。
D.行为不极端,懂得隐忍包容、普济众人,崇尚“至柔”的人可以说仁智兼备。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句子中的“水”意象没有体现“弱德之美”的一项是(     
A.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B.水惟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
C.水利万物而不争,人傲于世而不顺
D.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我们“以水为师”的理由。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对于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可理解。因此,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

(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材料二: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怎样区别真理与谬误呢?1845年,马克思就提出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这就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

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毛主席说: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新民主主义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论》)这里说:只能”“才是,就是说,标准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这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真理是客观真理,是人的思想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就不能到主观领域内去寻找,不能到理论领域内去寻找,思想、理论、自身不能成为检验自身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的标准,正如在法律上原告是否属实,不能依他自己的起诉为标准一样。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必须具有把人的思想和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特性,否则就无法检验。人的社会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具有把思想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的特性。因此,正是实践,也只有实践,才能够完成检验真理的任务。科学史上的无数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在300年里一直是一种假说,而当勒维烈从这个太阳系学说所提供的数据,不仅推算出一定还存在一个尚未知道的行星,而且还推算出这个行星在太空中的位置的时候,当加勒于1846年确实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的时候,哥白尼的太阳系学说才被证实了,成了公认的真理。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承认为真理,正是千百万群众长期实践证实的结果。毛主席说: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原是工人运动中的一个派别,开始并不出名,反动派围攻它,资产阶级学者反对它,其他的社会主义流派攻击它,但是,长期的革命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是真理,终于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

检验路线之正确与否,情形也是这样。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制订自己的路线时,当然要从现实的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情况出发,依据革命理论的指导并且加以论证。但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各个革命政党的路线是否正确,同样必须由社会实践来检验。20世纪初,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俄国工人运动中,都发生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与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路线的激烈斗争,那时第二国际的头面人物是考茨基,列宁主义者是少数,斗争持续了很长一个时间。俄国十月革命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证明列宁主义是真理,宣告了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路线的破产。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与、右倾机会主义路线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在一个时期内,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没有占主导地位。长期的革命斗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正确的,而、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是错误的。标准是什么呢?只有一个:就是千百万人民的社会实践。

(节选自《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三: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刻把握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这是深入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而得出的正确结论,也是在拨乱反正过程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找到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今天我们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这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解放思想,端正思想路线,推进改革开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全面深化改革,难免会触动一些人的奶酪,碰到各种复杂关系的羁绊,不可能皆大欢喜。有没有自我革命、壮士断腕的气魄,敢不敢向积存已久的顽瘴痼疾开刀,能不能坚决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不仅考验着共产党人的勇气、胆识、担当,更关系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成败。在改革路上,更是需要不断的解放和端正思想,砥砺前行。因此,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就是思想再解放,初心永不忘,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和责任担当,汇聚着全党的智慧和能量,引领着十几亿中国人民的幸福安康。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们要鼓足干劲,奋力工作,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努力使党中央有关改革开放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全面落地,得到贯彻落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节选自陈立先生《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 开创新时代改革开放新辉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意义就在于改造世界,正确的理论只要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和世界的物质力量。
B.人们的某个认识正确与否,很简单,必须要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如果成功了,就是正确的,如果失败了自然就是错误的了。
C.马列主义被认为是真理,不是在马克思等人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是在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
D.在改革路上需要不断的解放和端正思想,砥砺前行。因此我们必须思想再解放,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基本原则。
2.根据三则材料内容,下列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不同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
B.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有人赞同,有人怀疑,争论不休。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这样,元素周期表就被证实了是真理。
C.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长期的革命斗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是正确的,而“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是错误的。
D.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这是深入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而得出的正确结论,也是在拨乱反正过程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找到的唯一正确的途径。
3.关于对材料的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A.第一则材料首先批驳了唯心主义观点,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产生。
B.前两则材料都以设问开头,引人关注发人深省,还在批驳错误观点中阐述正确观点。
C.三则材料的观点都遵行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4.阅读以下材料。这一素材可以适应的作文话题是(     
1977年,南京大学的教师胡福明先生针对当时的社会情况,出于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遍查资料,付出巨大心血,终于完成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投寄给了《光明日报》编辑部。《光明日报》总编辑杨西光、理论部主任马沛文、哲学组组长王强华以及中央党校理论研究室的孙长江等人都加入了对稿件的研究和修改中。胡福明本人也到了北京,参与文章的修改。一篇6000余字的文章,前前后后删改数遍,定稿历时数月。
A.责任B.勤奋C.实践D.严谨
5.下列诗句被引用在三则材料不违和的一句是(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6.请结合材料谈谈你怎样理解当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7.认识事物时,我们的判断常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有人总是拿诸如“自古以来”“著名专家表示”“书上说”“大多数人认为”等说法来劝说我们。你可以根据这些说法做出肯定判断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3-01-05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英才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禅宗很强调“悟”。首先,这种“悟”是悟“空”的;其次,“悟”是超越时空、物我关系的。在“穷则独善其身”的境况下,超凡脱俗,万事无求便是中国失意文人的人生理想。而这种理想的实现,又没有比涉入禅宗空门以求清静为更好地途径了。文人的逃禅避世,影响文人艺术创作的另一面,便是艺术作品中透露出的寂无、空明澄澈之境。禅宗追求一种心空的境界。心空,则无欲、无执、不生、不死、大休、大息,达到永恒的涅槃。这种思想渗透在文人的许多诗画中,即追求空、寂,遣求瞬间的顿悟,追求心的解脱,表现出超越时空、忘我的无我之境。王维的许多诗作都着意描写空寂的心、空寂的人事。他在孤寂、淡然的心境中,一面参禅悟道,一面把自己心领神会的禅悟形之于艺术的象征性图景中。如《过香积奇》:“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以“无人”与“有声”对照,更显示出幽深之境中的无人无我的空寂。

然而,这种“空”“寂”又并不是一种虚无化的世界和人生的理念。正如禅宗所谓“空何妨色在,妙岂废身存?”是空处有意,寂处有音。如盛唐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水潭清澈,山光、天色映入水中,是那样明晰、澄净,观之使人杂念顿逝,很有悟空的意味。

由此可见,禅理的“空”并不是我们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真空,也不是闭眼不见一切现实存在的绝对的虚无,而是一种超充实的空,任何实体都无法比拟。因为具体物象是有限的,而禅理的空所包容的内容是无限的。清代恽秉怡在《溪山卧游录·序》中把“空”的实像意义说得更明确:“实处皆空,空处皆实,通于禅理”。因而,禅理的“空”,便是从那飘荡的落叶、荡漾的微波、如泻的月光等自然存在、自生自息的境界中,感觉到生灭不息,刹那间流转不住的“存在”。

(摘编自刘庆华《论中国诗画艺术中的禅趣》)

材料二:

诗虽不是讨论哲学和宣传宗教的工具,但是它的后面如果没有哲学和宗教,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界。诗好比一株花,哲学和宗教好比土壤,土壤不肥沃,根就不能深,花就不能茂。受佛教影响的中国诗大半只有“禅趣”而无“佛理”。“佛理”是真正的佛家哲学,“禅趣”是和尚们静坐山寺参悟佛理的趣味。

佛教于汉朝时传入中国,到魏晋以后才见诸吟咏。陶潜以后,中国诗人受佛教影响最深而成就最大的要推谢灵运、王维和苏轼三人。他们的诗专说佛理的极少,但处处都流露一种禅趣。我们细玩他们的全集,才可以得到这么一个总印象。以摘句为例,则谢灵运的“白云抱幽石,绿筱媚清涟”“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王维的“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倘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和苏轼的“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诸句的境界都是我所谓的"禅趣"。

他们所以有“禅趣”而无“佛理”者,固然由于诗讲究形象思维,本来不宜说理,同时也由于他们所羡慕的不是佛教而是佛教徒。晋以后中国诗人大半都有“方外交”,谢灵运有远公,王维有瑗公和操禅师,苏轼有佛印。他们很羡慕这班高僧的言论风采,常偷“浮生半日闲”到寺里去领略“参禅”的滋味,或是同禅师交换几句趣语。诗境与禅境本来相通,所以诗人和禅师常能默然相契。中国诗人对于自然的嗜好比西方诗要早一千几百年,究其原因,也和佛教有关系。魏晋的僧侣已有择山水胜境筑寺观的风气,最早见到自然美的是僧侣。僧侣首先见到自然美,诗人则从他们的“方外交”学得这种新趣味。“禅趣”中最大的成分便是静中所得于自然的妙悟,中国诗人所最得力于佛教者就在此一点。但是他们虽有意“参禅”,却无心“证佛”,要在佛理中求消遣,并不要信奉佛教求彻底了悟,彻底解脱;入山参禅,出山仍然做他们的官,吃他们的酒肉,眷恋他们的妻子。本来佛教的妙义在“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诗歌到底仍不免是一种尘障。

佛教只扩大了中国诗的情趣的根底,并没有扩大它的哲理的根底。中国诗的哲理的根底始终不外儒道两家。佛学为外来哲学,所以能合中国诗人口味者,正因其与道家言在表面上有若干类似。晋以后一般人常把释道并为一事,以为升仙就是成佛。孙绰的《天台山赋》和李白的《赠僧屋公》都以为佛老原来可以相通,韩愈辟“异端邪说”,也把佛老并为一说。老子虽尚虚无而却未明言寂灭。他是一个彻底的个人主义者,《道德经》中大部分是老于世故者的经验之谈,所以后来流为申韩刑名法律的学问,佛则以普济众生为旨。老子主张人类回到原始时代的愚昧,佛教人明心见性,衡以老子的“绝圣弃知”的主旨,则佛亦当在绝弃之列。从此可知老与佛根本不能相容。晋唐人合佛于老,也犹如他们合道于老一样,绝对没有想到这种凑合的矛盾。尤其奇怪的是儒家诗人也往往同时信佛。白居易和元稹本来都是彻底的儒者,而白有“吾学空门非学仙,归则须归兜率天”的话,元稹在《遗病》诗里也说“况我早师佛,屋宅此身形”。中国人原来有“好信教不求甚解”的习惯,这种马虎妥协的精神本也有它的优点,但是与深邃的哲理和有宗教性的热烈的祈求都不相容。中国诗达到幽美的境界而没有达到伟大的境界,也正由于此。

(摘编自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禅理的“空”不是绝对的虚无和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真空,而是包容无限的超充实的空。
B.哲学和宗教犹如诗歌创作的土壤,诗在二者的有力支撑下,相对容易达到深广的境界。
C.晋代以后的中国诗人多半都有僧道朋友,从交往中领略到的禅趣往往体现在其诗境中。
D.中国诗人参禅是为了让诗境和禅境相通,在寂静的自然中获得妙悟,在佛理中求得解脱。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禅宗追求心空无我,道家则崇尚虚无,主张寂灭,两者从表面上来看有若干类似。
B.佛教扩大了中国诗的情趣根底,其负面影响在于它没有扩大中国诗的哲理根底。
C.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是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具有“禅趣”的诗句。
D.诗讲究形象思维,不宜抽象说理,这是中国诗有“禅趣”而无“佛理”的原因之一。
3.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诗歌空明澄澈的无我之境的一项是(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C.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州一带黄。(范成大《秋日》)
D.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韦应物《东郊》)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如何理解中国诗中的“禅趣”?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2023-01-03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传统子部学问中极关键的一环,诸子学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资源。

《老》《庄》等道家文本中富含思想资源,对其的深刻诠释往往能通向重要的哲学问题。刘韶军从《论道》看金岳霖对《老子》之的理解,从金氏以为名诠释说起,言及其论多从无极”“太极”“入手这一特点,总结出:金氏之说在论述问题时包罗一切,在方法与术语上中西合璧。《孟子》与儒学也是诸子学接通于整个中国哲学史的重要一环。刘伟抓住《孟子》中的心灵问题,辨析了其中对身与心、思与虑的区分,梳理本心之与心之所发之斯须间的关系。

其他诸子也蕴含着哲学思想。匡钊依托《墨子》城守诸篇,分析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认为古人所谓民本,与赋予平民特定政治法律地位的现代制度并无共同之处。刘体胜论析墨家兼爱并不就是爱无差等,崔晓姣围绕刑名自然探索黄老政治哲学的内在理路。徐翔由探究在先秦时与规矩”“绳墨的关联,反思法家并不注重的平等性,而追求以之有效制人。

作为中国哲学的古代思想资源中更具创造力的一面,诸子学的研究为今天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乾乾不息的动力。而哲学的视角和方法,也在传统研究进路之外,为诸子学注入了源头活水。

(摘编自李元骏《多元视域下的诸子学研究》)

材料二:

读诸子,首先应注意,战国中期之前的诸子著作大多是对于特定对象的表达;战国中期以后,有了针对普遍对象的表达,也还有许多篇章的内容是特定性的。

特定性的对象有个别性和类别性两类。个别性的如《论语》,大多是对某个弟子或时人的教诲,以及弟子相互间交流的记录,各条语录原本是对个别性的对象而言。这也正是原始语录体的特征。在这类体式中,语录的意义是由语录句义、语录涉及的对象和语录产生的语境结合起来形成的。阅读这些语录,该落实到语录所及的具体对象或事件中,要知道语录原本是对特定场境中的对象有意义。例如《论语》中多位弟子问,孔子的回答各不相同,当然也不是对某个弟子负责任,对另外弟子应付从事,而是李贽说的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

另外类别性的,是对某一类对象说的。例如《孙子兵法》,前四篇对统帅讲战略性的问题,中间八篇对将军讲战术性的问题,末篇《用间》对统帅和将军都有意义。所以第四篇《形篇》讲无奇胜,第五篇《势篇》讲以奇胜,并没有矛盾。因为《形篇》是对统帅讲的,统帅需要考虑政治、外交、经济等因素,即使获,也没有决定性意义。而《势篇》是对将军而言的,将军着重考虑具体作战的问题,要求出奇制胜。这样不敌则避之(《计篇》)之类的指示也能合理地解释,因为其只是对统帅讲的战争继续与否的原则;假若是对将军而言,怎么可能指示他在寡不敌众时可临阵脱逃呢?显然,对统帅说的,对将军可能没有指导意义。

那些现在看来很抽象的著述,原本也是针对某一类对象的指示。例如《老子》,各章背后原本潜存着特定类别的对象。顾准先生将之分为四类:一类是侯王,也称为圣人;二类也称做圣人,但不能实证为侯王;三类是;四类是漫不指明的主体。具体怎样分类还要再讨论,但是分清了对象类别的特定性才能读懂各章的本旨是显然的。例如对讲的人生修养原则和方法,对侯王”“圣人没有意义;对侯王讲的政治谋略和手段,对”“圣人也无甚意义。对”“侯王”“圣人说的都以为根本,但这个的意义各不同——对象的特定性,导致了意义的不确定性和丰富性。

战国中后期,有开始对普遍对象而言的著作。秦汉之间的杂家著作《吕氏春秋》《淮南子》,有贯通全书的结构考虑,更明显为一般性的表达,其中若干章节还是对特定对象说的。但是,不能以为战国中期之前的诸子著作也是这样的。对某个人当时的需要说的,或是对某一类别的需要说的,其所形成的意义,若作一般性来理解,会有许多难以填平的沟壑。

其次要注意,战国中期之前的诸子著作由章句组成,后期发展到了篇的形式,也还有章句式的表达。这些章句或篇可能是创始人不同时期的思想轨迹,也可能是门人、后学的思想记录。组合在一起,就有思想流变性的特征。阅读诸子,就不宜忽略其思想的流变性特征。

由这样一条路径,似更可以走近诸子。

(摘编自张涅《走近诸子的另一条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诸子著作中富含思想资源,对其进行深刻的诠释往往可以通向重要的哲学问题。
B.阅读原始语录体式作品,不能单从字面上去理解,还要综合考虑所涉及的对象和语境等。
C.对《老子》各章背后潜存的特定性对象分类不清,使得“道”的意义具有不确定性和丰富性。
D.思想流变性也是诸子的一个鲜明特征,阅读这些作品时就得注意其流变性特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侧重讲诸子学与哲学的关系,材料二侧重讲阅读诸子著作应注意的事项。
B.哲学的视角和方法为诸子学注入了源头活水,中国哲学又从诸子学汲取思想内容。
C.《吕氏春秋》中有部分章节已指定特定对象,不能作一般性来理解,否则难以解读。
D.把握诸子所具有的特定性对象和思想流变性特征,就能准确理解、领会其主旨。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谭嗣同《仁学》:“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B.张之洞曾说:“以经学家实事求是之法读子。”
C.刘师培指出:“近代巨儒稍稍治诸子书,大抵甄明诂故,掇拾丛残,乃诸子之考证学。”
D.郭齐勇在“诸子学与中国哲学”论坛上认为,广义的子学,涉及天人关系、天道关系等问题。
4.材料二在论证诸子著作存在的两个特征时,其一特详其一特略,请结合材料分析这样处理的原因。
5.《论语》:“季氏富于周公,而求(冉有)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后来孔子又将冉有列入“十哲”。这些内容看似矛盾的,如何理解?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诗歌发展至唐,呈现出非常繁盛的景象。仅是清代康熙年间所搜集编定的《全唐诗》,就已录有二千三百多位作者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歌,加上近年出版的《全唐诗外编》,其数量就更为可观了。以诗人而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固然是出类拔萃、一代翘楚,在世界范围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其他如四杰、陈子昂、孟浩然、高适、岑参、王昌龄、韩愈、柳宗元、元稹、刘禹锡、孟郊、贾岛、李贺、杜牧、李商隐等众多的作者,也都以他们独具一格的诗作开宗立派,垂名后世。就作品而言,无论从思想内容的广博深刻、艺术技巧的成熟高超,还是从诗体韵律的丰富完备来衡量,唐诗在古代史册中,都堪称最为灿烂的篇章。鲁迅先生曾风趣地说:“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

隋末农民大起义的铁流,摧毁了六朝以来世族地主的庄园经济。李世民建国后,为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缓和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实行了“均田制”和“租庸调法”,使人民减轻了一些赋税徭役的负担,生活处境有所改善,经济有了起色。加上政治稳定,国势平安,出现了“贞观之治”。经过百余年的休养生息,唐代经济逐渐发荣滋长,到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天宝年间,繁荣达到了顶点。安史之乱爆发,使黄河南北的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而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因未直接受到兵祸侵扰,经济发展相对稳定,加上避难南迁的大量居民带来了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物质财富,从而使这一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

繁荣的经济不仅为为大批文人从事诗歌创作提供了物质保障更为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由于城市的繁荣,酒楼歌肆普遍兴起,市民阶层的队伍迅速壮大,城市生活的内容较前远为丰富。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繁荣,中外贸易交通也十分发达。波斯等西域诸国与日本等东方国家的商贾游人源源不断来到中国,随之而来的是充满异国风味的“胡装”“胡帽”“胡乐”……新的景象,新的生活,新的名称,新的事物,为诗歌创作打开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与经济繁荣相映成辉,唐代国势空前强大,是继汉武帝以后出现的又一封建盛世。在这种社会气象中,人民意气风发,情绪昂扬,充满了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这就是所谓的盛唐气象。这种气象对文艺创作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范文澜同志曾说:“颜真卿的肥字,壁画、雕塑的胖人,韩幹画的大马,都代表盛唐气象。”与书法、壁画的姿态丰盈、雍容大度相互映照,盛唐气象在诗歌中体现为奋发踔厉、高亢昂扬的风旨格调。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边塞诗人雄视天下、豪气喷涌的战斗歌唱,李白诗对祖国壮丽雄伟山河所作的突兀不凡、大气磅礴的描绘和对人生、对前途充满激情、理想、乐观态度的浪漫情调,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摘编自周圣伟《摭谈唐诗繁盛的原因》,有删改)

材料二:

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灿烂夺目的篇章。以杨隋和李唐为首的关中门阀取得了全国政权,使得“重冠冕”压倒了“重婚娅”“重人物”“重贵戚”等更典型的传统势力和观念。官阶爵禄在日益代替阀阅身份,成为唐代社会最高荣誉所在。高宗、武后大搞“南选”,确立科举,大批不用赐姓的进士们,由考试而做官,参预和掌握各级政权,就在现实秩序中突破了门阀世胄的垄断。

对外是开疆拓土,军威四震,国内则是相对的安定和统一。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融合,使汉魏旧学(北朝)与齐梁新声(南朝)相互取长补短,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中外贸易交通发达,“丝绸之路”引进来的不只是“胡商”会集,而且也带来了异国的礼俗、服装、音乐、美术以至各种宗教。“胡酒”“胡姬”“胡帽”“胡乐”……是盛极一时的长安风尚。这是空前的古今中外的大交流大融合。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这就是产生文艺上所谓“盛唐之音”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如果说,西汉是宫廷皇室的艺术,以铺张陈述人的外在活动和对环境的征服为特征,魏晋六朝是门阀贵族的艺术,以转向人的内心、性格和思辨为特征。那么唐代也许恰似这两者统一的向上一环:既不纯是外在事物、人物活动的夸张描写,也不只是内在心灵、思辨、哲理的追求,而是对有血有肉的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憧憬和执着。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之中。这就是盛唐艺术,它的典型代表,就是唐诗。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盛唐之音》,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诗的繁盛不仅表现在诗人和作品数量上,还表现在作品内容、艺术技巧等方面。
B.在文艺创作方面,“盛唐气象”对书法、壁画领域的影响,远不及它对唐诗的影响。
C.唐代文艺敢于引进吸取,勇于创造革新,使得“盛唐之音”有了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
D.唐代艺术继承和发展了西汉和魏晋六朝的艺术,更加注重对人间现实的肯定和感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唐代文艺创作的特征,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对“盛唐气象”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C.异国的商贾、物质、文化源源不断到达中国,丰富了诗人生活,开阔了诗人眼界。
D.唐诗作为唐代文艺的典型代表,所有时期的诗歌都展现出奋发昂扬的风旨格调。
3.下列选项中的诗句,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所谈“盛唐气象”的一项是(     
A.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C.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D.李白《行路难(其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分析唐诗景象繁盛、成就卓越的原因。
5.两则材料中所提到的有关唐代文艺创作和发展的内容,对我们当下的文艺创作有何启发?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思考和理解。
2022-12-26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国古代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之所以能经受住漫长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保持满足人的需求与尊重自然规律之间的平衡,做到既保护自然又利用自然,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福建省的天宝陂始建于唐代,这座集引水灌溉、排洪排涝和蓄淡拒咸于一体的大型生态水利工程,位于河流弯道下游河势较高处,既可拦蓄淡水,又可抵御咸潮上溯。同时,利用弯道环流原理,水砂分离,引清水自流灌溉,在航运、引水、灌溉、泄洪、排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出顺应自然、因势利导的高超生态智慧。这种生态智慧,集中体现在坚持整体性、系统性的自然观,将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来看待。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要在合理利用、友好保护自然中获得自然的回馈,而不是无序开发、掠夺自然。

当然,自然界的运行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风雨交加的时刻。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方面,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要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在尊重自然规律、运用自然规律中因势利导,努力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将消极影响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因素,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摘编自赵渊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积淀丰厚、博大精深,对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和理论滋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华民族在悠久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自然观,蕴含参天地赞化育的生生意识、民胞物与的生命关怀,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朴素思想。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自然观基础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阐明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自然是生命之母,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等等,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奠定了坚实哲学基础。

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独具特色的发展观。唐代陆贽讲取之有度,用之有节,认为自然生长之物和人力创造之物是有限度的,在使用过程中要有所节制。实际上,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发展观在先秦诸子的思想中就得到了充分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合理借鉴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发展观,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对之加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强调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走到了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使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我国运用制度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历史十分悠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古代很早就把关于自然生态的观念上升为国家管理制度,专门设立掌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制定政策法令,这就是虞衡制度[注]《周礼》中就有虞衡制度的相关记载,秦汉时期虞衡制度分为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畴官等。在我国,虞衡制度几乎贯穿整个封建社会,一直延续到清代。此外,周文王颁布的《伐崇令》规定: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秦律十八种·田律》也有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规定。重视生态制度建设的观念,对今天仍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价值。要加快制度创新,增加制度供给,完善制度配套,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严格用制度管权治吏、护蓝增绿,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保证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见效。

(摘编自赵建军《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注]虞是保护山林川泽的监督机构,衡是保护山林川泽的执行机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做到既保护自然又利用自然,是我国古代大型生态水利工程能够经受住漫长历史和实践检验的重要生存之道。
B.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主要的便是保护生态环境,把人的行为限制在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C.对于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来说,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D.我们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我们对待自然必须持有的正确态度。
B.避免无序开发、避免掠夺自然,才能获得自然的回馈,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C.解决长江生态出现的问题,可以从中医的整体观中获得借鉴,追根溯源、诊断病因等。
D.《周礼》、《伐崇令》和《秦律十八种·田律》都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古代的虞衡制度。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C.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李白《日出入行》)
D.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贾思勰《齐民要术》)
4.材料一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选取两种论证方法,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如何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2022-12-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我们已进入“万物皆媒”的融媒体时代。融媒体时代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存在着“尖叫效应”,哗众取宠的内容容易引起围观,低俗庸俗的内容容易吸引眼球,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稀缺的注意力资源,挤压了红色文化的传播空间。与此同时,融媒体时代,传播手段更多元,传播方式更多样,传播渠道更广泛,这为红色文化的创新性表达和多元化传播提供了条件。

挖掘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创作出符合融媒体传播规律的作品,是实现红色文化创新性表达和多元化传播的关键。比如,利用时下火热的短视频传播红色文化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系列原创短视频《真理的味道》,从小角度讲述中国共产党人追寻真理的故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人民日报推出微电影《在场》,通过两个平行时空的间离与融合,重现了过去的历史场景与现在的生活场景,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雄浑悲壮的历史,彰显出当下富足和平生活的难能可贵。这些作品都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优秀的红色题材短视频一般要具备以下特征:选题角度新颖、内容具有极致的共情力、画面表达富有新意。具体言之,要找到讲述大事件的小切口,找到家国情怀下的小切面,以温情励志、营造情绪、刻画群像等为突破口,让用户觉得作品跟自己有关联。此外,利用网络直播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带领观众“云参观”红色纪念馆、展览馆,并与网友进行互动,在线解答革命历史知识等。

为红色文化插上融媒翅膀,不仅是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更是让红色文化“火起来”。各地各部门应创新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比如,可以创建红色文化数字化体验馆,综合运用人工智能、3D影像、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使以前受技术条件限制不能开放展示的红色文化遗物遗址可以视、听、触多维展示,让红色文化在动态、活态传承中增强感染力和传播力。

(摘编自包世琦《为红色文化插上融媒翅膀》)

材料二

在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的全景进程中,红色在各个主要历史时期,一直在人们的审美意识、情感认知和精神生活中处于主流地位并具有正向意义。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红色一直被赋予权威、雅正、热烈、温暖、喜庆、吉祥、美好、成功、富贵、忠诚、希望、力量等积极文化寓意。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稳定的文化浸润和厚重的文化情结,为近现代红色文化的发源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从中国的革命实践看,革命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鲜明的红色特征。早在191811月,李大钊就在发表于《新青年》第五卷第五号上的《Bolshevism的胜利》一文中揭示,“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在革命斗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从嘉兴红船启航,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高扬鲜红旗帜,建立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斗,夺取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进而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也为现代中国培育和铸就了强大的红色基因,将革命文化赋予了鲜明的红色底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所构建的革命文化,以完整的文化架构和明确的核心价值,为近现代红色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红色的推崇,发展了革命文化所铸就的红色品格,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发扬红色传统,传承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持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艰苦创业、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接续奋斗,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提出用好红色文化,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强调继承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感召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激扬强劲,新时代新征程奋勇争先建功立业的精气神不断提振。在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中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良好的文明生态和显著的实践效果,为现代红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基础。

(摘编自李秀梅《传承弘扬红色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但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红色的推崇,还为现代红色文化发展提供基础。
B.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红色一直被赋予积极文化寓意,如热烈、温暖、喜庆、忠诚、希望、力量等。
C.早在1918年11月,李大钊在《Bolshevism的胜利》一文中就为革命文化赋予了鲜明的红色底色。
D.随着融媒体时代到来,红色文化的传播空间受到一定挤压,但其传播方式更多样,传播渠道更广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这两句诗中流露的崇尚白色的审美观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处于主流地位和正向意义。
B.利用时下火热的短视频传播红色文化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这也是微电影《在场》取得不错的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
C.拍摄红色题材短视频除了做到选题角度、画面表达新颖外,还要以小见大地讲述大事件、表现家国情怀。
D.只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就能守护好、建设好红色江山,在新时代新征程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红色是大雅之色、正统之色。
B.李清照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来赞颂桂花。
C.梁启超用“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比喻少年中国。
D.文天祥写下“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诗篇。
4.融媒体时代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哗众取宠和低俗庸俗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红色文化的传播空间,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如何更好的传播红色文化?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